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课堂标准7—9年级阶段目标明确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教学建议中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学生的感悟能力和运用能力是建立在积累的基础之上的,没有积累,感悟能力就达不到,运用更谈不上。目前,教育部又公布了义务教育阶段19个学科科目的新标准内容,其中变化最大的是语文学科,除了要求学生会写的字数量减少,会认的字数量增多,会写毛笔字之外,推荐背诵的优秀篇目则有136篇,较原来增加了20篇。其中初中阶段增加了14篇。新课标对背诵篇目增加的要求,意味着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语言积累的重要。无论写作还是口语表达,没有一定的语言积淀肯定是不行的。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能枝荣。
1.把当堂背诵列入教学目标中
教学目标明确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平常我们在上课中发现教师在教案中或课堂上很少体现背诵环节。一般都是从文章内容、表达方式、思想感情等方面体现教学目标。尤其是中学语文课上,几乎很少见到有老师把背诵列入自己本堂课教学目标之中,课堂只重视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理解中心思想、学习表达方式等等。我有幸听过戴建荣老师执教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课,深受感触。戴老师在让学生读出古诗的音律美、节奏美之后顺势让学生把全诗背诵了下来,还让学生古诗新唱,一堂课下来,学生收获颇多。还有赵谦翔老师执教的《湖心亭看月》,学生初读课文之后,马上让学生根据背诵提示进行背诵。有老师认为,中学语文教材篇目一般较长,课堂容量很大,根本没时间让学生背诵,背诵可以放在课下完成。殊不知,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除了掌握一些基本的基础知识之外,重视积累和运用是非常必要的,而且积累的过程不能丢本弃源。“本”即教材,教材是实现国家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之一。“源”也是教材,语言的学习应是宽泛的学习,生活中处处有语言,日常交际、媒体宣传、阅读材料等,但是,这一切的拓展,都应围绕教材这一“源”去寻觅、去开发、去积累。学生在课堂上把书中应该背诵的东西当堂背会了,既能体会到背诵的乐趣,对语言积累感兴趣,又能感受到积累给自己带来的语言能力的提高。所以,在教学中,把该背诵的东西列入我们的教学目标之中,当做一项任务按质按量去完成,学生才会真正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语文素养,逐渐地“积土成山,积水成渊”。
2.让学生抓住背诵的契机
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文,盖学文既久,自然纯熟。我们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课文均是名篇佳作,真正让学生把这些文章中的精华之处吸纳头脑,岂不美哉。况且中学生正处在记忆力旺盛时期,是背诵的最佳时机,如果忽视了这一宝贵时期的语言积累,那也许就会让学生造成“根底浅”、“腹中空”的后果。如何让学生乐意省时省力地完成背诵任务,我认为关键是要让学生抓住背诵的契机,“该出手时就出手”。
《沁园春·雪》、《陋室铭》两篇文章都是经典之作。文章短小精悍,很好把握文章主旨。两位教师均按照“读通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作者生平——感悟内容——赏析佳句——读出音律——拓展运用。尤其在美读这一块,两位老师都适应新课标要求读出音律美、节奏美、感情美。需要指出的是:这么美的文章,没有一位教师让学生把文章背下来的,在师生与文本感情碰撞的关键处,学生感情在音乐、课件和老师的激情解说中达到高潮,而此时老师的指挥棒戛然而止。进行到了下一个环节:师自填词一首或“刘禹锡,我想对您说……”。天上人间,相隔万里,说些什么?试想,如果把此环节删去,在学生对文本激情美读中,抓住契机,让学生趁热打铁,把文章背下来,该多好啊,这既是语言的积累,更是感情的升华。再说,这时候也只会花费学生两三分钟时间就足够了,惜时惜力,而且对那些一时对学习无兴趣的学生进行了监督,对背诵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了指导,这样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往往有些老师非得到下课时布置作业说:同学们,课下把文章背会。或者是课下写一篇文章,等等。如果每节课我们都把课的高潮——真正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实践的过程都放在课下,那么,教学效果自然就大打折扣了。我曾做过一次实验,课堂上学生读到兴致时把文章背诵下来的时间往往是很短的,而放到课下再让学生去完成,由于没有了背诵的氛围,不知会耗费学生多少时间了,甚至有学生就真成了做不完的作业了,一个星期下来都很难背熟练。反而让学生养成了不好的学习习惯,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这一点和新课标提倡的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旨在优化课堂教学,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是相违背的。记得市教研室刘艳玲主任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背会的东西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话很朴实,但蕴含的道路却很深刻。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一提笔没啥可写,有孩子说为什么我看的书也不少啊,原因在于,看归看,好的词句、优美的段落没背下来,还是不会成为自己的东西,当然提笔无语了。所以,为了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就需老师在课堂上少一些“精耕细作”、少一些“分析肢解”,给学生腾出一点时间,抓住背诵的契机积累语言。“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有了“源头活水”,自然在有表达需要时,就会“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
(作者单位:永年县城南中学)
1.把当堂背诵列入教学目标中
教学目标明确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平常我们在上课中发现教师在教案中或课堂上很少体现背诵环节。一般都是从文章内容、表达方式、思想感情等方面体现教学目标。尤其是中学语文课上,几乎很少见到有老师把背诵列入自己本堂课教学目标之中,课堂只重视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理解中心思想、学习表达方式等等。我有幸听过戴建荣老师执教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课,深受感触。戴老师在让学生读出古诗的音律美、节奏美之后顺势让学生把全诗背诵了下来,还让学生古诗新唱,一堂课下来,学生收获颇多。还有赵谦翔老师执教的《湖心亭看月》,学生初读课文之后,马上让学生根据背诵提示进行背诵。有老师认为,中学语文教材篇目一般较长,课堂容量很大,根本没时间让学生背诵,背诵可以放在课下完成。殊不知,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除了掌握一些基本的基础知识之外,重视积累和运用是非常必要的,而且积累的过程不能丢本弃源。“本”即教材,教材是实现国家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之一。“源”也是教材,语言的学习应是宽泛的学习,生活中处处有语言,日常交际、媒体宣传、阅读材料等,但是,这一切的拓展,都应围绕教材这一“源”去寻觅、去开发、去积累。学生在课堂上把书中应该背诵的东西当堂背会了,既能体会到背诵的乐趣,对语言积累感兴趣,又能感受到积累给自己带来的语言能力的提高。所以,在教学中,把该背诵的东西列入我们的教学目标之中,当做一项任务按质按量去完成,学生才会真正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语文素养,逐渐地“积土成山,积水成渊”。
2.让学生抓住背诵的契机
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文,盖学文既久,自然纯熟。我们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课文均是名篇佳作,真正让学生把这些文章中的精华之处吸纳头脑,岂不美哉。况且中学生正处在记忆力旺盛时期,是背诵的最佳时机,如果忽视了这一宝贵时期的语言积累,那也许就会让学生造成“根底浅”、“腹中空”的后果。如何让学生乐意省时省力地完成背诵任务,我认为关键是要让学生抓住背诵的契机,“该出手时就出手”。
《沁园春·雪》、《陋室铭》两篇文章都是经典之作。文章短小精悍,很好把握文章主旨。两位教师均按照“读通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作者生平——感悟内容——赏析佳句——读出音律——拓展运用。尤其在美读这一块,两位老师都适应新课标要求读出音律美、节奏美、感情美。需要指出的是:这么美的文章,没有一位教师让学生把文章背下来的,在师生与文本感情碰撞的关键处,学生感情在音乐、课件和老师的激情解说中达到高潮,而此时老师的指挥棒戛然而止。进行到了下一个环节:师自填词一首或“刘禹锡,我想对您说……”。天上人间,相隔万里,说些什么?试想,如果把此环节删去,在学生对文本激情美读中,抓住契机,让学生趁热打铁,把文章背下来,该多好啊,这既是语言的积累,更是感情的升华。再说,这时候也只会花费学生两三分钟时间就足够了,惜时惜力,而且对那些一时对学习无兴趣的学生进行了监督,对背诵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了指导,这样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往往有些老师非得到下课时布置作业说:同学们,课下把文章背会。或者是课下写一篇文章,等等。如果每节课我们都把课的高潮——真正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实践的过程都放在课下,那么,教学效果自然就大打折扣了。我曾做过一次实验,课堂上学生读到兴致时把文章背诵下来的时间往往是很短的,而放到课下再让学生去完成,由于没有了背诵的氛围,不知会耗费学生多少时间了,甚至有学生就真成了做不完的作业了,一个星期下来都很难背熟练。反而让学生养成了不好的学习习惯,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这一点和新课标提倡的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旨在优化课堂教学,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是相违背的。记得市教研室刘艳玲主任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背会的东西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话很朴实,但蕴含的道路却很深刻。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一提笔没啥可写,有孩子说为什么我看的书也不少啊,原因在于,看归看,好的词句、优美的段落没背下来,还是不会成为自己的东西,当然提笔无语了。所以,为了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就需老师在课堂上少一些“精耕细作”、少一些“分析肢解”,给学生腾出一点时间,抓住背诵的契机积累语言。“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有了“源头活水”,自然在有表达需要时,就会“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
(作者单位:永年县城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