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都认为简单易懂的人文地理区位原理的学习,在高考更加注重地理素养和能力考查的背景下,其实不易得分。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总结出一套“材料 模式”的人文地理区位原理高效复习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仅以农业区位因素的复习为例,探究如何进行地理区位原理的高效复习。
关键词:区位;原理;高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6-0034
关于地理区位分析类题目,许多学生都有一个感觉:入手易,得分难。那么,怎么才能答好这类题目呢?下面,我们以农业区位因素分析为例,探讨在解答区位类题目时如何构建思维模式,并多角度、多层面分析题目材料,防止思路狭隘遗漏要点,解决区位类题目得分不易的难题。
一、宏观套模式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宏观思维模式如下:
农业自然区位因素:气候(光照、热量、降水) 地形 水源 土壤
农业社会经济区位因素:市场 交通 劳动力 农业技术 资金 政策 生产经验 工业基础 人均耕地等
但是如何套模式?简单地说就是必须结合材料进行取舍,答出特色,避免答成千篇一律写成万能公式,并且注重题目设问的限定词和行为动词。
1. 自然区位因素
A.气候:优势 /不足:主要限制条件
(1)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多水旱灾害。
(2)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夏季(全年)光照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的积累(糖分的积累);(土壤增铺砂砾层,可增大昼夜温差和保持土壤水分)/夏季(全年)干旱少雨。
(3)较湿润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适合牧草生长;/干旱少雨。
(4)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适合多汁牧草生长。/光热不足,不利于农作物的成熟。
(5)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旱雨季,水热条件优越;/水旱灾害严重。
(6)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干湿季,适合牧草生长:/旱灾严重。
(7)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水热充足;/多洪涝灾害。
B. 地形
(1)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等平原,古老的高原,平坦开阔,适合发展种植业。
(2)缓坡丘陵,有利于排水,适合发展林果业。
(3)山地,适合发展林牧业/立体农业。
C. 土壤
(1)黑土、紫色土、水稻土,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肥沃。
(2)火山土矿物质含量较高,土壤肥沃。
(3)黄土、沙土,土质疏松,有利于植物根系生长。
(4)红壤贫瘠、黏重、酸性强,适合茶树等喜酸性植物生长,但不适合农作物生长。
D. 水源
水源充足,灌溉便利。但海水、咸水湖泊水、地下咸水(如大自流盆地的地下水)等不能直接灌溉。
2. 社会经济条件
(1)市场条件:国内外市场远近,城市人口数量、生活水平高低、消费习惯。
(2)交通条件:海运及内河航运条件、铁路和(高速)公路运输网络、航空运输条件(花卉、高档果品等)。
(3)农业技术:机械化水平、生物技术、耕作技术、灌溉技术、农业科技水平(培育良种)、冷藏保鲜技术的提高。
(4)国家政策:优惠政策、价格、补贴、资金。
(5)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及种植、养殖技术。
二、注重关键词、限定词和行为动词,区位的常见题型
1. 区位因素:只回答概念。
区位条件=分析区位因素(要进行阐述和分析)
2. 主导区位因素:指影响区域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或必须满足的限制性因素。
3. 主要区位条件:指区域某种农业发展所必需的所有因素。
4. 有利区位条件、不利区位条件。
5. 有利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
6. 行为动词:说明、简述、概括、推测、简析、分析(突出因果联系)、评价(从自然、社会、经济、生态影响等多角度评价利、弊)、比较(异同或不同)等。
7. 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原因:答案一定要有体现变化的词语:如增大、减小、扩大、缩小、改善等(原因與结果必须一一对应)。
三、会取舍
我们来比较季风水田农业和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中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如表:
季风水田农业: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二者同为种植业,其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如此大,原因是什么?
比较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如表:
可以发现,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虽同为种植业,但二者的特点差异很大,导致其区位选择不同,尤其是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很大。
因此,在答题中的关键就是结合材料正确取舍,选择有用的答题角度,才能找准答案要点。
四、微观看差异
在条件相似的一定区域内,某种农作物只种植在该区域中某个较小的范围,而不是整个区域大范围种植,这就说明该小区域一定有不同于整个大区域特有的优势,显然这时就不能再套用整个大区域的宏观模式了,而必须找出差异,找出该小区域特有的符合该农作物生长的优势。当然,题目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我们并不熟悉的农业,它们的生产条件我们根本不了解。不要紧,这种情况题目材料一定会告诉清楚的,所以结合材料正确取舍才是关键。
我们通过例题来说明。
例: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枣庄市因枣而得名。红枣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喜光,好干燥,耐干旱。红枣果实大而甜,是全市唯一相对集中、产量最大的红枣生产基地。分析红枣质量优良的主要有利自然条件。
解析:由材料可知,红枣的习性喜光,好干燥,耐干旱。位于向阳山坡,背风,光照充足,有利于提高红枣甜度;并且山坡地排水条件好,干燥度高,环境优越,适合红枣生长。若不结合材料直接套用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直接得出错误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农业区位类题目,采用“材料 模式”的复习思路,记熟答题的思维模式,注意题目设问的限定词和行为动词,并能结合材料进行取舍,答出特色,表述上能逐步准确使用相关地理名词术语,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答区位类题目时逐步得心应手起来。同样,对于工业区位、交通区位、城市区位等类型题目,我们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区位;原理;高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6-0034
关于地理区位分析类题目,许多学生都有一个感觉:入手易,得分难。那么,怎么才能答好这类题目呢?下面,我们以农业区位因素分析为例,探讨在解答区位类题目时如何构建思维模式,并多角度、多层面分析题目材料,防止思路狭隘遗漏要点,解决区位类题目得分不易的难题。
一、宏观套模式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宏观思维模式如下:
农业自然区位因素:气候(光照、热量、降水) 地形 水源 土壤
农业社会经济区位因素:市场 交通 劳动力 农业技术 资金 政策 生产经验 工业基础 人均耕地等
但是如何套模式?简单地说就是必须结合材料进行取舍,答出特色,避免答成千篇一律写成万能公式,并且注重题目设问的限定词和行为动词。
1. 自然区位因素
A.气候:优势 /不足:主要限制条件
(1)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多水旱灾害。
(2)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夏季(全年)光照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的积累(糖分的积累);(土壤增铺砂砾层,可增大昼夜温差和保持土壤水分)/夏季(全年)干旱少雨。
(3)较湿润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适合牧草生长;/干旱少雨。
(4)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适合多汁牧草生长。/光热不足,不利于农作物的成熟。
(5)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旱雨季,水热条件优越;/水旱灾害严重。
(6)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干湿季,适合牧草生长:/旱灾严重。
(7)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水热充足;/多洪涝灾害。
B. 地形
(1)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等平原,古老的高原,平坦开阔,适合发展种植业。
(2)缓坡丘陵,有利于排水,适合发展林果业。
(3)山地,适合发展林牧业/立体农业。
C. 土壤
(1)黑土、紫色土、水稻土,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肥沃。
(2)火山土矿物质含量较高,土壤肥沃。
(3)黄土、沙土,土质疏松,有利于植物根系生长。
(4)红壤贫瘠、黏重、酸性强,适合茶树等喜酸性植物生长,但不适合农作物生长。
D. 水源
水源充足,灌溉便利。但海水、咸水湖泊水、地下咸水(如大自流盆地的地下水)等不能直接灌溉。
2. 社会经济条件
(1)市场条件:国内外市场远近,城市人口数量、生活水平高低、消费习惯。
(2)交通条件:海运及内河航运条件、铁路和(高速)公路运输网络、航空运输条件(花卉、高档果品等)。
(3)农业技术:机械化水平、生物技术、耕作技术、灌溉技术、农业科技水平(培育良种)、冷藏保鲜技术的提高。
(4)国家政策:优惠政策、价格、补贴、资金。
(5)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及种植、养殖技术。
二、注重关键词、限定词和行为动词,区位的常见题型
1. 区位因素:只回答概念。
区位条件=分析区位因素(要进行阐述和分析)
2. 主导区位因素:指影响区域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或必须满足的限制性因素。
3. 主要区位条件:指区域某种农业发展所必需的所有因素。
4. 有利区位条件、不利区位条件。
5. 有利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
6. 行为动词:说明、简述、概括、推测、简析、分析(突出因果联系)、评价(从自然、社会、经济、生态影响等多角度评价利、弊)、比较(异同或不同)等。
7. 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原因:答案一定要有体现变化的词语:如增大、减小、扩大、缩小、改善等(原因與结果必须一一对应)。
三、会取舍
我们来比较季风水田农业和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中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如表:
季风水田农业: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二者同为种植业,其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如此大,原因是什么?
比较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如表:
可以发现,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虽同为种植业,但二者的特点差异很大,导致其区位选择不同,尤其是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很大。
因此,在答题中的关键就是结合材料正确取舍,选择有用的答题角度,才能找准答案要点。
四、微观看差异
在条件相似的一定区域内,某种农作物只种植在该区域中某个较小的范围,而不是整个区域大范围种植,这就说明该小区域一定有不同于整个大区域特有的优势,显然这时就不能再套用整个大区域的宏观模式了,而必须找出差异,找出该小区域特有的符合该农作物生长的优势。当然,题目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我们并不熟悉的农业,它们的生产条件我们根本不了解。不要紧,这种情况题目材料一定会告诉清楚的,所以结合材料正确取舍才是关键。
我们通过例题来说明。
例: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枣庄市因枣而得名。红枣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喜光,好干燥,耐干旱。红枣果实大而甜,是全市唯一相对集中、产量最大的红枣生产基地。分析红枣质量优良的主要有利自然条件。
解析:由材料可知,红枣的习性喜光,好干燥,耐干旱。位于向阳山坡,背风,光照充足,有利于提高红枣甜度;并且山坡地排水条件好,干燥度高,环境优越,适合红枣生长。若不结合材料直接套用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直接得出错误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农业区位类题目,采用“材料 模式”的复习思路,记熟答题的思维模式,注意题目设问的限定词和行为动词,并能结合材料进行取舍,答出特色,表述上能逐步准确使用相关地理名词术语,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答区位类题目时逐步得心应手起来。同样,对于工业区位、交通区位、城市区位等类型题目,我们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