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肉强食的社会本质和国民奴性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fdbu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离婚》围绕江南水乡平息纠纷的风俗“和谈”进行叙事。“和谈”是传统固有道德秩序“公正”的表征,其潜在规则却是“弱肉强食”,这种道德秩序的虚伪性和残酷性昭然若揭。而类似爱姑的广大农村妇女虽然敢吵敢闹,似乎是对传统礼教的挑战,但深究起来,却无一不是在处处维护着、维持着传统的封建礼教。爱姑是生活在整个道德秩序最底层的被损害者,但同时又是这个虚伪的道德秩序的不自觉维护者。
  关键词: 《离婚》 弱肉强食 国民奴性
  
  关于鲁迅的小说《离婚》,主要观点有两派。一种观点认为,爱姑是“具有现代自我意识的妇女”,“体现了民主主义思想的萌芽”,她反抗封建礼教的失败,昭示了“资产阶级个性主义”的盲目性和软弱性。这种理解先入为主,用历史进化论去框范小说文本,人为地拔高爱姑的形象,因为“个性”并非“个性主义”,爱姑极具个性,但还没有到达个性主义的高度,更与资产阶级无涉。另外一种观点,也是普遍的看法,认为《离婚》反映了封建礼教桎梏下中国妇女悲惨的命运,同时也揭示出“老中国儿女”病态的灵魂,爱姑身上还存在着性格和精神上的病态,“‘改造国民性’是《离婚》所呈现的客观思想和作者的主观倾向”。这种看法从文本出发,切合鲁迅作品文学启蒙和表现国民劣根性的基本诉求,大体上是准确的。本文拟在后一种观点的基础上,对小说作进一步的解析。
  一
  《离婚》是鲁迅于1935年11月6日创作的一部农村题材小说,小说通过人物行为举止的刻画,将旧中国弱肉强食的社会本质和国民奴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从去“和谈”的航船上和“和谈会”上众人的对白与行为举止中可见一斑。
  首先,从爱姑说起。与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及单四嫂子不同,她绝对不是一个任人凌辱的“被损害者”。作品中描述爱姑在航船上的坐姿:“爱姑便坐在他左边,将两只勾刀样的脚正对着八三摆成一个‘八’字。”这切合人物粗野与霸道的性情。在和谈会上,当着众人的面,爱姑称呼丈夫和公公一口一个“小畜生”、“老畜生”,极其粗野,在平常的家庭生活中,其刁蛮可想而知。
  在去“和谈”途中的航船上,众人对庄家父女俩极尽恭维之能事,可以看出庄家在当地的势力很大。爱姑的父亲庄木三,“高门大户都走得进的,脚步开阔”,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沿海的居民对他都有几分惧怕”;再加上庄家“人丁兴旺”,爱姑有六个兄弟,在宗法制社会中,家族观念非常浓厚,人多则势众,庄家绝非寻常人家。此外,从庄木三带着儿子们拆平了施家的灶这件事来看,庄家的家风很粗野,平常怕也是横行惯了。爱姑的性情中有几分“野”劲,和家族的熏陶自然是分不开的,同时她敢“闹”,固然因为手中有丈夫行为不端的把柄,更主要的恐怕还是倚仗家势,有恃无恐。
  爱姑的婆家施家与庄家联姻,应该说是门当户对,也不是一般的小户,尤其是在和谈中,能够让慰老爷和七大人为自己说话,说明的确也有些势力,不过和庄家相比,那就逊色多了。我们来看一个细节,在和谈会上,爱姑“偷空向四处一看望,正站着‘老畜生’和‘小畜生’。虽然只一瞥,但较之半年前偶然看见的时候,分明都见得苍老多了”。和谈会这种场合,座位是身份和地位的表征,施家父子竟连个座位都没有,显得那么苍老卑琐,说明势力不够大。
  再回到“和谈会”。“和谈”意味着公正,换言之,“和谈”是以公正的面貌出现的,主持公道的乡绅应该凭借自身的威望,遵循双方公认的道德规范,来判定是非。这种道德规范,可以是封建礼教的“礼”,也可以是道理的“理”,只要得到共同认可,就够得上公正。但《离婚》的“和谈会”既不谈“礼”,又不讲“理”。爱姑原来以为七大人“知书识礼”,想借此讨个“说法”,但刚开口,话头就被打断了;七大人根本就没有说“理”的意思,一味地玩弄“屁塞”,自顾着抽鼻烟,打喷嚏,装腔作势;庄木三也不打算说“理”,只是闷坐着。其实爱姑又何尝是讲理的人?一门心思要闹得婆家“家败人亡”,看最后的形势不妙,才嚼起“理”来。
  “和谈”,作为维系道德秩序的一种形式,以公正的面貌出现,但在它的背后,却是双方势力的较量,“弱肉强食”才是真正的潜在规则。小说中的江南小镇,表面上温情脉脉,实际上是一个以强凌弱的等级社会。航船上一班庸众处于最底层,施家能够攀搭上慰老爷,算是有点势力,但庄家要更厉害,不过和城里的七大人比起来,庄家又不算什么了。施家同庄家有过几次较量,均告失败,被拆了灶,遭受大的耻辱,施家父子也被折磨得日渐苍老。七老爷,这个和县太爷换过帖子的人,一旦出现,局面就发生逆转。
  有意思的是,作品中的人们都认可“和谈”这种“公正”的方式,同时又都明白“弱肉强食”的道理。渡船上村民的谈话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庄木三带着六个儿子去拆平了施家的灶,“谁不说应该?”对于七大人参加和谈,大家也心知肚明,晓得情况于庄家不妙,那个叫“八三”的人一听到七大人的名字,“眼睛都睁大了”。庄木三也明白不是敌手,故而在会上一言不发。这样说来,“弱肉强食”的潜规则已经得到普遍认可,在这个以强凌弱的等级社会里,无需讲“礼”,也不必说“理”,一切凭势力说话。庄木三有能耐,所以得到当地村民近乎谄媚般的恭维,七大人势力更大,人们就敬若神明般地崇拜他,见到他的人像条狗一样地围在周围,而见不到他的人一听到他的名字就肃然起敬。
  二
  自古以来妇女被认为必须温驯、顺从,社会集体意识也认为女人不该有自由的意愿,不该由自我控制支配,应该屈服于男人定下来的规范。爱姑也是这样,她本能地认为她应该有一个可以依附的丈夫,当丈夫将要抛弃她时她感到了无助,所以她要闹。
  作品中离婚并不是由爱姑提出来的,事实上是男方提出离婚而女方不同意才有了三年的争吵打闹,她并不想离婚,只想继续保有她在家庭中的地位,她只是希望可以继续依赖这个家而存在而已,并不想争取什么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在她脑子里面没有一条可以独立自主地生活的出路,她必须依赖丈夫存在,她不能脱离这种依从关系,所以她的打闹并不是对压在她身上的封建礼教的宣战。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爱姑不愿意离婚也是为了保全她的面子,她处处强调自己是“三茶六礼定来的,花轿抬来的”,而她的丈夫居然抛弃了她找小寡妇,她觉得很不能理解,也很失颜面。
  爱姑打闹了三年时间并不是为自己寻找一个新的平等的生活,也许她根本没有意识到她现在的生活是不平等的。那种愤怒也仅仅是“奴隶的愤火”而已,当然,这种愤火很快就被浇灭。不能说爱姑的这种奴性就是与生俱来的,那是整个社会的长期的集体作用,但至少很难有所改变。爱姑至少应该明白她并非男性的附属品,她应该有自己独立自足的人格。作品中有一个细节也可以窥见这种社会意识的影响力,在爱姑和她父亲庄木三坐船去慰老爷家时,前舱中的两个老女人在听完爱姑一行人的谈话后,“低声哼起佛号来,她们撷着念珠,又都看着爱姑,而且互视,努嘴,点头”。这两个老女人活了大半辈子可能都想不通爱姑的行为,因为她们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生活得有什么不一样,或者说感到她们生活在奴隶的地位,她们安于这样的生活,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爱姑和这两个老女人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只是行为方式的差异而已。
  爱姑最终的失败也被诸多人归结为整个封建礼教的胜利,作品中很多支持施家的人和庄家父女并没有利益冲突,而且施家也并非什么大门大户,更加谈不上官官相护了,所以这种行为被认为是他们极力维护着所谓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封建命根子,他们并没有考虑别的而很自然地站到施家一边共同声讨爱姑,以维护这种万万不能被触动的“常理”。其实爱姑骨子里面是始终存在一种奴性依附思想的,前面关于她打闹目的的分析中已经有了说明,她需要有一个可以依托的生存空间。她对七老爷的顺从也是这样,七老爷来自于一个陌生的男权世界,而且是“知书识礼的人”,她本能地想依靠七老爷,用一个男权去抗衡另一个男权,岂知这是何等的荒谬。当有外力冲击某个社会模式时,模式内部原本分裂的部分会迅速结合成强有力的整体去抵御“外敌”,更何况慰老爷和七老爷本不存在意见相左的情况。
  《离婚》围绕江南水乡平息纠纷的风俗“和谈”进行叙事,反映了上世纪20年代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现实。“和谈”是传统固有道德秩序“公正”的表征,其潜在规则却是“弱肉强食”,这种道德秩序的虚伪性和残酷性昭然若揭。而类似爱姑的广大农村妇女虽然敢吵敢闹,似乎是对传统礼教的挑战,但深究起来,却无一不是在处处维护着、维持着传统的封建礼教。爱姑吵闹三年,不愿意离婚的目的就是让自己回到奴隶的生活地位,继续作为男人的附属品而存在。爱姑是生活在整个道德秩序最底层的被损害者,但同时又是这个虚伪的道德秩序的不自觉维护者。
  
  参考文献:
  [1]鲁迅.彷徨[M].上海: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2]孙昌熙,韩日新.论《离婚》[J].文史哲,1987,(5).
  [3]秦林芳.重读鲁迅《离婚》[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4,(4).
  [4]姜策.无望的抗争——重读鲁迅的《离婚》[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6,19,(2).
  [5]钟小安.从《祝福》《离婚》《伤逝》看鲁迅对封建礼教的批判[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6,26,(6).
  [6]杨利香.《离婚》的悲剧意义解读[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9,(1).
其他文献
摘 要: “9·11”事件发生一年后,美国女作家苏珊·桑塔格发表了一篇反思国家仇恨应被引向何处的文章。这篇短小精悍的文章一般被评论界认为是议论性的散文。通过借用非虚构文学中几个关键性定义进行分析,本文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界定这篇文章的文体特征,同时对文章的问题与内容之间的关系做出进一步的反思。  关键词: 虚构 文化批判性 跨文体性 非虚构文学     “哲学是反思的(reflective)”,因
摘 要: 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的整合,是以教育理念变革为先导、以交互电子白板在教育中的应用为契机、以学生的个体受益程度为标志、以整合为手段的教育改革。在交互电子白板环境下,教师的角色与作用发生了变化。教师应在教育实践中注重自己所处的新角色地位,使得信息时代的教育有更高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 交互电子白板 教师角色 转变    交互电子白板的出现,对教学人员的课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交互电子
近年来,国内日渐纯熟的特效拍摄技术为古装动作片增色很多,为观众呈现出一场又一场精美绝伦的视听盛宴,如陈嘉上和秦小珍联合导演的《四大名捕》三部曲;再如徐克执导的《龙门飞甲》《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以及《狄仁杰之神都龙王》等等。自2012年影片《画皮2》以来,神话类型影片成为特效拍摄技术最大的受益方,正如香港导演许安所言:“中国神话的表现手法更适合现代电影特效的发挥,更能够体现出现代电影特效的高度”。[1
译制片的翻译质量将直接影响作品的质量和观众对外国文化的理解。电影作品的翻译可分为“配音翻译”和“字幕翻译”两种形式。随着国民外语水平的提高及在观众对作品语言原汁原味要求等因素的影响下,“字幕翻译”模式迅速成为了电影译制的主流。迪士尼影业出品的动画《疯狂动物城》(拜恩·霍华德等,2016)是一部集故事性、娱乐创意性和教育性为一体的优秀外语动画长片。其中文配音也颇受国内观众好评。迪士尼国际配音公司中国
摘 要: 读者满意度是衡量图书馆工作质量的最好尺度。本文以西安医学院图书馆读者为调查对象,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对图书馆管理理念、馆藏资源建设及利用、环境建设、读者服务等方面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对策性建议,为进一步加强图书馆建设和不断改善并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及质量,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提供了有效依据。  关键词: 西安医学院图书馆 读者满意度 改善策略    众所周知,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只有
摘 要: 《西厢记》是文学经典,其中的崔老夫人被认为是崔张爱情的阻碍和绊脚石,但是重新换个角度审视,她不失为一个有情有理的母亲,母爱光辉也不时闪现在细细的分析中。  关键词: 《西厢记》 崔老夫人 慈母 复杂的爱    《西厢记》自被认为是经典以来,人们就对相国夫人有了固定的成见,被认为是封建礼教势力的代表。甚至有过激的认为她是刁钻势力,专门破坏好事,是破坏莺莺与张生幸福的恶劣人物。是该遭到批判的
摘 要: 本文作者着力于借助前童民间“花灯”系列教育活动,促进幼儿艺术文化的发展,阐述了四方面的体会:一是创设园内环境,整合民间资源;二是渗透各科教学,感知民间花灯;三是家、园密切配合,深入民间文化;四是实施民间文化教育,促进健康发展。  关键词: 前童“花灯” 幼儿园 民间艺术文化    《幼儿园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
摘 要: 高校学生社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然而其在当前发展中却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对高校社团引入项目化管理进行研究,提出概念模型及实施流程,以期促进高校社团管理工作实现规范化、科学化。  关键词: 学生社团 项目化管理 模式    学生社团是学生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或价值追求而聚合在一起的大学生群众组织。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求社团不仅仅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奥里奥尔·保罗是西班牙新生代电影导演的杰出代表,从最初为电影《茱莉娅的眼睛》担任编剧工作,到之后自编自导影片《女尸谜案》和《看不见的客人》,保罗所参与的电影都与悬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他时常会将影片的故事情节架构在一起谋杀案之上,把千丝万缕的情节精细巧妙地安置在一个悬念丛生的电影文本中,并在影片中对人性中的恶毒与善良进行细致入微的体察。  一、叙事结构:反转与封闭交织  从电影叙事学的角度分析,“
摘 要: 俄国贵族在彼得大帝时期处于被奴役的状态。在彼得逝世之后,俄国的君主如走马灯一般轮流登场,他们在贵族的支持下登上皇位,并依靠贵族和近卫军来达到维护统治的目的,而俄国贵族也趁机不断获取各种权益。最后,随着《贵族自由宣言》的颁布,俄国贵族终于从奴役中解放出来。  关键词: 俄国贵族 宫廷政变时期 地位转变 影响    彼得大帝是俄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在他的统治下,俄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