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董振堂精神;新时代阐释;时代价值]
进入新时代,要实现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需要千千万万董振堂那样的意志坚决、不计得失、纪律严明、不畏艰险的英雄模范人物,走在时代前列,引领时代新风。董振堂一生戎马倥偬,充满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我们今天探讨董振堂精神的丰富内涵,从董振堂精神汲取奋进的力量,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董振堂精神的基本内涵
1.彻底坚决的革命精神。这是董振堂精神的内核。早年在冯玉祥部队的董振堂就同情革命,与共产党人刘伯坚有着浓厚友谊,亲自护送其安全离开北京,临别立誓不向对方开枪。被蒋收编以后,南下“剿共”就极不情愿,情势所迫。董振堂宁都起义后,第二年即入党,何长工为介绍人,是毛泽东亲自批准了董振堂的入党申请,很受党的信任。毛泽东在瓦窑堡会议上曾特别强调:“地主资产阶级的营垒中变成红军的董振堂,成了坚决革命的同志。”在新保安,当埃德加·斯诺采访毛泽东时,毛泽东又特别提到了董振堂,这些在他后来出版的《西行漫记》中有提到。在董振堂牺牲后,毛泽东在党中央召开的追悼会上,给予高度评价:“路遥知马力,董振堂是坚决革命的同志。”宁都起义后,率部参加赣州、漳州、南雄水口、乐安宜黄、黄狮渡等战役和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战斗,屡建奇功;在长征路上,董振堂率红五军团担任殿后掩护任务,率部血战湘江、四渡赤水、翻雪山、过草地,5000多名红军将士壮烈牺牲,为中央红军的北上做出了巨大贡献。不计其数的出生入死,浴血战斗,直至高台与阵地共存亡、血洒疆场,无不体现其彻底、坚决的革命精神。
2.不计得失的大局观念。这是董振堂精神的价值观。在冯玉祥部队和被蒋介石收编之后,董振堂每月有几百大洋的收入。宁都起义之后,董振堂加入共产党,不仅不要钱,还把自己所有的积蓄全部交给了党。宁都起义不久,董振堂就入党了。入党后立即将仅存的3000多大洋的积蓄交给党组织。毛泽东主张不要全部上交,寄些给家里,留些给自己,而董振堂却坚持全部上交,毫无半点私心与升官发财杂念。对待士兵,能与士兵同甘共苦。名利方面,董振堂不计较个人得失。红五军团在长征途中担任后卫,需要切断队伍后面的追兵,保卫长征队伍顺利前进。长征路上,红五军团伤亡很大,尤其是湘江之战伤亡惨重。由起义时的不到二万人,长征结束只剩5千多人。别的队伍一过雪山和草地,他的队伍一过雪山三过草地。红军陕北会师,红五军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整和补给便开始西征之路。
3.纪律严明的良好作风。一个红军将领拥有良好的纪律作风是先决条件。可贵的是,董振堂将军早在加入红军之前,就以治军严格著称。他曾率军路过深州,盛产鲜桃的地方,董振堂曾经有“吃桃不留头,留头不吃桃”的命令,创造了36师没有一个人违抗命令的佳话。军纪严明,有将领的是对下级士兵的约束,但董振堂的纪律是也包括自己,他能够严于律己,并处处以身作则。在漳州战役期间,作为总指挥的董振堂在擦枪时不慎走火。按照当时的纪律,枪支走火也要坐禁闭。董振堂立刻找到当时的政委肖勁光,坚决要去坐禁闭,认为“这是纪律,谁也不能例外,红军更讲官兵平等,任何人都不能破坏纪律”。总指挥坐禁闭的事很快传到部队,这样严格要求自己、模范遵守纪律使得广大指战员深受教育。红5军团能够迅速改造成一支纪律严明,作战英勇的人民军队,是与董振堂自觉革命、自觉遵守纪律的表率作用分不开的。
4.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大浪淘沙,哪个是真英雄,哪个是意志薄弱者,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一清二楚。无数的仁人志士为理想视死如归,抛洒热血,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董振堂是其中杰出的那一位。红军长征途中,红五军团执行断后任务,以作战英勇顽强被誉为“铁流后卫”。在与国民党紧咬不放的追兵作一次次殊死战斗,完成一次次艰难险重的任务。西路军出征,红五军变前锋,高台血战九天九夜,“誓与高台共存亡”,面对穷凶极恶、装备精良、数倍于守城红五军的敌人,充分展现了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不畏艰险的英雄本色、不怕牺牲的英雄形象。
二、董振堂精神在新时代的阐释
新时代同样需要英雄,更需要董振堂精神。新时代建功立业,更需要英雄主义精神,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纪律严明、以身作则,无畏艰险、勇于担当,不计得失、为民造福,这些都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也就是董振堂精神在新时代的阐释。
1.信念坚定,对党忠诚。董振堂的一生分为三个时期,一个是成长时期(1895——1920),从出生到求学;第二个时期为国民革命军任职时期(1920——1931);第三个时期为坚决革命的同志(1931——1937)宁都起义到牺牲。前两个时期都是寻求光明道路时期,第三个时期寻找到光明道路,为信仰而战。建国前牺牲的几百万烈士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信念坚定,对党忠诚。这个群体的英雄壮举无不体现其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新时代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忠诚是要求更是基本素质。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由国民党高官到红军将领,物质生活的天差地别,斗争条件的优劣对比,长征路上无数的枪林弹雨,都难以坚持到最后;如果没有对党的忠诚,在红五军一路向西出征时,就会被困难吓倒,更不会有激战九天的壮举。新时代我们面临着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承担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是这支队伍保持旺盛战斗力的根本保证。
2.纪律严明,以身作则。董振堂不仅严格要求士兵,并且能够做到以身作则,严以律己。遵守党的纪律和政治规矩,发挥模范先锋作用,是对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要求。革命战争年代,艰苦的环境和战争考验,需要严明的纪律、以身作则的作风来带领队伍向前进,来攻克一个个的难啃的“硬骨头”,取得最后的胜利也正是因为共产党的队伍能够严格约束自己、处处以身则,冲锋在前。
3.无畏艰险,勇于担当。董振堂的红五军团有“铁流后卫”之称,长征途中,多少次浴血奋战,从不畏惧艰难险阻,重担在身,无怨无悔。红五军西征的时候,部队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整,武器弹药也没有得到补给,瘦弱的红军战士,每人只有五发子弹,三千红五军战士怎敌几倍于已的兵强马壮的西北马家军?困守孤城高台的红五军不畏艰险与强敌,顽强奋战,高台北城墙早已经准备好了地道,随时可以破墙而逃,但他们没有弃城而逃,而是战至最后一刻。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有很多激流险滩,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的形势,有很多挑战和困难,党员干部如何做到不畏艰险,勇于担当,是考验意志、品质、能力的关键。 4.不计得失,为民造福。不计较得失、荣辱,只要能为人民谋得福利。长征途中,红军四渡赤水后,巧妙地甩开了敌人大部队,负责后卫的红五军团正与零星追敌展开激战,红军女战士陈慧清要马上分娩,董振堂立即命令正在一线指挥战斗的吴克华:“这里在生孩子,生孩子要多久,你就给我顶多久!”两个小时过后,孩子终于出生,却有更多的红军战士为争取这两个小时时间而牺牲。战斗结束以后,一些在战斗中目睹战友流血牺牲的战士对临时分娩的陈慧清颇有微词,态度不友好。董振堂将军知道以后大发雷霆:“我们干革命打仗,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孩子们吗!”一切为了人民,这是共产党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人民谋幸福,不计得失,人民幸福是我们奋斗的目标。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封城与封国,会带来经济上的重大损失,我们党和政府果断决策,很快疫情阻断,人民的生命与健康得到安全保障。那些为了自身利益,不顾人民生命健康的资本主义国家当政者,疫情面前算计的是自身的政治与经济利益,置人民生命安全于不顾,最终落得首鼠两端,终被人民所弃。不计得失,为民造福,人民才会拥护、才会追随。
三、董振堂精神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同志在纪念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说“今天,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加接近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他还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董振堂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焕发出无限光辉和时代价值
1.董振堂精神是提升党性修养的鲜活教材。“碧血书丹青,英灵铸丰碑”是董振堂精神的写照。董振堂精神激励后来者,高台有董振堂英雄纪念碑,新河县董振堂事迹阵列馆和碑林、董振堂故居、董振堂先祖墓地。为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陈列馆自建成以来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实行免费开放,到馆参观学习、接受教育的党员干部、各界群众和青少年学生达30多万人次。事迹陈列馆还与其他红军长征纪念馆建立广泛的交流,经常互相交流收藏文物。红五军团旗帜等镇馆之宝就是陈列馆同志追随董振堂长征足迹,在一个敬慕红军的有心人那里发现的。纪念馆还组织开展多种主题教育活动,使广大群众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更加自觉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在广大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生中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做合格接班人”主题教育活动,让他们从小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树立崇高理想,努力学好本领,争做国家的有用之材。现在,纪念馆已成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省级党史教育基地,成为河北省及周边省市回顾党的历史、缅怀革命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董振堂广场、董振堂路、董振堂中学等,体现了家乡人民对英雄的敬仰、缅怀和纪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实现红色文化传承,需要更多的鲜活教材。
2.董振堂精神是实现脱贫攻坚战目标的精神动力。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英雄人物、英雄事迹有时能超越时代,超越人种民族,超越社会制度,超越经济状况和宗教信仰,给人无形的精神力量,凝聚人心,振奋士气。一位哲人说:"呼吸着英雄的气息前进,我们浑身便会充满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当前全党上下的重要任务,更需要发扬董振堂这种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啃下最后最难的“硬骨头”,彻底拔掉“穷根”。董振堂精神启发后来者,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新时代的今天,勇于创新、创业,开一片新天地、创一番伟业,摆脱贫困帽子、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无数人挥洒着汗水,辛勤付出,胸中怀着对党的事业的忠诚、无私无畏、甘于奉献。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更需要有这种榜样冲锋在前,带头作表率,引领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实现。董振堂的家乡新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脱贫攻坚任务重,自上至下的党员干部在困难面前不退缩、敢担当,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成功实现退出贫困县序列。
3.董振堂精神是战胜国内外一切困难、实现中国梦的自信与底气。习近平同志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重要讲话中指出:“长征走的是高山峻岭,渡的是大河险滩,过的是草地荒原,但每一个行程、每一次突围、每一场战斗都从战略全局出发,既赢得了战争胜利,也赢得了战略主动。这既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智慧。”习近平同志还强调,实现伟大的理想,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进展,夺取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成效,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一切贪图安逸、不愿继续艰苦奋斗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一切驕傲自满、不愿继续开拓前进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董振堂精神启示后来者,任何困难和挑战都吓不倒英勇的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是不变追求。
参考文献
[1]中共新河县委办公室,党史研究室.董振堂.
[2]张掖红西路军精神研究会,中共高台县委.董振堂传.甘肃人民出版社.
[3]蒋正,蒋国栋.董振堂:坚决革命的同志.党史博采,2020(08).
[4]《习近平治国理政》第二卷.
作者简介
高东琴(1967.11—),女,河北省邢台市人,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党建。
进入新时代,要实现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需要千千万万董振堂那样的意志坚决、不计得失、纪律严明、不畏艰险的英雄模范人物,走在时代前列,引领时代新风。董振堂一生戎马倥偬,充满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我们今天探讨董振堂精神的丰富内涵,从董振堂精神汲取奋进的力量,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董振堂精神的基本内涵
1.彻底坚决的革命精神。这是董振堂精神的内核。早年在冯玉祥部队的董振堂就同情革命,与共产党人刘伯坚有着浓厚友谊,亲自护送其安全离开北京,临别立誓不向对方开枪。被蒋收编以后,南下“剿共”就极不情愿,情势所迫。董振堂宁都起义后,第二年即入党,何长工为介绍人,是毛泽东亲自批准了董振堂的入党申请,很受党的信任。毛泽东在瓦窑堡会议上曾特别强调:“地主资产阶级的营垒中变成红军的董振堂,成了坚决革命的同志。”在新保安,当埃德加·斯诺采访毛泽东时,毛泽东又特别提到了董振堂,这些在他后来出版的《西行漫记》中有提到。在董振堂牺牲后,毛泽东在党中央召开的追悼会上,给予高度评价:“路遥知马力,董振堂是坚决革命的同志。”宁都起义后,率部参加赣州、漳州、南雄水口、乐安宜黄、黄狮渡等战役和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战斗,屡建奇功;在长征路上,董振堂率红五军团担任殿后掩护任务,率部血战湘江、四渡赤水、翻雪山、过草地,5000多名红军将士壮烈牺牲,为中央红军的北上做出了巨大贡献。不计其数的出生入死,浴血战斗,直至高台与阵地共存亡、血洒疆场,无不体现其彻底、坚决的革命精神。
2.不计得失的大局观念。这是董振堂精神的价值观。在冯玉祥部队和被蒋介石收编之后,董振堂每月有几百大洋的收入。宁都起义之后,董振堂加入共产党,不仅不要钱,还把自己所有的积蓄全部交给了党。宁都起义不久,董振堂就入党了。入党后立即将仅存的3000多大洋的积蓄交给党组织。毛泽东主张不要全部上交,寄些给家里,留些给自己,而董振堂却坚持全部上交,毫无半点私心与升官发财杂念。对待士兵,能与士兵同甘共苦。名利方面,董振堂不计较个人得失。红五军团在长征途中担任后卫,需要切断队伍后面的追兵,保卫长征队伍顺利前进。长征路上,红五军团伤亡很大,尤其是湘江之战伤亡惨重。由起义时的不到二万人,长征结束只剩5千多人。别的队伍一过雪山和草地,他的队伍一过雪山三过草地。红军陕北会师,红五军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整和补给便开始西征之路。
3.纪律严明的良好作风。一个红军将领拥有良好的纪律作风是先决条件。可贵的是,董振堂将军早在加入红军之前,就以治军严格著称。他曾率军路过深州,盛产鲜桃的地方,董振堂曾经有“吃桃不留头,留头不吃桃”的命令,创造了36师没有一个人违抗命令的佳话。军纪严明,有将领的是对下级士兵的约束,但董振堂的纪律是也包括自己,他能够严于律己,并处处以身作则。在漳州战役期间,作为总指挥的董振堂在擦枪时不慎走火。按照当时的纪律,枪支走火也要坐禁闭。董振堂立刻找到当时的政委肖勁光,坚决要去坐禁闭,认为“这是纪律,谁也不能例外,红军更讲官兵平等,任何人都不能破坏纪律”。总指挥坐禁闭的事很快传到部队,这样严格要求自己、模范遵守纪律使得广大指战员深受教育。红5军团能够迅速改造成一支纪律严明,作战英勇的人民军队,是与董振堂自觉革命、自觉遵守纪律的表率作用分不开的。
4.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大浪淘沙,哪个是真英雄,哪个是意志薄弱者,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一清二楚。无数的仁人志士为理想视死如归,抛洒热血,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董振堂是其中杰出的那一位。红军长征途中,红五军团执行断后任务,以作战英勇顽强被誉为“铁流后卫”。在与国民党紧咬不放的追兵作一次次殊死战斗,完成一次次艰难险重的任务。西路军出征,红五军变前锋,高台血战九天九夜,“誓与高台共存亡”,面对穷凶极恶、装备精良、数倍于守城红五军的敌人,充分展现了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不畏艰险的英雄本色、不怕牺牲的英雄形象。
二、董振堂精神在新时代的阐释
新时代同样需要英雄,更需要董振堂精神。新时代建功立业,更需要英雄主义精神,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纪律严明、以身作则,无畏艰险、勇于担当,不计得失、为民造福,这些都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也就是董振堂精神在新时代的阐释。
1.信念坚定,对党忠诚。董振堂的一生分为三个时期,一个是成长时期(1895——1920),从出生到求学;第二个时期为国民革命军任职时期(1920——1931);第三个时期为坚决革命的同志(1931——1937)宁都起义到牺牲。前两个时期都是寻求光明道路时期,第三个时期寻找到光明道路,为信仰而战。建国前牺牲的几百万烈士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信念坚定,对党忠诚。这个群体的英雄壮举无不体现其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新时代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忠诚是要求更是基本素质。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由国民党高官到红军将领,物质生活的天差地别,斗争条件的优劣对比,长征路上无数的枪林弹雨,都难以坚持到最后;如果没有对党的忠诚,在红五军一路向西出征时,就会被困难吓倒,更不会有激战九天的壮举。新时代我们面临着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承担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是这支队伍保持旺盛战斗力的根本保证。
2.纪律严明,以身作则。董振堂不仅严格要求士兵,并且能够做到以身作则,严以律己。遵守党的纪律和政治规矩,发挥模范先锋作用,是对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要求。革命战争年代,艰苦的环境和战争考验,需要严明的纪律、以身作则的作风来带领队伍向前进,来攻克一个个的难啃的“硬骨头”,取得最后的胜利也正是因为共产党的队伍能够严格约束自己、处处以身则,冲锋在前。
3.无畏艰险,勇于担当。董振堂的红五军团有“铁流后卫”之称,长征途中,多少次浴血奋战,从不畏惧艰难险阻,重担在身,无怨无悔。红五军西征的时候,部队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整,武器弹药也没有得到补给,瘦弱的红军战士,每人只有五发子弹,三千红五军战士怎敌几倍于已的兵强马壮的西北马家军?困守孤城高台的红五军不畏艰险与强敌,顽强奋战,高台北城墙早已经准备好了地道,随时可以破墙而逃,但他们没有弃城而逃,而是战至最后一刻。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有很多激流险滩,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的形势,有很多挑战和困难,党员干部如何做到不畏艰险,勇于担当,是考验意志、品质、能力的关键。 4.不计得失,为民造福。不计较得失、荣辱,只要能为人民谋得福利。长征途中,红军四渡赤水后,巧妙地甩开了敌人大部队,负责后卫的红五军团正与零星追敌展开激战,红军女战士陈慧清要马上分娩,董振堂立即命令正在一线指挥战斗的吴克华:“这里在生孩子,生孩子要多久,你就给我顶多久!”两个小时过后,孩子终于出生,却有更多的红军战士为争取这两个小时时间而牺牲。战斗结束以后,一些在战斗中目睹战友流血牺牲的战士对临时分娩的陈慧清颇有微词,态度不友好。董振堂将军知道以后大发雷霆:“我们干革命打仗,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孩子们吗!”一切为了人民,这是共产党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人民谋幸福,不计得失,人民幸福是我们奋斗的目标。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封城与封国,会带来经济上的重大损失,我们党和政府果断决策,很快疫情阻断,人民的生命与健康得到安全保障。那些为了自身利益,不顾人民生命健康的资本主义国家当政者,疫情面前算计的是自身的政治与经济利益,置人民生命安全于不顾,最终落得首鼠两端,终被人民所弃。不计得失,为民造福,人民才会拥护、才会追随。
三、董振堂精神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同志在纪念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说“今天,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加接近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他还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董振堂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焕发出无限光辉和时代价值
1.董振堂精神是提升党性修养的鲜活教材。“碧血书丹青,英灵铸丰碑”是董振堂精神的写照。董振堂精神激励后来者,高台有董振堂英雄纪念碑,新河县董振堂事迹阵列馆和碑林、董振堂故居、董振堂先祖墓地。为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陈列馆自建成以来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实行免费开放,到馆参观学习、接受教育的党员干部、各界群众和青少年学生达30多万人次。事迹陈列馆还与其他红军长征纪念馆建立广泛的交流,经常互相交流收藏文物。红五军团旗帜等镇馆之宝就是陈列馆同志追随董振堂长征足迹,在一个敬慕红军的有心人那里发现的。纪念馆还组织开展多种主题教育活动,使广大群众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更加自觉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在广大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生中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做合格接班人”主题教育活动,让他们从小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树立崇高理想,努力学好本领,争做国家的有用之材。现在,纪念馆已成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省级党史教育基地,成为河北省及周边省市回顾党的历史、缅怀革命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董振堂广场、董振堂路、董振堂中学等,体现了家乡人民对英雄的敬仰、缅怀和纪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实现红色文化传承,需要更多的鲜活教材。
2.董振堂精神是实现脱贫攻坚战目标的精神动力。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英雄人物、英雄事迹有时能超越时代,超越人种民族,超越社会制度,超越经济状况和宗教信仰,给人无形的精神力量,凝聚人心,振奋士气。一位哲人说:"呼吸着英雄的气息前进,我们浑身便会充满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当前全党上下的重要任务,更需要发扬董振堂这种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啃下最后最难的“硬骨头”,彻底拔掉“穷根”。董振堂精神启发后来者,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新时代的今天,勇于创新、创业,开一片新天地、创一番伟业,摆脱贫困帽子、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无数人挥洒着汗水,辛勤付出,胸中怀着对党的事业的忠诚、无私无畏、甘于奉献。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更需要有这种榜样冲锋在前,带头作表率,引领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实现。董振堂的家乡新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脱贫攻坚任务重,自上至下的党员干部在困难面前不退缩、敢担当,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成功实现退出贫困县序列。
3.董振堂精神是战胜国内外一切困难、实现中国梦的自信与底气。习近平同志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重要讲话中指出:“长征走的是高山峻岭,渡的是大河险滩,过的是草地荒原,但每一个行程、每一次突围、每一场战斗都从战略全局出发,既赢得了战争胜利,也赢得了战略主动。这既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智慧。”习近平同志还强调,实现伟大的理想,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进展,夺取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成效,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一切贪图安逸、不愿继续艰苦奋斗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一切驕傲自满、不愿继续开拓前进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董振堂精神启示后来者,任何困难和挑战都吓不倒英勇的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是不变追求。
参考文献
[1]中共新河县委办公室,党史研究室.董振堂.
[2]张掖红西路军精神研究会,中共高台县委.董振堂传.甘肃人民出版社.
[3]蒋正,蒋国栋.董振堂:坚决革命的同志.党史博采,2020(08).
[4]《习近平治国理政》第二卷.
作者简介
高东琴(1967.11—),女,河北省邢台市人,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