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经历分式的形成过程,理解分式的概念,能辨识分式。
2.经历对“人群密度、几何面积、球赛均分”等情景问题的探索,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且用于生活。
3.通过有关问题的讨论和例题的解答,会求分式有无意义,有意义,值为零的字母的取值。
4.经历“思考、辨析、小结”等环节的探讨交流,初步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及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分式的有关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并能确定分式何时有意义,何时无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情景1:教师出示上海踩踏事件。
在90平方米的区域内有233人,那么该区域的人群密度是多少?
若该区域再进入P人,那么该区域的人群密度是多少?(人群密度=某区域的总人数÷某区域的面积)
TIP:当人群密度每平方米超过5.5人时易发生踩踏事件。
2.一个长方形的面积S平方米,长是5米,那么宽是多少米?
若把这个长方形的长减少x米,那么宽多少米?
3.林书豪在过去的一个赛季中参加了y场篮球比赛,其中投进2分球a个,3分球b个,罚球罚进了29个,则他平均每场得几分?
教师出示上题答案设计说明: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分式来源于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类比思考,形成新知
请将刚才得到的五个代数式按照你认为的共同特征进行分类,并说明理由?
让学生比较说出这些代数式与过去学过的整式有什么不同?(可能学生只讲出有分母,教师应适当引导。)
设计说明:让学生自己感悟分式与整式的不同,培养学生的归纳和表达能力。
(板书)分式:把这些分子、分母都是整式且分母中含有字母的代数式叫做分式。
(三)辨析练习,巩固新知
、b、c中选取若干个,组成一个代数式,其中一个是整式、一个是分式。
3.填空
同学们在填表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你认为这个问题该怎么处理?
总结得出分式的意义:分式中字母的取值不能使分母为零,当分母的值为零时,分式就没有意义。
设计说明:通过与整式比较突出对分式概念的理解。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分式意义的认识。
(四)应用巩固,掌握新知
解后反思:在用分式表示实际问题时,字母的取值一定要符合实际。
变式: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20千米的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的速度为a千米/时,乙的速度为a千米/时,若甲先出发1时,问乙出发后几时与甲相遇?
(五)合作探究,延伸提高
探究题:口袋里装有若干个白球和黑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均相同,设黑球的个数为n,白球的个数为(18-m)个,p表示从口袋中摸出一个球是白球的概率。
(1)你能用关于m、n的代数式来表示p吗?它是哪一类的代数式。
(2)这个代数式在在什么条件下有意义?
(3)p有可能为0吗?有可能为1吗?如果有可能,请解释它的实际意义。
设计说明: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体会到(1)分式的应用很广,(2)在用分式表示实际问题时,字母的取值一定要符合实际。
(六)谈谈自己的收获与体会
1.分式的概念。
2.什么情况下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分式的值为零。
3.在实际问题中应注意什么?
设计说明:为了避免学生毫无目的、流于形式地随意讲,由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开出清单,可使学生有的放矢。
(七)作业
课后作业题及备选练习或作业本。
设计思路:
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引出,再通过学生观察比较分式与整式的区别,从而得到分式的概念,让学生体会到分式来源于生活,并通过合作讨论得出分式何时有意义、没意义、何时值为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把分式中字母的取值与实际联系起来,体现数学既来源于实际又服务于实际,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
1.经历分式的形成过程,理解分式的概念,能辨识分式。
2.经历对“人群密度、几何面积、球赛均分”等情景问题的探索,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且用于生活。
3.通过有关问题的讨论和例题的解答,会求分式有无意义,有意义,值为零的字母的取值。
4.经历“思考、辨析、小结”等环节的探讨交流,初步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及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分式的有关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并能确定分式何时有意义,何时无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情景1:教师出示上海踩踏事件。
在90平方米的区域内有233人,那么该区域的人群密度是多少?
若该区域再进入P人,那么该区域的人群密度是多少?(人群密度=某区域的总人数÷某区域的面积)
TIP:当人群密度每平方米超过5.5人时易发生踩踏事件。
2.一个长方形的面积S平方米,长是5米,那么宽是多少米?
若把这个长方形的长减少x米,那么宽多少米?
3.林书豪在过去的一个赛季中参加了y场篮球比赛,其中投进2分球a个,3分球b个,罚球罚进了29个,则他平均每场得几分?
教师出示上题答案设计说明: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分式来源于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类比思考,形成新知
请将刚才得到的五个代数式按照你认为的共同特征进行分类,并说明理由?
让学生比较说出这些代数式与过去学过的整式有什么不同?(可能学生只讲出有分母,教师应适当引导。)
设计说明:让学生自己感悟分式与整式的不同,培养学生的归纳和表达能力。
(板书)分式:把这些分子、分母都是整式且分母中含有字母的代数式叫做分式。
(三)辨析练习,巩固新知
、b、c中选取若干个,组成一个代数式,其中一个是整式、一个是分式。
3.填空
同学们在填表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你认为这个问题该怎么处理?
总结得出分式的意义:分式中字母的取值不能使分母为零,当分母的值为零时,分式就没有意义。
设计说明:通过与整式比较突出对分式概念的理解。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分式意义的认识。
(四)应用巩固,掌握新知
解后反思:在用分式表示实际问题时,字母的取值一定要符合实际。
变式: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20千米的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的速度为a千米/时,乙的速度为a千米/时,若甲先出发1时,问乙出发后几时与甲相遇?
(五)合作探究,延伸提高
探究题:口袋里装有若干个白球和黑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均相同,设黑球的个数为n,白球的个数为(18-m)个,p表示从口袋中摸出一个球是白球的概率。
(1)你能用关于m、n的代数式来表示p吗?它是哪一类的代数式。
(2)这个代数式在在什么条件下有意义?
(3)p有可能为0吗?有可能为1吗?如果有可能,请解释它的实际意义。
设计说明: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体会到(1)分式的应用很广,(2)在用分式表示实际问题时,字母的取值一定要符合实际。
(六)谈谈自己的收获与体会
1.分式的概念。
2.什么情况下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分式的值为零。
3.在实际问题中应注意什么?
设计说明:为了避免学生毫无目的、流于形式地随意讲,由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开出清单,可使学生有的放矢。
(七)作业
课后作业题及备选练习或作业本。
设计思路:
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引出,再通过学生观察比较分式与整式的区别,从而得到分式的概念,让学生体会到分式来源于生活,并通过合作讨论得出分式何时有意义、没意义、何时值为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把分式中字母的取值与实际联系起来,体现数学既来源于实际又服务于实际,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