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白集中有两首咏峨眉山月的诗,前者是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后者是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的《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黄金师子承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我似浮云滞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二诗的写作年代相隔三十六年:写作前者时,李白正当青春妙年,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展开在他面前的人生前景就像初出三峡的长江一样广阔无垠。写作后者时,李白已至垂暮之年,他遇赦初归,志气消缩,竟对一个即将西入长安的僧人艳羡不已。天上的明月清辉依旧,地上的诗人却已英风不再,二诗对读,令人掩卷长叹!然而本文要想探讨的不是“朝如青丝暮如雪”的人生感叹,而是这两首诗都以峨眉山月为主要意象,为何艺术水准相去甚远?难道李白竟然也会江郎才尽?
《峨眉山月歌》尾句中的“君”字究系何指?今人多谓指友人,例如郑文认为“君”指送行之人(说见其《略论李白出蜀前所作诗歌及遇赦的短期行踪》),郁贤皓认为“似指友人为是,唯不知指谁”(说见其《李太白全集校注》),周啸天则认为“思君”是指“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说见《唐诗鉴赏辞典》)。但古人多谓指月,明人唐汝询云:“‘君’者,指月而言。清溪、三峡之间,天狭如线,即半轮亦不复可睹矣。”(《唐诗解》)清人沈德潜、黄叔灿等皆从此说(见《唐诗别裁》《唐诗笺注》)。笔者同意后者,因为此解使全诗意脉流畅,正如清人李锳所云:“此就月写出蜀中山峡之险峻也。在峨眉山下,犹见半轮月色,照入江中。自清溪入三峡,山势愈高,江水愈狭,两岸皆峭壁层峦,插天万仞,仰眺碧落,仅余一线,并此半轮之月亦不可见,此所以不能不思也。‘君’字指月也。”(《诗法易简录》)假如“君”字指友人,则诗题中宜有“寄某某”字样,否则前三句皆为咏月,突然在尾句中阑入一个意指友人的“君”字,难免显得突兀、生硬,与清新流畅的全诗风格不合。将尾句解作思念不复可见的峨眉山月,则全诗意脉贯注,姿态流动,如出天籁。
此诗寥寥四句,却包含着五个地名,这个特点一望即知。一首短诗中有如此密集的同类意象,很容易造成意象堆垛、意脉滞碍的缺点。清人赵翼在《瓯北诗话》卷十二中有“诗病”一节,列举了“张谓《别韦郎中》诗八句中五地名、卢象《杂诗》八句中四地名、王昌龄《送朱越》一绝四句中四地名、孟浩然《宴荣山人池亭》律诗七句中用八人姓名”等例子,断然结论曰:“究是诗中之病。”对于李白此诗,赵翼则认为是个不足为训的例外:“四句中用五地名,毫不见堆垛之迹,此则浩气喷薄,如神龙行空,不可捉摸,非后人所以模仿也。”那么为何李白此诗能达到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呢?明人王世贞云:“此是太白佳境,然二十八字中,有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使后人为之,不胜痕迹矣。益见此老炉锤之妙。”(《艺苑卮言》卷四)清人宋顾乐则认为:“此诗定从随手写出。一经炉锤,定逊此神妙自然。”(《唐人万首绝句选评》)考虑到李白挥洒自如的创作方式,此诗又是其早年所作,后一种解释更加合理。“月是故乡明”,李白以蜀人自居,峨眉山月就是其故乡明月,当然在他心中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当他登舟离蜀之际,举头望见峨眉山头那半轮明月,低头又见月影随着江水滟滟流动(平羌江即沿着峨眉山东流的青衣江),恋乡之情溢于言表。“峨眉山”与“平羌江”虽是地名,但在此处却都是眼前景物即“月”与“江水”的修饰语。“清溪”当是平羌江边的一个渡口或驿站,即诗人的登舟之处。诗人夜发清溪驶向三峡,沿途两岸之山越来越高峻险峭,天上的半轮明月终于隐没不见,于是逼出感慨万分的尾句:“思君不见下渝州!”“清溪”“三峡”“渝州”三个地名分别是诗人此行的始点、中点与终点,它们散落句中,伴随着诗人的行踪相继出现,充满着动态之美,毫无堆垛之感。所以说,此诗是一首触景生情、直抒胸臆的好诗,而并非刻意安排、多方锤炼而成。
既然如此,《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的相形见绌就不难理解了。此诗共16句,其中“峨眉”凡六见,“月”亦凡六见,两者连缀的则有“峨眉山月”两处,“峨眉月”一处。相传为宋人严羽评点之《李太白诗集》卷七云:“回环散见,映带生辉,真有月映千江之妙,非拟议所能学。”该书载明人批语则云:“读此诗如弄连环九叠,玲珑滑脱。”这些评语皆有言过其实之病。全诗可分四章,每章四句。若分而论之,则首章回忆当年出蜀时望月思乡之事,内容与《峨眉山月歌》相似,雖然“峨眉”与“月”都曾重复出现,但前二句以我为主,以月与峨眉为宾;后二句却以月为主,以人为宾。变化多姿,意脉流动。末章揣测蜀僧还蜀,“归时还弄峨眉月”之句也还合情合理。但是第二章写诗人在江夏送蜀僧西入长安,“峨眉山月还送君”之句未免不合情理。第四章写蜀僧在长安得意之状,“峨眉山月照秦川”之句更属无谓。所以全诗中反复出现“峨眉山月”字样以配合“峨眉山月歌”的诗题,未免刻意安排而欠自然。明人朱谏将此诗断为“鄙俚粗俗又无伦序,决非太白之诗”(《李诗选注》),固然过于武断,但说此诗的艺术水准与《峨眉山月歌》相去甚远,并非苛论。
陆游有言:“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文章》)《峨眉山月歌》就是青年李白妙手偶得的一首好诗,它基本上是不可重复的。即使李白本人在多年之后重写同样的主题,也未能成功,就是明确的证明。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
《峨眉山月歌》尾句中的“君”字究系何指?今人多谓指友人,例如郑文认为“君”指送行之人(说见其《略论李白出蜀前所作诗歌及遇赦的短期行踪》),郁贤皓认为“似指友人为是,唯不知指谁”(说见其《李太白全集校注》),周啸天则认为“思君”是指“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说见《唐诗鉴赏辞典》)。但古人多谓指月,明人唐汝询云:“‘君’者,指月而言。清溪、三峡之间,天狭如线,即半轮亦不复可睹矣。”(《唐诗解》)清人沈德潜、黄叔灿等皆从此说(见《唐诗别裁》《唐诗笺注》)。笔者同意后者,因为此解使全诗意脉流畅,正如清人李锳所云:“此就月写出蜀中山峡之险峻也。在峨眉山下,犹见半轮月色,照入江中。自清溪入三峡,山势愈高,江水愈狭,两岸皆峭壁层峦,插天万仞,仰眺碧落,仅余一线,并此半轮之月亦不可见,此所以不能不思也。‘君’字指月也。”(《诗法易简录》)假如“君”字指友人,则诗题中宜有“寄某某”字样,否则前三句皆为咏月,突然在尾句中阑入一个意指友人的“君”字,难免显得突兀、生硬,与清新流畅的全诗风格不合。将尾句解作思念不复可见的峨眉山月,则全诗意脉贯注,姿态流动,如出天籁。
此诗寥寥四句,却包含着五个地名,这个特点一望即知。一首短诗中有如此密集的同类意象,很容易造成意象堆垛、意脉滞碍的缺点。清人赵翼在《瓯北诗话》卷十二中有“诗病”一节,列举了“张谓《别韦郎中》诗八句中五地名、卢象《杂诗》八句中四地名、王昌龄《送朱越》一绝四句中四地名、孟浩然《宴荣山人池亭》律诗七句中用八人姓名”等例子,断然结论曰:“究是诗中之病。”对于李白此诗,赵翼则认为是个不足为训的例外:“四句中用五地名,毫不见堆垛之迹,此则浩气喷薄,如神龙行空,不可捉摸,非后人所以模仿也。”那么为何李白此诗能达到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呢?明人王世贞云:“此是太白佳境,然二十八字中,有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使后人为之,不胜痕迹矣。益见此老炉锤之妙。”(《艺苑卮言》卷四)清人宋顾乐则认为:“此诗定从随手写出。一经炉锤,定逊此神妙自然。”(《唐人万首绝句选评》)考虑到李白挥洒自如的创作方式,此诗又是其早年所作,后一种解释更加合理。“月是故乡明”,李白以蜀人自居,峨眉山月就是其故乡明月,当然在他心中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当他登舟离蜀之际,举头望见峨眉山头那半轮明月,低头又见月影随着江水滟滟流动(平羌江即沿着峨眉山东流的青衣江),恋乡之情溢于言表。“峨眉山”与“平羌江”虽是地名,但在此处却都是眼前景物即“月”与“江水”的修饰语。“清溪”当是平羌江边的一个渡口或驿站,即诗人的登舟之处。诗人夜发清溪驶向三峡,沿途两岸之山越来越高峻险峭,天上的半轮明月终于隐没不见,于是逼出感慨万分的尾句:“思君不见下渝州!”“清溪”“三峡”“渝州”三个地名分别是诗人此行的始点、中点与终点,它们散落句中,伴随着诗人的行踪相继出现,充满着动态之美,毫无堆垛之感。所以说,此诗是一首触景生情、直抒胸臆的好诗,而并非刻意安排、多方锤炼而成。
既然如此,《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的相形见绌就不难理解了。此诗共16句,其中“峨眉”凡六见,“月”亦凡六见,两者连缀的则有“峨眉山月”两处,“峨眉月”一处。相传为宋人严羽评点之《李太白诗集》卷七云:“回环散见,映带生辉,真有月映千江之妙,非拟议所能学。”该书载明人批语则云:“读此诗如弄连环九叠,玲珑滑脱。”这些评语皆有言过其实之病。全诗可分四章,每章四句。若分而论之,则首章回忆当年出蜀时望月思乡之事,内容与《峨眉山月歌》相似,雖然“峨眉”与“月”都曾重复出现,但前二句以我为主,以月与峨眉为宾;后二句却以月为主,以人为宾。变化多姿,意脉流动。末章揣测蜀僧还蜀,“归时还弄峨眉月”之句也还合情合理。但是第二章写诗人在江夏送蜀僧西入长安,“峨眉山月还送君”之句未免不合情理。第四章写蜀僧在长安得意之状,“峨眉山月照秦川”之句更属无谓。所以全诗中反复出现“峨眉山月”字样以配合“峨眉山月歌”的诗题,未免刻意安排而欠自然。明人朱谏将此诗断为“鄙俚粗俗又无伦序,决非太白之诗”(《李诗选注》),固然过于武断,但说此诗的艺术水准与《峨眉山月歌》相去甚远,并非苛论。
陆游有言:“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文章》)《峨眉山月歌》就是青年李白妙手偶得的一首好诗,它基本上是不可重复的。即使李白本人在多年之后重写同样的主题,也未能成功,就是明确的证明。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