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26日下午,石柱县南宾街道河坝村,57岁的陈珍柏扛着农具,冒着细雨上山了。
雨靴踩在湿滑的泥地上,山间不时响起“咯叽咯叽”的脚步声。
顾不得下雨,陈珍柏弯着腰,行走在横竖成行的烤烟地里,看见死了的烟苗,便重新补种上。
对脚下这70亩烤烟地,陈珍柏倍感珍惜。
5年前,它们还是杂草丛生的荒地。
而随着“土地银行”兴起,陈珍柏把70亩荒地流转过来,种上烤烟,这才有了如今的一派生机。
河坝村1000多亩闲置土地,都因“土地银行”全部“活”了过来。
与土地一起焕发生机的,还有留守村里的人。
撂荒之痛
河坝村乡道两旁是高低起伏的土地。
地里刚完成烤烟的提埂盖膜,一排排烟苗已有半尺高。
看着地里的烤烟,陈珍柏觉得那覆盖着薄膜的埂,像是一条条白色的丝带,绵延至远方。
“以前可没这种景色。”陈珍柏感慨道。
2011年以前,陈珍柏一直守着他家的五六亩地,地不算多,但像他一样还真正耕作在土地上的人,却越发少了。
“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只留下老人和土地。”陈珍柏看着村里的撂荒地,非常心疼。
像陈珍柏一样心疼土地的,还有村民张钢怀。
张钢怀家有20亩土地,他的子女都在外打工,老两口舍不得让土地荒着,每年都种上水稻、玉米和烤烟。
但随着年纪增大,20亩土地已让夫妻俩吃不消。
“干不动了,我的土地也只有撂荒!”张钢怀说。
确如张钢怀所说,随着外出务工的青壮年逐年增多,村里的“空巢”家庭和闲置土地随之增加,全村2000多亩土地,其中不少都撂了荒。
河坝村党支部书记肖万银常去村里走家串户,每次都要去地里逛逛。
“杂草比人高,土地成片成片荒起,地里看不到几个人影。”肖万银说,农村以土地为本,土地荒了,“本”也就没了。
撂荒的土地,成了河坝村难以回避的问题。
艰难探路
2011年,肖万银听说六塘乡的土地利用率极高,于是带着村干部前去“取经”。
来到六塘乡,大家禁不住眼前一亮。
“根本看不到什么闲置地,一眼望去全是成片成片的中药材!”肖万银说。
原来,六塘乡号召本地有能力的村民,将闲置土地全部流转过来,统一种上了中药材。
“这是条出路。”从六塘乡回来后,村党支部召开了多次会议。大家最后决定,参照六塘乡的做法,鼓励本地有能力的人来流转土地,统一种植烤烟。
群众大会一次次召开,但几乎找不到村民愿意流转土地。
“那就退而求其次——村里本来就有种植烤烟的传统,大家先把撂荒的土地利用起来,统一种植烤烟。”肖万银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一抬头就能看到不远处成片的撂荒地。
“每种一亩烟,再额外补贴30元。”肖万银接着说。
陆续有村民把自家荒废的土地开了荒,种上烤烟。但村民们不按技术规范种植,也跟不上季节,总是把手里的农活忙完之后才去烤烟地里忙活。
这导致烤烟质量不好,价格低,村民们种植烤烟的短暂热情,也被一下子浇灭了。
“烤烟要想实现产业化、品质化,首先要把土地统一起来,不能这样单干。”肖万银说。
统一流转
村委会最后还是决定把闲置土地集中在一起,然后再 “打包”租出去,发展特色产业。
“就像是一个‘土地银行’,村民把土地存进来,我们再统一租出去。”肖万银说。
其间,村委会又遭遇了一个大难题——村民们不愿交出撂荒的土地。
那段时间,张钢怀家经常有村干部出入的身影。
“土地荒起也是荒起,现在把土地拿出来流转,租给别人,土地还是你的,你也可以在自己的地里打工。”肖万银苦劝张钢怀。
“要是流转出去收不回来,或者租金没保障怎么办?”张钢怀有自己的顾虑,和他一样有着相同顾虑的人,村里还有很多。
了解到村民的顾虑后,肖万银每次上门做工作,都带上流转土地的老板。
刘光林便是其中之一。他和肖万银一道,挨家挨户向村民们承诺,租金和工资都会按时发放。
从2011年底到2012年初,刘光林成功流转到100多亩地。
2012年春节过后,刘光林选取良种烟苗开始培育,严格按照季节种植,并以70——80元/天的工资,请当地村民育苗、提埂盖膜……
2012年下半年,刘光林通过卖烤烟,挣了20多萬元,他按时把租金和工资送到了村民手里。
“看到别人的钱兑了现,以前不愿意流转土地的村民,都主动找上门来了。”肖万银说,村里的闲置土地都陆续流转到各个大户手中。
本地村民也开始尝试流转土地。
一直没外出打工的陈珍柏,看着刘光林卖烤烟挣了钱,也动了心。
很快,陈珍柏凑够了钱,流转了70多亩土地。
这些土地全部成片集中在他家屋后。
陈珍柏还记得,这片撂荒地的杂草又高又密,他和妻子、女儿一起开荒,从早忙到晚,花了好长时间,才把荒地变成了烤烟种植地。
烤烟之路
种植烤烟的第一年,陈珍柏就赚了10万元。
一家人的生活,也因烤烟一年一年发生着变化。
此前,陈珍柏的儿子一直在浙江打工,一年才回来一次,后来,儿子也回乡帮他种烤烟。
陈珍柏还用卖烤烟挣得的钱,在石柱县城给儿子买了房。
烤烟也改善了张钢怀老两口的生活。
2011年底,张钢怀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以100元/亩的价格,将全部土地流转给刘光林。
次年春节过后,刘光林请张钢怀夫妻俩到烤烟地里干活,每天工资80元。
“我们一年能干大半年,加上租金,一年增加了3万多元的收入。现在,土地的租金已经涨到200元/亩了。”张钢怀说,他现在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充满干劲。
烤烟产业日渐红火,可那条唯一的进村土路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产业的发展。
2014年底,肖万银和村干部来到石柱县烟草公司,想商量修路的事情。
“他们也说一到下雨天,车就开不上山,收不了烟。”肖万银说,在烟草公司和县交委的组织下,修路工作很快就启动了。
2015年8月,一条白晃晃的马路通到了陈珍柏家门口,沿着这条路,车辆可以随时进出。
这条全长10.4公里、宽约4.5米的水泥路,大家把它叫做“烤烟路”。
鉴于河坝村的成功探索,目前,南宾街道的5个涉农村社已建立9个“土地银行”,引导农民流转土地7000多亩。
曾经衰败闲置的土地,正逐渐重新焕发生机。
雨靴踩在湿滑的泥地上,山间不时响起“咯叽咯叽”的脚步声。
顾不得下雨,陈珍柏弯着腰,行走在横竖成行的烤烟地里,看见死了的烟苗,便重新补种上。
对脚下这70亩烤烟地,陈珍柏倍感珍惜。
5年前,它们还是杂草丛生的荒地。
而随着“土地银行”兴起,陈珍柏把70亩荒地流转过来,种上烤烟,这才有了如今的一派生机。
河坝村1000多亩闲置土地,都因“土地银行”全部“活”了过来。
与土地一起焕发生机的,还有留守村里的人。
撂荒之痛
河坝村乡道两旁是高低起伏的土地。
地里刚完成烤烟的提埂盖膜,一排排烟苗已有半尺高。
看着地里的烤烟,陈珍柏觉得那覆盖着薄膜的埂,像是一条条白色的丝带,绵延至远方。
“以前可没这种景色。”陈珍柏感慨道。
2011年以前,陈珍柏一直守着他家的五六亩地,地不算多,但像他一样还真正耕作在土地上的人,却越发少了。
“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只留下老人和土地。”陈珍柏看着村里的撂荒地,非常心疼。
像陈珍柏一样心疼土地的,还有村民张钢怀。
张钢怀家有20亩土地,他的子女都在外打工,老两口舍不得让土地荒着,每年都种上水稻、玉米和烤烟。
但随着年纪增大,20亩土地已让夫妻俩吃不消。
“干不动了,我的土地也只有撂荒!”张钢怀说。
确如张钢怀所说,随着外出务工的青壮年逐年增多,村里的“空巢”家庭和闲置土地随之增加,全村2000多亩土地,其中不少都撂了荒。
河坝村党支部书记肖万银常去村里走家串户,每次都要去地里逛逛。
“杂草比人高,土地成片成片荒起,地里看不到几个人影。”肖万银说,农村以土地为本,土地荒了,“本”也就没了。
撂荒的土地,成了河坝村难以回避的问题。
艰难探路
2011年,肖万银听说六塘乡的土地利用率极高,于是带着村干部前去“取经”。
来到六塘乡,大家禁不住眼前一亮。
“根本看不到什么闲置地,一眼望去全是成片成片的中药材!”肖万银说。
原来,六塘乡号召本地有能力的村民,将闲置土地全部流转过来,统一种上了中药材。
“这是条出路。”从六塘乡回来后,村党支部召开了多次会议。大家最后决定,参照六塘乡的做法,鼓励本地有能力的人来流转土地,统一种植烤烟。
群众大会一次次召开,但几乎找不到村民愿意流转土地。
“那就退而求其次——村里本来就有种植烤烟的传统,大家先把撂荒的土地利用起来,统一种植烤烟。”肖万银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一抬头就能看到不远处成片的撂荒地。
“每种一亩烟,再额外补贴30元。”肖万银接着说。
陆续有村民把自家荒废的土地开了荒,种上烤烟。但村民们不按技术规范种植,也跟不上季节,总是把手里的农活忙完之后才去烤烟地里忙活。
这导致烤烟质量不好,价格低,村民们种植烤烟的短暂热情,也被一下子浇灭了。
“烤烟要想实现产业化、品质化,首先要把土地统一起来,不能这样单干。”肖万银说。
统一流转
村委会最后还是决定把闲置土地集中在一起,然后再 “打包”租出去,发展特色产业。
“就像是一个‘土地银行’,村民把土地存进来,我们再统一租出去。”肖万银说。
其间,村委会又遭遇了一个大难题——村民们不愿交出撂荒的土地。
那段时间,张钢怀家经常有村干部出入的身影。
“土地荒起也是荒起,现在把土地拿出来流转,租给别人,土地还是你的,你也可以在自己的地里打工。”肖万银苦劝张钢怀。
“要是流转出去收不回来,或者租金没保障怎么办?”张钢怀有自己的顾虑,和他一样有着相同顾虑的人,村里还有很多。
了解到村民的顾虑后,肖万银每次上门做工作,都带上流转土地的老板。
刘光林便是其中之一。他和肖万银一道,挨家挨户向村民们承诺,租金和工资都会按时发放。
从2011年底到2012年初,刘光林成功流转到100多亩地。
2012年春节过后,刘光林选取良种烟苗开始培育,严格按照季节种植,并以70——80元/天的工资,请当地村民育苗、提埂盖膜……
2012年下半年,刘光林通过卖烤烟,挣了20多萬元,他按时把租金和工资送到了村民手里。
“看到别人的钱兑了现,以前不愿意流转土地的村民,都主动找上门来了。”肖万银说,村里的闲置土地都陆续流转到各个大户手中。
本地村民也开始尝试流转土地。
一直没外出打工的陈珍柏,看着刘光林卖烤烟挣了钱,也动了心。
很快,陈珍柏凑够了钱,流转了70多亩土地。
这些土地全部成片集中在他家屋后。
陈珍柏还记得,这片撂荒地的杂草又高又密,他和妻子、女儿一起开荒,从早忙到晚,花了好长时间,才把荒地变成了烤烟种植地。
烤烟之路
种植烤烟的第一年,陈珍柏就赚了10万元。
一家人的生活,也因烤烟一年一年发生着变化。
此前,陈珍柏的儿子一直在浙江打工,一年才回来一次,后来,儿子也回乡帮他种烤烟。
陈珍柏还用卖烤烟挣得的钱,在石柱县城给儿子买了房。
烤烟也改善了张钢怀老两口的生活。
2011年底,张钢怀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以100元/亩的价格,将全部土地流转给刘光林。
次年春节过后,刘光林请张钢怀夫妻俩到烤烟地里干活,每天工资80元。
“我们一年能干大半年,加上租金,一年增加了3万多元的收入。现在,土地的租金已经涨到200元/亩了。”张钢怀说,他现在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充满干劲。
烤烟产业日渐红火,可那条唯一的进村土路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产业的发展。
2014年底,肖万银和村干部来到石柱县烟草公司,想商量修路的事情。
“他们也说一到下雨天,车就开不上山,收不了烟。”肖万银说,在烟草公司和县交委的组织下,修路工作很快就启动了。
2015年8月,一条白晃晃的马路通到了陈珍柏家门口,沿着这条路,车辆可以随时进出。
这条全长10.4公里、宽约4.5米的水泥路,大家把它叫做“烤烟路”。
鉴于河坝村的成功探索,目前,南宾街道的5个涉农村社已建立9个“土地银行”,引导农民流转土地7000多亩。
曾经衰败闲置的土地,正逐渐重新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