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网络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作用,成为构建我国素质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班主任在充分利用它带来的历史机遇的同时,研究探讨网络给中职教育所带来的问题,抵御其负面影响,大力对中职学生进行网络意识教育,引导其在"网络社会"中形成健康人格,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班主任 引导 中职学生 形成 网络意识 健康人格
当前,随着计算机网络科技的高速发展,由信息技术导致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改变,必然带动着社会整体的变迁,不可避免地将人类推向信息化社会。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一项技术象计算机网络一样,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交往方式等方面产生如此深刻的影响。在网络时代,青少年一代是受影响最深的群体之一。生活在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将面临网络给他们带来的意识形态的渗透和潜在影响。为此,作为培养人、塑造人的班主任,在新形势下应与时俱进,采取有效策略,进行正确引导,帮助正处于健康人格形成关键阶段的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以缓解网络对中职学生人格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
1.网络时代对中职学生健康人格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中职学生充分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各种活动:自主学习、交流经验、聊天、亲密沟通、玩网络游戏。甚至,光顾色情网站。对于网络发展中一些负面的东西,我们不应回避,但也不必过分夸大,草木皆兵。毕竟,对于求知欲望强烈的中职学生来说,网络是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因此顺应时代要求,认清网络对中职学生健康人格的影响,如何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是每位班主任的必修课。
1.1网络对中职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积极影响
1.1.1主体意识增强。首先,网络时代的虚拟现实激发了中职学生的自我意识;其次,网络时代的信息化特征强化了中职学生的平等意识和竞争意识;再次,网络时代对人才高标准的要求促使中职学生形成强烈的求知意识。
1.1.2价值观念的更新。计算机网络是一种对人思想产生巨大影响的媒体,它的跨时空性、多极主体性、双向交互性的特点,客观上要求中职学生逐步树立开放观念、平等观念、效率观念、全球观念等现代观念。
1.1.3人格素质现代化。高尚的人格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社会的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最根本的是人格现代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职学生能够自觉地感知现代生活,主动地创造现代生活,逐步形成适应网络时代的自我独立、开拓创新的现代人格素质。
1.2网络对中职学生健康人格的负面影响
1.2.1道德观念弱化及道德缺失。随着网络技术向纵深发展,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在不断变化,导致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出现多义性、多变性和多元性。尤其是"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以及冷漠的人际关系严重侵蚀着中职学生。在"网络社会"中活动,最大的特点就是虚拟性,网民可以伪装或隐匿自身的真实身份,可以不承担义务和责任,可以不受传统道德规范的约束而无所不为。中职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不足,道德自律行为和意识淡薄,容易做出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做的事情。
1.2.2社会化不足。中职学生在网上交友很少是用心深交的,这样的人际关系是脆弱的。更重要的是,如果中职学生沉迷于网络而忽略了现实生活中个人与社会和他人的交往,长期是"人――机"式交往,在虚拟环境中漫游旅行,会失去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力和积极参与意识,产生人际关系冷漠、人际情感萎缩、人际距离疏远等问题。
1.2.3学习认知障碍。网络虽然创造了虚拟的现实环境,能够为我们提供角色实践的场所,也促进了人们突破传统线型思维的束缚,但同时也带来了多维的思维模式,不利于情感的发展和认知能力的提高。面对信息的大爆炸,许多中职学生出现知识紊乱现象,滋生出许多认知障碍,如信息焦虑症。由此阻碍学生认知逻辑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1.2.4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自我迷失。在网络时代,不同的文化形态、思想观念、道德意识在网络上进行交融和冲突,对中职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往往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沉淀在头脑里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形成冲突,与社会生活的实际相悖。
1.2.5身心健康不佳,人性异化。中职学生面对网络社会生活的变迁导致的心理上的动荡、矛盾、不适应现象日趋加剧,加上中职学生社会阅历浅,自我发展意识不健全,自我教育能力欠缺,导致他们的人格缺陷问题。诸如: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过分自恋,不负责的态度,无端作恶、厌世、自我为中心或仇视社会。
2.中职学生沉迷网络的心理因素分析
通常,中职学生迷恋网络的深层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主观因素是他们所处的特殊的心理发展阶段,客观因素则与网络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性密不可分。从形成迷恋网络的心理机制来看,大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2.1理想与现实矛盾影响下的幻想、玩乐、颓废的心理作用
富于幻想的中职学生常常假想自己是完成"伟大"使命的英雄人物,许多网络游戏抓住了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让那些觉得学习压力太大且有厌烦心理的学生获得了心理成就感,使之再也无心向学。
2.2强烈的交友愿望与心理闭锁性矛盾下的交友心理作用
交往是个体社会化与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中职学生自我意识、独立欲望都明显增强。但出于自尊,其"成长的烦恼"又不愿轻易向人表露。但是网上聊天、网络多角恋爱既可以使他们畅快地宣泄烦恼,又避开了现实中必须面对的压力。
2.3求知欲与认知水平矛盾影响下的探究心理作用
中职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及思维活动品质有了明显发展,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大容量的信息来源争夺着他们的眼球。但同时他们的认知发展不成熟,常常不分良莠,走进误区。 2.4性心理与自制力矛盾影响下的性好奇心理作用
中职学生正处于生理发育旺盛期,对性的理解模糊,再加上获取正确性知识的渠道不畅和性教育的课程尚未普及,而网络中却有大量性知识来源,他们在有意无意中接触到黄色内容,虽然知道不利于身心健康,但是薄弱的自制力并不能束缚住他们强烈的好奇心。
3.引导中职学生形成正确网络意识和健康人格的一些工作思路
网络信息时代,提高素质,追求健康人格不仅是个人的事,也是社会进步的要求。班主任的主要任务是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培养中职学生对各种信息技术的认识能力,陶冶其情操,锻炼其意志,全面提高其心理素质,使中职学生的人格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就班主任而言,必须根据其身心发展的规律,着重解决好下列几个问题:
3.1加强网络意识、技能教育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班主任应当上好网络指导课,强化法制教育,加强"网德"教育,形成规范的网络伦理,引导中职学生树立健康的上网意识。加强对中职学生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强化其防范意识,提高其自身的抗干扰能力和"免疫力"。班主任应通过具体事例努力让沉迷于网络的学生对沉迷网络的危害有所认识,消除其不良习惯,使其学会自我控制;能够正确认识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差距;正确处理网络和现实的人际关系;正确对待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区别;能在发生心理冲突时作出合理的判断与选择,并采取理智的应对策略;能在网上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学会自我心理调节,重塑健康人格。
3.2大力倡导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结合专业特色,大力倡导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师生共同营造具有网络时代特色的真善美的班级网络氛围。可以通过校园网使中职学生了解学校的历史、办学理念,推荐知名的教育网站;可以提供有学科特色的资源,设立论坛,让学生有的放矢;可以建立班级网页,组织团日活动、班会(如网页设计比赛)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良好班级网络氛围的建设中来。要切实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扩大辐射面,增大影响力。促进网络与现实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衔接与沟通,建构起立体式、全方位的现代化心理教育模式。
3.3树立以人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班主任要调整心态,树立以人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努力做到既懂健康人格教育艺术又懂网络技术。制作个人网页、课件,充分运用网络,给学生提供"影响"、"选择"、"引导"、"服务",而不是"说服"、"围剿"、"灌输"。把自己的QQ号码和电子邮箱告诉学生,方便与学生交流。因为这种交流不是面对面的,有一定的私密性,生活上、个人情感上、同学之间关系上的问题,学生都可以开诚布公地和老师交流。
3.4在网络环境下大胆进行心理教育
以网络为载体,充分利用网络自身功能与特点,进行网络心理教育。它是心理教育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表现,是计算机网络和心理教育的整合。解铃还需系铃人,在网络心理教育中,网络是心理教育的工具、环境、资源、内容和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3.4.1心理教育资源丰富,信息共享、及时提取,经济快捷、视野开阔,便于开展心理教育调查分析和研究。
3.4.2网络心理交流,沟通平等自由,全面及时,有益于网民进行自我心理教育。
3.4.3各个领域、各层次心理教育能相互联系和沟通,有利于系统整合,形成心理教育合力。
3.4.4心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互惠互动使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心理教育实际操作技术研究三个层面间可以在网上交流和沟通,不再彼此脱离、封闭。
参考文献:
[1]王向阳,谈班主任对学生上网的正确引导,教学交流,2010年第8期。
[2]黄燕平,探析中职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广东教育.职教版,2012年第11期。
作者简介:张振松,男,1987年9月出生,广东省高州市人,现任广东省高州农业学校教师,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为中职计算机教学。
关键词:班主任 引导 中职学生 形成 网络意识 健康人格
当前,随着计算机网络科技的高速发展,由信息技术导致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改变,必然带动着社会整体的变迁,不可避免地将人类推向信息化社会。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一项技术象计算机网络一样,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交往方式等方面产生如此深刻的影响。在网络时代,青少年一代是受影响最深的群体之一。生活在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将面临网络给他们带来的意识形态的渗透和潜在影响。为此,作为培养人、塑造人的班主任,在新形势下应与时俱进,采取有效策略,进行正确引导,帮助正处于健康人格形成关键阶段的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以缓解网络对中职学生人格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
1.网络时代对中职学生健康人格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中职学生充分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各种活动:自主学习、交流经验、聊天、亲密沟通、玩网络游戏。甚至,光顾色情网站。对于网络发展中一些负面的东西,我们不应回避,但也不必过分夸大,草木皆兵。毕竟,对于求知欲望强烈的中职学生来说,网络是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因此顺应时代要求,认清网络对中职学生健康人格的影响,如何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是每位班主任的必修课。
1.1网络对中职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积极影响
1.1.1主体意识增强。首先,网络时代的虚拟现实激发了中职学生的自我意识;其次,网络时代的信息化特征强化了中职学生的平等意识和竞争意识;再次,网络时代对人才高标准的要求促使中职学生形成强烈的求知意识。
1.1.2价值观念的更新。计算机网络是一种对人思想产生巨大影响的媒体,它的跨时空性、多极主体性、双向交互性的特点,客观上要求中职学生逐步树立开放观念、平等观念、效率观念、全球观念等现代观念。
1.1.3人格素质现代化。高尚的人格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社会的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最根本的是人格现代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职学生能够自觉地感知现代生活,主动地创造现代生活,逐步形成适应网络时代的自我独立、开拓创新的现代人格素质。
1.2网络对中职学生健康人格的负面影响
1.2.1道德观念弱化及道德缺失。随着网络技术向纵深发展,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在不断变化,导致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出现多义性、多变性和多元性。尤其是"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以及冷漠的人际关系严重侵蚀着中职学生。在"网络社会"中活动,最大的特点就是虚拟性,网民可以伪装或隐匿自身的真实身份,可以不承担义务和责任,可以不受传统道德规范的约束而无所不为。中职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不足,道德自律行为和意识淡薄,容易做出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做的事情。
1.2.2社会化不足。中职学生在网上交友很少是用心深交的,这样的人际关系是脆弱的。更重要的是,如果中职学生沉迷于网络而忽略了现实生活中个人与社会和他人的交往,长期是"人――机"式交往,在虚拟环境中漫游旅行,会失去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力和积极参与意识,产生人际关系冷漠、人际情感萎缩、人际距离疏远等问题。
1.2.3学习认知障碍。网络虽然创造了虚拟的现实环境,能够为我们提供角色实践的场所,也促进了人们突破传统线型思维的束缚,但同时也带来了多维的思维模式,不利于情感的发展和认知能力的提高。面对信息的大爆炸,许多中职学生出现知识紊乱现象,滋生出许多认知障碍,如信息焦虑症。由此阻碍学生认知逻辑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1.2.4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自我迷失。在网络时代,不同的文化形态、思想观念、道德意识在网络上进行交融和冲突,对中职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往往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沉淀在头脑里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形成冲突,与社会生活的实际相悖。
1.2.5身心健康不佳,人性异化。中职学生面对网络社会生活的变迁导致的心理上的动荡、矛盾、不适应现象日趋加剧,加上中职学生社会阅历浅,自我发展意识不健全,自我教育能力欠缺,导致他们的人格缺陷问题。诸如: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过分自恋,不负责的态度,无端作恶、厌世、自我为中心或仇视社会。
2.中职学生沉迷网络的心理因素分析
通常,中职学生迷恋网络的深层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主观因素是他们所处的特殊的心理发展阶段,客观因素则与网络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性密不可分。从形成迷恋网络的心理机制来看,大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2.1理想与现实矛盾影响下的幻想、玩乐、颓废的心理作用
富于幻想的中职学生常常假想自己是完成"伟大"使命的英雄人物,许多网络游戏抓住了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让那些觉得学习压力太大且有厌烦心理的学生获得了心理成就感,使之再也无心向学。
2.2强烈的交友愿望与心理闭锁性矛盾下的交友心理作用
交往是个体社会化与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中职学生自我意识、独立欲望都明显增强。但出于自尊,其"成长的烦恼"又不愿轻易向人表露。但是网上聊天、网络多角恋爱既可以使他们畅快地宣泄烦恼,又避开了现实中必须面对的压力。
2.3求知欲与认知水平矛盾影响下的探究心理作用
中职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及思维活动品质有了明显发展,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大容量的信息来源争夺着他们的眼球。但同时他们的认知发展不成熟,常常不分良莠,走进误区。 2.4性心理与自制力矛盾影响下的性好奇心理作用
中职学生正处于生理发育旺盛期,对性的理解模糊,再加上获取正确性知识的渠道不畅和性教育的课程尚未普及,而网络中却有大量性知识来源,他们在有意无意中接触到黄色内容,虽然知道不利于身心健康,但是薄弱的自制力并不能束缚住他们强烈的好奇心。
3.引导中职学生形成正确网络意识和健康人格的一些工作思路
网络信息时代,提高素质,追求健康人格不仅是个人的事,也是社会进步的要求。班主任的主要任务是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培养中职学生对各种信息技术的认识能力,陶冶其情操,锻炼其意志,全面提高其心理素质,使中职学生的人格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就班主任而言,必须根据其身心发展的规律,着重解决好下列几个问题:
3.1加强网络意识、技能教育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班主任应当上好网络指导课,强化法制教育,加强"网德"教育,形成规范的网络伦理,引导中职学生树立健康的上网意识。加强对中职学生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强化其防范意识,提高其自身的抗干扰能力和"免疫力"。班主任应通过具体事例努力让沉迷于网络的学生对沉迷网络的危害有所认识,消除其不良习惯,使其学会自我控制;能够正确认识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差距;正确处理网络和现实的人际关系;正确对待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区别;能在发生心理冲突时作出合理的判断与选择,并采取理智的应对策略;能在网上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学会自我心理调节,重塑健康人格。
3.2大力倡导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结合专业特色,大力倡导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师生共同营造具有网络时代特色的真善美的班级网络氛围。可以通过校园网使中职学生了解学校的历史、办学理念,推荐知名的教育网站;可以提供有学科特色的资源,设立论坛,让学生有的放矢;可以建立班级网页,组织团日活动、班会(如网页设计比赛)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良好班级网络氛围的建设中来。要切实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扩大辐射面,增大影响力。促进网络与现实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衔接与沟通,建构起立体式、全方位的现代化心理教育模式。
3.3树立以人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班主任要调整心态,树立以人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努力做到既懂健康人格教育艺术又懂网络技术。制作个人网页、课件,充分运用网络,给学生提供"影响"、"选择"、"引导"、"服务",而不是"说服"、"围剿"、"灌输"。把自己的QQ号码和电子邮箱告诉学生,方便与学生交流。因为这种交流不是面对面的,有一定的私密性,生活上、个人情感上、同学之间关系上的问题,学生都可以开诚布公地和老师交流。
3.4在网络环境下大胆进行心理教育
以网络为载体,充分利用网络自身功能与特点,进行网络心理教育。它是心理教育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表现,是计算机网络和心理教育的整合。解铃还需系铃人,在网络心理教育中,网络是心理教育的工具、环境、资源、内容和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3.4.1心理教育资源丰富,信息共享、及时提取,经济快捷、视野开阔,便于开展心理教育调查分析和研究。
3.4.2网络心理交流,沟通平等自由,全面及时,有益于网民进行自我心理教育。
3.4.3各个领域、各层次心理教育能相互联系和沟通,有利于系统整合,形成心理教育合力。
3.4.4心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互惠互动使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心理教育实际操作技术研究三个层面间可以在网上交流和沟通,不再彼此脱离、封闭。
参考文献:
[1]王向阳,谈班主任对学生上网的正确引导,教学交流,2010年第8期。
[2]黄燕平,探析中职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广东教育.职教版,2012年第11期。
作者简介:张振松,男,1987年9月出生,广东省高州市人,现任广东省高州农业学校教师,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为中职计算机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