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的诗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rink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1981年的全国书籍装帧展览会上,陈列了一批新颖别致的佳作。其中,长篇历史小说《曹雪芹》的封面,吸引了很多美术工作者的注意,在沉着典雅的底色上,三方斑驳的图案多么古朴凝重,三个老宋体字组成的书名多么遒劲严谨;下部一方印章,一排反白黑体字既延续了图案、平添了装饰美,又为小说做了简洁的提示,使整个效果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鲜明的民族风格。这件封面的设计者,就是著名装帧艺术家曹辛之先生。
  曹辛之在学生时代就爱好文学艺术。1938年,他和很多热血青年一道奔赴延安,在“鲁艺”学习。嗣后,曾在邹韬奋先生主编的刊物任编辑,并与臧克家等人创办过《诗创造》、《中国新诗》杂志和星群出版社,同时负责装帧设计工作。在这期间,曹辛之以“杭约赫”等笔名发表了很多诗歌作品,抒发了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强烈而深沉地表现了人民的苦难和向往。新中国成立以后,曹辛之开始专门从事装帧艺术设计工作。由于他精通出版业务,在文学艺术上修养颇深,绘画、书法、金石等方面都有不凡的造诣,并熟悉装帧艺术创作规律。几十年来,他处处潜心探索,时时刻意求新,为书刊设计了一批出色的装帧作品,得到了文学家和美术家们的好评。当年的诗人虽不再从事文学创作,可是他在一部部画册的整体编排上,在一帧帧封面的精心设计中,抒写了格律分明的无声的诗的节奏,融入了凝炼动人的无形的诗的深情。
  在古今中外的文艺评论中,常常讲到艺术家广博的修养,强调艺术作品要“如诗如画”、“意境天成”。宋朝大诗人苏轼就曾说过:“味摩诘(王维)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进而,提出了“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的观点。曹辛之认为,书刊装帧作为美术范畴的一门艺术,尤其讲求意境美、装饰美和韵律美,强调立意的新颖简洁、构图的含蓄蕴藉。书刊的种类繁多,浩瀚无比,又决定了装帧设计家应具有广博的社会知识和多方面的艺术表现手段。曹辛之先生在设计中,既注重整体的艺术表现,又十分强调要熟悉并适应我国的印装技术和工艺水平。他结合艺术实践,写出了《谈毛主席诗词的出版工艺》、《从出版角度看插图艺术》等一些内容翔实、深入浅出的论文,并应邀为文化部出版局编篡的《图书出版业务》一书撰写了七万字的“装帧设计”一章,为创立我国书籍装帧艺术理论做出了贡献。在书刊、画册的设计中,他认为要像建筑设计那样对全局统筹安排,使开本、用纸、封面、扉页、环衬、版式、字体、插图、题头、尾花、封底等紧密相关,浑然一体,完美地体现书的内容和气质。谈到一些文艺书籍的封面,他说,有很多不注重构图的立意和字体的设计,没有独家特色,给人的感觉是五花八门,争奇斗艳,混同于平庸的商品装潢了。一些文学刊物封面,也搞得花花绿绿毫无书卷气,有的封面甚至印上了不伦不类的花鸟照片……封面设计是和偏重写实的主体性绘画大不相同的装饰艺术创作,要多用象征、比拟等含蓄蕴籍的写意手法来完成,在装帧设计家眼中,每种字体、每个色块、每方图案、每条装饰线都应成为富有个性的形象。
  曹辛之为很多作家诗人的各类著译搞的装帧,都体现了新颖、典雅、隽永的艺术风格。《廖廖集》的封面,没有采取文史书常见的用线分割和笺条题字的程式,而是在文静的米色之中,隐现出一株风骨不凡的幽兰;肥瘦适中的宋体书名既和兰叶相依相连,又破了常见的书名四平八稳的布局;构图虽简,意境深长,极好地体现了“七君子”之一沈钧儒先生其人其文的恬淡高雅、飘逸脱俗的气质。
  艾青《诗论》封面,主色厚重深沉,书名鲜明醒目,宛若诗人的性格。稿纸图案信手画来,比横平竖直的旷达而别有韵味;“诗论”二字压在边缘,比侧面题签的活泼而独具风采。再有,书脊字和封底社名也放置得体,开本又很挺秀,给人以浑然大度的美感。
  《九叶集》封面,多么像一首立体的诗:那茁壮的树形饱含着沃土的深情,肥厚的绿叶充满了勃勃的生机!就构图来讲,树身虽粗壮但不笨拙,枝叶虽繁茂但不拥塞。九片叶子错落均衡,脉脉含情,蕴含了诗作的光采,书名字和象征性图案结为一体,体现了九位诗人(曹辛之是其中之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也体现了这一流派在诗歌近代史上的独特风格与旺盛的生命力。他的诗集《最初的蜜》那疏朗大方的版式、错落优雅的布局、诗情浓郁的封面,也是文学界、书装界早有定评的佳作。
  他经手编辑的画册,对每个画面和每段文字的编排都十分考究,冷眼一看,使人赏心悦目,细细品味,才觉出富有韵律的美。例如在制版尺寸上,既要根据作品的艺术水准,也要考虑画面色调的轻重、人物景物的多少和绘画风格。在位置安排上,既错落有致、均衡得当,又本着知白守黑的法则,做到满而不塞,留有余地。在美术字的造型上,他根据对历代碑帖和诸多线装本内文的研究,创造了清新、丰满、挺秀的富有装饰韵味的“长仿”和“长黑”,并用于设计实践。他曾给我看过一本亲自书写的厚厚的美术字,那上面凝聚了老艺术家的宝贵心血和可贵的创造性。由于他编辑的书籍、画册讲究用字,版心设计清爽悦目,深得一些作家、画家的赞赏。在书法金石方面,他对历代书家作品涉猎很广,悉心研读,认真临摹过郑板桥、八大等人的书画和赵佶千字文长卷,并精熟于裱工。他斗室中悬挂的当代名家赠他的书画,都是他亲自装裱上轴的。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曹辛之书法选》,展示了先生篆书、行书、狂草创作的杰出水平,在篆刻方面,多年来应朋友之约,为作家、画家、书家和国际友人等治印五百余方,还为陈毅元帅的诗词精心刻印了一本《满庭芳》。他的刀法婉约多姿、典雅秀美、含有装饰匠意,篆刻集《曲公印存》深得艺术界人士好评。
  曹辛之艺术修养深湛、创意大度不凡,他的《苏加诺藏画集》的装帧设计,在1959年德国莱比锡国际书展中,荣获装帧设计金质奖章。在1979年的全国书展中,他设计的《廖廖集》装帧及与曹洁合作设计的《黄新波版画集》装帧,荣获封面和整体设计奖。在1981年的全国书籍装帧展览中,他设计的《曹雪芹》封面荣获优秀奖。最近,由诗文、书刊装帧、书法篆刻三卷构成的《曹辛之集》,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北京的首发式座谈会上,上海的出版博物馆领导、中国版协领导和书装界的同仁们,深情地回忆了曹辛之先生的一生。细细欣赏这套作品,令人如饮芳茗,浮想联翩……由于曹辛之先生对出版事业的杰出贡献,1992年5月,获得中国延安文艺学会颁发的“从事革命文艺工作五十周年纪念”奖牌;1993年5月,荣获韬奋出版奖。曹先生离开我们十余年了,但他的优秀诗歌和经典设计作品,为我们的文化艺术宝库增添了光彩,他孜孜以求虔诚敬业的精神,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其他文献
编书的人总希望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本有益的书。至少我是这样想的。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书没有翻看的欲望,原因大概是编者或作者或多或少放弃了责任意识。如今轮到我来编书了。我的一个小愿望是让读者有翻下去的兴趣。  这部民国湖北游记,所选标准并非是才情文字俱佳的优美篇章,而是注重史料性。举凡对民国时期湖北区域的社会、风俗、人情、自然等有所记录的文字首先被纳入考察。换言之,纯粹抒发一己情感的文人雅兴文章基本不选
今天,我能够来到以田家炳先生的名字命名的中学,感到非常光荣。  下面,我想讲两个题目:一是“我为什么敬重田家炳先生”;二是“我为什么热爱中华文化”。两个题目都可以讲几个小时,但今天只能每个题目讲一刻钟。  关于第一个题目,首先,我要讲“文化在哪里?”许多人都以为文化在书本里,在图书馆里,这也没有错。图书馆、博物馆以及各种书籍的确都蕴藏着文化。但是“文化”的根本,“文化”最重要的是呈现在“活人”身上
一  雷内·马格利特是我很喜欢的一位画家,平直坦率的笔触,主题总是浮游着一种淡淡的哲学气味,引着观众质询的眼睛,慢慢遁入沉思的密室。他流传最广的作品是《这不是个烟斗》,画面上是一支烟斗,而画面下方却清楚地写明:“cecin’est pas une pipe.”(“这不是个烟斗。”)文字和图像相悖,两种符号体系之间的鸿沟比任何时候都更明显。马格利特另一幅作品,在我看来触及了爱情的本质。  这幅画作名
一  石民,光绪二十八年二月初十(1902年3月20日)出生,祖籍湖南新邵县陈家坊乡田里村,册名堞更,字阴清,号影清,曾用笔名沈海、石沈海。父亲石静臣是清朝光绪年间的举人,母亲杨氏是举人修职公的女儿。石民1922年毕业于长沙岳麓中学后,考入北京大学文科预科。1924年升入北大英文系,1928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28年任上海北新书局编辑。1930年10月,与尹蕴纬订婚。1931年春季,在南京
孔飞力教授的《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一书选取了清代乾隆年间一个特殊的“妖术”活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个事件生动细腻的叙述与阐幽发微的分析,描绘出清代盛世的真实生活图景,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官僚君主制”的独特政治结构给泱泱帝国带来的深刻影响。生长于清代独特政治生态的三个主要的政治阶层——君主、官僚、民众——在这个事件中的表现,也折射出他们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各自截然不同的心理和行为
赵又春先生是我在北大哲学系学习时的老同学,曾长期在湖南工作,现侨居加拿大。虽相距遥远,而我俩的心是相通的,都钟情于中华优秀思想文化并致力于相关学术研究。他多年用心解读孔子和《论语》,已出版三部书,而今又由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新作《〈论语〉真义》,可见他一直在不停地探索、开拓,务求获得孔子真义,使研究进入更完美的境界,这令我钦佩。  首先,作者有历史的眼光,尽可能把语录体的《论语》章句放置到
韩戍《储安平传》(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15)出版后,我感觉需要对二十多年来的储安平及《观察》研究作一个小结。韩戍《储安平传》在这一阶段的储安平及《观察》周刊研究中,是一个重要收获,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这一阶段中一个成熟的研究成果。学术史上常有“后出转精”的说法,但不是所有的后出成果都能超出前面的研究,这其中除了对研究对象的理解和评价及相关史料的发现外,还有研究者的心理动力,也就是说一个常见的研
一  中国古代对妻子有“内”或“内子”之称,因此所谓“惧内”其实就是俗称的“怕老婆”,别名“妻管严”,有时还谑称“气管炎”:文士则多以“季常癖”名之,源自苏东坡《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中“龙丘(陈季常别号)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诗中那等情景实在令人忍俊不禁。  从古至今中国男人“怕老婆”的笑话层出不穷。其中最著名的高官型“惧内”代表非唐朝宰相房玄龄莫属。《隋唐
中山大学八十高龄的退休教授许锡挥著的《广州伴我历沧桑》(由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是一部描述他本人从学生娃到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在高校工作的经历。这部书的特殊性在于,作者出身名门望族,父亲许崇清是教育家,新中国成立前后曾任中山大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后又担任过广东省副省长和广州市教育工会主席等职务;父母的许多亲戚,例如廖仲恺、何香凝、廖承志和许广平、陈香梅等都是现代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作者本人也从基
伍廷芳是清末民初著名人士,为当时民主共和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同时,他又是中国杰出的外交官,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极为光辉的篇章,而他一身的硬气和正气,至今被人传诵。  1896年,伍廷芳被清政府任命为驻美国、西班牙、秘鲁公使,远渡重洋履职。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受尽屈辱,无论大国小国,为了夺取利益,都敢和中国谈条件,中国人在外国人面前常常抬不起头。  这一年,美国政府公布了禁止华工的法令。没想到,墨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