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智能手机时代,人们的批评主要集中于两种,一是《1984》这样的故事让人们对“科技乌托邦”极为警惕,生怕技术会造出“老大哥”。二是如卓别林在《大独裁者》中所说的那样:“我们发展了速度,却孤立了自己。机器提供许多便利,我们却生出更多欲望。我们更需要的不是模式而是人性。”
但对智能手机的一次细致考察让我们认为,危险中也存在着好的可能。移动互联网帮助许多人对抗极权;技术在很多方面也使人更自由了。
当专家还在担心手机如何粉碎、毁坏我们现实生活的能力,许多先进分子已经用手机造出一个非常美好的生活模式。本期封面专题,我们觉得有必要主动、乐观地去研究,手机带来了什么改变,还会改变什么。
智能手机的出现是一次本质性的社会革新。它已经是我们观察世界的主要通道;它让个人对世界的自由表达真正成为可能;社交和社群从现实转移到智能设备之后,原先孤独的人才有机会参与社交;而且,毫无疑问,智能手机使人类的创造力发生了一次大爆炸。
在这个专题里,你能看到罗永浩、张亚东和美国《连线》杂志主编等人的私人手机截屏和他们的自述。每个人的手机都是一个独立而多彩的世界。你能看到最好的手机摄影师、最活跃的手机播客以及最漂亮的手机APP,也能看到QQ空间、美颜相机这些时代宠儿是如何迎合、塑造人类精神的迁徙。
每一次技术变革都会带来疑虑和危险,但工具本身的进步是中性的,决定方向的是人们使用它的方式。《全球概览》主编布兰德曾说过,工具是“使人从现在所在的地方通往想去的地方”的途径。至于技术究竟是拯救还是毁掉我们的未来,还未到下结论的时候。
李硕 中国北京 摄影师 手机摄影达人
对李硕的第一印象,是一个顶着典型长刘海儿的极客发型,高鼻梁上架着一副椭圆的金属细框眼镜,腼腆而礼数周到的舒服工科暖男。什么时候开始用手机拍照?大概2013年的时候。想尝试一下用iphonc拍摄,就在最稀松平常不过的地铁车厢里面开始了。其实那些被拍的人就坐在正对面,不会发现我,却让我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每个人搭地铁的状态都会不一样的一个人、男女朋友、夫妻加小孩儿……记录几个人在一个狭小的空间的互动,特别有意思。而且我对面的这些人,其实他们都是路人,我们、他们其实都是这么一面之缘,以后可能就再也不会遇见了。
持续拍了多久呢?
这个项目我管它叫《对面》,断断续续拍了一年。我希望能做长一些,把地车厢内一年四季都拍到了。人们身上的衣服增减,神情动作,在不同季节里都有很大的差异。而且想要好片除了要技巧好、懂得发现之外,还是需要去碰的,需要运气。虽然项目是结束了,但是看见有趣的人和故事,我还是想要继续拍的。
在拍摄《对面》的过程,有遇到什么有趣的事情吗?
太多一次也说不完,有一天收到微博私信:“你今天是不是搭地铁了?我看到你了,就坐在我对面玩手机。今天有拍我吗?”其实当时我真的在玩手机,没有拍到这位粉丝。反而他回复我说,“好吧,但是我拍了你!”我们就这样聊着聊着就加了微信。
谈谈你的手机摄影365计划?
我有两个规则。第一是照片必须是当天拍摄的,第二是所有流程必须在手机端完成。说是规则,其实是因为这样更加简单方便。
每天都得发压力大吗?
其实我压力是来自好的创意、要出好片。当时每天选一张,不着急发,有时候等到12点多,甚至半夜再发,其实就是在思考看看有什么新组合、新玩意儿是跟以前不一样,想要突破之前的作品;另一方面就是很害怕手机忽然坏了。
要是手机忽然坏了的话,那么当天不就没有片子了吗?
那次我是去上海玩,回来当天手机就已经有点儿奇怪了。下飞机之后,开机之后出bug了,锁屏面弹出一对话框,但是就怎么也点不了也不能解锁,只能上推快速拍照,手机锁屏键也有问题,总之就是各种毛病,我马上约了苹果维修。苹果店里整个充满科技未来感,年轻人来来往往的,突然被我看到三两红衣喇嘛走了进来,这对比很有趣,我当然是想要拍了。但当时维修手续还没有办好,也不能追出去。本来就觉得很失望的,结果坐地铁的时候又发现整个地铁站台都站满了红衣喇嘛,感叹自己幸运之余便拍下了当日的照片。
像我喜欢四周拍拍的人,经常会受到旁人的侧目,你有遇到过吗?
其实90%没有人看到我在拍的,9%看到了,我也会自然地装过去,仅有的1%,是让拍摄对象有意见的。有一次我在等车的时候,想要拍一个桥底全景。可是对面的一位乞丐对我的行为十分生气,变得指手画脚。其实他在我的画面里面大概就是米粒大小,不过我后来还是没有发出去。比如说拍倒影,一个年轻人走着走着突然蹲在马路上,把手机伸到积水里一直在捣弄,然后站起来看着手机微笑,然后就继续走了。路人看到你这样肯定会觉得奇怪,自己不要管就好了。
手机拍摄有什么优点吗?
相机很容易把人限制住,但是手机摄影给人一个观察生活的窗口,是一个引导工具创意激发的新的思路,让摄影师找到自己想要拍的东西。对我来说的话,最大的收获应该就是手机摄影给我机会锻炼了胆量、提高了抓取瞬间的技巧。我现在拿着单反拍,发现自己胆量变大了。以前就会在拍之前想很多,回过神来画面已经没有了。现在用手机拍多了就变得果断多了。
手机摄影会提高人的构图的能力?最近才看到一篇美国摄影大师拉尔夫吉普森的采访,他说如果想要锻炼摄影构图,建议先用50mm的定焦镜头先拍两年,这样你会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画面上。其实Iphonc的镜头就相当于35mm的小广角定焦,焦距合理自然,非常适合锻炼构图。手机的确让摄影门槛变得更低了。
有没有什么私藏的手机出片诀窍?
手机摄影会令人对光线更加敏感。这就逼着摄影师学会如何筛选、挑剔光线的条件。给出两个必杀技:1隧道出口,人往外走,光线会像一个很大的柔光箱,只有人被照亮背后都是阴影,极简风格很容易出彩;2.大城市里一些强对比的光源:地铁窗、高楼之间、天窗等等。 我看你现场处理一张照片,大概就是2-3分钟的事情。这么多app,里面各种滤镜、各种参数,像我是处女座的就会很纠结,你是怎么决定你想要的效果的呢?
哈哈,其实我也是处女座的啊,像这个app里有上百种滤镜、每种滤镜底下还有各种参数,究竟哪一个数值合适也是得尝试很多遍。但是,如果在拍的时候先有一个预设的创意,那么在后期处理的时候就大概会有一个方向,知道哪个滤镜、哪种参数会比较适合这张图片。可是也会有一些偶尔抓拍到的、或者是从废片中重新挑片子,那种修起来就特别地纠结。总之修图其实还是需要摸索的,长时间的拍摄和处理都是很必要的。
有些摄影师推崇不修片,你怎么看呢?
我也曾经迷恋过这种概念,可是我慢慢发现原片是不可能的……其实光学成像三大基础:感光元件加镜头加数据处理器已经包含了相机对画面的处理加工。即使是胶片时代,不同的胶卷也会有不同的颜色偏差,例如富士偏绿、柯达偏红。没有什么绝对意义上的原片。
APP推荐
Longexpo Pro
让手机拍摄慢速快门的app,比起相机还需要ND滤镜来说,这个软件非常方便。而且还具有标准、弱光和光迹模式,可以灵活选择拍出画意效果。
Snapseed
老牌手机修图app,还是免费的。它的特色是可以非常严谨地调整照片,从选择照片到调整色温,再到局部选区调整这个王牌功能,是控制狂的最爱。黑白功能内的:红绿蓝橙灰,其中红、橙能把人脸提亮。
Mextures
付费修片App中的翘楚。因为界面过于艺术,所以初用起来没那么容易上手,但搞清楚之后就会爱上它。极其丰富的滤镜、纹理效果,能组合出万千可能。同样也具备曝光、对比度、阴影、高光等标准处理功能,算得上文艺外表下的理性派修片App。
李硕教你如何用手机摄像头拍摄油画般的照片。
步骤一:先定下拍摄方向。
油画的效果是用一个叫做Longexpo Pro的app拍出来的,就是用慢速快门拍摄。李硕直接打开这个慢门app,选择了“光迹”的模式。
步骤二:找到合适的画面。
在寻找合适被摄主体的时候,我们大多都是挑一些自带光源,或者颜色突出的物体。于是我们找了一棵圣诞树,决定对它进行拍摄。
步骤三:App的操作
不要以为现在什么样的app都有,你也可以拍出任何的摄影作品。即使有app,还需要摄影师有过硬的操作控制能力。比如这个app虽然能延时摄影能够帮助模糊画面的轮廓,把具象变得抽象之外,李硕还得要决定三个操作:
1.拍摄角度:李硕在拍摄的时候,不会仅仅取用正常的视线角度取景,他会时常蹲低爬高。另外拍摄时候手机与地面的角度也会对画面有所影响。
2.延时时长:软件有4个预设的时长:l/2s、1S、2s、4s。时间越长,光的痕迹就越深,画面亮度也会越高。光源太大太多的时候,延时越长画面就会越乱。
3.移动方向:移动的方向,决定了光轨在画面的形态。左右上下移动,会形成平行的光束。也可以尝试转圈,营造花环的效果。李硕还提到,如果你有足够的控制力,对着主体,以相同半径绕一圈,得到的画面会是主体清晰但是四周都是模糊的平行光斑.十分漂亮。
JOSE LUIS BARCIAFERNANDEZ
世界iPhone摄影大赛年度摄影师第二名
当时是在哪条街上、等了多久才成功捕捉到得奖照片的呢?是抓拍吗?
当时,我在高速公路上的一个分隔路段上,发现了一个这么棒的角落,便马上决定在那里开始蹲拍。我和我父亲两人在那儿折腾了好几个小时,还是没能得到一张好作品。正当我们快要放弃的时候,最后的一次快门竟然捕捉到这样的情景。
你是怎么会喜欢上街头摄影的呢?用手机进行街头摄影又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呢?
我爱街头摄影,这是我认为最有趣随性又最令人上瘾的一种摄影方式。手机是街头摄影的最佳设备。它小而低调,重要的是你可以在几分钟之内,完成拍摄、后期处理、分享的步骤。但不管你用什么摄影,所有创作都会归结到一个关键的问题:用光与创意。
你说你喜欢黑白照,那你会不会把iPhone镜头设置为黑白模式让你的拍摄和照片处理更方便吗?你拍彩色照片吗?
我其实也会用ProCamcra来进行原色摄影。黑白模式的话,更喜欢Camcramatic的滤镜。喜欢黑白,一方面这是一种更加纯粹的摄影模式,另一方面这也算是对那些大师的摄影作品的致敬。对复杂的摄影元素做减法,只把黑色、白色留在调色板上,强调的更多是照片的氛围。我希望我能通过空间、光影还有轮廓线条,营造一种神秘的基调。
你的灵感是从哪儿来的?如果灵感枯竭你会怎么办呢?
音乐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灵感源泉。我会一边听歌一边拍照修图,特别是一些摇滚乐队的音乐,比如Explosion the Sky、ThisWill DcstroY You、MogWai,还有GodspeedYOu!他们给了我很多灵感。
你很擅长将光线与画面轮廓结合起来,你的诀窍是什么呢?
唯一的窍门就是在找到好的光线之后等待一个合适的被摄主体。于我而言,我更喜欢对比强烈的光源、幽深的阴影以及几何的结构。我大多的作品,看上去会像是一个被朦胧的黑暗笼罩着,却又不断地在寻找光明的道路上乱逛的人。我也热衷于建筑,在我的国家西班牙就拥有不少很棒的建筑和建筑师。但无论建筑有多么宏伟,轮廓是多么独特,照片的主角永远都是人。我偏偏就是喜欢这种光影高度结合的低调摄影作品。其中香港的著名摄影师何藩对我的影响最深。
看见什么东西你是一定会按下快门的?
我会把一切吸引我注意力的东西都拍下来。马德里是一个摄影师的天堂,个人的几个最爱是阿托查和查马丁火车站、雷纳索非亚博物馆、市长广场。马德里的每一条街道都会有它们各自的故事。同时,摄友也可以去我的故乡阿斯图里亚斯省、阿维莱斯的阿维莱斯尼迈尔中心以及巴伦西亚的城市艺术科学中心。 推荐一款手机摄影应用程序?
摄影类别app的话我会推荐pro Camera。Filtcrstorm也是不错的后期处理软件。
目前有什么正在进行的手机创意项目呢?能说说你是怎么想到这些主意的?
我刚刚加入一个国际手机摄影师的集合项目,目前在美国迈阿密和日本东京参与一个叫作EvcEm的世界巡回展览,这个展览汇集了世界上很多厉害的手机摄影师的作品。至于问到我是怎么想到这些主意的?我会说:穿上一双舒适的鞋子,走到街上,然后拍很多照片。
JULIO LUCAS
世界iPhone摄影大赛
年度摄影师第一名
你会如何选择最合适的摄影器材?
我熟知每一类摄影器材的优缺点。老实说我更加喜欢使用iphone拍照。即使当时我带着单反,我仍然习惯时不时用iphone拍几张来作对比。
手机摄影跟普通摄影有什么区别?你更喜欢哪种?有什么东西是你只会用手机来进行拍摄的?
基本上用单反拍的照片,手机都能拍,手机还能让摄影师能够直接在摄影设备上对作品进行无限制的创作和修改。我可以大胆预言,目前生产专业单反相机的商家将会把图像后期处理系统安装在未来的机型里。在拍摄某些场景画面的时候,轻小易携的手机绝对是比笨重的单反来得更好用。我还曾经看到过一些摄影师,只要拿起专业的相机,就会变得紧张犹豫,不敢按快门了。可用手机拍照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了,因为手机只是一件平常设备,旁人也不会太在意。
你很少拍人?
哈哈,别以为我是怪人。我很爱跟朋友打交道,不过我觉得,风光摄影最吸引人的地方并不是照片本身,而是摄影师为了拍下这张作品的背后经历的故事。为了一张照片,摄影师可能得在野外扎营过夜,又或者在恶劣的气候下徒步穿越丛林,甚至有些摄影师还得面对濒死经历,不幸者还可能因为这个完美的瞬间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你不是很喜欢后期修图的原因是什么?
我认为过度地修图会使图片偏离最原始的模样,这种情况我在风景摄影中经常看到。我看到越来越多浮雕效果、过度饱和、高度锐化或是被处理得十分老气的图片,这样做会使图片偏离了其刚被拍下那一瞬间的模样,变得华而不实。我手机摄影的经验告诉我,少即是多。在手机修图效果同质化的世界里,如果你想让你的照片出彩,要记住,越朴实越好。这意味着,稍微加一下对比度、饱和度和清晰度没问题,但不要把照片修得太不真实,。
你在哪里获取你的艺术灵感?
我的艺术灵感来源于日常生活、旅游和大自然。绘画也是我获取灵感的方式。噢,有时一两杯苏格兰威士忌也不错。
什么景色或是人物能激发你的拍摄欲?
如果让我拍人,我希望你看到照片的第一眼,会觉得照片有故事性。在我眼里,照片是一个美好瞬间的视觉呈现。我最喜欢的场景是城市风光、水下世界、乡村、山城以及一些常人很难去到的地方。
推荐一个智能手机上的图片软件?
我现在最爱的app是Snapseed。使用者在修图的时候能实现整体的控制,你想调整多少就能调整多少。
你有在进行一些关于手机使用的创意项目吗?有什么好玩的想法吗?我在测试我手机所能承受的限度。我曾用我的iphonc在100英尺以下的水底下拍照,从双翼飞机上拍天线,还将其带到洞穴探险,拍摄流星轨迹。我愿意冒险去拍一些好的照片或视频。话虽如此,我也会像大多数手机使用者那样,帮朋友、家人和我的狗狗拍一些普通的照片。手机摄影是一种非常刺激的新艺术形式。不管摄影师是专业的还是新手,他们都有能力去捕捉美妙的瞬间。
Red Hong Yi
墨尔本澳洲
手机拍摄创意拼贴
把您创作的Jamie Oliver肖像完全展开之后会占多少地?创作期间使用了多少种蔬果?是不是每种蔬果都有各自的功能?
把它展开之后大概有一张Al纸这么大吧。总共用了大概15种蔬菜水果去创作这幅肖像,全部都是从一个墨尔本当地的农产品市场买回来的。我开始创作的时候,希望把作品的颜色基调定为绿黄绿黄的,所以我便以这个原则挑选蔬果。哪种蔬果是最适合做创意拼画的呢?哪种又是你用过最难的材料?你怎么去克服这些挑战的呢?
任何能够轻易地被切成块状的蔬果。像青瓜就很好创作,像西兰花的就比较难了。其实任何材料都需要有耐性、细心地处理。
创作的灵感是哪儿来的呢?
借用一位我很喜欢的艺术家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找灵感是菜鸟才需要做的事儿,专业的人尽管去工作就行了。如果只是期待笼罩头脑的乌云散开,祈求灵感的闪电有幸击中你的话,你永远都成不了大事。所有伟大的创意都是在实践中形成的。”
为什么将Instagram作为你的创作平台?
我喜欢将我的实验项目发表在Instagram上面,在那里我可以看着整个创意一步一步地从构思到创作到完成,从而产生一种满足感。其实我也会把我的创作过程通过手机摄影记录下来,发表在YouTubc上。
你在ins上的自我介绍写道:“我喜欢画画,只是不用画笔”,两者有啥不同呢?
我需要对创作的材料十分了解,无论是筷子还是蔬果。在正式创作之前,我还需要做很多实验、测试,其间肯定会遭遇到很多失败。每次的尝试都让我对新材料有了更加深刻伞而的认识。
有什么东西你是非“画”不可的?
其实我一直都最喜欢“画”动物的,不过似乎我的肖像画好像更受欢迎!
似乎您的作品大部分都是不太能保存下来,只能依靠照片视频的记录。除了你的成龙肖像之外,你还创作过其他实物可存作品吗?你又是怎么保证环保不浪费的问题?
其实有很多啊,像成龙肖像是用可回收一次性筷子拼画出来的,姚明肖像则是用袜子,还有阿黛尔的是用蜡。我只会在Instagram上发表食物的作品啦! 推荐一款手机摄影应用程序?VSCOcam就很好。
蔡雅妮
手机拍摄美食视频
《一人食》是一系列3分钟左右的视频,迷你食谱说明书一样的纪实片。情节简单,感情细腻,菜式个性却又简单上手。人们不仅爱跟着视频做美食,对每一集里面的一人食主人公也有着些许猜测和好奇。
三年前,蔡雅妮离开了媒体,开始四处旅行。曾是图片编辑的她用手机拍下了沿途许多趣致风景,还在北京798办了手机摄影展。有段时间她喜欢用手机“乱拍”些无故事线的短片,“电影学院的朋友看了竟说很有新浪潮电影的感觉。”
《清蒸鲈鱼》那集,是雅妮2012年冬天住在北京朋友家时用手机拍下的。“因为可以贴着这个人,用iphcnc拍也比较放松,于是跟拍她游泳,去菜市场买鱼、做菜和吃饭。她想要小清新重口味,那我记录就好。”视频放出来之后,大家都被女主角穿着内裤起床、“唰”地拉开窗帘的镜头吸引了。第一次小打小闹的尝试,结果却出乎意料地惊喜。拍摄过程很有趣,效果也不错。雅妮于是觉得用短片拍摄一个人做饭这事儿有戏。
从不会做饭的人,到稍稍有两下子的,到后来开始寻找不同特型的人。大叔,外表汉子、内心温柔的女人,工作很累回到家也要正正经经给自己煮顿饭的白领。起初是给单身人士的独食指南,可随着拍了越来越多的人,雅妮对“一人食”的理解也发生了转变。《水煮活鱼》那集,主人公是一位妈妈,时间都被孩子霸占,对待一顿独自食饭也要认真完成。冒着泡、滚烫的红油汤汁哗啦一下子倒下去把一锅鱼片烫熟,温和的画面顿生出浓烈刺激,十分撩人胃口。一人吃饭,不管你是否单身,难免都会遇到,甚至渴望一人食。它的概念并非单身那么简单,而是自我的空间和时间,是两个维度的。
2013年圣诞节,《一人食》连推三期圣诞特辑,圣诞花环,西蓝花圣诞树,圣诞草莓人。雅妮发现,原来真的有很多人在跟着《一人食》做,微博上人们晒作品,a一人食,“一人食”似乎成为一种时髦生活方式。“那几天至少有一两千人跟着我们做,我会把好看的转发出来。让更多人看到、鼓励更多人做得更好是应该的。”社交媒体时代,人们喜欢分享,“你看,我做了这个”。被肯定是最好的鼓励,这种转发互动也成了《一人食》独特有效的推广方式。
雅妮微博的标签是“一人食的艳贼”。《一人食》是雅妮独自导演的作品,在我的设想里,大概是她个人气质和生活方式的延伸。“它不能说是我的生活,我至今还不擅长做饭,”雅妮笑笑说,“它更像是我所见到的别人的生活。只是以我的视角、我的方式通过画面传达出来。作品是一面镜子,你可以从中认识到自己。拍了视频我才发现自己内心有小温暖的感觉《一人食》是成熟的我。”《一人食》的特色鲜明,因为是非常个人化的作品。画面、配乐、风格、主题,比如使用细野晴臣或是’Trcntcmollcr的音乐当背景音乐——这些都是蔡雅妮个人的喜好,个人审美的表达。
通过《一人食》,蔡雅妮认识了很多新朋友,众人食的机会渐渐多了起来,且都是些烹饪pro级的人物。出书后的庆功宴,吃了马拉松式的8小时。“现在人们开始抱怨饭桌上人人竞相拿手机拍照,你觉得呢?”“我觉得没问题啊。拍照记录那天发生的事情,是种证据。虽然大多时候都不会回头去看。但一旦看到就会澎湃。”“会不会有时想抛开手机过过‘离线’的生活?”“我离不开手机和网络。主要是留恋手机镜头。我有很多很好的相机,但我现在只用手机拍。”蔡雅妮说,“我有时想,如果我眨一下眼睛就是快门就好了。”
但对智能手机的一次细致考察让我们认为,危险中也存在着好的可能。移动互联网帮助许多人对抗极权;技术在很多方面也使人更自由了。
当专家还在担心手机如何粉碎、毁坏我们现实生活的能力,许多先进分子已经用手机造出一个非常美好的生活模式。本期封面专题,我们觉得有必要主动、乐观地去研究,手机带来了什么改变,还会改变什么。
智能手机的出现是一次本质性的社会革新。它已经是我们观察世界的主要通道;它让个人对世界的自由表达真正成为可能;社交和社群从现实转移到智能设备之后,原先孤独的人才有机会参与社交;而且,毫无疑问,智能手机使人类的创造力发生了一次大爆炸。
在这个专题里,你能看到罗永浩、张亚东和美国《连线》杂志主编等人的私人手机截屏和他们的自述。每个人的手机都是一个独立而多彩的世界。你能看到最好的手机摄影师、最活跃的手机播客以及最漂亮的手机APP,也能看到QQ空间、美颜相机这些时代宠儿是如何迎合、塑造人类精神的迁徙。
每一次技术变革都会带来疑虑和危险,但工具本身的进步是中性的,决定方向的是人们使用它的方式。《全球概览》主编布兰德曾说过,工具是“使人从现在所在的地方通往想去的地方”的途径。至于技术究竟是拯救还是毁掉我们的未来,还未到下结论的时候。
李硕 中国北京 摄影师 手机摄影达人
对李硕的第一印象,是一个顶着典型长刘海儿的极客发型,高鼻梁上架着一副椭圆的金属细框眼镜,腼腆而礼数周到的舒服工科暖男。什么时候开始用手机拍照?大概2013年的时候。想尝试一下用iphonc拍摄,就在最稀松平常不过的地铁车厢里面开始了。其实那些被拍的人就坐在正对面,不会发现我,却让我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每个人搭地铁的状态都会不一样的一个人、男女朋友、夫妻加小孩儿……记录几个人在一个狭小的空间的互动,特别有意思。而且我对面的这些人,其实他们都是路人,我们、他们其实都是这么一面之缘,以后可能就再也不会遇见了。
持续拍了多久呢?
这个项目我管它叫《对面》,断断续续拍了一年。我希望能做长一些,把地车厢内一年四季都拍到了。人们身上的衣服增减,神情动作,在不同季节里都有很大的差异。而且想要好片除了要技巧好、懂得发现之外,还是需要去碰的,需要运气。虽然项目是结束了,但是看见有趣的人和故事,我还是想要继续拍的。
在拍摄《对面》的过程,有遇到什么有趣的事情吗?
太多一次也说不完,有一天收到微博私信:“你今天是不是搭地铁了?我看到你了,就坐在我对面玩手机。今天有拍我吗?”其实当时我真的在玩手机,没有拍到这位粉丝。反而他回复我说,“好吧,但是我拍了你!”我们就这样聊着聊着就加了微信。
谈谈你的手机摄影365计划?
我有两个规则。第一是照片必须是当天拍摄的,第二是所有流程必须在手机端完成。说是规则,其实是因为这样更加简单方便。
每天都得发压力大吗?
其实我压力是来自好的创意、要出好片。当时每天选一张,不着急发,有时候等到12点多,甚至半夜再发,其实就是在思考看看有什么新组合、新玩意儿是跟以前不一样,想要突破之前的作品;另一方面就是很害怕手机忽然坏了。
要是手机忽然坏了的话,那么当天不就没有片子了吗?
那次我是去上海玩,回来当天手机就已经有点儿奇怪了。下飞机之后,开机之后出bug了,锁屏面弹出一对话框,但是就怎么也点不了也不能解锁,只能上推快速拍照,手机锁屏键也有问题,总之就是各种毛病,我马上约了苹果维修。苹果店里整个充满科技未来感,年轻人来来往往的,突然被我看到三两红衣喇嘛走了进来,这对比很有趣,我当然是想要拍了。但当时维修手续还没有办好,也不能追出去。本来就觉得很失望的,结果坐地铁的时候又发现整个地铁站台都站满了红衣喇嘛,感叹自己幸运之余便拍下了当日的照片。
像我喜欢四周拍拍的人,经常会受到旁人的侧目,你有遇到过吗?
其实90%没有人看到我在拍的,9%看到了,我也会自然地装过去,仅有的1%,是让拍摄对象有意见的。有一次我在等车的时候,想要拍一个桥底全景。可是对面的一位乞丐对我的行为十分生气,变得指手画脚。其实他在我的画面里面大概就是米粒大小,不过我后来还是没有发出去。比如说拍倒影,一个年轻人走着走着突然蹲在马路上,把手机伸到积水里一直在捣弄,然后站起来看着手机微笑,然后就继续走了。路人看到你这样肯定会觉得奇怪,自己不要管就好了。
手机拍摄有什么优点吗?
相机很容易把人限制住,但是手机摄影给人一个观察生活的窗口,是一个引导工具创意激发的新的思路,让摄影师找到自己想要拍的东西。对我来说的话,最大的收获应该就是手机摄影给我机会锻炼了胆量、提高了抓取瞬间的技巧。我现在拿着单反拍,发现自己胆量变大了。以前就会在拍之前想很多,回过神来画面已经没有了。现在用手机拍多了就变得果断多了。
手机摄影会提高人的构图的能力?最近才看到一篇美国摄影大师拉尔夫吉普森的采访,他说如果想要锻炼摄影构图,建议先用50mm的定焦镜头先拍两年,这样你会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画面上。其实Iphonc的镜头就相当于35mm的小广角定焦,焦距合理自然,非常适合锻炼构图。手机的确让摄影门槛变得更低了。
有没有什么私藏的手机出片诀窍?
手机摄影会令人对光线更加敏感。这就逼着摄影师学会如何筛选、挑剔光线的条件。给出两个必杀技:1隧道出口,人往外走,光线会像一个很大的柔光箱,只有人被照亮背后都是阴影,极简风格很容易出彩;2.大城市里一些强对比的光源:地铁窗、高楼之间、天窗等等。 我看你现场处理一张照片,大概就是2-3分钟的事情。这么多app,里面各种滤镜、各种参数,像我是处女座的就会很纠结,你是怎么决定你想要的效果的呢?
哈哈,其实我也是处女座的啊,像这个app里有上百种滤镜、每种滤镜底下还有各种参数,究竟哪一个数值合适也是得尝试很多遍。但是,如果在拍的时候先有一个预设的创意,那么在后期处理的时候就大概会有一个方向,知道哪个滤镜、哪种参数会比较适合这张图片。可是也会有一些偶尔抓拍到的、或者是从废片中重新挑片子,那种修起来就特别地纠结。总之修图其实还是需要摸索的,长时间的拍摄和处理都是很必要的。
有些摄影师推崇不修片,你怎么看呢?
我也曾经迷恋过这种概念,可是我慢慢发现原片是不可能的……其实光学成像三大基础:感光元件加镜头加数据处理器已经包含了相机对画面的处理加工。即使是胶片时代,不同的胶卷也会有不同的颜色偏差,例如富士偏绿、柯达偏红。没有什么绝对意义上的原片。
APP推荐
Longexpo Pro
让手机拍摄慢速快门的app,比起相机还需要ND滤镜来说,这个软件非常方便。而且还具有标准、弱光和光迹模式,可以灵活选择拍出画意效果。
Snapseed
老牌手机修图app,还是免费的。它的特色是可以非常严谨地调整照片,从选择照片到调整色温,再到局部选区调整这个王牌功能,是控制狂的最爱。黑白功能内的:红绿蓝橙灰,其中红、橙能把人脸提亮。
Mextures
付费修片App中的翘楚。因为界面过于艺术,所以初用起来没那么容易上手,但搞清楚之后就会爱上它。极其丰富的滤镜、纹理效果,能组合出万千可能。同样也具备曝光、对比度、阴影、高光等标准处理功能,算得上文艺外表下的理性派修片App。
李硕教你如何用手机摄像头拍摄油画般的照片。
步骤一:先定下拍摄方向。
油画的效果是用一个叫做Longexpo Pro的app拍出来的,就是用慢速快门拍摄。李硕直接打开这个慢门app,选择了“光迹”的模式。
步骤二:找到合适的画面。
在寻找合适被摄主体的时候,我们大多都是挑一些自带光源,或者颜色突出的物体。于是我们找了一棵圣诞树,决定对它进行拍摄。
步骤三:App的操作
不要以为现在什么样的app都有,你也可以拍出任何的摄影作品。即使有app,还需要摄影师有过硬的操作控制能力。比如这个app虽然能延时摄影能够帮助模糊画面的轮廓,把具象变得抽象之外,李硕还得要决定三个操作:
1.拍摄角度:李硕在拍摄的时候,不会仅仅取用正常的视线角度取景,他会时常蹲低爬高。另外拍摄时候手机与地面的角度也会对画面有所影响。
2.延时时长:软件有4个预设的时长:l/2s、1S、2s、4s。时间越长,光的痕迹就越深,画面亮度也会越高。光源太大太多的时候,延时越长画面就会越乱。
3.移动方向:移动的方向,决定了光轨在画面的形态。左右上下移动,会形成平行的光束。也可以尝试转圈,营造花环的效果。李硕还提到,如果你有足够的控制力,对着主体,以相同半径绕一圈,得到的画面会是主体清晰但是四周都是模糊的平行光斑.十分漂亮。
JOSE LUIS BARCIAFERNANDEZ
世界iPhone摄影大赛年度摄影师第二名
当时是在哪条街上、等了多久才成功捕捉到得奖照片的呢?是抓拍吗?
当时,我在高速公路上的一个分隔路段上,发现了一个这么棒的角落,便马上决定在那里开始蹲拍。我和我父亲两人在那儿折腾了好几个小时,还是没能得到一张好作品。正当我们快要放弃的时候,最后的一次快门竟然捕捉到这样的情景。
你是怎么会喜欢上街头摄影的呢?用手机进行街头摄影又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呢?
我爱街头摄影,这是我认为最有趣随性又最令人上瘾的一种摄影方式。手机是街头摄影的最佳设备。它小而低调,重要的是你可以在几分钟之内,完成拍摄、后期处理、分享的步骤。但不管你用什么摄影,所有创作都会归结到一个关键的问题:用光与创意。
你说你喜欢黑白照,那你会不会把iPhone镜头设置为黑白模式让你的拍摄和照片处理更方便吗?你拍彩色照片吗?
我其实也会用ProCamcra来进行原色摄影。黑白模式的话,更喜欢Camcramatic的滤镜。喜欢黑白,一方面这是一种更加纯粹的摄影模式,另一方面这也算是对那些大师的摄影作品的致敬。对复杂的摄影元素做减法,只把黑色、白色留在调色板上,强调的更多是照片的氛围。我希望我能通过空间、光影还有轮廓线条,营造一种神秘的基调。
你的灵感是从哪儿来的?如果灵感枯竭你会怎么办呢?
音乐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灵感源泉。我会一边听歌一边拍照修图,特别是一些摇滚乐队的音乐,比如Explosion the Sky、ThisWill DcstroY You、MogWai,还有GodspeedYOu!他们给了我很多灵感。
你很擅长将光线与画面轮廓结合起来,你的诀窍是什么呢?
唯一的窍门就是在找到好的光线之后等待一个合适的被摄主体。于我而言,我更喜欢对比强烈的光源、幽深的阴影以及几何的结构。我大多的作品,看上去会像是一个被朦胧的黑暗笼罩着,却又不断地在寻找光明的道路上乱逛的人。我也热衷于建筑,在我的国家西班牙就拥有不少很棒的建筑和建筑师。但无论建筑有多么宏伟,轮廓是多么独特,照片的主角永远都是人。我偏偏就是喜欢这种光影高度结合的低调摄影作品。其中香港的著名摄影师何藩对我的影响最深。
看见什么东西你是一定会按下快门的?
我会把一切吸引我注意力的东西都拍下来。马德里是一个摄影师的天堂,个人的几个最爱是阿托查和查马丁火车站、雷纳索非亚博物馆、市长广场。马德里的每一条街道都会有它们各自的故事。同时,摄友也可以去我的故乡阿斯图里亚斯省、阿维莱斯的阿维莱斯尼迈尔中心以及巴伦西亚的城市艺术科学中心。 推荐一款手机摄影应用程序?
摄影类别app的话我会推荐pro Camera。Filtcrstorm也是不错的后期处理软件。
目前有什么正在进行的手机创意项目呢?能说说你是怎么想到这些主意的?
我刚刚加入一个国际手机摄影师的集合项目,目前在美国迈阿密和日本东京参与一个叫作EvcEm的世界巡回展览,这个展览汇集了世界上很多厉害的手机摄影师的作品。至于问到我是怎么想到这些主意的?我会说:穿上一双舒适的鞋子,走到街上,然后拍很多照片。
JULIO LUCAS
世界iPhone摄影大赛
年度摄影师第一名
你会如何选择最合适的摄影器材?
我熟知每一类摄影器材的优缺点。老实说我更加喜欢使用iphone拍照。即使当时我带着单反,我仍然习惯时不时用iphone拍几张来作对比。
手机摄影跟普通摄影有什么区别?你更喜欢哪种?有什么东西是你只会用手机来进行拍摄的?
基本上用单反拍的照片,手机都能拍,手机还能让摄影师能够直接在摄影设备上对作品进行无限制的创作和修改。我可以大胆预言,目前生产专业单反相机的商家将会把图像后期处理系统安装在未来的机型里。在拍摄某些场景画面的时候,轻小易携的手机绝对是比笨重的单反来得更好用。我还曾经看到过一些摄影师,只要拿起专业的相机,就会变得紧张犹豫,不敢按快门了。可用手机拍照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了,因为手机只是一件平常设备,旁人也不会太在意。
你很少拍人?
哈哈,别以为我是怪人。我很爱跟朋友打交道,不过我觉得,风光摄影最吸引人的地方并不是照片本身,而是摄影师为了拍下这张作品的背后经历的故事。为了一张照片,摄影师可能得在野外扎营过夜,又或者在恶劣的气候下徒步穿越丛林,甚至有些摄影师还得面对濒死经历,不幸者还可能因为这个完美的瞬间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你不是很喜欢后期修图的原因是什么?
我认为过度地修图会使图片偏离最原始的模样,这种情况我在风景摄影中经常看到。我看到越来越多浮雕效果、过度饱和、高度锐化或是被处理得十分老气的图片,这样做会使图片偏离了其刚被拍下那一瞬间的模样,变得华而不实。我手机摄影的经验告诉我,少即是多。在手机修图效果同质化的世界里,如果你想让你的照片出彩,要记住,越朴实越好。这意味着,稍微加一下对比度、饱和度和清晰度没问题,但不要把照片修得太不真实,。
你在哪里获取你的艺术灵感?
我的艺术灵感来源于日常生活、旅游和大自然。绘画也是我获取灵感的方式。噢,有时一两杯苏格兰威士忌也不错。
什么景色或是人物能激发你的拍摄欲?
如果让我拍人,我希望你看到照片的第一眼,会觉得照片有故事性。在我眼里,照片是一个美好瞬间的视觉呈现。我最喜欢的场景是城市风光、水下世界、乡村、山城以及一些常人很难去到的地方。
推荐一个智能手机上的图片软件?
我现在最爱的app是Snapseed。使用者在修图的时候能实现整体的控制,你想调整多少就能调整多少。
你有在进行一些关于手机使用的创意项目吗?有什么好玩的想法吗?我在测试我手机所能承受的限度。我曾用我的iphonc在100英尺以下的水底下拍照,从双翼飞机上拍天线,还将其带到洞穴探险,拍摄流星轨迹。我愿意冒险去拍一些好的照片或视频。话虽如此,我也会像大多数手机使用者那样,帮朋友、家人和我的狗狗拍一些普通的照片。手机摄影是一种非常刺激的新艺术形式。不管摄影师是专业的还是新手,他们都有能力去捕捉美妙的瞬间。
Red Hong Yi
墨尔本澳洲
手机拍摄创意拼贴
把您创作的Jamie Oliver肖像完全展开之后会占多少地?创作期间使用了多少种蔬果?是不是每种蔬果都有各自的功能?
把它展开之后大概有一张Al纸这么大吧。总共用了大概15种蔬菜水果去创作这幅肖像,全部都是从一个墨尔本当地的农产品市场买回来的。我开始创作的时候,希望把作品的颜色基调定为绿黄绿黄的,所以我便以这个原则挑选蔬果。哪种蔬果是最适合做创意拼画的呢?哪种又是你用过最难的材料?你怎么去克服这些挑战的呢?
任何能够轻易地被切成块状的蔬果。像青瓜就很好创作,像西兰花的就比较难了。其实任何材料都需要有耐性、细心地处理。
创作的灵感是哪儿来的呢?
借用一位我很喜欢的艺术家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找灵感是菜鸟才需要做的事儿,专业的人尽管去工作就行了。如果只是期待笼罩头脑的乌云散开,祈求灵感的闪电有幸击中你的话,你永远都成不了大事。所有伟大的创意都是在实践中形成的。”
为什么将Instagram作为你的创作平台?
我喜欢将我的实验项目发表在Instagram上面,在那里我可以看着整个创意一步一步地从构思到创作到完成,从而产生一种满足感。其实我也会把我的创作过程通过手机摄影记录下来,发表在YouTubc上。
你在ins上的自我介绍写道:“我喜欢画画,只是不用画笔”,两者有啥不同呢?
我需要对创作的材料十分了解,无论是筷子还是蔬果。在正式创作之前,我还需要做很多实验、测试,其间肯定会遭遇到很多失败。每次的尝试都让我对新材料有了更加深刻伞而的认识。
有什么东西你是非“画”不可的?
其实我一直都最喜欢“画”动物的,不过似乎我的肖像画好像更受欢迎!
似乎您的作品大部分都是不太能保存下来,只能依靠照片视频的记录。除了你的成龙肖像之外,你还创作过其他实物可存作品吗?你又是怎么保证环保不浪费的问题?
其实有很多啊,像成龙肖像是用可回收一次性筷子拼画出来的,姚明肖像则是用袜子,还有阿黛尔的是用蜡。我只会在Instagram上发表食物的作品啦! 推荐一款手机摄影应用程序?VSCOcam就很好。
蔡雅妮
手机拍摄美食视频
《一人食》是一系列3分钟左右的视频,迷你食谱说明书一样的纪实片。情节简单,感情细腻,菜式个性却又简单上手。人们不仅爱跟着视频做美食,对每一集里面的一人食主人公也有着些许猜测和好奇。
三年前,蔡雅妮离开了媒体,开始四处旅行。曾是图片编辑的她用手机拍下了沿途许多趣致风景,还在北京798办了手机摄影展。有段时间她喜欢用手机“乱拍”些无故事线的短片,“电影学院的朋友看了竟说很有新浪潮电影的感觉。”
《清蒸鲈鱼》那集,是雅妮2012年冬天住在北京朋友家时用手机拍下的。“因为可以贴着这个人,用iphcnc拍也比较放松,于是跟拍她游泳,去菜市场买鱼、做菜和吃饭。她想要小清新重口味,那我记录就好。”视频放出来之后,大家都被女主角穿着内裤起床、“唰”地拉开窗帘的镜头吸引了。第一次小打小闹的尝试,结果却出乎意料地惊喜。拍摄过程很有趣,效果也不错。雅妮于是觉得用短片拍摄一个人做饭这事儿有戏。
从不会做饭的人,到稍稍有两下子的,到后来开始寻找不同特型的人。大叔,外表汉子、内心温柔的女人,工作很累回到家也要正正经经给自己煮顿饭的白领。起初是给单身人士的独食指南,可随着拍了越来越多的人,雅妮对“一人食”的理解也发生了转变。《水煮活鱼》那集,主人公是一位妈妈,时间都被孩子霸占,对待一顿独自食饭也要认真完成。冒着泡、滚烫的红油汤汁哗啦一下子倒下去把一锅鱼片烫熟,温和的画面顿生出浓烈刺激,十分撩人胃口。一人吃饭,不管你是否单身,难免都会遇到,甚至渴望一人食。它的概念并非单身那么简单,而是自我的空间和时间,是两个维度的。
2013年圣诞节,《一人食》连推三期圣诞特辑,圣诞花环,西蓝花圣诞树,圣诞草莓人。雅妮发现,原来真的有很多人在跟着《一人食》做,微博上人们晒作品,a一人食,“一人食”似乎成为一种时髦生活方式。“那几天至少有一两千人跟着我们做,我会把好看的转发出来。让更多人看到、鼓励更多人做得更好是应该的。”社交媒体时代,人们喜欢分享,“你看,我做了这个”。被肯定是最好的鼓励,这种转发互动也成了《一人食》独特有效的推广方式。
雅妮微博的标签是“一人食的艳贼”。《一人食》是雅妮独自导演的作品,在我的设想里,大概是她个人气质和生活方式的延伸。“它不能说是我的生活,我至今还不擅长做饭,”雅妮笑笑说,“它更像是我所见到的别人的生活。只是以我的视角、我的方式通过画面传达出来。作品是一面镜子,你可以从中认识到自己。拍了视频我才发现自己内心有小温暖的感觉《一人食》是成熟的我。”《一人食》的特色鲜明,因为是非常个人化的作品。画面、配乐、风格、主题,比如使用细野晴臣或是’Trcntcmollcr的音乐当背景音乐——这些都是蔡雅妮个人的喜好,个人审美的表达。
通过《一人食》,蔡雅妮认识了很多新朋友,众人食的机会渐渐多了起来,且都是些烹饪pro级的人物。出书后的庆功宴,吃了马拉松式的8小时。“现在人们开始抱怨饭桌上人人竞相拿手机拍照,你觉得呢?”“我觉得没问题啊。拍照记录那天发生的事情,是种证据。虽然大多时候都不会回头去看。但一旦看到就会澎湃。”“会不会有时想抛开手机过过‘离线’的生活?”“我离不开手机和网络。主要是留恋手机镜头。我有很多很好的相机,但我现在只用手机拍。”蔡雅妮说,“我有时想,如果我眨一下眼睛就是快门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