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经济推动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新经济时代创业机会的大量增加,鼓舞了当代大学生踊跃投身于创业的队伍,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深度发展已势在必行。对于系统化的创业教育而言,经管类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为他们较好的吸收创业知识提供了有利条件。
当李想、茅侃侃等80后亿万富翁的创业故事激励着高校学子们涌动出更强的创业激情之时,由全球席卷而来的新经济之风已经在中国大地越刮越强烈。身处在这一“新经济时代”的经管类大学生,无疑需要以更新、更全面的知识储备和新的创业就业观念来寻找、开辟职业生涯的“春天”。
新经济时代呼唤经管类大学生全面接受创业教育
(一)新经济催生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新时代的到来
尽管在学术界对新经济的涵义存在较大的争议,但是以美国的“新经济”为代表,它已经开始表现出知识经济的典型特征,主要体现为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的巨大贡献和发展上的可持续性。有的学者认为,科学地诠释“新经济”关键在于要抓住美国经济正在从传统经济——工业经济向一种新型经济——知识经济转变之中。有的学者认为,所谓“新经济”,实质上就是知识经济,而知识经济,是指区别于以前的以传统工业为支柱产业、以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这种新型经济以高技术产业为支柱,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在这种背景下,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经济的高速增长拉动了创业的需求。高科技领域的开拓为创业提供了新的空间。大学生利用互联网创业的成功案例也越来越多,他们走出了一条比较典型的网络平台+高新技术+风险投资的创业道路。再加上经济体制改革使创业机会增多。地区的差异、产业的差异、体制的差异使企业家能力发挥的空间非常大,这也为创业者提供了大量的创业机会。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创业,如江苏省等政府出台了许多政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方便。这些利好的环境因素预示着新经济时代催生了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新时代的到来。
(二)新经济时代的创业教育亟需深度发展
1、创业教育的内涵和发展概况
创业教育起初译为“事业心和开拓教育”,后被译为“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创业教育的内涵实质是为学生提供创办企业所需要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及其相应的实践活动。在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创业教育被视为一个系统工程,其发展已经相对成熟,具备了以下特点:一是创业教育已形成一个相当完备的体系;二是创业课程已成为大学以上学历教育的必修、辅修或培训重点科目;三是创业教育注重学生就业观念的改变;四是创业教育注重创业内容的切身体验;五是美国创业教育组织有序,财力支持有社会保障。我国的创业教育总体上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区域性不平衡比较突出,东部及南方经济发达地区的职业类高校在这个方面较为重视,创业教育开展的形式较为多样。创业教育与职业教育二者相辅相陈,教学资源的利用较为充分,学生参与度较高。然而西部地区及中国大部分的普通高校尚没有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这与新经济的发展是不想匹配的。
2、经管类大学生亟需全面接受深度的创业教育
近些年来,经管类大学生在创业方面涌现出较高的热情,相比理工科学生而言,他们在创业意识上并不薄弱,同时已经具备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某些专业知识。然而,在现有环境下,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方面依然存在主客观的制约因素,主观上讲大部分学生还是靠以找工作来寻求就业的出路,其家庭的就业价值观念依然是传统的、保守的,不利于大学生施展自己的抱负,在精神上往往缺乏有力的支持:客观上看,创业教育的系统实施尚不到位,创业资金匮乏、筹措困难,创业项目有限等等,都对经管类大学生的创业形成了实质性的约束。统观经管类大学生的创业基础,我们看到,新经济的发展已然要求经管类大学生全面接受深度的创业教育。
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现状与问题
(一)总体上仍处于发展和研究阶段
相对英美等发达国家的创业教育而言,从总体上看我国经管类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仍然处于发展和研究阶段。其表现形式主要是开设某些创业类专业课程,如创业启蒙、创业机会的识别与评价、创业计划书撰写、市场调查与预测、公司理财等,授课方式以选修课或以讲座、报告形式居多, 没有被纳入必修课范围。创业教育的学科体系没有真正建立,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与各专业核心课程之间内容缺少连接。关于创业所需的创业精神的培养,工商、税务等实务性课程设计内容较少。
(二)创业教育理念亟待更新
不少高校的经管院系虽然已经在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上给予了重视,但是,对于全面系统的实施创业教育仍然存在认识不足,观念较为落后。一些主管领导在这方面尚没有认识到创业教育的紧迫性和现实意义,仅仅是为了政绩进行简单的硬件投入,比如大批购买电脑、优化试验设备,提供试验场地。这些做法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创业教育所需。
(三)专业师资薄弱,系统研究和专业性指导匮乏
现行的高校创业教育主要是由经管类在职各专业的教师承担某些相关教学任务,专业师资相当匮乏。大部分经管专业的任职教师仅仅专攻某一或某几门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对于创业教育这样的专门课程体系,教师自身还没有进行专业化的学习和培训,缺乏必要的系统研究。很多年轻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时心有余而力不足,自身也苦于知识及能力有限,对于学生的指导不得力。
(四)“创业大赛”流于形式,实践教学实效性差
不少高校赶着时髦举办各类“创业大赛”,然而多是做样子,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大赛的综合效能。在“创业大赛”这样的光环下,经管类大学生也往往热衷于做出一份漂亮的“创业计划书”,这种书面化的创业计划,类似于创业的创意发想,真正能得到支持并加以实践的并不多。学校方面也缺乏相应的扶持大学生创业的具体措施。虽然很多高校都成立了类似创业中心的组织,但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实践教学局限于模拟软件的操作,实效性差。
积极应对新经济发展要求,全面创建经管类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服务体系
对于如何切实提高经管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我们应从中国国情出发,构造出以高校创业教育为核心,以政府及企业创业服务体系+基础教育创业服务体系为支撑点的完善的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对于高校来说,其实施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更新教育理念,营造浓厚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
高校教育主管及教师都应正式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更新教育理念。高校经管类二级学院的创业文化氛围的营造,对于经管类大学生的创业意愿的形成,创业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影响。高年级学生的创业经历、已毕业的经管专业的大学生的创业故事,对大一新生就能发挥强烈的激励作用,影响着新的价值观念的形成。高校可以倡导经管大学生从入学起就制定创业书籍的阅读计划,常规性的举行创业讲座和交流活动,创建创业网,沟通创业的心理历程,从创业文化、价值观形成上创造浓厚的校园氛围。
(二)优化课程设置,拓展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
优化课程设置,显然已经是创业教育实施的当务之急。经管院系内部各专业要整合资源,形成整体优势,制定统一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规划,加强创业课程的实用性和新颖性。对于一般性大学来说,应在经管类院系中增设创业教育的专业课程体系,可以作为选修课进行初期尝试,结合各类院校的实际教学经验,可在工商类、营销类专业中设置其为专业课程。创业教育应从低年级学习阶段开始,大一起教授创业机会识别,让学生跨专业组成小型公司,模拟实践创业过程,这种模拟可以贯穿整个四年学习阶段,从而系统化的提升学生创业实践的综合素能。通过实践积累,由学生自身实践而来的案例库的建设得以完善,案例教学的实效性也就更强。
(三)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能,加大创业教育师资建设
创业教育是一门新型教育,教师团队的专业素能对于学生的专业学习有着直接影响。创业教育的师资建设,可以在经管专业教师的基础上,选拔基础较强的教师作为创业骨干教师加以专业培训。同时,一些有潜质的青年教师直接参与创业实践也能较大的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并能激励学生更好的发挥创业潜能。另外,中、小型企业成功的创业者、技术创新专家等任兼职教师,或兼职从事创业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这些方式也能提升教学水平。
(四)创业教学“实体化”,为学生搭建形式多样的创业实践平台
创业本身是一种实践过程,在校园生活背景下,学校应该尽可能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让创业教学“实体化”,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业计划大赛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纸面上,高校完全可以整合自身及企业资源,创建出更丰富多样的创业实践平台。比如与企业合作开辟校园商务区,为学生提供部分初始资金,提供小贷款担保,搭建创业信息、服务平台,构建仿真创业服务机构,模拟创业实践流程。从而鼓励学生寻觅商机,开发商业模式,自主经营。
(五)整合教学资源,优化“大学城”创业资源的使用
目前在我国众多省市,“大学城”的规划和建造使得各种类型的高校集中在某一区域。各种类型的应用性本科院校及职业教育学院的汇集,使众多大学生有了交流合作的地理、人文环境。同时,近几年来在经管类专业的教学中,已经普遍性的开始尝试与创业教育相衔接的教学内容及方式改进。为了提升各种类型的高校中经管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与能力,可以整合大学城的公共教学资源,实现资源互补、合作与联动,推动经管类大学生跨院校进行合作,多项目尝试,增强其创业能力。
当然,除了高校应该建立创业教育服务体系之外,完善政府及企业创业服务体系,创建大学生创业的政府支持系统也相当重要。在这个方面,首先要强化政府在高校经管类大学生创业工作中的责任,其次要建立大学生创业专项资金及完善的激励制度。同时政府要设立专门的创业教育研究推动机构,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创业教育机构或与高校联合开展创业教育。另外,可以建立创业教育组织的跟踪服务和回访制度,这样促使创业教育与创业过程有效衔接,推动创业教育向纵深发展。与此同时,加强创业基地建设,形成创业培训网络,政府、高校、企业要联合起来创建大学生创业园,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锻炼机会。
实践表明,基础教育对于高等教育的影响是具体而深远的。目前更新教育理念,强化基础教育中创业素质的培育也对高校的创业教育起着较强的推动作用。通过在中小学阶段对儿童、少年的创业志趣、创业精神的培养,创业文化的熏陶,创业基本素能的持续性的培育,能够促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业基础,在大学生阶段的创业系统教育更能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总之,新经济已然以其特有的规律影响着世界的发展。当我们的高等院校、政府以及企业、中小学基础教育都整合起来,全面打造完善的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对于那些身处在“创造决定未来”大环境下的经管类大学生,便能够创造更多的自主创业的奇迹,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新鲜而持续的活力。
当李想、茅侃侃等80后亿万富翁的创业故事激励着高校学子们涌动出更强的创业激情之时,由全球席卷而来的新经济之风已经在中国大地越刮越强烈。身处在这一“新经济时代”的经管类大学生,无疑需要以更新、更全面的知识储备和新的创业就业观念来寻找、开辟职业生涯的“春天”。
新经济时代呼唤经管类大学生全面接受创业教育
(一)新经济催生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新时代的到来
尽管在学术界对新经济的涵义存在较大的争议,但是以美国的“新经济”为代表,它已经开始表现出知识经济的典型特征,主要体现为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的巨大贡献和发展上的可持续性。有的学者认为,科学地诠释“新经济”关键在于要抓住美国经济正在从传统经济——工业经济向一种新型经济——知识经济转变之中。有的学者认为,所谓“新经济”,实质上就是知识经济,而知识经济,是指区别于以前的以传统工业为支柱产业、以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这种新型经济以高技术产业为支柱,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在这种背景下,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经济的高速增长拉动了创业的需求。高科技领域的开拓为创业提供了新的空间。大学生利用互联网创业的成功案例也越来越多,他们走出了一条比较典型的网络平台+高新技术+风险投资的创业道路。再加上经济体制改革使创业机会增多。地区的差异、产业的差异、体制的差异使企业家能力发挥的空间非常大,这也为创业者提供了大量的创业机会。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创业,如江苏省等政府出台了许多政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方便。这些利好的环境因素预示着新经济时代催生了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新时代的到来。
(二)新经济时代的创业教育亟需深度发展
1、创业教育的内涵和发展概况
创业教育起初译为“事业心和开拓教育”,后被译为“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创业教育的内涵实质是为学生提供创办企业所需要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及其相应的实践活动。在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创业教育被视为一个系统工程,其发展已经相对成熟,具备了以下特点:一是创业教育已形成一个相当完备的体系;二是创业课程已成为大学以上学历教育的必修、辅修或培训重点科目;三是创业教育注重学生就业观念的改变;四是创业教育注重创业内容的切身体验;五是美国创业教育组织有序,财力支持有社会保障。我国的创业教育总体上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区域性不平衡比较突出,东部及南方经济发达地区的职业类高校在这个方面较为重视,创业教育开展的形式较为多样。创业教育与职业教育二者相辅相陈,教学资源的利用较为充分,学生参与度较高。然而西部地区及中国大部分的普通高校尚没有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这与新经济的发展是不想匹配的。
2、经管类大学生亟需全面接受深度的创业教育
近些年来,经管类大学生在创业方面涌现出较高的热情,相比理工科学生而言,他们在创业意识上并不薄弱,同时已经具备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某些专业知识。然而,在现有环境下,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方面依然存在主客观的制约因素,主观上讲大部分学生还是靠以找工作来寻求就业的出路,其家庭的就业价值观念依然是传统的、保守的,不利于大学生施展自己的抱负,在精神上往往缺乏有力的支持:客观上看,创业教育的系统实施尚不到位,创业资金匮乏、筹措困难,创业项目有限等等,都对经管类大学生的创业形成了实质性的约束。统观经管类大学生的创业基础,我们看到,新经济的发展已然要求经管类大学生全面接受深度的创业教育。
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现状与问题
(一)总体上仍处于发展和研究阶段
相对英美等发达国家的创业教育而言,从总体上看我国经管类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仍然处于发展和研究阶段。其表现形式主要是开设某些创业类专业课程,如创业启蒙、创业机会的识别与评价、创业计划书撰写、市场调查与预测、公司理财等,授课方式以选修课或以讲座、报告形式居多, 没有被纳入必修课范围。创业教育的学科体系没有真正建立,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与各专业核心课程之间内容缺少连接。关于创业所需的创业精神的培养,工商、税务等实务性课程设计内容较少。
(二)创业教育理念亟待更新
不少高校的经管院系虽然已经在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上给予了重视,但是,对于全面系统的实施创业教育仍然存在认识不足,观念较为落后。一些主管领导在这方面尚没有认识到创业教育的紧迫性和现实意义,仅仅是为了政绩进行简单的硬件投入,比如大批购买电脑、优化试验设备,提供试验场地。这些做法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创业教育所需。
(三)专业师资薄弱,系统研究和专业性指导匮乏
现行的高校创业教育主要是由经管类在职各专业的教师承担某些相关教学任务,专业师资相当匮乏。大部分经管专业的任职教师仅仅专攻某一或某几门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对于创业教育这样的专门课程体系,教师自身还没有进行专业化的学习和培训,缺乏必要的系统研究。很多年轻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时心有余而力不足,自身也苦于知识及能力有限,对于学生的指导不得力。
(四)“创业大赛”流于形式,实践教学实效性差
不少高校赶着时髦举办各类“创业大赛”,然而多是做样子,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大赛的综合效能。在“创业大赛”这样的光环下,经管类大学生也往往热衷于做出一份漂亮的“创业计划书”,这种书面化的创业计划,类似于创业的创意发想,真正能得到支持并加以实践的并不多。学校方面也缺乏相应的扶持大学生创业的具体措施。虽然很多高校都成立了类似创业中心的组织,但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实践教学局限于模拟软件的操作,实效性差。
积极应对新经济发展要求,全面创建经管类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服务体系
对于如何切实提高经管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我们应从中国国情出发,构造出以高校创业教育为核心,以政府及企业创业服务体系+基础教育创业服务体系为支撑点的完善的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对于高校来说,其实施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更新教育理念,营造浓厚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
高校教育主管及教师都应正式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更新教育理念。高校经管类二级学院的创业文化氛围的营造,对于经管类大学生的创业意愿的形成,创业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影响。高年级学生的创业经历、已毕业的经管专业的大学生的创业故事,对大一新生就能发挥强烈的激励作用,影响着新的价值观念的形成。高校可以倡导经管大学生从入学起就制定创业书籍的阅读计划,常规性的举行创业讲座和交流活动,创建创业网,沟通创业的心理历程,从创业文化、价值观形成上创造浓厚的校园氛围。
(二)优化课程设置,拓展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
优化课程设置,显然已经是创业教育实施的当务之急。经管院系内部各专业要整合资源,形成整体优势,制定统一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规划,加强创业课程的实用性和新颖性。对于一般性大学来说,应在经管类院系中增设创业教育的专业课程体系,可以作为选修课进行初期尝试,结合各类院校的实际教学经验,可在工商类、营销类专业中设置其为专业课程。创业教育应从低年级学习阶段开始,大一起教授创业机会识别,让学生跨专业组成小型公司,模拟实践创业过程,这种模拟可以贯穿整个四年学习阶段,从而系统化的提升学生创业实践的综合素能。通过实践积累,由学生自身实践而来的案例库的建设得以完善,案例教学的实效性也就更强。
(三)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能,加大创业教育师资建设
创业教育是一门新型教育,教师团队的专业素能对于学生的专业学习有着直接影响。创业教育的师资建设,可以在经管专业教师的基础上,选拔基础较强的教师作为创业骨干教师加以专业培训。同时,一些有潜质的青年教师直接参与创业实践也能较大的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并能激励学生更好的发挥创业潜能。另外,中、小型企业成功的创业者、技术创新专家等任兼职教师,或兼职从事创业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这些方式也能提升教学水平。
(四)创业教学“实体化”,为学生搭建形式多样的创业实践平台
创业本身是一种实践过程,在校园生活背景下,学校应该尽可能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让创业教学“实体化”,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业计划大赛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纸面上,高校完全可以整合自身及企业资源,创建出更丰富多样的创业实践平台。比如与企业合作开辟校园商务区,为学生提供部分初始资金,提供小贷款担保,搭建创业信息、服务平台,构建仿真创业服务机构,模拟创业实践流程。从而鼓励学生寻觅商机,开发商业模式,自主经营。
(五)整合教学资源,优化“大学城”创业资源的使用
目前在我国众多省市,“大学城”的规划和建造使得各种类型的高校集中在某一区域。各种类型的应用性本科院校及职业教育学院的汇集,使众多大学生有了交流合作的地理、人文环境。同时,近几年来在经管类专业的教学中,已经普遍性的开始尝试与创业教育相衔接的教学内容及方式改进。为了提升各种类型的高校中经管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与能力,可以整合大学城的公共教学资源,实现资源互补、合作与联动,推动经管类大学生跨院校进行合作,多项目尝试,增强其创业能力。
当然,除了高校应该建立创业教育服务体系之外,完善政府及企业创业服务体系,创建大学生创业的政府支持系统也相当重要。在这个方面,首先要强化政府在高校经管类大学生创业工作中的责任,其次要建立大学生创业专项资金及完善的激励制度。同时政府要设立专门的创业教育研究推动机构,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创业教育机构或与高校联合开展创业教育。另外,可以建立创业教育组织的跟踪服务和回访制度,这样促使创业教育与创业过程有效衔接,推动创业教育向纵深发展。与此同时,加强创业基地建设,形成创业培训网络,政府、高校、企业要联合起来创建大学生创业园,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锻炼机会。
实践表明,基础教育对于高等教育的影响是具体而深远的。目前更新教育理念,强化基础教育中创业素质的培育也对高校的创业教育起着较强的推动作用。通过在中小学阶段对儿童、少年的创业志趣、创业精神的培养,创业文化的熏陶,创业基本素能的持续性的培育,能够促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业基础,在大学生阶段的创业系统教育更能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总之,新经济已然以其特有的规律影响着世界的发展。当我们的高等院校、政府以及企业、中小学基础教育都整合起来,全面打造完善的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对于那些身处在“创造决定未来”大环境下的经管类大学生,便能够创造更多的自主创业的奇迹,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新鲜而持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