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语文教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进步与成长。语文阅读是语文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对学生进行阅读题的有效教学,讲解有效的技巧,提升学生阅读解题能力。本文主要是对语文阅读题的解题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语文阅读 解题方法 探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3.181
许多精通于客观性试题的同学,面对多变的文字表述题,茫然失措。见了试卷答案,才大叫一声,“哎呀,我也想到了,怎么写不出来呢?”这是长期将思维与表达割裂的必然结果。“诸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要善于融会各学科知识来解阅读题。
一、采用“全息”的观点
生物学中有个“全息理论”,即生物的每一局部包含了整体的信息,如每片树叶中都包含了这个植物种类、生长环境、遗传与变异的全部信息。研究拿破仑的头发,就可以解开拿破仑的死亡之谜。中医中的耳针、手针、足部按摩,现代遗传工程中的“克隆”技术,也是根据全息理论。阅读题中,对一句话、一个词的理解,也应该放到阅读材料全文中去认识,紧扣文章的中心去领会。例1: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联系上下文,揣摩句子的含义(《背影》)。要正确理解这句话,既不可以从父亲个人性格、意志中求解释,也不可以从“好”字去附会潜台词,而必须从《背影》全文所表现的父亲的亲子之情入手。例2:“他们又故意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用“故意”一词修饰“高声嚷”的作用是什么?(《孔乙己》),句中“故意”一词的理解,不能就词释词,而要扣住鲁迅在《孔乙己》一文中揭示的封建社会人们对不幸者冷酷无情这点来分析。
二、利用“数轴”的原理
数学中有个数轴概念,即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数轴原理对分析、闡述词义范围有所帮助。
例3:“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去掉“声”字可以不可以?为什么?(《济南的冬天》)
解题只需将0点与A点的位置说清楚,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0点说明有风,不是没有风;A点说明只有小风,没有呼啸寒冷的大风。
例4:“人们大都当作笑话,而不把它看成一个严肃的讽刺性故事。”句中“大都”起什么表达作用?(《从三到万》)
解题只需将A点与B点的位置说清楚,A点说明有人当作笑话,而且不是少部分人;B点说明有人当作笑话,但不是全部人。这样既突出了范围之广、数量之多,又说明不是整体范围、全部数量。这类题还可以用另一个数学术语来理解,——求“取值范围”。
三、找到“飞白”的内容
书法、国画艺术中有种“飞白”的技法,即运笔中露出一些白地,通过对周边的理解,用想象来填充。这可使表达更含蓄、内涵更丰富。理解表述题也要在阅读材料中找到“飞白”的内容。例5:“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们,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全句的含义是什么?(《最后一课》)
题解是:掌握祖国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击侵略者,争取民族解放。其中“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即是原文的“飞白”内容。它是联系“语言”和“监狱大门”之间的纽带,少了对“飞白”的阐述,就会有脱节的感觉。
例6:“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小弗郎士为什么感到韩麦尔先生形象高大起来?(《最后一课》)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与小弗郎士的直觉之间,被“飞”掉的是“小弗郎士对老师爱国感情的崇敬”。解题时少了补“白”,就显得不连贯,理解不准确。当然,脱离了对上下文的揣摩,对人物形象的感受,就不能在空白处看到画面,不能在无声处听到惊雷。
四、运用“辩证”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主张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解答表述题,也要看到事物的正反两个面。有的文章是正面立意,分析时既要阐述文句正面的内容,又要分析负面的思想内涵;有的文章以讽刺为主,它的负面内涵正是作者所要告诉我们的“重点”。例7:“好了!我中了!”这两句话道出了热衷功名的范进此时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说明(《范进中举》)。分析时,容易抓住的是范进此时苦苦挣扎梦寐以求的功名富贵一朝到手欣喜而狂;容易忽视的是中举前贫贱屈辱生活的结束带来的震撼。简单地讲是中举前后生活状态的巨变之大使之发疯。
五、明确“纲目”的关系
生物的分类有七个阶层: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纲目”源于渔网的两部分,给生物分类时,分清猫与猴分属食肉目和灵长目后,必须认识它们同属哺乳纲。表述题中有的题目不仅要求对问题分析,还要作概括的归纳。有时题目中并未明示概括要求,这是检查考生的审题能力。这样从分析、概括、审题三方面对考生提出较高要求。
六、交代“大前提”
地理中,在论述中国南北河流区别前,要先交代秦岭、淮河一线是南北的地理分界线。如与《孔乙己》相关的表述题,往往要说明“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等背景。
七、揣摩“言外之意”
历史课本引用了被唐太宗看重的两句话,“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它的言外之意是施政是否有道,关系到皇权的安危。当然,表述题是语文试卷中,对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联想想象能力的综合的测试,题型也自然千变万化。只有对几种基本形态有所熟悉,才有可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关键词】语文阅读 解题方法 探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3.181
许多精通于客观性试题的同学,面对多变的文字表述题,茫然失措。见了试卷答案,才大叫一声,“哎呀,我也想到了,怎么写不出来呢?”这是长期将思维与表达割裂的必然结果。“诸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要善于融会各学科知识来解阅读题。
一、采用“全息”的观点
生物学中有个“全息理论”,即生物的每一局部包含了整体的信息,如每片树叶中都包含了这个植物种类、生长环境、遗传与变异的全部信息。研究拿破仑的头发,就可以解开拿破仑的死亡之谜。中医中的耳针、手针、足部按摩,现代遗传工程中的“克隆”技术,也是根据全息理论。阅读题中,对一句话、一个词的理解,也应该放到阅读材料全文中去认识,紧扣文章的中心去领会。例1: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联系上下文,揣摩句子的含义(《背影》)。要正确理解这句话,既不可以从父亲个人性格、意志中求解释,也不可以从“好”字去附会潜台词,而必须从《背影》全文所表现的父亲的亲子之情入手。例2:“他们又故意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用“故意”一词修饰“高声嚷”的作用是什么?(《孔乙己》),句中“故意”一词的理解,不能就词释词,而要扣住鲁迅在《孔乙己》一文中揭示的封建社会人们对不幸者冷酷无情这点来分析。
二、利用“数轴”的原理
数学中有个数轴概念,即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数轴原理对分析、闡述词义范围有所帮助。
例3:“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去掉“声”字可以不可以?为什么?(《济南的冬天》)
解题只需将0点与A点的位置说清楚,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0点说明有风,不是没有风;A点说明只有小风,没有呼啸寒冷的大风。
例4:“人们大都当作笑话,而不把它看成一个严肃的讽刺性故事。”句中“大都”起什么表达作用?(《从三到万》)
解题只需将A点与B点的位置说清楚,A点说明有人当作笑话,而且不是少部分人;B点说明有人当作笑话,但不是全部人。这样既突出了范围之广、数量之多,又说明不是整体范围、全部数量。这类题还可以用另一个数学术语来理解,——求“取值范围”。
三、找到“飞白”的内容
书法、国画艺术中有种“飞白”的技法,即运笔中露出一些白地,通过对周边的理解,用想象来填充。这可使表达更含蓄、内涵更丰富。理解表述题也要在阅读材料中找到“飞白”的内容。例5:“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们,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全句的含义是什么?(《最后一课》)
题解是:掌握祖国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击侵略者,争取民族解放。其中“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即是原文的“飞白”内容。它是联系“语言”和“监狱大门”之间的纽带,少了对“飞白”的阐述,就会有脱节的感觉。
例6:“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小弗郎士为什么感到韩麦尔先生形象高大起来?(《最后一课》)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与小弗郎士的直觉之间,被“飞”掉的是“小弗郎士对老师爱国感情的崇敬”。解题时少了补“白”,就显得不连贯,理解不准确。当然,脱离了对上下文的揣摩,对人物形象的感受,就不能在空白处看到画面,不能在无声处听到惊雷。
四、运用“辩证”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主张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解答表述题,也要看到事物的正反两个面。有的文章是正面立意,分析时既要阐述文句正面的内容,又要分析负面的思想内涵;有的文章以讽刺为主,它的负面内涵正是作者所要告诉我们的“重点”。例7:“好了!我中了!”这两句话道出了热衷功名的范进此时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说明(《范进中举》)。分析时,容易抓住的是范进此时苦苦挣扎梦寐以求的功名富贵一朝到手欣喜而狂;容易忽视的是中举前贫贱屈辱生活的结束带来的震撼。简单地讲是中举前后生活状态的巨变之大使之发疯。
五、明确“纲目”的关系
生物的分类有七个阶层: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纲目”源于渔网的两部分,给生物分类时,分清猫与猴分属食肉目和灵长目后,必须认识它们同属哺乳纲。表述题中有的题目不仅要求对问题分析,还要作概括的归纳。有时题目中并未明示概括要求,这是检查考生的审题能力。这样从分析、概括、审题三方面对考生提出较高要求。
六、交代“大前提”
地理中,在论述中国南北河流区别前,要先交代秦岭、淮河一线是南北的地理分界线。如与《孔乙己》相关的表述题,往往要说明“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等背景。
七、揣摩“言外之意”
历史课本引用了被唐太宗看重的两句话,“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它的言外之意是施政是否有道,关系到皇权的安危。当然,表述题是语文试卷中,对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联想想象能力的综合的测试,题型也自然千变万化。只有对几种基本形态有所熟悉,才有可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