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教学法:中职德育课的Style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p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活动教学法,是通过学生参与多种活动方式学习知识的教学方法。作者在教学中通过对活动教学准备、活动教学实施、活动教学模式、活动教学法的实效、活动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五个方面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希望活动教学法成为的中职德育课的Style,喜欢学习德育课成为中职生的Style。
  关键词: 中职德育课教学 活动教学法 教学应用
  一曲《江南Style》风靡全球,马式舞步和深具感染力的音乐节奏轻易征服各色人种,PSY在MV里嘻哈风格沿袭搞笑,如今已俨然成为全世界的Style,style[stail]n.做时尚释。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要求德育课教学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然而,据调查,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许多德育课存在课堂沉闷,学生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的现象,甚至少数学生对正面引导、理性教学存在浮躁心理和逆反心理。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尝试活动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希望活动教学法成为的中职德育课的Style。
  活动教学法,也称活动型教学法,一般是指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教学情境,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通过让学生凭借自己的能力参与阅读、讨论、游戏、学具操作等方式学习知识的课堂教学方法或过程。
  一、探——活动教学的准备
  1.抓住教材,设置情景,充分活动。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材,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每门课程教材中都有大量课首案例、文中案例,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运用教材中的案例,围绕教学目标设置教学活动,在课本中找到知识点,掌握知识点,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了解,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中感悟、理解本课的主要观点。
  2.联系实际,编选案例,扩展活动。
  德育课新教材,每门课程的每一课都有教学活动,且针对性较强,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采用。但德育课又具有实时性的特点,教师应当根据时事、本地、本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另外设计教学活动,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生活化,即设计的教学活动要贴近学生实际,要坚持“近”、“小”、“实”、“亲”四原则。“近”,就是活动要贴近生活,贴近专业,贴近实际;“小”,就是活动要从小事着眼,从小处入手;“实”,就是活动要真实可信,不能胡编乱造;“亲”,就是活动要亲切感人,可亲可信。这样较容易引发学生心理共鸣,激发探究兴趣,从而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反之,则收效寥寥。
  时效性,设计的教学活动要反映当前热点问题,紧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步伐,切中学生的兴奋点、关注点,使学生在饱满的精神状态下完成学习任务。
  专业化,设计的活动要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例如,笔者在进行《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三课的“依法纳税”的教学时,在会计专业班级设计的教学活动就是一分钟演讲“不做假账”,而在其他专业设计的教学活动是小辩论“学生没有自己的个人收入来源,我们有没有纳税”。
  方向性,设计的教学活动应以正面教育为主,反面教育为辅。运用事例时应把握正确方向,唱响主旋律,多弘扬正气,讴歌正义,用积极的例子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浩然正气。
  二、探——活动教学实施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活动教学法在德育课中的应用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创设情境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及兴趣,引发体验。在德育课的活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恰当地运用实物演示、直观的音像或者相关的音乐作品、故事诗歌小品等形式和手段创设情境,借助这些情境的直观性、形象性,激发相应的直觉情感,引发讨论、辩论,使之进入所创设的情境中,主动学习课本内容。
  2.互动对比,合作学习。
  根据教学内容和问题难易的实际,合理确定教学活动的规模,组织学生进行同桌、学习小组或全班范围的活动。在活动时,鼓励学生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见解;鼓励学生争论和辩论;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发言,把自己观察、阅读、思考、探究和论证的收获和结论告诉其他学生,避免因教师单方面说教、直接灌输而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3.反思自省,体悟内化。
  反思自省是学生对其所获得的感受、感悟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自己究竟得到了什么,同时回顾反思亲身经历的整个过程,思考自身在哪些方面进行了体会与感悟,从而全面、理性地掌握知识。例如笔者在进行《哲学与人生》第十三课“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的教学时,设计的教学活动就是以寝室为单位排演一个反映如何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的小品,学生通过编排、表演、观看发挥反省与内化的作用。
  4.点拨评价,拓展延伸。
  当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遇到障碍时,教师应进行必要的启发、引导与延伸。教师的“拨”,要找准火候、抓住时机,恰到好处。在学生想要弄懂而又弄不懂、想要说而又说不出来、想要做而又不知道怎样做的时候,教师才启发和引导他们,点拨要点中问题的“题眼”,然后由学生自己搬掉障碍,而不是由教师在点拨时直接为学生搬掉,不要把所有问题都给学生解决完毕。例如笔者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第四单元“第二课做好就业准备”设计的教学活动中模拟招聘会,通过学生模拟面试,随时指出面试时出现的问题,一起讨论,解决问题。
  三、探——活动教学模式
  一般来说,德育活动教学大体可分为如下类型(或形式):(1)讨论探究式;(2)辩论明理式;(3)情感体验式;(4)情景模拟式;(5)角色扮演式;(6)演讲报告式;(7)调查访谈式;(8)文艺表演式;(9)知识竞赛式;(10)展示交流式;(11)游戏活动式;(12)参观考察式;(13)影视欣赏式;(14)社会实践式;(15)综合活动式,等等。   但是,对于德育活动课模式进行准确界定往往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某些课很难说它采用哪一种模式进行。因为一堂高质高效的德育活动课需要教师从不同的角度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与学生共同感悟,体验德育的魅力,享受德育带来的乐趣,诠释德育的内涵,尽可能增强课堂吸引力与感染力,实现学生知、情、意、信、行的和谐统一,提高活动课的实效。
  四、探——活动教学法的实效
  活动教学法符合中职生的认知规律,能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的教学原则,具体有以下方面的效果。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德育课理论性强,枯燥乏味,单凭教师讲解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运用活动教学法,可以在课堂中创设宽松的教学情境,拓展思维,启迪思想,碰撞火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例如笔者在每学期的第一节课都会先介绍本门课的概况,然后让学生自己浏览课本,最后让学生提出感兴趣的章节,教师记录,并在以后的教学中对这些内容精讲,扩展。
  2.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德育课在实施活动教学中改变了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了自学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符合新课改教学大纲的要求。
  3.有利于中职生能力的培养。
  活动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学习为理念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直接参活动,探究未解的问题,这为锻炼、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创造了条件,而这些能力又是注重实操能力的中职生必备的。
  五、探——实施活动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有活动无体验。
  在活动教学中,应避免出现有活动无体验的情况。如课堂上,学生一会忙这,一会忙那,课室乱糟糟、闹哄哄,却美其名曰“动中学”。这是为活动而活动的做法,导致活动中动手与动脑相脱节、有活动无体验、无反思、活动无价值的现象,因此应将对活动形式的重视和对活动质量的重视有机结合起来,正确处理活动过程与活动结果的关系,使活动更有效,活动更有体验。
  2.有形式无体验。
  活动教学,强调学生主体性,参与性,合作性。但是在课堂上片面追求教学活动这一形式,而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参与度及过程没有认真设计和指导,导致学生在活动中流于形式,被动活动,或者只是几个优秀学生在活动,其他学生成了陪衬或听众。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做好设计和指导,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获得深刻体验。
  3.活动教学的适用性。
  活动体验式教学方法并不适合所有教学内容,知识点较多、情景比较复杂的内容就不宜运用此教学方法。
  4.活动中避免“放任自流状态”。
  教师在创设活动、引发学生的体验后,绝不能袖手旁观或无所事事,而应该适时地给予学生指导与激励性评价,这样不仅能够使师生、生生间的体验、感悟充满交流性,而且能充分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
  5.掌握教学时间。
  活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留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在活动过程中,不能因找不到正确答案而争论不休,教师要有效地加以控制,合理分配时间。
  总之,活动教学法适时、恰当地运用于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效果显而易见,是符合新课改背景下德育课教学要求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笔者希望活动教学法成为中职德育课的Style,喜欢学习德育课成为中职生的Style。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教职成[2001]2号.
  [2]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教学艺术与实践[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4.
  [3]韩立福.有效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其他文献
诵读原本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孙洙曾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然而,在现代中学语文课堂中,却很少听到琅琅书声。究其根源,一方面,中学生已经逐渐成熟,或觉得朗读出声有失脸面,或懒于出口,羞于出口。另一方面,忽略朗读,教学任务繁重,课时紧张,教师往往将课堂大部分时间花在课文分析上,要求学生重视理解和分析课文,而忽视学生的朗读,长此以往,中学语文课堂上
摘 要: 幼儿年龄小,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随机教育的事例往往具有极强的情境性、直观性,容易被幼儿理解和接受。可见,幼儿园进行随机教育非常必要。可现如今,幼儿教师比较重视对幼儿进行有计划的系统教育,而忽略偶发事件中的随机教育因素。本文就生活中的随机教育、教育教学中的随机教育和游戏中的随机教育三方面阐述幼儿园该如何进行随机教育。  关键词: 幼儿园 随机教育 生活 游戏 教育教学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
摘 要: 在国家开展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建设和全面加强校企合作机制改革的背景下,职业院校开展的社会化培训工作在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论述了开展社会化培训工作的过程,提出以赛促学、订单式培养、注重综合素质培养、加强过程管理等提升培训工作的措施与建设思路,提升中等职业学校社会培训工作成效,拓展教育职能,更好地为地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 中等职业
叶澜教授说:“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流,教育是人类的一种特殊交往活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只有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通过师生的有效互动,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才能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中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实现课堂活动信息的有效交流与传递,在获得知识与经验的同时开启心智,发展能力,增强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打破传统的“一言堂”,提倡“群言堂”,保证课堂有效互动,是广大老师们提高课堂
摘 要: 文章阐述了教师立足教材内涵,优化小学毕业班数学复习活动的策略;深入浅出地讲解怎样引导学生理解和巩固旧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地整理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强化小学毕业班数学复习效果。  关键词: 教材内涵 教学钝感 知识基础 小学毕业班 数学复习  小学数学毕业班复习课要从课程标准理念出发,引导学生通过精讲多练复习已学过的数学知识,做到漏缺有补,学有所得,进一步提高数学知识
摘 要: 本文探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合理应用。采用多媒体与讲述及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记录及考试成绩,比较改革前后的教学方法,结果说明经过改革规范后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效果明显优于改革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多媒体辅助教学 生物化学教学 合理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类学校的教学设备也在不断更新,特别是高等院校,大部分教室都装有多媒体教学设备,这给课堂
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中,新旧理念不可避免地产生碰撞。陈旧的教学方法、手段、模式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相吻合,影响了教学成效与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以创新的理念主导教育教学工作,大力破除陈旧理念的桎梏,为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强劲支撑。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弊端。  长期以来,应试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影响并未完全消除,整个教学工作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部分教师在
摘 要: 近年来,对于家校合作及家庭、集体和学校三者的合作教育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儿童在认知行为、基本判别能力和文化知识的吸收上都处于被动状态,所以基础教育阶段的儿童应该受到格外的关注。如何使处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更顺利、更安全、更正确地引导,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课题,也是家庭、集体和学校体现和完善其教育功能的一个课题。  关键词: 社会化 基础教育 家校合作 
摘 要: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素质要求非常高的学科,引入情境教学方法,对于促进学生理解,强化学生体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析初中语文情境教学的特征、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情境教学 存在问题 改进策略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其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开发学生智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摘 要: 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者所在学院2014年在“四位”一体学生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全”育人的管理思路。作者结合自身班主任实际工作讨论了“三全”育人的途径和实现方式。  关键词: “四位”一体 “三全”育人 高职班级管理 班主任工作  引言  2014年,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在“四位一体”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三全”育人的学生工作管理思路,并在《关于进一步推进‘三全’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