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图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好地理知识的基础,也是地理信息的浓缩和直观表达,更是获取地理知识以及进行地理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地理教学中经常运用地图,可以加强地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与趣味性,对于提高地理课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巩固记忆、培养能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
在地理课堂教学生涯中,我发现在九年义务教育地理教材的编写中越来越突显出这样一个特点:依据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编排了大量的教学插图。其中有反映地理事物面貌的素描图,有说明地理事物成因的示意图等。这些图象直观、形象、生动,对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表象特征,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而分析地理事物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起到了文字内容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对地图教学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也是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也是我本人非常认可的教学方向。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做法:
一、教会学生阅读地图
起始年级就要教给学生阅读地图的方法。七年级学生还很小,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理解能力较差,教师应该耐心细致、有步骤地教会他们阅读地图。
1.学会看地图标题。地图标题注明了地图的属性,这是阅读地图的前提。首先要指导学生找准地图,了解不同地图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
2.看地图图例,地图注释。
3.看地图内容。教师要紧扣地图主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结合地图标题、图例进行思考,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然后,教师再归纳总结,并适时板书,阐述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
例如,我在讲东南亚一节,指引学生看《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图时,首先告诉学生这是一张地形图,通过学习我们要掌握的是中南半岛地形的分布特点以及对河流、城市分布的影响,并提出问题。然后,指导学生先看分层设色地形图图例,了解不同的颜色代表的不同海拔高度,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说出中南半岛各地区的不同海拔高度及范围,并回答我提出的问题。学生们非常热情地讨论,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很顺利地总结得出北高南低的地势导致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并根据河流上、下游的相对高度推断出上游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下游河床宽坦,泥沙沉积形成冲积平原。正如一位同学所说,以前看到彩色地图只当是为了好看,而今天才看出它竟然包含了这么多知识。
二、认真设计地理略图,提高地理教学效果
在地理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计地理略图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既能抓住特征、突出重点,又能培养学生直接学会画地图的基本技能。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边讲边画,学生边听边记,学生的注意力随着老师的笔触和语言自然转移,做到了视听结合,头脑并用,思维集中,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并且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长江的内容时,老师在黑板上绘制长江干流略图,从长江的发源地绘起,一直画到入海口处。先画干流,给学生讲干流象一个不规则的英文字母W。然后,讲到哪里就画到哪里。首先讲上、中、下游的划分,把宜昌和湖口两地名称用红笔标在干流上;接着讲长江上、中、下游的特征,并标注在适当的位置上,上游“水流湍急,水力丰富”,中游“河道弯曲,容易泛滥”,下游“江阔水深,便于航运”。然后用蓝色粉笔从西向东画出主要支流,边画边讲哪些支流在上游,哪些支流在中游。这样,有形有意,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地理略图不是静而是动的感觉,可以特别体现事物的特征,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力,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了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制作自绘地图,降低学生学习地理的难度
课前自绘地图。根据学案内容绘制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地图,以图释文,以图释疑,这更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乐于学习地理,主动掌握地理知识。通过学科组教师的积累,现在我们的自绘地图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湘教版教材中涉及到的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方面的重要地图我们都进行了绘制,有些已经在循环使用,有些在新一轮教学中将不断完善。
总之,正如香港教育家汪广仁所说:“教学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利用地图教学是地理课最突出、最有效的特点和方法。我觉得能自如运用地图是广大地理教师实现教学艺术的基础。能否学好地理,主要就看师生能否用好地图,能否挖掘出地图中隐含的语言。通过地图,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分析、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这是其他学科不能代替的,同时也是地理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艺术的体现。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更要加强地图教学实效性的探索,培养学生自绘地图的能力。
(作者电话:13309451529;信箱:1364661043@qq.com)
在地理课堂教学生涯中,我发现在九年义务教育地理教材的编写中越来越突显出这样一个特点:依据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编排了大量的教学插图。其中有反映地理事物面貌的素描图,有说明地理事物成因的示意图等。这些图象直观、形象、生动,对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表象特征,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而分析地理事物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起到了文字内容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对地图教学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也是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也是我本人非常认可的教学方向。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做法:
一、教会学生阅读地图
起始年级就要教给学生阅读地图的方法。七年级学生还很小,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理解能力较差,教师应该耐心细致、有步骤地教会他们阅读地图。
1.学会看地图标题。地图标题注明了地图的属性,这是阅读地图的前提。首先要指导学生找准地图,了解不同地图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
2.看地图图例,地图注释。
3.看地图内容。教师要紧扣地图主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结合地图标题、图例进行思考,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然后,教师再归纳总结,并适时板书,阐述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
例如,我在讲东南亚一节,指引学生看《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图时,首先告诉学生这是一张地形图,通过学习我们要掌握的是中南半岛地形的分布特点以及对河流、城市分布的影响,并提出问题。然后,指导学生先看分层设色地形图图例,了解不同的颜色代表的不同海拔高度,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说出中南半岛各地区的不同海拔高度及范围,并回答我提出的问题。学生们非常热情地讨论,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很顺利地总结得出北高南低的地势导致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并根据河流上、下游的相对高度推断出上游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下游河床宽坦,泥沙沉积形成冲积平原。正如一位同学所说,以前看到彩色地图只当是为了好看,而今天才看出它竟然包含了这么多知识。
二、认真设计地理略图,提高地理教学效果
在地理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计地理略图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既能抓住特征、突出重点,又能培养学生直接学会画地图的基本技能。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边讲边画,学生边听边记,学生的注意力随着老师的笔触和语言自然转移,做到了视听结合,头脑并用,思维集中,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并且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长江的内容时,老师在黑板上绘制长江干流略图,从长江的发源地绘起,一直画到入海口处。先画干流,给学生讲干流象一个不规则的英文字母W。然后,讲到哪里就画到哪里。首先讲上、中、下游的划分,把宜昌和湖口两地名称用红笔标在干流上;接着讲长江上、中、下游的特征,并标注在适当的位置上,上游“水流湍急,水力丰富”,中游“河道弯曲,容易泛滥”,下游“江阔水深,便于航运”。然后用蓝色粉笔从西向东画出主要支流,边画边讲哪些支流在上游,哪些支流在中游。这样,有形有意,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地理略图不是静而是动的感觉,可以特别体现事物的特征,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力,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了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制作自绘地图,降低学生学习地理的难度
课前自绘地图。根据学案内容绘制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地图,以图释文,以图释疑,这更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乐于学习地理,主动掌握地理知识。通过学科组教师的积累,现在我们的自绘地图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湘教版教材中涉及到的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方面的重要地图我们都进行了绘制,有些已经在循环使用,有些在新一轮教学中将不断完善。
总之,正如香港教育家汪广仁所说:“教学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利用地图教学是地理课最突出、最有效的特点和方法。我觉得能自如运用地图是广大地理教师实现教学艺术的基础。能否学好地理,主要就看师生能否用好地图,能否挖掘出地图中隐含的语言。通过地图,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分析、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这是其他学科不能代替的,同时也是地理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艺术的体现。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更要加强地图教学实效性的探索,培养学生自绘地图的能力。
(作者电话:13309451529;信箱:136466104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