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我们数学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就应当把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作为导向,使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平铺直叙地讲解,一般是不会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如果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创设具有趣味性、探究性的问题情境进行教学,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欲,从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学习。那怎样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呢?
一、以学习兴趣为基础,创设问题情境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一个人为了探索知识和认识事物的意识倾向,学生在学习中带有兴趣,才能表现出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例如:在教一年级认识物体时,利用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在桌上搭积木,然后让同桌来数一数,他搭的积木各用了多少个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小学生的思维水平以具体形象为主,我们需要保持一颗童心,善于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出发,这样才能捕捉到一幅幅令孩子们心动的画面,设计出一个可亲可敬的情境。
二、把握认知基础,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是以问题开始的,最能激起学生思维火花的就是他们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结合知识点创设问题情境,更能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激发学生积极寻求解答方法的欲望。
例如:在教学“平均数”一课时,给学生创设一个拍皮球的比赛,选了3个男生代表和4个女生代表,每人拍一分钟,计算男女生的总数,成绩出来了,男生一共拍了57个,女生一共拍了62个,如果选一支队伍参加比赛,选择男生组还是女生组呢?男生1:老师偏心,女生多一人,不公平。男生2:如果我们男生也有4人的话,或者去掉一个女生的话,肯定比她们拍得多。男生3:你们看刚才黑板上的记录,我们每一个男生都比她们每一个女生拍得多,选女生不同意。学生的质疑,让大家遇到了“认知冲突”,立即产生解疑的强烈要求,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
三、利用新旧知识,创设问题情境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也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老师要在学生的认识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索欲望。教师通过层层设疑的提问,不断引发学生思考,激励学生主动去参与新知识的学习。学生经过积极的身心参与,认真地归纳总结,会心生顿悟,豁然开朗。
例如:在“巧测体积”这一课时,教师拿出一颗铁螺丝,问如何测出它的体积,学生一脸疑惑,只知道可以测量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这个不规则的东西如何测量。这时给学生播放一段录像--《阿基米德称皇冠》的故事。学生恍然大悟,纷纷举手,可以测量。所以,情境创设不只是一堂课的简单铺垫,而应成为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
四、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生是好动的,他们爱动手、动口、爱听富有动作声音色彩的语言。思维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具有直观具体性特征,即学生在进行分析时要依赖于真实的实物或图形等,让学生动手操作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丰富其感性认识,增强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一课时,让学生先从书上剪下相同形状的两个三角形(可以是锐角,直角或钝角),学生在小组中拼图形,做好后,分别指名演示拼法(同样的两个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的方法不止一种)。这样,通过不同形式,多层次的练习,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加深对三角形与相应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关系的认识。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自主参与实践活动,创设问题情境
思维指导实践,实践是活动的过程。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局限性之间的矛盾,必须从学生动手操作和亲身实践。在操作和实践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分工、合作、讨论等手段,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主动学习的状态,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
下面是笔者在讲“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所创设的情境:课前由学生自由组成活动小组分工:一把剪刀,一张画有平行四边形的硬纸板,直尺,草稿本。上课了,按照活动小组就座,教师导课后,学生进入实际操作。首先每个小组剪下平行四边形的图形,然后按高剪下一只角,拼成一个长方形,结果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长方形的面积,继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底乘高。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们人人动手,不时交流,然后让学生到黑板展示操作成果。在这个教学情境中,学生都愿意参与到动手操作的实践中,当他们发现实践的结果与定理一致时,脸上都洋溢着喜悦。
总之,不管创设什么样的数学问题情境,核心是蕴含其中的数学问题。因此,教师应深入挖掘情境与数学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责编 阮 妮)
一、以学习兴趣为基础,创设问题情境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一个人为了探索知识和认识事物的意识倾向,学生在学习中带有兴趣,才能表现出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例如:在教一年级认识物体时,利用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在桌上搭积木,然后让同桌来数一数,他搭的积木各用了多少个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小学生的思维水平以具体形象为主,我们需要保持一颗童心,善于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出发,这样才能捕捉到一幅幅令孩子们心动的画面,设计出一个可亲可敬的情境。
二、把握认知基础,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是以问题开始的,最能激起学生思维火花的就是他们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结合知识点创设问题情境,更能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激发学生积极寻求解答方法的欲望。
例如:在教学“平均数”一课时,给学生创设一个拍皮球的比赛,选了3个男生代表和4个女生代表,每人拍一分钟,计算男女生的总数,成绩出来了,男生一共拍了57个,女生一共拍了62个,如果选一支队伍参加比赛,选择男生组还是女生组呢?男生1:老师偏心,女生多一人,不公平。男生2:如果我们男生也有4人的话,或者去掉一个女生的话,肯定比她们拍得多。男生3:你们看刚才黑板上的记录,我们每一个男生都比她们每一个女生拍得多,选女生不同意。学生的质疑,让大家遇到了“认知冲突”,立即产生解疑的强烈要求,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
三、利用新旧知识,创设问题情境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也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老师要在学生的认识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索欲望。教师通过层层设疑的提问,不断引发学生思考,激励学生主动去参与新知识的学习。学生经过积极的身心参与,认真地归纳总结,会心生顿悟,豁然开朗。
例如:在“巧测体积”这一课时,教师拿出一颗铁螺丝,问如何测出它的体积,学生一脸疑惑,只知道可以测量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这个不规则的东西如何测量。这时给学生播放一段录像--《阿基米德称皇冠》的故事。学生恍然大悟,纷纷举手,可以测量。所以,情境创设不只是一堂课的简单铺垫,而应成为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
四、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生是好动的,他们爱动手、动口、爱听富有动作声音色彩的语言。思维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具有直观具体性特征,即学生在进行分析时要依赖于真实的实物或图形等,让学生动手操作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丰富其感性认识,增强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一课时,让学生先从书上剪下相同形状的两个三角形(可以是锐角,直角或钝角),学生在小组中拼图形,做好后,分别指名演示拼法(同样的两个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的方法不止一种)。这样,通过不同形式,多层次的练习,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加深对三角形与相应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关系的认识。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自主参与实践活动,创设问题情境
思维指导实践,实践是活动的过程。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局限性之间的矛盾,必须从学生动手操作和亲身实践。在操作和实践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分工、合作、讨论等手段,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主动学习的状态,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
下面是笔者在讲“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所创设的情境:课前由学生自由组成活动小组分工:一把剪刀,一张画有平行四边形的硬纸板,直尺,草稿本。上课了,按照活动小组就座,教师导课后,学生进入实际操作。首先每个小组剪下平行四边形的图形,然后按高剪下一只角,拼成一个长方形,结果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长方形的面积,继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底乘高。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们人人动手,不时交流,然后让学生到黑板展示操作成果。在这个教学情境中,学生都愿意参与到动手操作的实践中,当他们发现实践的结果与定理一致时,脸上都洋溢着喜悦。
总之,不管创设什么样的数学问题情境,核心是蕴含其中的数学问题。因此,教师应深入挖掘情境与数学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责编 阮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