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我们该如何演奏帕格尼尼随想曲

来源 :音乐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hun5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整场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全集音乐会拉下来,还能再轻松加演一段充满哲思的巴赫无伴奏(《C大调第三奏鸣曲BWV1005》第三乐章广板)以及一首疯狂难度的恩斯特“魔王”大随想曲(改编自舒伯特同名艺术歌曲D328),恐怕也只有宁峰了!记得十多年前我第一次无意中在网络上看到他的演奏视频,就产生过一种十分微妙的感觉,似乎让我“想到奥伊斯特拉赫又忘掉奥伊斯特拉赫”。宁峰的身形轮廓以及音乐处理的大线条自然会让人联想到老奥这位代表20世纪巅峰水准的前辈人物;而他的演奏在很多细节上则又进一步呈现出通常只有当代顶尖音乐家才会具备的原典意识与缜密思维,体现了21世纪音乐表演的新趋势。


一、回归原作、拨云见日


  2021年9月10日晚,宁峰在上海音乐厅的帕格尼尼随想曲独奏音乐会生动展现了这种趋勢。有趣的是,官方节目单一开头引用了美国音乐学家保罗·亨利·朗(1901-1991)的一段论述:“人人共有的对帕格尼尼的无限赞赏,并不是针对他的音乐……而是他在演奏技巧方面的大胆。人们在帕格尼尼的独奏音乐会上听到的和印出来的乐谱相差甚远……”(摘自《西方文明中的音乐》)这段话可能大致适用于对帕格尼尼本人的评价,但却几乎不能套用在宁峰这里。事实上,宁峰的帕格尼尼随想曲可能是有史以来最为尊重原谱的演绎之一,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作是历史知情表演(Historically Informed Performance,HIP)的理念在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延伸应用,从而显著改变了我们对于这类演奏家兼作曲家的作品所抱有的“炫技第一、音乐第二”的旧观念。
  造成这种陈旧观念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在20世纪中后叶之前,这套随想曲更多被视为小提琴高难技巧的训练材料,长期缺乏坚实可靠的乐谱版本。根据英国小提琴家兼音乐学家Robin Stowell等学者的研究,在由意大利著名出版商Ricordi于1820年首次发行的帕格尼尼随想曲抄本中,充满了音符、休止符、升降记号、连线等演奏法的错漏,力度、速度等表情记号的篡改及缺失(例如第6首的Lento被改为Adagio)等。这些问题在随后流传于世界各地的后继版本中均未被彻底修正过来,直到1974年Ricordi影印出版了在历史档案馆中沉睡多年的帕格尼尼亲笔手稿,很多长期以讹传讹的错漏才被逐渐纠正过来。目前,国际公认的较为可靠的帕格尼尼随想曲乐谱为德国亨乐出版社(Henle Verlag)于1990年前后推出的净版。而在国内影响力最大的版本要数原上海文艺出版社与人民音乐出版社先后发行的加拉米安(Ivan Galamian,1903-1981,小提琴教育家)编订版,各大音乐学院师生几乎人手一本。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宁峰难能可贵地基于对原作手稿与净版乐谱的仔细研读,尽力摆脱了青少年时代可能存在的肌肉记忆,在演奏中最大限度地尊重了帕格尼尼的原始连线(弓法)、演奏法、表情术语乃至在很多老版本乐谱中曾被无端改写的“疑似错音”等。为此,他不惜承担更大的技巧负担或是以略微降低局部音响的光鲜度为代价,深入挖掘并保全了作曲家的原始意图与作品的整体艺术效果。例如,在难度颇大、篇幅最长的第4首中,他在帕格尼尼给定的Maestoso(庄重的)基本速度与情绪提示下,不遗余力地采用大量柔性伸缩的rubato与力度起伏有效发掘出了乐曲中悲情咏叹、急流勇进与谐谑俏皮等多个侧面,同时也让这首“巨无霸”变得难上加难。又如,在第5首中他固执坚守了作品头尾段落中的超长连线以及中间段落3+1不对称划分的抛弓。然这无疑会进一步提升难度,并让炫技的色调略显暗淡,但却有助于让整首乐曲形成明确的方向感与坚实的结构力。



  此外,宁峰还在第9首“狩猎”中很少见地采用了作曲家原谱中的跨重音连线来演奏和弦段落,从而在我们似乎早已习以为常的“耕地式挥耙”中成功注入了向前不断推进的动力。类似地,在第11首中,他在头尾的抒情行板段落中也尽量坚持了帕格尼尼在连续和弦上标注的连线,这有助于让和声的递进更富有逻辑性与语气感;而在中间标注了Contro(反对/针对)表情记号的急板中,他把这个附点节奏与三连音快速交替着风驰电掣的段落,通过速度力度对比等手段塑造成为一场针锋相对、唇枪舌剑、酣畅淋漓的精彩辩论……正由于这些基于原作的深入洞悉,24首风格各异的随想曲在宁峰的精妙设计与大胆塑型下几乎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也让演奏中偶尔的小瑕疵与小纰漏变得无足轻重。

二、音乐优先、整体构思


  这种富有创造性的宏观设计甚至超越了作曲家的预期。学者们通常认为,这套随想曲是帕格尼尼在1817年向Ricordi出版社提交手稿前的这十多年间,按照6首+6首+12首的组合先后创作出来的,在技法、风格和调性等方面并没有特别明显的统一性。在较晚的一份疑似属于帕格尼尼本人的抄本中,除了第23首外,每一首都大致根据风格特点分别题献给了当时有影响力的音乐家,其中包括维厄当(第1首)、恩斯特(第5首)、李斯特(第7首)、罗德(第14首)、斯波尔(第15首)、克莱采尔(第16首)与巴齐尼(第21首)等,而第24首的献词则是:“[献给]尼科罗·帕格尼尼,不幸已入土(sepolto pur troppo)”。整套作品的形式多样性还体现在作曲家在后12首中大量采用了在前12首中从未明确使用过的“从头反复”(Da Capo)标记,这带来了创作与记谱的便利,但却给演奏者通过构思设计来避免重复啰嗦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在第13首“魔鬼的笑声”中有很多反复出现的动机材料,宁峰在演奏中则通过在力度布局以及速度弹性等方面富有逻辑性与语气感的变化,巧妙破除了复制粘贴的风险,并最终通过有些故弄玄虚的弱收处理,把观众的期待自然引向了恰巧具有和声联系的第14首“进行曲”。依照类似策略,像第17首这样密集繁复的半音阶与换指八度表演,在他的精心安排下也成了趣味盎然的对话与惊险刺激的追逐;而第19首中那些喋喋不休的鸟鸣音型,似乎也具有了条理清晰的前因后果,并与随后在G弦上蹿下跳的野性跑动形成呼应。又如,在第21与第22首中都包含有较多平行六度与三度(或十度)的条带状旋律,很容易造成听觉上的疲劳,而宁峰则采用夸张的力度、音色与语气变化,让这些轮廓相似的材料具有了或深沉、或妩媚、或张扬的性格,并为随后由连顿弓、跳弓等复杂弓法构成的快速灵动段落进行了充分的酝酿与铺垫。
  显然,宁峰的主要关切点早已不在于那些足以压垮大多数人的快速双音与换把、抛弓与连顿弓等左右手硬技巧,而是在深入解读原作的基础上到达了音乐表现与音响设计的更高层面。如此,最后的第24首随想曲——可能是西方音乐史中影响力最大的主題与变奏,激发了李斯特、勃拉姆斯与拉赫玛尼诺夫等诸多作曲家的灵感,同时也是小提琴各种高难技巧的大合集——在他的精心布局下,形成了一股能够连续贯穿十多个变奏的超长气息、叙事线索及整体轮廓,而所有局部的炫技因素几乎都谦逊地从属于这个宏观架构;或许只有一两处光彩夺目的小例外:在连续和弦的第8变奏中,受感染于现场热烈爆棚的气氛,宁峰果断打开了帕格尼尼的原始连线;而当第9变奏的左手拨弦下行音阶如同鞭炮般在上海音乐厅的“海上蓝”穹顶清晰地炸裂开来时,很多内行听众都瞠目结舌地相觑一笑。

三、基于完备历史信息的创造性演绎


  总体而言,宁峰演奏的帕格尼尼随想曲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21世纪音乐表演的全新理念。他在加演巴赫前曾面对全场观众说到,这一个多小时的随想曲至多只是“第二重要”的小提琴文献。事实的确大致如此,但或许还有些值得一提的弦外之音:首先是他在演奏中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的技巧从属于音乐、局部服从于整体、尽可能基于原作来启迪直觉与创造力等理念;其次是他似乎已经有意无意地把原先主要用于巴赫、莫扎特等早期大牌作曲家的虔敬心态与历史意识,沿用到了帕格尼尼乃至后继者恩斯特等人的身上,并确实带来了不同凡响的效果,大大拓展了我们对于此类炫技型音乐家及其作品的固有认知。这除了体现出宁峰个人高超的演奏技巧、全面的音乐修养以及严肃的艺术态度以外,当然也是早已不可逆转的国际潮流,具有显而易见的历史必然性:与20世纪的老前辈们所处的境遇完全不同,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随时打开电脑或手机都可以便捷地下载到帕格尼尼随想曲的原始手稿、数十个不同时期的乐谱版本、以几何级数递增的音像资料,更不用说国内外各大出版社至今还在不断推出的净版、教学版乐谱以及各种研究著作与公开课、大师班等等。在这种信息量全面趋于完备饱和的大环境下,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对那些重要的经典作品进行彻底的反思重构呢?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16BD052)成果。国家“双一流”高校建设与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创新团队建设扶持项目资助
  本文图片由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提供
其他文献
【摘 要】 近10年来,中国摄影史研究现出两条路径,分别指向“图像证史”和“摄影的历史”。在全球视野的跨学科语境中,中国摄影史研究不是“去中国化”,考察摄影媒介本土化的历史应该成为本土摄影史研究的重心。追问摄影史的本土性,实际上是追问摄影实践的主体性问题。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在1937年举办的“摄影:1839—1937”展览是欧美国家第一个摄影的媒介史调研,由此开启了20世纪摄影史的美国化进程。作为
关于当代艺术新的发展趋向这一现象,我有着较长时间的观察和思考,但考虑在场的大多数人在此之前对这个现象可能没有深入了解过,因此这里先做一些简单知识的介绍,然后分析一些现象,不进行过多的理论阐释。  一  先讲一下什么是当代艺术,尤其是什么是中国当代艺术。2009年,我跟詹姆斯 · 埃尔金斯(James Elkins)一起在北京组织了“中国当代艺术 · 国际论坛”,这次论坛的主题就是“什么是中国当代艺
【摘 要】 庄子在解构日常世俗“态度式”心物关系过程中,建构了一种新型的心物直观关系。庄子主张以境界之心会通外物之性,成就了身心、主客一体共存的生命美学境界。这种生命之境并不局限于静观的精神体验,还以心—手(身)—物自由流转的技艺方式转化为一种人生实践。在艺道两进的视野中,传统技艺也不再是一种人为的技术或巧能,而成为人生之道的操守与修行。  【关键词】 庄子;心物关系;直观;技艺  “心物关系”是
【摘 要】 在《艺术与科学》一文中,其时留日求学已有小成的青年滕固,以“文化科学”的视角观照其时的“科玄论战”,尝试阐明新兴的“艺术学”的知识学基础。“科玄论战”的核心论题之一,就是心理、特别是其中幽微难言的情感部分及其相关的美与艺术领域,能否成为或狭义或广义的“科学”所研究的对象。在论争一方的唐钺看来,在“所与性”的基础上,是可以通过因果律来构建心理活动的联系,将之纳入狭义科学的研究范式之中的;
【摘 要】 “什么是艺术”是20世纪后半叶英美分析美学领域的核心问题,艺术体制论是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定义之一。从时代背景看,艺术体制论受到了当时激进的新艺术形式的启发,试图弥合传统艺术和先锋派艺术之间的鸿沟。从理论上溯源,它致力于回应艺术无本质论的挑战。在曼德尔鲍姆对“家族相似”概念的反思,以及丹托“艺术界”理论的影响下,迪基坚持从内在的关系属性中寻找艺术之间的联结点,从艺术与社会语境的密切关系角度
【摘 要】 从社团、报刊、展览三个主体出发,可以探寻民国时期新兴书法活动的传播空间。  民国时期,结社作为一种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的形态,吸收了西方“行会”的精髓,逐渐发展为现代专业社团,形成了各种新兴的书法社会组织。报刊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在近代书法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展览作为一种新兴的书法传播方式,更是对书法创作风格与形态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在以这三个主体为代表的现代传媒和传播机制的影响与
【摘 要】 原始时代的艺术,从工具美饰和人体美饰中产生,在仪式中成型。原始仪式的四因素:仪式地点、仪式之人、仪式器物、儀式过程,是作为艺术得以展开的基本结构。原始艺术是以原始时代的核心观念即宇宙之灵为基础而产生的。原始艺术同时是灵显之物。原始的宇宙之灵为虚体,从原始时代向早期文明的演进,即虚体之灵向实体之神的演进,城市和神庙是早期文明的主要形式,艺术体系在神庙中展开。早期文明是以神像为主的艺术,具
【摘 要】 中国书法玄妙精神的探讨完成于晋唐之间,其中,承载儒家和道家思想精华、贯通艺术活动主客二端、具备形而上意蕴的“道心”是一个核心概念,它有“法道”与“本心”两个彼此关联的路径,其内涵关涉先秦和汉唐礼乐文化中的时间次序和节律、空间布局和等差、人事秩序和情理法度,以此架构了中国书法的哲学意蕴,使之具备通玄达微的可能。  【关键词】 中国书法;玄妙精神;法道;本心  中国书法玄妙精神的探讨完成于
古筝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清朝末期以来由于没有专业记谱方式,导致发展相对迟缓。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导下,文艺工作者们开始对古筝艺术进行挖掘、整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有了新的发展。50年代初期,许多高等院校相继开设古筝艺术专业,一些古筝演奏造诣较高的艺人被聘请到专业院校任教,培养了大批技艺高超的优秀演奏人才,使古筝艺术得到繁荣发展。1953年,东北音专(现沈阳音
《礼记·乐记》中记载:“情动于中,顾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该影片的配乐参与叙事,对主人公的心理进行了细致的刻画,用哀而不伤的音乐触动观众的心灵,引发观众内心的共鸣。影片讲述的是入殓师这个职业的故事,但并不流于表层生活流水账一般的叙述,而是深究其职业特殊性之下的人性的光辉与人世的温暖,用朴实的镜头展现出平凡又不寻常的人生图景,用死亡观照人生。通过大提琴家小林大悟亲身经历,对入殓师的态度由偏见转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