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3000多年前,中国就有了文字,这些文字是刻在乌龟壳和扁平的兽骨上的,所以被称作甲骨文。到商朝、周朝的时候,铜的冶炼和铸造技术已经十分发达,用作礼器的鼎和用作乐器的钟上面,都铸了很多文字。因为那时候人们把铜称作金,所以那些文字被称为金文或者钟鼎文。在这段时期,虽然有了文字,但还没有书。
目前发现的最早能被称为书的东西,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书简,是把竹片或木片砍成同样长短的条,然后用麻绳或皮条串编到一起;同时还出现了帛书,就是把字写在丝绸上,然后用木棒作轴,把丝绸卷起来。“册”字就是书简的象形字,多像一根线串起的竹条哇!同样,“卷”字是来源于一卷卷的帛书。这下我们知道了“第一册”、“第一卷”这些词的由来了吧。
但当时丝绸很贵,用来做书很不现实,而书简又太重了。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书简就有120斤重;而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就用了3000片竹简——他们真是太辛苦了!
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之后,在什么东西上写字的问题终于有了重大进步。不过,因为质量问题,纸张在东汉并没有普及,用的最多的还是书简和帛书。同时,在石碑上刻字也是一个重要的书写方式。
到隋唐时期,纸张的使用已经十分普及,印刷术才走上了历史舞台,就是用雕刻了字的木板一页页地印出书籍,这被称为雕版印刷。雕版印刷术在中国被发明出来并非偶然,它承载着文化传播的需求,凝聚着中国造纸术、制墨术、雕刻术、摹拓术等技术成就。而在印刷术的发展过程中,第一个重大的技术革命,就是活字印刷的发明。
在1000年前的北宋时期,有一个普通的平民,在书坊里从事雕版印刷工作,他的名字叫毕昇。毕昇每天的工作就是印书。印刷工作程序大致是这样的:先是由一些学问不多但字写得好的写字工把字写在薄薄的纸上,再把纸背过来铺在制作好的木版上,由刻字工刻出凸起的字来。这样,看起来字是反的,但印到纸上就是正常的字了。把刻好的雕版用热水冲洗干净再晾干,就可以用了。印刷的时候,由印刷工用平底刷把墨涂在雕版上,铺上纸,用干刷子在纸面刷一遍,使墨充分印到纸上,然后拿到一边晾干。逐页印好后,就可以订书了。据说一个好的印刷工一天可以印一两千页,真是太让人惊喜了!但很悲哀的事情是:一个好的刻字工一天最多只能雕刻一张版!如果刻坏了一笔,或者出现了一个错别字,那就要全部重刻。刻一套书,少则数月,多则数年,这件事情让毕昇很烦恼。
还有更烦恼的事情:每次印完的雕版,有可能以后还要用到的,就要保存起来,免得再重新刻;但有些雕版实在没有留存的价值,比如后街的张大少,几个月就能出一本诗集,连卖带送能出手七八本,其余的都堆在自家茅房门口了,这样的雕版只能当劈柴用了。即使如此,毕昇也发现虽然库房越来越大但仍然不够用。终于有一天,有人时隔三年后又要印同一本书,于是赶紧去库房里翻找原先的雕版,却发现其中一张版已被老鼠嗑坏了。庆幸的是只坏了一张版,赶紧补刻一张。可是,原先的写字工去世了,新刻的这张版与原先的字体不一样,最后只得又全部重新雕刻。
毕昇是个爱专研的人,也是个好父亲。他给儿子刻了一些木质的马、牛、羊以及马槽、锅盆等小玩具。有一天,他发现聪明的儿子一会儿把马和锅放在一起、羊和盆放在一起,一会儿又把牛和盆放一起、羊和锅放一起。不同的组合让毕昇眼前一亮:为什么不可以让每个字一次次地分别组合呢!只要事先把字单个刻好,根据书的需要排列到一起就行了,这样可以省去好多刻字的时间呀!
就这样,毕昇先用木头刻出一个个字,使用的时候,用松脂把字粘在铁板上。印刷后,用火一烤,字就会掉下来,再收起来以供下一次排版用。他发现木头字质量不好,就又发明了胶泥刻的字。毕昇死后,他的印刷活字都被人毁坏,但幸好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毕昇和他的活字印刷术,使这项技术得以流传下来。
毕昇的活字印刷也有一个缺点,就是没有保存下来的版,一些需要不断重复印刷的书籍使用精心保存的雕版更方便。所以,一直到清朝末年,雕版印刷仍然是最主要的印书方式。但这并不能掩盖活字印刷带来的技术革命,它是现代印刷技术的基础。500多年前,德国人古登堡就是受到毕昇活字的影响,发明了铅活字印刷。
现在,不仅印刷术飞速发展,铅活字印刷变为历史,甚至纸质书籍也面临着冲击——电子书籍已经成为更多人的最爱。
链接——
四大发明是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活字印刷术。它们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且经由各种途径传到欧洲,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责任编辑 赵艳芳)
目前发现的最早能被称为书的东西,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书简,是把竹片或木片砍成同样长短的条,然后用麻绳或皮条串编到一起;同时还出现了帛书,就是把字写在丝绸上,然后用木棒作轴,把丝绸卷起来。“册”字就是书简的象形字,多像一根线串起的竹条哇!同样,“卷”字是来源于一卷卷的帛书。这下我们知道了“第一册”、“第一卷”这些词的由来了吧。
但当时丝绸很贵,用来做书很不现实,而书简又太重了。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书简就有120斤重;而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就用了3000片竹简——他们真是太辛苦了!
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之后,在什么东西上写字的问题终于有了重大进步。不过,因为质量问题,纸张在东汉并没有普及,用的最多的还是书简和帛书。同时,在石碑上刻字也是一个重要的书写方式。
到隋唐时期,纸张的使用已经十分普及,印刷术才走上了历史舞台,就是用雕刻了字的木板一页页地印出书籍,这被称为雕版印刷。雕版印刷术在中国被发明出来并非偶然,它承载着文化传播的需求,凝聚着中国造纸术、制墨术、雕刻术、摹拓术等技术成就。而在印刷术的发展过程中,第一个重大的技术革命,就是活字印刷的发明。
在1000年前的北宋时期,有一个普通的平民,在书坊里从事雕版印刷工作,他的名字叫毕昇。毕昇每天的工作就是印书。印刷工作程序大致是这样的:先是由一些学问不多但字写得好的写字工把字写在薄薄的纸上,再把纸背过来铺在制作好的木版上,由刻字工刻出凸起的字来。这样,看起来字是反的,但印到纸上就是正常的字了。把刻好的雕版用热水冲洗干净再晾干,就可以用了。印刷的时候,由印刷工用平底刷把墨涂在雕版上,铺上纸,用干刷子在纸面刷一遍,使墨充分印到纸上,然后拿到一边晾干。逐页印好后,就可以订书了。据说一个好的印刷工一天可以印一两千页,真是太让人惊喜了!但很悲哀的事情是:一个好的刻字工一天最多只能雕刻一张版!如果刻坏了一笔,或者出现了一个错别字,那就要全部重刻。刻一套书,少则数月,多则数年,这件事情让毕昇很烦恼。
还有更烦恼的事情:每次印完的雕版,有可能以后还要用到的,就要保存起来,免得再重新刻;但有些雕版实在没有留存的价值,比如后街的张大少,几个月就能出一本诗集,连卖带送能出手七八本,其余的都堆在自家茅房门口了,这样的雕版只能当劈柴用了。即使如此,毕昇也发现虽然库房越来越大但仍然不够用。终于有一天,有人时隔三年后又要印同一本书,于是赶紧去库房里翻找原先的雕版,却发现其中一张版已被老鼠嗑坏了。庆幸的是只坏了一张版,赶紧补刻一张。可是,原先的写字工去世了,新刻的这张版与原先的字体不一样,最后只得又全部重新雕刻。
毕昇是个爱专研的人,也是个好父亲。他给儿子刻了一些木质的马、牛、羊以及马槽、锅盆等小玩具。有一天,他发现聪明的儿子一会儿把马和锅放在一起、羊和盆放在一起,一会儿又把牛和盆放一起、羊和锅放一起。不同的组合让毕昇眼前一亮:为什么不可以让每个字一次次地分别组合呢!只要事先把字单个刻好,根据书的需要排列到一起就行了,这样可以省去好多刻字的时间呀!
就这样,毕昇先用木头刻出一个个字,使用的时候,用松脂把字粘在铁板上。印刷后,用火一烤,字就会掉下来,再收起来以供下一次排版用。他发现木头字质量不好,就又发明了胶泥刻的字。毕昇死后,他的印刷活字都被人毁坏,但幸好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毕昇和他的活字印刷术,使这项技术得以流传下来。
毕昇的活字印刷也有一个缺点,就是没有保存下来的版,一些需要不断重复印刷的书籍使用精心保存的雕版更方便。所以,一直到清朝末年,雕版印刷仍然是最主要的印书方式。但这并不能掩盖活字印刷带来的技术革命,它是现代印刷技术的基础。500多年前,德国人古登堡就是受到毕昇活字的影响,发明了铅活字印刷。
现在,不仅印刷术飞速发展,铅活字印刷变为历史,甚至纸质书籍也面临着冲击——电子书籍已经成为更多人的最爱。
链接——
四大发明是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活字印刷术。它们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且经由各种途径传到欧洲,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责任编辑 赵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