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张照片,勾起了我的很多回忆,时隔近30年,印象虽有些模糊,但有些场景是挥之不去的,一直萦绕在脑际。那是1986年,时任全国人民政协主席的邓颖超邓大姐在第二个教师节(1985年是第一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来到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北师大),和广大教师同祝节日快乐。在主席台上,我在一侧搀扶着邓大姐,另一侧是她的秘书赵炜女士。当时我的心情非常激动,邓大姐来了,来到我们的身边,内心是无比的欣喜。
当时,我还记得中间发生了一个小的插曲。邓大姐来时,刚下汽车,秘书赵炜女士的手就被汽车挤了一下,可见当时大家既激动又紧张。我记得是在操场上开的大会,至于邓大姐当时讲了什么,我有点儿记不清了,但她一直都在鼓励教师,激励教师要认真工作,努力学习。现在,回想起来,触动颇深:邓大姐十分关心教师,也非常关心北京师范大学的发展。她曾经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小学担任过教师,因此她认为她也是北师大的校友。这让我们感到特别亲切。在第二个教师节时来看望北师大教师,我们内心的感动无以言表。在尊师重教的氛围中,在中央领导的关心下,我校才有了这么大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国家提出要有7所重点建设大学,后来增加到10所,这里面就包括北京师范大学,这足以体现中央领导对我校的重视与关心。其实,关心北师大也就是在关心全国教师,因为北师大是培养教师的地方。在历届领导的关心下,北师大才会有今天的发展,这也给予我们很大的希望。
我们当时还比较年轻,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慢慢变老,我校也在各届中央领导的关心下发展得很快。2014年,在第30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习总书记也来北师大看望各位教师,提出“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像一盏灯指明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向,也对北师大的发展特色提出了要求。我相信我校在中央领导的关心下,一定会发展得很好。我校是以培养教师为特色的师范大学,应该更为重视教师培养和教师教育工作。现在我校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但教师教育仍是其特色。我们应该把教师教育做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努力做世界一流的教师教育。
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根本问题在于教师。近些年来,国家对基础教育增加大量投入,实现了农村学校建设工程。最近,我访问了青海,海拔3 000多米的乡村学校建设得都很好,但教师水平还是有点儿跟不上。应该说基础教育办不好,高等教育也做不好,而基础教育办得好,关键在于教师。教师队伍建设,是我们当前推进教育工作、提高教育质量、进入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环节。教师是社会中最有知识、最有教养的群体,教师培养学生不仅靠他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靠他的人格魅力。我校的校训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把教师教育办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20世纪80年代,大家普遍认为教师没有什么社会地位,工资待遇也比较低,为此我们提出要重视教育。1985年年初,我与时任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席的方明等联合给《光明日报》写信,希望各届政府在春节时去看望教师,表示尊师重教。此被《光明日报》刊登在1985年1月17日的头版头条。后来,方明作为政协委员提出要设置教师节,我校王梓坤校长也呼吁设立教师节。在酝酿过程中,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所(今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也做了不少工作,介绍了其他国家设有教师节的情况,我还参加了中央办公厅在中南海召开的座谈会。在大家的提倡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把每年9月10日定为教师节的议案。
尊师重教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教师也应提高自身水平,真正值得社会的尊重。因此,在1989年,我提出:教师要成为不可替代的职业,要实现教师专业化。为此,我们努力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争取研究生学位。1996年,此项提议终于得到学位委员会批准,即出现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这不但可以提升教师的自身素养和专业水平,还能够让青年教师有个“奔头”,避免工作一段时间后出现职业倦怠。
值此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希望全体教师能够在教育过程中、在教育事业中体现人生价值,享受人生幸福,把握正确方向,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真正做青少年学生人生路上的引路人。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
(责任编辑:孙建辉
当时,我还记得中间发生了一个小的插曲。邓大姐来时,刚下汽车,秘书赵炜女士的手就被汽车挤了一下,可见当时大家既激动又紧张。我记得是在操场上开的大会,至于邓大姐当时讲了什么,我有点儿记不清了,但她一直都在鼓励教师,激励教师要认真工作,努力学习。现在,回想起来,触动颇深:邓大姐十分关心教师,也非常关心北京师范大学的发展。她曾经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小学担任过教师,因此她认为她也是北师大的校友。这让我们感到特别亲切。在第二个教师节时来看望北师大教师,我们内心的感动无以言表。在尊师重教的氛围中,在中央领导的关心下,我校才有了这么大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国家提出要有7所重点建设大学,后来增加到10所,这里面就包括北京师范大学,这足以体现中央领导对我校的重视与关心。其实,关心北师大也就是在关心全国教师,因为北师大是培养教师的地方。在历届领导的关心下,北师大才会有今天的发展,这也给予我们很大的希望。
我们当时还比较年轻,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慢慢变老,我校也在各届中央领导的关心下发展得很快。2014年,在第30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习总书记也来北师大看望各位教师,提出“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像一盏灯指明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向,也对北师大的发展特色提出了要求。我相信我校在中央领导的关心下,一定会发展得很好。我校是以培养教师为特色的师范大学,应该更为重视教师培养和教师教育工作。现在我校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但教师教育仍是其特色。我们应该把教师教育做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努力做世界一流的教师教育。
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根本问题在于教师。近些年来,国家对基础教育增加大量投入,实现了农村学校建设工程。最近,我访问了青海,海拔3 000多米的乡村学校建设得都很好,但教师水平还是有点儿跟不上。应该说基础教育办不好,高等教育也做不好,而基础教育办得好,关键在于教师。教师队伍建设,是我们当前推进教育工作、提高教育质量、进入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环节。教师是社会中最有知识、最有教养的群体,教师培养学生不仅靠他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靠他的人格魅力。我校的校训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把教师教育办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20世纪80年代,大家普遍认为教师没有什么社会地位,工资待遇也比较低,为此我们提出要重视教育。1985年年初,我与时任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席的方明等联合给《光明日报》写信,希望各届政府在春节时去看望教师,表示尊师重教。此被《光明日报》刊登在1985年1月17日的头版头条。后来,方明作为政协委员提出要设置教师节,我校王梓坤校长也呼吁设立教师节。在酝酿过程中,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所(今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也做了不少工作,介绍了其他国家设有教师节的情况,我还参加了中央办公厅在中南海召开的座谈会。在大家的提倡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把每年9月10日定为教师节的议案。
尊师重教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教师也应提高自身水平,真正值得社会的尊重。因此,在1989年,我提出:教师要成为不可替代的职业,要实现教师专业化。为此,我们努力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争取研究生学位。1996年,此项提议终于得到学位委员会批准,即出现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这不但可以提升教师的自身素养和专业水平,还能够让青年教师有个“奔头”,避免工作一段时间后出现职业倦怠。
值此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希望全体教师能够在教育过程中、在教育事业中体现人生价值,享受人生幸福,把握正确方向,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真正做青少年学生人生路上的引路人。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
(责任编辑:孙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