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业问题是关系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与安定的重要问题。自我国1999年高考扩招的实施开始,我国的高校规模便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就业政策也从曾经的“统招统分”转化成了现今的“双向选择”。在这一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渐突出,大学生逐渐成为就业大军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为什么拥有高学历、具有高素质的大学生却面临就业困难的尴尬处境? 这并不是我们高等教育改革的目的,这样的结果也显然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就必须深入了解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实施对策。
一、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心态问题凸现
严峻的就业形势增大了毕业生的心理压力,让他们产生了对未来就业去向的过度担忧,从而出现了焦虑、恐慌等不良心理状态。刚刚进入毕业班阶段,就业难就成了学生们的口头禅。毕业生普遍显得焦虑、恐慌,心情烦躁,有的学生甚至出现了忧郁、自闭等症状。不少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也往往会显得急切、盲目,海投简历,根本不考虑自身情况与招聘职位的匹配性。为了防止找不到工作,一些学生在求职前期不作比较,就匆忙跟一家单位草草签约。
(二)观念有待调整
目前毕业生已普遍感受到就业的寒流,他们开始不断调整自身的职业期望。但是,仍然有相当比例的毕业生就业期望较高,求职规划理想化色彩浓厚。他们过度强调职业的外在价值,而对长远的职业发展较少考虑。在就业地域选择方面,绝大多数毕业生都倾向在经济发达地区就业。为了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国家和地方政府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很多促进措施,推出了“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村官计划”“特岗计划”等国家地方项目,开展了很多“扶上马,送一程”的创业服务活动。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等原因,毕业生普遍希望寻找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对国家地方就业项目反映淡漠,也不愿意承担风险自主创业。虽然国家出台了许多措施鼓励毕业生去基层和中小企业就业,但毕业生仍然留恋大都市的大型国企、知名外企,将规模大、知名度高的企业或者公务员之类事业单位作为就业首选目标。
(三)能力有待提高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自身的就业竞争能力由许多因素构成,包括学历、专业、兴趣、个性、实践经历等。就业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就业能否实现以及就业满意度的高低问题。目前随着单位用人标准的提高,应届毕业生具有的素养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实践能力不强、工作经验缺乏、团队意识缺少、沟通能力薄弱都成为阻碍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于技术类的学生,无法将书本上的知识迅速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实际解决问题能力较差,这些都使得多数学生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即招即用”的要求。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社会问题,毕业生的顺利就业离不开自身、政府、高校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
(一)毕业生应该提高自身素质,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面对瞬息万就的市场以及越来越苛刻的用人单位,大学生只有准确自我定位,全面塑造自我,完善结识结构,培养综合能力才能使自身在择业市场中增值。
首先,转变就业中狭隘的“薪酬、行业及地域”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思想。毕业生在初次择业过程中,应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真正从自身情况和条件出发,应以学以致用、发挥专长为原则,客观、理性地寻找能充分發挥自己才华的场所。
其次,树立“主动搜寻工作”意识,勇于创造就业机会。要认清形势,敢于主动争取并创造就业机会,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优势,拓宽自己的就业渠道。
再次,转变“铁饭碗”的就业观念,树立“动态就业意识及“一专多能”的就业思想。学生应随时做好变动工作的心理准备,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成为一专多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
总之,大学毕业生应根据个人的性格、兴趣、能力及职业价值观和自己的专业等主客观条件确定自己的就业观。即能顾全大局又能放眼于未来,充分展示自我,实现自我。
(二)政府的宏观调控,建立供求平衡机制
政府的调研工作要深入基层了解大学生和市场的真正需求,在保证政策的可操作性的同时,更好地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同时应完善社保机制,创造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的政策环境,免除毕业生的后顾之忧,促进大学生的就业。
(三)高校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1.积极开展就业动态调研
就业形势的变化要求高校积极开展就业调研工作,关注用人单位职位需求的变化,掌握毕业生的求职进展情况,解读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和精神。另外,学校应时刻关注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通过调查、走访、院系反馈等途径动态了解学生就业现状、就业期望、求职困难等方面情况,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结合毕业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指导和个性辅导,及时把握毕业生在就业中遭遇的困难,并及时给予支持和援助。
2.引导学生合理职业定位
高校应积极帮助学生合理设定就业期望。积极引导学生拓宽就业视野。通过开展职业指导活动,帮助学生解读就业支持政策,让毕业生关注国家地方就业项目以及就业促进措施内容引导广大毕业生放宽视野,转变传统就业观念,珍惜重点行业、中小企业、基层单位的就业机会,切实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路径同时,帮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和行业就业趋势,在求职、深造、出国、入伍、创业、自由职业等众多职业发展途径中做出合理选择。
3.加强学生就业心理辅导
首先,高校应及时帮助毕业生消除负面就业心理压力。其次,要积极帮助大学生提高应对压力的心理素质水平。学校可以通过心理辅导、团体训练、心理咨询等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帮助他们养成卓越的心理品质,能够正视就业现实、正视自身,勇于竞争,善于竞争,正确地对待挫折,提高应对竞争、风险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4.注重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就业能力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决定因素。针对目前毕业生就业能力和用人单位招聘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的现状,学校应积极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才培养和就业指导,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加强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成绩、专业实践技能、社会活动参与情况等都是评价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指标。因此,学校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职业发展素质。加强职业指导,关注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
5.完善高校就业服务体系
面对新形势,高校应当按照“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标准健全完善就业服务体系。针对性高校要树立“一切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学生开展职业发展教育,提升学生职业发展素养。作为就业服务和就业教育的主战场,高校要及时了解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和求职动态,积极加强和政府部门、社会力量、用人单位的联系沟通,协调校内外就业力量形成合力,群策群力积极应对,帮助毕业生早日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之路。
综上所述,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制约大学生求职不顺利的主要原因还在于观念和意识上。因此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缓解和解决依赖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解决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生自身、政府、社会和学校等各个方面,需要毕业生本人、政府管理部门、高校的共同努力。我们坚信,只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加快转变观念,就一定能实现“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的良好局面。
责任编辑 朱守锂
一、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心态问题凸现
严峻的就业形势增大了毕业生的心理压力,让他们产生了对未来就业去向的过度担忧,从而出现了焦虑、恐慌等不良心理状态。刚刚进入毕业班阶段,就业难就成了学生们的口头禅。毕业生普遍显得焦虑、恐慌,心情烦躁,有的学生甚至出现了忧郁、自闭等症状。不少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也往往会显得急切、盲目,海投简历,根本不考虑自身情况与招聘职位的匹配性。为了防止找不到工作,一些学生在求职前期不作比较,就匆忙跟一家单位草草签约。
(二)观念有待调整
目前毕业生已普遍感受到就业的寒流,他们开始不断调整自身的职业期望。但是,仍然有相当比例的毕业生就业期望较高,求职规划理想化色彩浓厚。他们过度强调职业的外在价值,而对长远的职业发展较少考虑。在就业地域选择方面,绝大多数毕业生都倾向在经济发达地区就业。为了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国家和地方政府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很多促进措施,推出了“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村官计划”“特岗计划”等国家地方项目,开展了很多“扶上马,送一程”的创业服务活动。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等原因,毕业生普遍希望寻找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对国家地方就业项目反映淡漠,也不愿意承担风险自主创业。虽然国家出台了许多措施鼓励毕业生去基层和中小企业就业,但毕业生仍然留恋大都市的大型国企、知名外企,将规模大、知名度高的企业或者公务员之类事业单位作为就业首选目标。
(三)能力有待提高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自身的就业竞争能力由许多因素构成,包括学历、专业、兴趣、个性、实践经历等。就业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就业能否实现以及就业满意度的高低问题。目前随着单位用人标准的提高,应届毕业生具有的素养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实践能力不强、工作经验缺乏、团队意识缺少、沟通能力薄弱都成为阻碍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于技术类的学生,无法将书本上的知识迅速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实际解决问题能力较差,这些都使得多数学生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即招即用”的要求。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社会问题,毕业生的顺利就业离不开自身、政府、高校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
(一)毕业生应该提高自身素质,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面对瞬息万就的市场以及越来越苛刻的用人单位,大学生只有准确自我定位,全面塑造自我,完善结识结构,培养综合能力才能使自身在择业市场中增值。
首先,转变就业中狭隘的“薪酬、行业及地域”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思想。毕业生在初次择业过程中,应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真正从自身情况和条件出发,应以学以致用、发挥专长为原则,客观、理性地寻找能充分發挥自己才华的场所。
其次,树立“主动搜寻工作”意识,勇于创造就业机会。要认清形势,敢于主动争取并创造就业机会,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优势,拓宽自己的就业渠道。
再次,转变“铁饭碗”的就业观念,树立“动态就业意识及“一专多能”的就业思想。学生应随时做好变动工作的心理准备,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成为一专多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
总之,大学毕业生应根据个人的性格、兴趣、能力及职业价值观和自己的专业等主客观条件确定自己的就业观。即能顾全大局又能放眼于未来,充分展示自我,实现自我。
(二)政府的宏观调控,建立供求平衡机制
政府的调研工作要深入基层了解大学生和市场的真正需求,在保证政策的可操作性的同时,更好地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同时应完善社保机制,创造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的政策环境,免除毕业生的后顾之忧,促进大学生的就业。
(三)高校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1.积极开展就业动态调研
就业形势的变化要求高校积极开展就业调研工作,关注用人单位职位需求的变化,掌握毕业生的求职进展情况,解读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和精神。另外,学校应时刻关注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通过调查、走访、院系反馈等途径动态了解学生就业现状、就业期望、求职困难等方面情况,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结合毕业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指导和个性辅导,及时把握毕业生在就业中遭遇的困难,并及时给予支持和援助。
2.引导学生合理职业定位
高校应积极帮助学生合理设定就业期望。积极引导学生拓宽就业视野。通过开展职业指导活动,帮助学生解读就业支持政策,让毕业生关注国家地方就业项目以及就业促进措施内容引导广大毕业生放宽视野,转变传统就业观念,珍惜重点行业、中小企业、基层单位的就业机会,切实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路径同时,帮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和行业就业趋势,在求职、深造、出国、入伍、创业、自由职业等众多职业发展途径中做出合理选择。
3.加强学生就业心理辅导
首先,高校应及时帮助毕业生消除负面就业心理压力。其次,要积极帮助大学生提高应对压力的心理素质水平。学校可以通过心理辅导、团体训练、心理咨询等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帮助他们养成卓越的心理品质,能够正视就业现实、正视自身,勇于竞争,善于竞争,正确地对待挫折,提高应对竞争、风险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4.注重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就业能力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决定因素。针对目前毕业生就业能力和用人单位招聘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的现状,学校应积极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才培养和就业指导,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加强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成绩、专业实践技能、社会活动参与情况等都是评价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指标。因此,学校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职业发展素质。加强职业指导,关注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
5.完善高校就业服务体系
面对新形势,高校应当按照“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标准健全完善就业服务体系。针对性高校要树立“一切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学生开展职业发展教育,提升学生职业发展素养。作为就业服务和就业教育的主战场,高校要及时了解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和求职动态,积极加强和政府部门、社会力量、用人单位的联系沟通,协调校内外就业力量形成合力,群策群力积极应对,帮助毕业生早日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之路。
综上所述,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制约大学生求职不顺利的主要原因还在于观念和意识上。因此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缓解和解决依赖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解决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生自身、政府、社会和学校等各个方面,需要毕业生本人、政府管理部门、高校的共同努力。我们坚信,只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加快转变观念,就一定能实现“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的良好局面。
责任编辑 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