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君子之交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ch2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清代古文,不可避免要遇到桐城派的文章,也就不可避免要遇到姚鼐这个桐城派的真正高峰,他继承了方苞、刘大櫆的衣钵,又自创了很多独具特色的理论,讲究义理、考据、文章融為一炉。因为重考据,他的《惜抱轩文集》所收录内容和诸多笔记文章多是考证。姚鼐的散文气清而文畅,他的考据也是干净利落,但相较之下,考据文章不如写景抒情叙物吸引人,所以姚鼐为人识大都是因为他的散文,如《游媚笔泉记》《登泰山记》之类,气势宏阔,意境清新。
  比起大部分人的科场不顺、仕途坎坷来,姚鼐可是顺利得多,他的祖父清初任刑部尚书,祖父是知县,父亲虽无甚名气,但待他甚厚的伯父是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且在经学方面颇有造诣。姚鼐从小受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受到伯父的至交们提携,三十出头得中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又在兵部、礼部任职,随后累迁至刑部郎中,记名御史。后以大臣名义被推荐去修订《四库全书》,姚鼐只修订了一年有余,便乞病归养。从辞官归养至其八十五岁去世,四十年的时间,姚鼐大部分生活在桐城和南京,历任梅花、紫阳、钟山等书院讲席,受他影响,很多年轻人加入了桐城派古文的创作队伍。姚鼐不仅学识渊博、治学态度严谨,而且处事态度超然,于名利无所求,束脩资财大多分赠给贫苦之人,因此受到了大家的敬重。
  姚鼐有一个好朋友,大姚鼐十几岁,叫袁枚。袁枚也是大才子、饱学之士,中了进士,入了庶常馆,散馆之后做官小有成就,但他又个性独立不羁,不走寻常路,他宣扬性情至上,肯定情欲合理,于风雅之事样样皆通。三十多岁就辞官隐居南京、经营随园、收了一大群女弟子,印书卖书收入颇丰。袁枚这样特立独行的狂狼之人经常被正统知识分子鄙视,而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的姚鼐的伯父姚範却与袁枚颇有交情,姚鼐也欣赏袁枚的才气和他的“性灵说”,在南京任讲席的十年间与袁枚交往甚密。及至袁枚身故,姚鼐执意为其做墓志,很多正统文人出面劝阻,而姚鼐却力排众议为老友写下了墓志。
  这一篇《袁随园君墓志铭》是很规范的墓志铭文体,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志用散文记述死者的生平事略;铭则用韵文概括全篇,赞扬死者的功业成就,以示悼念。很多古代文学研究者认为墓志铭的文学性大于其史料价值,因为墓志铭一般是为已逝的关系亲近之人所作,也有受人之托为他人已逝亲友撰写的,其中肯定不会出现任何贬低性的话语,甚至为了逝者及其宗族的面子还要为其掩饰遮盖。我们看到的墓志都是溢美之词,男性端方中正、女性温婉慈爱,很难客观地看到逝者生前的真实面貌。如果姚鼐为袁枚写了墓志铭,可想而知,由出自清廉律己的桐城派泰斗笔下不写缺点的文章,必定会使很多鄙视袁枚的人心生不满。但姚鼐一力为袁枚辩解:“随园正朱毛一例耳。其文采风流有可取,亦何害于作志?”这里的“朱毛”,指的是朱彝尊和毛大可,可见姚鼐对袁枚的肯定。
  姚鼐在志里将袁枚的生平娓娓道来,生于贫寒之家的袁枚在探访做幕僚的叔父时,被巡抚慧眼赏识,荐入博学鸿词科,虽未中,但随后不久科举得中进士,入庶常馆。以袁枚学识本应留翰林院授编修或在京中任职,但是无依无靠的袁枚在长江沿线做了好几任知县,是以姚鼐引用杜甫诗“倚江柟树草堂前”的意境,写袁枚“载官倚江”。而后再遇赏识之人,迁陕西,可是未及任所其父去世,按惯例须丁忧,四十余岁的袁枚在为父亲居丧结束后,也没有重返朝堂的想法,而是开始了他离经叛道、优哉游哉的后半生。
  袁枚是个好官吗?姚鼐做出了回答,他客观地写出了连袁枚父亲都担心自己的儿子能不能做好一方父母官,老父亲也是个品格端方之人,害怕儿子不能执掌一县,初到儿子的任所,索性埋名来个调查,却意外得知袁枚能力出众、口碑甚好,很是欣慰。这一段可见姚鼐的心胸和他看人的角度,他不纠结于袁枚个人的生活作风,也不批评他痴迷于“怪力乱神”、沉迷于赚钱享乐,他从袁枚贫穷到做幕僚而依旧关心民生的父亲的角度,肯定了袁枚家庭渊源上的、本质上的儒生特质,十分客观。
  诗文是中国诗坛的正统文体,千百年来都是主流,袁枚的诗文十分优秀,国人皆知其贵重,甚至海外异邦都来求取,其思想必深邃,文采必斐然。袁枚的审美能力十分之强,经营能力也不遑多让,用现在的话说,袁枚的随园就是社会上层人士必须打卡的低调奢华有内涵之地,贵而不俗,是袁枚经营成功的秘诀。
  墓志对袁枚家庭和他日常行止的叙述非常少,但强调了他为原配夫人过继堂兄家儿子的事情,虽有妾室和无数红颜知己,袁枚还是对自己的家庭正统非常维护。而且他要求在死后与父母合葬,也是传统孝道的一种体现。
  《论语》有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姚鼐与袁枚在精神深处是有惺惺相惜之情的,虽然姚鼐的端方和袁枚的狂浪看似大不一样,但是他们的价值观和道德底线是一致的。二人的相互欣赏,恰恰是“和而不同”,这是多么令人羡慕的君子之交,宛如高山流水。
  读完姚鼐的墓志,仿佛开启了另外看待袁枚的角度,我们可以不像他那样做,但是我们也能安静地看着他神采飞扬地生活。最后以铭文做结:“粤有耆庞,才博以丰。出不可穷,匪雕而工。文士是宗,名越海邦。蔼如其冲,其产越中。载官倚江,以老以终。两世阡同,铭是幽宫。”四十八字而已,却勾勒出袁枚一生的闪光点,有如此挚友,袁枚该是有多么欣慰;看到这篇墓志铭的后人,又有多么地幸运。
其他文献
至此,协和大院的故事基本讲完了。但还有点让我意犹未尽,因此,再补充一些颇有意味的“碎片”吧,以形形色色的“花絮”,作为对“正史”的注脚。  信马由缰,想起一段便记录一段,以数字连缀之:大院里的夫妻教授  大家都知道协和大院里的“大神”和  “大医”多,然而我最羡慕的,还是一对对夫妻教授。据不完全统计,有十多对呢,  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30号楼,药理专家金荫昌——夫人药理专家唐冀雪  (详见
期刊
四十年前,我认为大周村是世界的中心,周边所有村庄,都是以这个中心扩散的。   我还认为,天下人,都该姓周的,怎么又冒出一些安、张、尹、徐、贾、吴、孙、梁、师……这些都是大周大队的姓氏。大队,是这个国家最小的一个行政单位吧。大周大队由四个自然村组成,共十三个生产队。最东边是安庄,住着姓安的姓崔的姓徐的;隔一条南北路的西边叫张尹,是姓张和姓尹的地盘;东南是贾井,姓吴和姓贾,两姓人共饮一井水的意思吧;较
期刊
湖山春晓图 南唐 巨然  巨然,又称僧巨然。俗名不详,生卒不详,生平也不详实。可以确定的他是江宁(南京)人,生活在五代南唐和北宋初期。应当在南唐做过官,“受业于本郡(南京)开元寺”,大约也是在这一时期巨然成为了南方山水画大家董源的弟子。北宋开宝八年,南唐降亡,不少南唐翰林图画院的画家随李后主迁移至京城汴梁。巨然也是在这种亡国的状况下来到北方,居于开封开宝寺为僧,自此潜心作画。巨然才情过人,不几时便
期刊
破阵子·春景  [北宋]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近来住在乡下老家。老屋的檐下,一双燕子如约归来,还住在去年的旧巢里,和我一起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一墙之隔。每晚睡前去探望,怕亮光吵醒它们,不敢开灯,借一点点微光,见两个豆沙红的小脑袋已缩在翅膀下,露出一点点雪
期刊
一  在色彩学上有个通俗的说法,叫做“红配紫,赛狗屎;黄配紫,不如死”。如果说青出于蓝的话,而紫则生于红。红色与紫色相配会靠得太近,不但无法展示两个颜色各自的特点,反而还有点相冲。所以西门大官人第一次看见宋惠莲,就问丫环玉箫道:“那个是新娶的来旺儿的媳妇子惠莲?怎的红袄配着紫裙子,怪模怪样?到明日对你娘说,另与他一条别的颜色裙子配着穿。”  对于日理万机的西门庆来说,他能关注到最底层一个员工的穿着
期刊
原本以为,出现在大地之上的每一条河流,都是一个流动的伤口。但当我立于运河之畔,重新审视这一切时,才始悟大化所在。若干年前,这河迹上下,或许是一马平川,怪石叠叠,人不齐至之地,或许是屋舍俨然,茂林修竹,繁衍生息之所。诸因一缘,连成这绵亘千里的玉带长河。  我站在河堤上,不由地思索起来。眼前,河面宏阔地铺展着,直接天的尽头。微风裹挟着潮润的气息,阵阵袭来。来往的船只载满货物,笛声闷号,不知疲累地拨浪前
期刊
初中一年级  似乎没有做一点准备,就稀里糊涂上了中学。  小学毕业的那个暑假,好像马放南山,从此不再学习了,就是玩。每天带着弟弟,还有与他同龄的孩子,从黎明即起一直玩到昏天黑地:学电视里八路军打仗,把皮球踢到了庄稼地里,在崖下挖土准备“构筑工事”,被大人轰走,怕土塌下来压倒我们……好像也从亲戚那里借来了初一的语文课本,翻了翻,就扔一边去了。  那时根本就没有提前补课一说,也不知道预习的好处。家长也
期刊
当我看到它迸发出新绿时,我的内心充满欣喜。这株豆苗是那么充满生机,多么坚韧!它克服了种种困难,才终于生存了下来。欣喜之余,我不由得陷入沉思:生命的价值是什么?生命的价值如何体现?  这使我回忆起这株豆苗经历了多少大大小小的磨难,也让我想起了事情的经过。那天劳技课老师布置了劳技作业:种一株植物并上交。不就是种一点東西吗?我心想:在泥土里埋下种子,让它自力更生不就好了吗?  事实上,这件事并没有那么简
期刊
那是我第一次目睹死亡,站在殡仪馆的门前,夏风热闹地吹着,但是我整个人都是冰冷的。我来这里送送我的爷爷——在医院里忍受了将近一年病痛的折磨的爷爷。  其实他走的时候也还算安详,给人一种下一秒就要打起舒适的呼噜的错觉,就像往常入睡前一样,可最后响起的,只是机器一声孤独的长鸣。爷爷这算是解脱了吧,我茫然地想。瞒着奶奶在医院里住了这么一段时间,大家都很辛苦了,最后到来的离去,让我们心上的重担落地,却也越发
期刊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旸,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詩人。  林景熙自幼聪颖,好读书。二十岁时已有诗名。南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林景熙被举荐到首都临安就读太学,于南宋度宗咸淳七年(1271),由上舍生释褐(相当于进士及第)。入仕后始任福建泉州教授,迁礼部架阁(掌储藏帐籍文案之官),转从政郎。南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三月,元军在伯颜率领下进入建康,林景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