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学习的最佳方法就是实现“再创造”,把生活问题抽象生成数学问题的过程交给学生,就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要学的知识,教师要引导与帮助学生思维的再创造性的培养,而不是采用填鸭子式直接灌输现成的知识,于是我从创设生疑问难情境,再创造思维的发散性;创设动手操作情境,再创造思维的创新性;创设绘本故事情境,再创造思维的探究性这三方面进行教学尝试,收到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情境;再创造;发散性;创新性;探究性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学习的最佳方法就是实现“再创造”,把生活问题抽象生成数学问题的过程交给学生,就是由学生自己亲身去发现去感悟所要学的知识。而教师的作用,是引导与帮助学生思维的再创造性的培养,扩展学生思维空间,而不是采用填鸭子式直接灌输现成的知识,以设景激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探索,掌握知识,优化课堂教学。于是我便从以下几个方面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实现“再创造”教学尝试。
一、创设生疑问难情境,再创造思维的发散性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中生疑能引发探究欲望,思维才能随之产生。学贵有疑,巧妙设计问题让学生展开想象,在丰富想象的同时,激励学生去质疑问难。学生长时间通过这种生疑问难情境的锻炼,将更加善于思考,敏于联想,利于猜想发现,生成认知冲突。例如,我在教学北师版四年级下册《猜数游戏》,根据学生好奇的心理设计悬念:老师不通过计算我就能猜出你心里想的数?学生觉得很惊奇:究竟有什么窍门呢?要探究哪些数学问题?……一个个疑团在心中油然而生,学生求知若渴的情绪瞬间被刺激起来,迫不及待寻求答案,把学生的思路引领到新授的知识点上来,让学生启发思考,通过自己的努力或小组同学的合作学习下逐步解决问题的疑惑,在小组讨论学习中发现与创新,体验数学问题的生成过程。这样使得学生在从生疑到释疑的过程中保持思维活跃,为求异思维的展开提供“原材料”,培养了思维的发散性,从而无形中主动建构知识,体验主动获取新知的成就感。
二、创设动手操作情境,再创造思维的创新性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是从一开始的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7-15岁期间逐步发展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如果老师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实践操作的环境,让学生摆一摆,弄一弄,能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从而加大接受知識的信息量,产生探求的动力,实现再创造思维的探究性,扩宽解题思路,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如在六年级下册《圆锥体积》这一节课中,我们要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工具(等底等高的圆柱容器和圆锥容器),动手操作,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是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的3倍的关系,探求得出圆锥体积计算公式V圆锥=πr2h÷3,继而进一步探究如果不是等底等高,圆锥和圆柱的体积是否存在3倍关系?学生的思维即从四面八方展开,对圆柱和圆锥体积的关系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达到真正掌握和应用知识。创设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亲知亲闻,亲自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只有经过自己的“再创造”学习,才可以更好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呈多向性发散,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再造性。
三、创设绘本故事情境,再创造思维的探究性
学生喜欢听故事和富于幻想,课堂教学时把数学知识融入绘本故事中,寓教于乐,吸引学生的听课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为学生创造思维的生长提供条件,创设情境。在“循环小数”这节课中,我采用多媒体技术知识创设了老和尚和小和尚的绘本故事情境导入,讲述了“老和尚与小和尚”的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小和尚。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小……”学生听着听着,就发现这个故事或这段话一直在重复着。接着问一问:你会根据故事的特点把故事讲完吗?这样学生很快就发现还有一个讲不完说不尽的特点。随后,展示除法算式:2÷6=?让学生自己通过计算式子,并分组议一议在计算过程中你还有哪些发现?引导学生在原有的认知上再次探究领悟:2÷6这个算式的三个特点:①除不尽;②商的小数部分连续地重复出现“3”;③余数重复出现“2”。此时,我便抓住契机提问:怎样表示这种除不尽的商?这种商有些什么特点?而这些恰恰又是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这节课用绘本故事巧妙地引入课题,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重视对学生探索过程的引导,引领学生的思维深度探究学习,拓展了思路的求异性。
著名数学教育家弗雷登塔尔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数学源于现实并用于现实,要从学生的生活环境中创造出数学。”教学中全面了解学生的学情,立足于数学现实,留出思考空间给学生,多渠道创设情境,让学生怀着验证心理去实验、发现、探索未知,逐步生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达到了“明真理,知其所以然”的学习目的,经历了由“不知”到“知”这探究过程中的思想方法和态度,体验到独立思考与成功的愉悦。毋庸置疑,这不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新教学理念吗?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小学数学课程新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2]陈国喜.小学数学课堂的质疑与再创造的探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5.
[3]胡文兰.精简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教育观察,2018.
【关键词】情境;再创造;发散性;创新性;探究性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学习的最佳方法就是实现“再创造”,把生活问题抽象生成数学问题的过程交给学生,就是由学生自己亲身去发现去感悟所要学的知识。而教师的作用,是引导与帮助学生思维的再创造性的培养,扩展学生思维空间,而不是采用填鸭子式直接灌输现成的知识,以设景激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探索,掌握知识,优化课堂教学。于是我便从以下几个方面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实现“再创造”教学尝试。
一、创设生疑问难情境,再创造思维的发散性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中生疑能引发探究欲望,思维才能随之产生。学贵有疑,巧妙设计问题让学生展开想象,在丰富想象的同时,激励学生去质疑问难。学生长时间通过这种生疑问难情境的锻炼,将更加善于思考,敏于联想,利于猜想发现,生成认知冲突。例如,我在教学北师版四年级下册《猜数游戏》,根据学生好奇的心理设计悬念:老师不通过计算我就能猜出你心里想的数?学生觉得很惊奇:究竟有什么窍门呢?要探究哪些数学问题?……一个个疑团在心中油然而生,学生求知若渴的情绪瞬间被刺激起来,迫不及待寻求答案,把学生的思路引领到新授的知识点上来,让学生启发思考,通过自己的努力或小组同学的合作学习下逐步解决问题的疑惑,在小组讨论学习中发现与创新,体验数学问题的生成过程。这样使得学生在从生疑到释疑的过程中保持思维活跃,为求异思维的展开提供“原材料”,培养了思维的发散性,从而无形中主动建构知识,体验主动获取新知的成就感。
二、创设动手操作情境,再创造思维的创新性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是从一开始的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7-15岁期间逐步发展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如果老师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实践操作的环境,让学生摆一摆,弄一弄,能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从而加大接受知識的信息量,产生探求的动力,实现再创造思维的探究性,扩宽解题思路,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如在六年级下册《圆锥体积》这一节课中,我们要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工具(等底等高的圆柱容器和圆锥容器),动手操作,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是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的3倍的关系,探求得出圆锥体积计算公式V圆锥=πr2h÷3,继而进一步探究如果不是等底等高,圆锥和圆柱的体积是否存在3倍关系?学生的思维即从四面八方展开,对圆柱和圆锥体积的关系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达到真正掌握和应用知识。创设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亲知亲闻,亲自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只有经过自己的“再创造”学习,才可以更好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呈多向性发散,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再造性。
三、创设绘本故事情境,再创造思维的探究性
学生喜欢听故事和富于幻想,课堂教学时把数学知识融入绘本故事中,寓教于乐,吸引学生的听课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为学生创造思维的生长提供条件,创设情境。在“循环小数”这节课中,我采用多媒体技术知识创设了老和尚和小和尚的绘本故事情境导入,讲述了“老和尚与小和尚”的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小和尚。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小……”学生听着听着,就发现这个故事或这段话一直在重复着。接着问一问:你会根据故事的特点把故事讲完吗?这样学生很快就发现还有一个讲不完说不尽的特点。随后,展示除法算式:2÷6=?让学生自己通过计算式子,并分组议一议在计算过程中你还有哪些发现?引导学生在原有的认知上再次探究领悟:2÷6这个算式的三个特点:①除不尽;②商的小数部分连续地重复出现“3”;③余数重复出现“2”。此时,我便抓住契机提问:怎样表示这种除不尽的商?这种商有些什么特点?而这些恰恰又是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这节课用绘本故事巧妙地引入课题,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重视对学生探索过程的引导,引领学生的思维深度探究学习,拓展了思路的求异性。
著名数学教育家弗雷登塔尔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数学源于现实并用于现实,要从学生的生活环境中创造出数学。”教学中全面了解学生的学情,立足于数学现实,留出思考空间给学生,多渠道创设情境,让学生怀着验证心理去实验、发现、探索未知,逐步生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达到了“明真理,知其所以然”的学习目的,经历了由“不知”到“知”这探究过程中的思想方法和态度,体验到独立思考与成功的愉悦。毋庸置疑,这不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新教学理念吗?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小学数学课程新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2]陈国喜.小学数学课堂的质疑与再创造的探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5.
[3]胡文兰.精简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教育观察,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