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最为畜牧养殖产业的大国,具有悠久的发展史,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畜牧养殖进入一个繁荣的发展阶段。但是在畜牧养殖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较多的不足与問题,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作为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动物疫病一旦出现将会给畜牧业发展带来影响。如何降低动物疫病的发生机率,这就要求做好日常的疫情防范工作。本文将对畜牧养殖中常见的疾病以及发病原因进行探析,并对不同的病情提出防范措施,希望可以促进畜牧养殖的发展。
[关键词]畜牧养殖;疾病;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5-0338-01
引言
养殖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成为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养殖业作为一项高风险的行业,其极易受到外界环境以及自身的原因的影响,使得动物引发各种疾病,养殖户如果不能及时的发现并采取措施进行防范,可能会造成动物大量死亡,将会直接影响到养殖户的收入。
一、动物常见疾病类型
1.1 常见疾病。这一类疾病在动物养殖过程中发病率较高,一般有内科、外科与产科疾病等。其中内科疾病的种类也较为繁琐,如消化、呼吸、神经、泌尿与内分泌等;外科疾病即养殖时动物四肢或是身体外部出现的伤病;在这三种疾病类型中,产科疾病最为复杂,这一类疾病通常会被划分为发生阶段、怀孕阶段、分娩阶段、产后阶段,疾病发生阶段的不同,治疗的方法也不尽相同,较为常见的产科疾病如难产、流产与乳房疾病等。
1.2 传染性疾病。动物养殖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合理预防,便会发生传染性疾病,这一类疾病主要指在病原微生物为源头的基础上,通过风、水等多种传播介质引发的疾病。传染性疾病一般都有潜伏期和相应的临床症状,且具有流行性与传染性的特点。通常传染性疾病的病原最早起源于病毒、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一般动物的传染性疾病一般主要有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期三个阶段,任意一种传染病病原都是微生物,且利用间接或直接的形式在动物群体中传播。一旦动物被传染,便会体现出疾病所对应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所以对于动物而言,传染性疾病也具有特殊性,且在预防上具有难度。
1.3 寄生虫类疾病
畜牧养殖过程中的寄生虫类疾病主要是来自于寄生虫对动物宿主袭击,寄生虫有节肢动物、原虫与蠕虫三种类别,其中节肢动物主要指外寄生虫,原虫和蠕虫一般是指内寄生虫。多数寄生虫发育期时间较长,且每一种寄生虫都有一个固定终寄生宿主,所以寄生虫一般是通过这种形式传播病毒。
二、动物疾病产生的原因
2.1 周围环境。动物的生长环境是决定动物健康的重要因素,若动物生长环境中有一些不利于动物机体的非健康因素,便会对动物机体的新陈代谢造成影响,使其无法顺利完成新陈代谢与生理调节,致使动物机体内环境受到破坏,从而诱发疾病。
2.2 人为养殖。畜牧养殖是由人为因素导致的动物疾病,十分常见且类型也较为复杂,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养殖过程中药物的使用缺乏合理性,便会对动物机体造成损害。部分养殖场的管理人员对药理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并不了解,导致施药时效果不明显,不仅降低了药性,同时也使得药物的毒性上升,进而诱发动物疾病。其二,养殖场所没有相对先进的设备和养殖建筑。部分养殖人员并没有实地考察养殖场建筑,且养殖场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也没有合理的排污、通风系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动物疾病。其三,养殖场管理缺乏效率,部分养殖人员没有定期进行养殖场地消毒,对于已经病死的动物处理手段不合理等,都是诱发动物疾病的原因。
三、动物疾病预防要点
3.1 选择合理的养殖地点
高效畜牧养殖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合理的养殖场所,动物养殖对于周围环境的要求较高,不仅要保证自然通风,还要保证草场等一些自然设备的质量。为了合理预防动物疾病的发生,养殖人员必须要选择一个合理的动物养殖地点。如果动物长期在空气、土壤好的环境下成长,也会降低疾病发生的概率。由此可见,好的生长环境在动物养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选择畜牧养殖场地时,必须要注意场地的地势,选择地势高的区域,且有良好的通风、干燥特点。除此之外,选择的养殖地点也要有良好的水源,具有高效的排水设备。在选址过程中,畜牧场建设要远离居民区,引入取暖、排污、通风等先进设备,为动物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3.2 缩短动物体检时间
动物养殖时,因为有一些疾病有潜伏期,很难及时发现,所以养殖人员要将动物体检时间缩短,加大对病检的重视。基于此,养殖人员务必要定期病检,同时建立动物病检制度,通过疾病的及时检查控制病情。此外,养殖人员要定期进行动物用品消毒,并对养殖动物注射疫苗,提升动物机体免疫力,从而减小疾病发生率。除了注射疫苗外,养殖场也要规范动物出入,以免因为动物频繁流动使疾病发生扩散,对于一些多发疾病更要重视其传播途径的控制,从而进一步提升动物免疫力。
3.3 加强动物管理力度
控制动物疾病控制重要举措便是预防,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一般会受到人为因素与客观因素的影响,结合这一特点可以选择合理、高效的疾病预防措施。如养殖人员可设定饲养标准,围绕动物养殖的不同需求,调配所需要的饲料,使动物身体内部蕴含丰富的营养物质,也提升其抵抗力。进行养殖的过程中,养殖人员要定期对养殖环境进行通风与消毒,以免出现细菌滋生。
3.4 做好病原体隔离
养殖人员若发现动物出现异常,便要马上病检,如果已经确诊,养殖人员便要结合动物的实际病情,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做好病原体隔离,以免病毒扩散。此外,要对动物进行药物注射,掌握治疗方法并规范用药,直至病情好转为止。
四、结束语
在畜牧养殖的过程中,产生动物疾病的因素有很多,疾病发生的类型以及疾病发生程度都会有所不同,在进行养殖时,要重视动物疾病的预防,管理要依据相关的规章制度,做好通风和消毒等工作,疾病发生时,要及时发现,根据情况针对性的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并且严格控制传播途径,保证动物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保证动物的生命安全和养殖者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 李敏.浅谈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病因及防控措施分析[J/OL].南方农业,2017,(08):1.
[2] 逄春华.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的发生与预防要点[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08):67.
[3] 毕淑珍,王杭花,毕广敏.刍议畜牧养殖中动物常见疾病的发生与防治[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33(06):156.
[4] 毛泽先.畜牧养殖中牲畜常见疾病的发生与防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5):276.
[5] 于达恒.畜牧养殖的动物疾病病因及防控措施探讨[J].甘肃畜牧兽医,2016,46(13):29-30.
[关键词]畜牧养殖;疾病;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5-0338-01
引言
养殖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成为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养殖业作为一项高风险的行业,其极易受到外界环境以及自身的原因的影响,使得动物引发各种疾病,养殖户如果不能及时的发现并采取措施进行防范,可能会造成动物大量死亡,将会直接影响到养殖户的收入。
一、动物常见疾病类型
1.1 常见疾病。这一类疾病在动物养殖过程中发病率较高,一般有内科、外科与产科疾病等。其中内科疾病的种类也较为繁琐,如消化、呼吸、神经、泌尿与内分泌等;外科疾病即养殖时动物四肢或是身体外部出现的伤病;在这三种疾病类型中,产科疾病最为复杂,这一类疾病通常会被划分为发生阶段、怀孕阶段、分娩阶段、产后阶段,疾病发生阶段的不同,治疗的方法也不尽相同,较为常见的产科疾病如难产、流产与乳房疾病等。
1.2 传染性疾病。动物养殖过程中,如果不注意合理预防,便会发生传染性疾病,这一类疾病主要指在病原微生物为源头的基础上,通过风、水等多种传播介质引发的疾病。传染性疾病一般都有潜伏期和相应的临床症状,且具有流行性与传染性的特点。通常传染性疾病的病原最早起源于病毒、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一般动物的传染性疾病一般主要有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期三个阶段,任意一种传染病病原都是微生物,且利用间接或直接的形式在动物群体中传播。一旦动物被传染,便会体现出疾病所对应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所以对于动物而言,传染性疾病也具有特殊性,且在预防上具有难度。
1.3 寄生虫类疾病
畜牧养殖过程中的寄生虫类疾病主要是来自于寄生虫对动物宿主袭击,寄生虫有节肢动物、原虫与蠕虫三种类别,其中节肢动物主要指外寄生虫,原虫和蠕虫一般是指内寄生虫。多数寄生虫发育期时间较长,且每一种寄生虫都有一个固定终寄生宿主,所以寄生虫一般是通过这种形式传播病毒。
二、动物疾病产生的原因
2.1 周围环境。动物的生长环境是决定动物健康的重要因素,若动物生长环境中有一些不利于动物机体的非健康因素,便会对动物机体的新陈代谢造成影响,使其无法顺利完成新陈代谢与生理调节,致使动物机体内环境受到破坏,从而诱发疾病。
2.2 人为养殖。畜牧养殖是由人为因素导致的动物疾病,十分常见且类型也较为复杂,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养殖过程中药物的使用缺乏合理性,便会对动物机体造成损害。部分养殖场的管理人员对药理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并不了解,导致施药时效果不明显,不仅降低了药性,同时也使得药物的毒性上升,进而诱发动物疾病。其二,养殖场所没有相对先进的设备和养殖建筑。部分养殖人员并没有实地考察养殖场建筑,且养殖场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也没有合理的排污、通风系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动物疾病。其三,养殖场管理缺乏效率,部分养殖人员没有定期进行养殖场地消毒,对于已经病死的动物处理手段不合理等,都是诱发动物疾病的原因。
三、动物疾病预防要点
3.1 选择合理的养殖地点
高效畜牧养殖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合理的养殖场所,动物养殖对于周围环境的要求较高,不仅要保证自然通风,还要保证草场等一些自然设备的质量。为了合理预防动物疾病的发生,养殖人员必须要选择一个合理的动物养殖地点。如果动物长期在空气、土壤好的环境下成长,也会降低疾病发生的概率。由此可见,好的生长环境在动物养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选择畜牧养殖场地时,必须要注意场地的地势,选择地势高的区域,且有良好的通风、干燥特点。除此之外,选择的养殖地点也要有良好的水源,具有高效的排水设备。在选址过程中,畜牧场建设要远离居民区,引入取暖、排污、通风等先进设备,为动物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3.2 缩短动物体检时间
动物养殖时,因为有一些疾病有潜伏期,很难及时发现,所以养殖人员要将动物体检时间缩短,加大对病检的重视。基于此,养殖人员务必要定期病检,同时建立动物病检制度,通过疾病的及时检查控制病情。此外,养殖人员要定期进行动物用品消毒,并对养殖动物注射疫苗,提升动物机体免疫力,从而减小疾病发生率。除了注射疫苗外,养殖场也要规范动物出入,以免因为动物频繁流动使疾病发生扩散,对于一些多发疾病更要重视其传播途径的控制,从而进一步提升动物免疫力。
3.3 加强动物管理力度
控制动物疾病控制重要举措便是预防,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一般会受到人为因素与客观因素的影响,结合这一特点可以选择合理、高效的疾病预防措施。如养殖人员可设定饲养标准,围绕动物养殖的不同需求,调配所需要的饲料,使动物身体内部蕴含丰富的营养物质,也提升其抵抗力。进行养殖的过程中,养殖人员要定期对养殖环境进行通风与消毒,以免出现细菌滋生。
3.4 做好病原体隔离
养殖人员若发现动物出现异常,便要马上病检,如果已经确诊,养殖人员便要结合动物的实际病情,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做好病原体隔离,以免病毒扩散。此外,要对动物进行药物注射,掌握治疗方法并规范用药,直至病情好转为止。
四、结束语
在畜牧养殖的过程中,产生动物疾病的因素有很多,疾病发生的类型以及疾病发生程度都会有所不同,在进行养殖时,要重视动物疾病的预防,管理要依据相关的规章制度,做好通风和消毒等工作,疾病发生时,要及时发现,根据情况针对性的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并且严格控制传播途径,保证动物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保证动物的生命安全和养殖者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 李敏.浅谈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病因及防控措施分析[J/OL].南方农业,2017,(08):1.
[2] 逄春华.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的发生与预防要点[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08):67.
[3] 毕淑珍,王杭花,毕广敏.刍议畜牧养殖中动物常见疾病的发生与防治[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33(06):156.
[4] 毛泽先.畜牧养殖中牲畜常见疾病的发生与防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5):276.
[5] 于达恒.畜牧养殖的动物疾病病因及防控措施探讨[J].甘肃畜牧兽医,2016,46(13):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