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与反思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aihong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剖析目前初中学生阅读困难、阅读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提出新课程理念下阅读教学的主要步骤、主要环节和教学策略。
  [关键词]英语阅读初中实践反思
  
  阅读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要求教师牢固树立课程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让学生获得学习经验的理念,注重课程的实践性。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倡导与探究、发现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改变单一的个体学习方式,倡导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从而达到拓展学习时空的目的。通过有效阅读。增加词汇量,扩大知识面,提高听、说、写、译能力。因此阅读教学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
  
  一、造成目前初中学生阅读困难、阅读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
  
  分析造成目前状况的原因,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探究。从理论上来说,既有对阅读认识的偏差造成的误区,也有阅读教学活动有关因素不足的欠缺。从认识的偏差来分析,根据维纳兹凯的分析:(1)是对阅读理解内容认识的局限,仅仅认为是口头阅读。(2)在阅读活动中过分着重词汇因素。人们着重课文中的词汇因素,忽视了对句子和课文的理解,把阅读材料理解的困难主要归于词汇的难度上,而缺乏对句子和文章内容理解的重要性的认识。从阅读教学活动的有关因素不足来分析,也有各方面的原因。普通的表现为三有三无:即重视朗诵、精读、课内读,忽视默读、泛读、课外读。事实也的确如此。我们的阅读教学,往往停留在精读的层面上,在固定的教材内容范围之内,学生的接触面太小,语言信息输入量少,阅读能力也就很难提高。英语泛读课程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一直是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具体到课堂教学活动,存在着这样的不足:(1)偏重词汇量的积累,忽视了词汇与文章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将过多的教学时间花在词汇学习和检测上,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2)词汇的复现途径狭隘,往往依赖于联系、测试活动。(3)阅读能力缺乏。教师往往在有限的课堂阅读时间、阅读内容基础上开展有限的指导活动,缺乏应有的阅读课时的支持,使培养活动成为无木之本。(4)阅读量的缺乏。由于学生脱离广泛的阅读训练活动,单纯通过测试活动设置问题,要求他们养成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脱离实践的。(5)阅读手段的单一。学生仅仅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活动是远远不够的,这相对阅读能力的培养简直是杯水车薪。
  要突破上述阅读能力发展瓶颈,解决学生阅读水平低下、阅读兴趣缺乏的问题,已成为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反思教学活动,研究教学行为,丰富教学途径。我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阅读教学的有关理论,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阅读教学的探索。
  
  二、阅读教学的主要步骤
  
  根据阅读目标的不同,课文阅读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查读(scanning)、略读(Skimming)和研读(Studyreading)。查读是带着问题去快速浏览,目的在于从阅读材料中迅速查出所需要的某些特定的信息。
  查读时必须要有具体、明确的要求,要有查找的目标,要让学生明确阅读目的,带着问题去读。但是由于学生是第一次熟悉课文,并无运用课文中语言的能力,因此,教师设置的问题应是既涉及课文的主题或最重要部分,又有简洁明了的答案的。在查读时应要求学生:第一,尽快扫视所读材料,只有在找到所需要的信息时,才仔细阅读该项内容。第二,根据所需信息的性质集中注意与其相关的语言特点,如要找人物、地点就要注意大写词,要找时间、数据就要注意阿拉伯数字等。第三,一旦获取所需的信息,达到目的,阅读便可终止,不必读完全文。通过查读,学生可以了解课文的主题内容,让其构建初步、模糊的全文语义图像,帮助学生建立“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机制。
  略读就是要求学生以尽可能快的速度跳跃式地阅读文章中的重要部分,以了解文章的大意,领会篇章的主旨。阅读时要把注意力自始至终放在寻找文章的中心内容上而不是细节上;不要逐词、逐句、逐段阅读,只需要阅读关键词汇、重点段落,可仔细阅读开头部分以了解主题、背景、意图;找出重点段落的主题句(常安排在段落开头或结尾)以了解读物的主要内容和整体结构;再读结尾以了解结论、用途和意义。为检查学生略读的理解程度,教师可设计一些主要信息的正误判断,使用wh-questions,或根据课文情节设制图表让学生来完成。
  研读是为了领会和掌握所读材料的精神实质、内容细节及作者的立场、观点、意图而进行的一种边阅读、边理解、边深入思考的阅读方式。研读时要求理解准确、透彻,不但要掌握文章的字面意义,而且还要深入理解作者的意图及文章的价值;不但要理解字里行间所传递的信息,而且还要通过自我分析、比较、联想等思维方式,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这些信息进行消化、吸收,使之置人我们的知识系统,从而真正汲取所读材料的营养,达到提高智力的目的。
  
  三、阅读教学的主要环节
  
  1、重视每个单无的topic。从话题入手,训练学生的认识图式。一是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调用自己已有的认知图式;二是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拓展自己的认知图式。在此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教师应避免频频纠正学生的语言错误,要将重点放在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上来,有意将学生引入课文的话题。
  2、每个单元中间的阅读是教学的重点。培养阅读素质应以语言知识为基础,同时,文化背景知识也举足轻重,因为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不是被动获取阅读材料的信息,而是运用已经具备的背景知识(包括已学过的语言知识和英国国家的文化),根据上下文去预测和理解意思。语篇知识是培养阅读素质的重要手段,精读与泛读应相互结合。另外。完形填空、短文改错、写作等训练是培养阅读素质的必要补充。在每个单元的具体操作中,我们可以采用“讨论一限时自读一导读一复读一讨论”的基本模式。(1)讨论。在对话及单元话题引导的基础上,结合课文标题、图片、配套的阅读训练、书后的完形填空等材料让学生进行讨论。这主要是为了使学生能及时调用其认知图式,有利于其自上而下、由整体到一般地感知、理解课文。(2)限时自读。依据大纲规定的阅读速度,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学生完成自读,初步理解全文内容,对疑难问题做好记号。教师则需准备一些检测学生整体理解程度的问题或讨论题。(3)导读。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着重训练学生的速度、略读等阅读技巧,重视语篇的宏观结构、作者的谋篇方法、体裁与风格、修辞手段、信息的分布规律、主题段落、主题词、语篇标记等等,引导学生抓住中心和关键,把握全文,理清思路,帮助学生扫清障碍,并提高阅读能力。(4)复读。在这一阶段,教师让学生复读全文,以检查理解程度,提出疑难问题,鼓励学生查阅词典等工具书,以解决理解的障碍。导读时尚未解决的问题也可在这一阶段解决。同时,教师还可适当讲解一些语言要点。
  (5)讨论。在每一篇课文后,我们应尽可能安排一些开放式的讨论题,以提升主题,并给学生一个真正进行主动交流的机会。学生讨论过后再进行写作,一是让学生觉得这仅仅是重新组织自己已有的认识而已,觉得有话可写;二是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学习。
  
  四、阅读教学的主要策略
  
  1、立足课文教学,培养阅读能力。我们要继续抓好传统的精读教学,发挥课文教学的重要作用,安排好四个环节的训练,即预习、浅层理解、深层理解、巩固练习。在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扫读、跳读、细读的练习。略读时,学生通过阅读文章标题和每段的主题旬,快速浏览全文,从而初步了解文章内容、课文结构等。跳读时,学生带着五个问题(即Pwhen,where,why,what,how),在文章中寻找有关问题的答案。研读时,则是深入细致地阅读文章,了解课文各段落的主要意思和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及文章的一些细节,并能就文章的主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2、精心设计课堂提問。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使用率最高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师设计的问题应当明确具体,要有启发性,难易适度。能为学生所理解,符合学生的水平。(1)提问要忌直贵曲。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课堂提问要达到一定的难度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因此,英语教师要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果设计问题过于浅显或过于简单、容易,学生就可以几乎不动脑筋回答,一哄而上或脱口而出。虽然从表面上看这样的课堂气氛十分“积极”与“热闹”,实际上这种问题并没有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价值。(2)提问设计要层层递进。教师要从学生兴趣所在处切入问题,在广泛联系的地方设置问题。为了保证学生能顺利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可把一个难题精心设计成一系列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小问题,使问题间有一定的坡度,根据学生水平,想方设法化难为易,化繁为简,逐步突破重点、难点。
  3、加强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促进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提高。在合理利用已有的课本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中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年龄特点、知识结构、认知能力、阅读速度、阅读量的要求,购买符合本校特点并具有新课程理念的阅读材料,或者广泛收集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具有时代特点,内容健康、丰富的阅读资源自编阅读材料。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等因素,我在开发校本阅读课程方面做了一些探究工作,积累了一些材料。例如有关文娱、运动、饮食文化、著名的节假日、旅游胜地、交通、外国音乐、国外家庭教育、服装与礼仪、常用典故和俗语等阅读材料。这些材料有实际意义,受学生的欢迎。通过组织有意义的材料来组织初中阅读教学,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
其他文献
笔者前段时间参加了平生第一次公开课比赛。结果虽令人满意,但过程却很艰辛。现结合自身参赛经历,谈一谈本次公开课比赛给笔者的几点启示。  启示一:学会“抉择”  参赛与否或者以什么样的姿态去参加,对体育教师来说,都是一种选择。面对抉择,他们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第一种:不参加  有些执教多年、经验丰富的教师,由于交流活动名额有限,只好“忍痛割爱”,把学习、交流的机会留给年轻教师;有些教师因为吃不了苦,
[摘要]“叙事本位”是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本文以作者在八年级历史上册《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中华书局版)一课的教学为例,探讨如何以叙事理论为依据,以人物、情节、场景三要素为中心组织教学。  [关键词]叙事本位历史事件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40097  “叙事本位”是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例如《史记》作为“史家之绝唱”受到后世
新一轮课程改革使用的思品教材以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构的基础,这就决定了思品课程教学必须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的原则。课堂实践也已经证明:思品课程教学如果教师只是干巴巴地讲教材的内容,充当教材的传声筒,课堂便失去了生机,学生失去了激情——因为学生已经阅读过,没有了新鲜东西,学生自然就没有多大兴趣。尤其是初三年级的教材,讲述国情、介绍国策等,语言简练,大多只是
新课程规定教学目标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语文也不例外。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又有所区别。《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下面笔者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谈谈粗浅的看法。  一、营造学生学习的
[摘要]读了钱穆的《中国史学名著》后,深深体会他的治学思想。这些治学思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尚古斥洋的治史思想;具有辩证思想的治史方法;以人为中心的治史思想。  [关键词]钱穆治学方法治史精神  [中图分类号]I210.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90089  《中国史学名著》实为钱穆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讲堂实录。因为是讲堂实录,因而文章中所讲的前后有重复,“并
[摘 要]随着初中升学普职比上升到1∶1左右,中职生这个群体的数量逐步增加,学生在校期间生活和学习的满意度直接影响着其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以江苏省高邮中等专业学校为例,从学生角度出发,利用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对中职生学习满意度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中职生 满意度 中职教育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00125  一、满意度及学习满意
[摘要]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陈述性的知识教学,琐碎而不成系统。学生对知识的概括还停留在最初直觉的感性认识上,对已有知识的概括水平的低下,影响了语文整体成绩的提高。培养学生的概括与提炼能力,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对知识运用开阖自如。  [关键词]语文教学概括提炼学习关键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30008  冯友兰说过:“
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往往由于教学设施的缺乏,以及一些教师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对学习地理这门学科失去了兴趣,甚至产生了厌恶的心理。而兴趣是学生最好的引导者,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动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就应该培养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由此可见,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是刻不容缓的重要事情。作为初中地理教师,要不断地探索新的途径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优化
[摘要]在课堂中创设情境可以使静态的知识传授转化为灵动的思想生成。借主线教学、角色扮演、社会热点、典型案例,可创设生动、形象、真实的情境,使学生增强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关键词]情境主线教学角色扮演社会热点典型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40074  灌输式教学,忽视学生的认知规律,剥夺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易导致课堂教学
一、教学目标  读图找出欧洲西部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并能据图说出欧洲西部地理位置的特点;利用地形图,归纳欧洲西部的地形地势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畜牧业生产的关系;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说出欧洲西部气候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发展畜牧业的有利影响;通过实例说出欧洲西部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地形、气候对当地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影响。  难点:地形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