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硕士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f4545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出发,对历史学硕士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与质量评价体系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以期最大限度地促进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科研思维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关键词:历史学;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
  近年来,我们结合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历史学硕士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及质量评价体系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研究的指导思想与目的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快速提高,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
  首先,课程教学侧重于单纯的知识传授,对硕士生自主探究知识能力的培养关注不够。这主要体现在课程教学中硕士生课外阅读和自主学习的时间不足,缺乏对知识的感受和体验过程,因而妨碍了其探索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其次,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本科化”色彩浓厚,不仅硕士阶段课程内容与本科阶段大量重复,而且在难度上与本科差距不大,前沿性知识在研究生专业课程中所占比重不高。再次,硕士生科研创新能力不足。主要表现为硕士生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质量不高,学位论文缺乏创新性,原创性成果稀少。
  鉴于此,我们从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目标出发,对历史学硕士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进行了探索,旨在通过该课题的研究,达到以下目的:
  第一,改变课程设置本科化的倾向,优化课程设置体系,拓宽研究生的知识结构,以此培养研究生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独特的学术品质;第二,改变课程教学侧重于单纯知识传授的局面,拓宽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范围,以此促进研究生自主式、探究式学习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第三,营造有利于研究生创新思维能力提高的学术环境,为研究生提供各种科研训练的途径和机会,以此激发、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的兴趣和能力;第四,按照历史学硕士生科研创新能力的评价标准,抓好学位论文质量关,使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得到切实提高。
  二、研究与实践
  基于以上指导思想和目的,我们从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到研究生科研训练及其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实践。
  1.课程设置
  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构建了有利于硕士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是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重要环节,从一定意义上讲,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制约着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鉴于硕士生课程设置中的问题,我们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优化课程体系,构建了有利于硕士生创新能力提高的课程设置体系。一是在必修课程的设置上,重视方法论课程和工具课程的设置,在适度减少公共课学时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了学术史、方法论和经典著作选读等类课程在必修课程设置中的比重,如“中国学术史专题”“史学理论与方法”“史学名著研读”“文献阅读与检索”等,旨在为硕士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在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上,适当增加了专题研究方向和前沿问题研究之类的课程,如在中国史学位中开设了“20世纪华北乡村社会研究”“士人知识分子专题研究”等,旨在促进硕士生学术个性的发展,增强硕士生的问题生发意识以及对前沿问题的关注意识。三是重视交叉学科课程的学习,鼓励硕士生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跨学科、跨专业选修课程,以此培养硕士生广博的知识,为其开阔学术视野和理论创新奠定基础。
  2.课堂教学
  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上,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习的过程性和参与性,建构了能够激活研究生探究兴趣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有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指出:“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的良好环境。”作为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中心的研究生教育,更应当把以注重学思结合的研究性教学放在首位。
  一方面,课堂教学彻底摒弃注入式教学形式,注重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课堂研讨相结合。一般来讲,每门课程的教学由四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课堂教学。在这一教学环节,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导读、导学和引问,要求教师对所讲课程教学内容在精讲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整个课堂教学始终把设疑提问、创设问题情境作为开展课堂教学的契机,以此培养硕士生的思维意识和质疑精神。第二阶段是课外研读,要求硕士生在课外围绕课堂教学所引发的问题进行文献研读,并写出读书笔记或读书报告,这是硕士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阶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目的是培养硕士生文献资料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能力。第三阶段是课堂讨论,这是硕士生在课外研读、自主建构知识的基础上开展的。一般来说,每次课堂讨论都要围绕课外研读中的某个问题进行。第四阶段是总结点评,这是在课堂讨论结束后教师安排的对硕士生课堂研讨问题的总结和评论。为了强化对硕士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一般要求在课程教学的四个阶段,硕士生课外研读和课堂讨论的时间不能低于总课时的一半。
  另一方面,将教学与课程网站建设相结合,为硕士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科研训练提供平台。为了让研究生及时了解学术界的新成果、新史料、新观点和新方法,同时也是为了给研究生提供更多的科研训练途径,我们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建立了“历史学专业研究生基础课教学网”。该网站开设了学界信息、大家访谈、经典阅读、网文选粹、导师文集、网络资源、教参史料、原创地带、课程论坛及论著下载10个一级栏目和若干个二级栏目,所有栏目都围绕“中国史专题研究”“世界史专题研究”“史学理论与方法”“中外历史文化比较研究”4门历史学专业学位基础课提供资源。网络资源丰富,截止2012年底,上传文章已达5800余篇。教学网站中丰富的网络资源,为研究生开展自主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以及科研训练提供了平台。
  3.学术交流
  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科研训练活动,积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有效的科研训练和浓厚的学术氛围对于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为研究生提供了形式多样的科研训练途径,营造了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的学术氛围。其方式主要有:   读书会。每2个星期举行一次,每次读书会由一位研究生主持。或者围绕一个学术主题交流读书心得,在交流过程中展开讨论;或者围绕2~3部经典著作,由2~3位硕士生做主题演讲。读书会的开展,不仅使硕士生分享着各自读书的成果和乐趣,而且在相互交流中激发了一些新的思考,开阔了学术视野。
  学术论坛。每个星期举行一次,每次由2~3位研究生围绕自己学位论文选题的主体内容进行交流,交流完毕后由台下同学就有关问题进行质询,质询者和报告人之间展开论辩,最后由导师进行点评。通过学术论坛,研究生的思维在相互交流互动中得到启迪,及时发现研究中的不足,提高了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水平。
  田野考察或访谈。如专门史方向的研究生,结合运河文化研究,每年暑假,在导师带领下,组织研究生展开对山东运河沿岸城镇、运河工程、民俗民风以及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进行田野实地考察或口述历史访谈。通过田野考察或访谈,获取了诸如碑刻、家谱、民间文献作品等大量宝贵的第一手文献资料,为下一步学术研究和科研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评价标准
  结合历史学硕士生科研创新能力的评价标准,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就历史学硕士生科研创新能力的评价标准看,我们认为应该主要从以下两大层面进行评价:一要“新”,是指新史料、新观点、新方法和新问题;二要有学术价值。当然,一篇史学论文很难达到以上两大层面的所有标准,对历史学硕士生来讲,只要能做到其中的某一方面,就是一篇有价值的科研论文。硕士生科研创新能力如何,主要是通过学位论文质量集中体现出来的。为此,我们围绕历史学硕士生科研创新能力的评价标准,从学位论文的选题、撰写、评阅到答辩层层把关。
  选题是学位论文撰写的关键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讲,选题是否新,直接决定了论文是否具有研究价值和学术价值。为此,在一年一度的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中,首先严把选题质量关。硕士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在充分了解国内外有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论文选题。论文的选题与研究内容一定要有研究价值和学术价值,或填补本领域的研究空白,或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在观点、史料或研究方法上有所突破和创新,或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借鉴价值。论文选题确定后还必须经过开题小组的严格把关,对论文的框架结构、研究思路和方法、观点和材料进行指导和论证。
  三、效果和影响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检验,历史学硕士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拓展了研究生的理论视野
  课程设置体系的调整、优化,特别是学术史、方法论、经典著作选读和前沿问题研究之类课程的增加,以及交叉学科的融合,拓宽了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理论视野。许多研究生在学位论文中,能在历史学方法论的基础上,借鉴、吸收文化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将多种学科知识理论汇通融合,学位论文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2.丰富了研究生的课外学习资源
  课堂教学与课外研读、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及“历史学专业研究生基础课教学网”的创建,不仅丰富了研究生的课外学习资源,而且促进了研究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硕士生在学习过程中,已经自觉形成了一种自主探究知识和建构知识的学习方式和习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由于整个教学过程始终是以问题为前导开展教学,研究生的学习过程也是带着问题进行文献研读、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与研究已经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提高了研究生在读书过程中发现新问题的能力。
  3.提高了研究生的科研兴趣和科研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中“课堂研讨”的进行,“历史学专业研究生基础课教学网”中“课程论坛”的开设,读书会、学术论坛、田野考察等各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和科研活动的开展,不仅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而且为研究生科研提供了一个交流和锻炼的平台。研究生正是通过这一平台,进一步提高了科研兴趣和科研实践能力。
  4.课程论文和学位论文质量得到很大提高
  历史学硕士生科研创新能力与质量评价标准的实施,使研究生在平时的论文写作和学位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从“新”与“学术价值”两大层面下功夫,加之硕士生平时的科研训练以及学习过程中学习与研究的紧密结合,硕士生课程论文和学位论文质量得到了很大提升。
  参考文献:
  [1]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06).
  [2]梁海霞,吴哲敏.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06,(09).
其他文献
刺梨,蔷薇科属落叶丛生■木,果实外被软刺故名,乃我国独有的一种新兴水果,集多种价值于一身。 观赏价值。刺梨高1.5~2m,枝条密而软,树冠呈丛生状,羽状复叶,花有单瓣、复瓣和重
研究基于次分数Brown运动的脆弱期权定价问题.假定股票价格、公司价值均服从次分数布朗运动驱动的随机微分方程,建立次分数Brown运动环境下的金融市场模型.利用次分数Brown运
襄阳县黄集镇地处鄂北岗地,植树造林一直是该镇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多年来,由于植后管护措施跟不上,形成了“春季栽树一大片,夏留一半秋不见,到了来年重新干”的被动局面。 针
研究一类激励函数非单调且无界的中立型变时滞单神经元系统的指数稳定性.利用微分方程理论,构造恰当的Lyapunov-Krasovskii函数,并得到该模型指数稳定的充分条件.由于该条件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胃炎(CG)临床病理特点及胃癌关系,方法对胃镜病理诊断为老年CG953例就CG类型,Hp检出率,肠化及肠化亚型,不典型增生与非老年CG组进行分析,X^2检验。结果,老年CG有如下特点:(1)老年慢性萎缩性
责任,不在他人,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上面所说的“少年富,少年强”并不是要让少年过上富足、享乐的日子,而是要让少年学生的思想、知识文化达到饱满的状态,这样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富在这里指知识的储备多、饱满。城市人的生活条件很容易让学生
幸福是人类追求的最高善,学校教育作为现代文明生活的必要组成,对个人乃至社会的进步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引导者,其自身的修养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幸福的
摘 要:我国高校扩招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同时也给英语教学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如班大人多、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等。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讨了艺术院校分级教学的必要性及具体实施,以期解决高校扩招给英语教学带来的一些问题,同时也为同类艺术院校的英语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艺术院校;大学英语;分级教学     自从我国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由早期的“精英教育
高素质的畜牧兽医队伍是正确执行国家畜牧兽医法律法规的根本保证,关系到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成败。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全面了桐城市畜牧兽医队伍建设情况,日前,笔者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导入与音乐密切关联,利用音乐导入新课能让学生产生一种更直接、丰富、生动的感受,让学生在短时间进入新课,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无法言传的功效。在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