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景物描写中寻找作品的内在感情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406507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散文的“景”是客观存在的自然景物,散文的“情”是作者的主观感情。因此,情景类散文的阅读应围绕散文的情与景展开。要能快速阅读情景类散文,就要先了解一下情景类散文的创作过程。作者有某种情感,这种情感撩拨着作者的心灵,从而产生一种要把它写出来的冲动。作者把情感借助景物表达出来的手法就是移情于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刘勰,《文赋》),睹物生情,然后才能“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陆机,《文赋》),才能创造出情景交融的作品来。离开了荷塘上的月色和月色下的荷塘,朱自清的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就无可抒发;离开了霏霏的冷雨,余光中的乡愁,以及对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就难以倾诉。
  情景交融类散文大体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由情引出景,即借景抒情。先有某种情感,想到某种景中去排遣,如“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荷塘月色》),自然引出月下荷塘与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一类是先身遇目接景物,勾起早有的情感,即触景生情。如“风里雨里,走入霏霏更令人想入非非”(《听听那冷雨》),自然引出余光中对冷雨的景物描写。无论是哪一类,都是移情于景。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因此,我们在阅读情景类散文的过程就是在景色中寻找作者感情的过程。那么如何在景物描写中寻找作者的感情呢?
  一、抓住景物的特点
  景物不同,作者融入的感情也是不同的。如《荷塘月色》中描绘的景物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亭亭舞女的裙”的荷叶,袅娜地开着或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如粒粒的明珠、碧天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的荷花,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荷香,脉脉的流水,闪电般的凝碧的荷波,和谐的旋律,等等,从中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作者淡淡的喜悦;另一类是曲折幽僻阴森的小路,蓊蓊郁郁的树,苍茫的月色,淡淡的月光,阴阴的树色,隐约的远山,没精打采的路灯,等等,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淡淡的哀愁。即使是同一景物,作者着笔的角度不同,所写景物的特点也不一样,融入的情感也完全不同。同是雨,余光中着眼于凄清——“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使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听听那冷雨》),我们感受到的就是凄凉冷清的乡愁之情;而郁达夫则着眼于悠闲——“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我们感受到的就是对微雨寒村的江南冬景的热爱。一凄清一悠闲,相去何止万里?因此,我们可以从景物的这些特征中剖析作者的情感倾向,是爱还是恨,是乐还是忧,是喜欢还是厌恶,是赞美还是批判。
  二、把握关键语句
  写景状物散文除了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作者的某种感情外,往往还通过议论、抒情直接传达作者的感情或思想,显示文章的主旨或作者的态度。这些句子是精当的、要言不烦的、画龙点睛的,有的是对所描写景物的见解或判断,有的是意义的挖掘揭示,有的是作者情感的爆发。这样的句子,要边阅读边划出来,阅读完语段后再加以筛选和整理,使文章内容、主旨具体化,然后归纳提炼,用自己的话对内容、主旨加以阐发或概括。如《荷塘月色》中有这些关键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从这些句子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想以夜游荷塘来排遣心中的烦闷,想摆脱却摆脱不了,想超脱又超脱不成,所以文章洋溢着淡淡的喜悦,又笼罩着淡淡的哀愁。《听听那冷雨》中有这样的关键句:“风里雨里,走入霏霏更令人想入非非。”“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在古老的大陆上,千屋万屋是如此。二十多年前,初来这岛上,日式的瓦屋亦是如此。”抓住了这些,就能很快把握这篇文章的抒情脉络。这样的句子,要边阅读边划出来,阅读完语段后再加以筛选和整理,使文章内容、主旨具体化,然后归纳提炼,用自己的话对内容、情感与主旨加以阐发或概括。
  三、注意写作技巧
  因为作者把情感寄托在具体的景物之中,常常会采用一些写作技巧。掌握这些技巧,对阅读情景交融散文,作用是非常大的。在《荷塘月色》中朱自清运用各种方法,有鲜明的比喻:出水的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打着朵儿的花苞像“一粒粒明珠”,等等,不仅贴切,而且透露出作者的喜悦;还有生动的拟人:那袅娜的荷花,像“刚出浴的美人”,把水面白荷写得极为标致;更有新奇的通感:“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流动的光波被描写成动听的音乐,给人以视觉兼听觉的感受,强烈地传递着作者对景色喜悦的情绪。在《江南的冬景》中郁达夫通过想象和联想,巧借诗的意境,避实就虚:“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语言简省洗练,意象丰富,情感浓烈。
  提高情景类散文的阅读能力,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形散而神不散、情景交融,是这类散文最大的特征,同时也是读者阅读理解这类散文的两扇门,走进了这两扇门,阅读情景类散文便可登堂入室了。
其他文献
古人云:“人不自信谁信之,自信是最好的智者、勇者、仁者。”国家因自信而强盛;民族因自信而发展;人因自信而改变自己的命运。心理学家认为,自信是人的一种心理素质,也是创造性人才的关键特征。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人才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在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中,关键是创新人才的培养,而创新人才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具有自尊、自信、自强的品质,具有不断进取、追求成功的勇气,这是创造发明的基础。成功教育,强
摘 要: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的小说《红王妃》是一部跨文化阅读、风格独特的小说。小说是作者对不同于本国本时代的文本的解读和体验的结果,体现了文化间的借用和交融。红王妃是德拉布尔阅读《王妃回忆录》之后对洪氏形象的再次塑造,而霍利威尔教授这个人物则是德拉布尔设计的王妃在现代的替身,两个形象交相辉映,谱写了一部跨文化的悲喜剧。  关键词: 《红王妃》 文本解读 文化借用 文化交融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
摘 要: 生活与语文教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因为生活积累是理解之源、生活情景是感悟之源、生活经历是写作之源。同时,语文教学也要最终回归生活。可以开展语文课外阅读活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排解学生的多种心理问题,这样才是充满生活气息的语文教学。  关键词: 生活 语文教学 学生    “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是语文的本源与归宿,它们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语文源于生活,任何作品都是当时现实生活的记录
一、语文老师要做到“博”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因而语文老师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具有多种特长,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要“博”,而且必须做到。“博”不仅表明老师学识丰富,而且帮助老师树立威信。现代社会正处于各类知识全方位飞速发展时期,学生了解和涉猎的事物也随之愈来愈繁多,他们既有着各种各样的爱好,又会或积极或消极地去读许多书,更何况语文学科中还有哪方面知识不可能涉及的呢?如果语文老师对课本外的事
摘 要: 从语言发展的角度看,听和说口语是第一性的,读和写书面语是第二性的。尤其对于高职高专学生,他们英语基础弱、兴趣浅,教师更应该有效利用现有优秀教材资源在语言学习的起始年段重视对学生听说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高职英语专业核心课程的综合英语课上注重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也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根本所在。  关键词: 高职高专 综合英语 听说能力    为引导注重职业素质培养、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的
摘 要: 《电子线路》是一门电子专业的基础课程,书中的基本概念多、电路图形复杂、动手实践要求较高。对于职校的学生来讲,《电子线路》是一个很难跨越的鸿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已不适应现代职校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本文从多方面总结了《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电子线路》 实验法教学 EDA电子电路设计 任务驱动法
摘 要: 本文从实验室及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对以往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与体系进行改革探索,以提高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和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教与学的相互提高。  关键词: 大学物理实验 教学改革 成效    1.引言  大学物理实验是高校理工科物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作为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一门基础课程,是理工科类学生进入大学后受到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
摘 要: 中学生厌学是学校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老师、家长比较关注的事。只有找到他们厌学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真正实施好素质教育,重建他们人性中的平衡和谐,唤醒他们沉睡的潜能,让他们在爱和理解中健康而又积极地成长、学习。  关键词: 中学生厌学 原因 应对策略    厌学是“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态度等心理、态度及其在行动中的不良表现方式”,由此可见,厌学应该包括程度从
摘 要: 在《法律基础知识》课的教学中,灌输式、说教式的传统教学,使学生对法律知识课程缺乏兴趣。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从“以案说法”的必要性,案例的选取,如何实施“以案说法”,案例教学法的意义四个方面阐述了案例教学法在《法律基础知识》教学中的应用。在《法律基础知识》教学中只有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  关键词: 《法律基础知识》 以案说法
摘 要: 课件作为对师生的学与教产生重大影响的重要载体,不适当的设计将不同程度地导致学生认知负荷的增加,从课件设计视角研究降低认知负荷问题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本文作者结合实际设计与教学经验,提出初中数学课件设计应从通过数学样例技术、导航归类技术、简单合理的组织方式、学习者设计技术四个方面来降低认知负荷。  关键词: 数学课件 认知负荷 有效策略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