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堂教学理解科学课含义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i_wen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质量地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广泛共识。学生在学校教育中以教材为载体,以课堂为主要阵地,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能最大限度地理解科学涵义。
  
  在质疑中理解科学
  
  在教学“食物”寻找“淀粉的踪迹”时,我向学生提出要求,今天研究的是食物,所以要先将手用碘酒消毒,然后每人数出10个饭粒,注意千万别弄脏了饭。学生的兴趣可浓了,非常小心地数着,结果人人手中的饭粒都脏了。他们好奇极了,睁大了求知的眼睛,提出了无数的问题,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抓住机会要求他们去弄个明白,为什么消过毒的手拿了饭粒反而都变了色?是什么使饭粒变色?是不是所有的食物遇到碘酒都会变色,这变色的物体到底是什么?学生经过认真试验、探究、讨论,知道了并不是所有的食物遇到碘酒都变色,而是含淀粉的食物才会变色的道理,进而更深入地了解到,食物中淀粉含量的多少会影响变色的深浅度。
  
  在概念语言中理解科学
  
  概念是运用语言表现出来的,词语不可分割地同概念联系着。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都要借助于语言去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准确程度影响着思维活动的进行。
  例如在对各种材料进行实验、观察、分析,抽象出“导体”这个概念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准确地用“容易导电”这一语言来表达它们的本质特征,如果含糊地一会儿说“能够导电”、—会儿说?可以导电”、一会儿又说“善于导电”,这就把“容易”“善于”“可以”“能够”混为一谈,没有认识到导体与绝缘体的导电能力没有绝对的界线,只有“容易”与“不容易”的区别,没有“能够”与“不能够”的界限。所以,教师不仅要准确使用语言,正确表达思维。而且还要及时发现、纠正学生不准确的语言,帮助学生把思维和语言融合在一起,建立正确的概念,确切地理解科学。
  
  在实验及其设计中理解科学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自然探究活动的主体。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亲手操作实验器材,用各种器官去感知实验现象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而且要鼓励他们设计实验方案。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过程,就是他们思考的过程,也是多种思维综合的过程。只有让学生经历实验的全过程,他们的创造性潜能才能得到开发,创造精神才会得到培养。
  如教学《物体的热胀冷缩》时,学生为研究空气是否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在研究固体有热胀冷缩性质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种实验的方案。有的认为可以在烧瓶上塞上带有细玻璃管的塞子,将管口倒插入水中,观察水中的气泡或水槽里的水进入玻璃管等情况;有的认为可以在玻璃管口涂上肥皂液,观察肥皂液的变化;有的认为可以在烧瓶上套上气球,卿察气球胀瘪现象。在加热的方法上也不尽相同,有的用热水泡、有的用手焐等。无论哪种设想,我们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验材料,让他们去设计,自己去尝试探索,结果学生对科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实践检验中理解科学
  
  例如:在抽象出“绝缘体”这一概念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实验,对铅笔的导电问题产生了争论,有的认为铅笔是导体(笔芯),有的认为是绝缘体(笔杆),老师这时不应明确地判断谁对谁错,也不要先指出问题出在哪里,而要让学生再去实验,再去观察,再去分析,再去比较,看看自己是怎么做实验的。别人又是怎么做实验的,别人的实验过程跟自己的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产生争论,最后达成一致的意见。这样获得的科学知识将是终身难忘的。
  
  在制作中理解科学
  例如:学生制作桥,围绕此活动,学生在选材上形式各异,有纸折的桥,有纸盒拼凑的桥,有泡沫雕刻的桥,有一次性筷子编成的桥,有饮料瓶做的桥,有木块做的桥。由于材料不同,制作的方式也不一样,用途和功能也各不相同。由于学生的审美观不一,对桥的装饰也各有千秋,但通过制作他们对桥的科学有了新的发现和认识。
  
  从调查、走访等生活中理解科学
  
  在上《食物的营养》一课后,我让学生从每天吃的食物开始,调查同学们每天早、中、晚餐的食谱,一年四季的变化,然后,又找来米饭、馒头、肉、蔬菜等分析每种食物的营养成份,他们通过上网、上图书馆、上资料室、拜访专家等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分析活动之后,为同学们制定了一套针对不同季节、不同体质的学生的参考营养食谱。学生偏食的现象减少了,有些体型偏胖或偏瘦的孩子知道该多吃什么,不该多吃什么了。
其他文献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是新教材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抽象,学生要在想象中建立微观世界,有较大的难度,处理不当易形成教与学的难点。实践表明,采用实验探究式教学,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自主探索、亲身体验,是化解难点的有效措施。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内容抽象,因为这些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学生们在现实生活中接触不到这样的实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只能靠创设生动直观的情景,分析身边的现象
1.每天集中精力几分钟。比如现在的工作就是把这份报告打好,其他的事情一概抛在脑后,不去想。在工作的间隙,你也可以花上20分钟的时间放松一下,仅仅是散步而不考虑你的工作,仅仅专注于你周围的一切,比如你看见什么,听见什么,感觉到什么,闻到什么气味等等。  2.说出或写出来你的担忧。记日记,或与朋友一起谈一谈,至少你不会感觉孤独而且无助。美国的医学专家曾经对一些患有风湿性关节炎或气喘的人进行分组,一组人
2001年6月,杨文军从浑源师范学校毕业后,选择了一条与同学、朋友们不一样的道路——坚守在浑源县大磁窑镇所属大山深处教学点任教,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六年来,他扎根大山深处的农村小学单人校,既是学校负责人、又是所有年级的班主任并兼所有科目的任课教师。他顶着种种压力,为山区教育事业奉献青春,决不回头。他把自己负责的小学校打理得像模像样,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拥戴,以至家长和学生都“怕他走、不愿意让他走、坚决
在语文教改遇到问题的时候,许多专家不约而同地提出“语文姓语”“简简单单教语文”等口号,教育刊物也是大张旗鼓地宣传。教师仿佛看到了语文教改的希望,但实际还处在“黎明前的黑暗”之中。要做到简简单单教语文是多么不容易,真是说到容易做到难。教师不是不爱简简单单教语文,而是没办法实践。为什么简简单单教语文可望不可及呢?  首先无法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语文的整体教学任务。特别是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
何谓“适合的教育”?“适合的教育”在实践中何以可能?这是我们必须直面的问题。本文基于共同体理念,从信念、课程、教学、管理等层面全面探究“适合生长”的学校教育文化,深化对“适合的教育”的理解,丰厚学校教育文化建设,为发展适合儿童生长的教育实践提供有益思考。  一、 共同体信念:适合的教育就是适合学生生长的教育  具有共享的价值和观念以及共同的信念是共同体的核心特征,也是共同体的文化标志[1]。学校作
1985年张孝纯在《教育研究》上发表了《“大语文教育”刍议》一文,从此“大语文教育”便作为一种全新的观念影响着语文教学的发展。“大语文作文”教学观,以“大语文教育”思想为母体。并通过延伸拓展,从语文教学重要的一翼作文方面,丰富了“大语文教育”思想,使“大语文教育”思想更具有价值和魅力。  无论是传统的写作理论,还是现代写作理论,其针对的对象大都是作品和作家,而不是针对中学生的“作文“和中学生这一写
通读《谁教坏了孩子》之后,觉得该书很有味道一时却又说不出一二,仔细想想才发觉这本书的最大魅力就在于朴实之中的精彩。  这是一本由一线教师撰写的反思当前教育问题的书。本书涉及的面比较广,有基础教育的设置问题、教师问题、学校管理问题、家庭教育问题、社会教育问题等。这样一本内容丰富,问题覆盖面广的书,要让人有兴趣读下去确实不易。然而本书的作者却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案例和朴实的语言做到了,而且让人读出了精彩。
案例《游子吟》教学片断:  激情导入,初读古诗,整体感知,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诗人及此诗的资料,诵读古诗,初知大意……课按照我的预设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我用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展开想像:“想像这位母亲在儿女外出前,借着油灯的微光为子女缝制衣服的情景。注意透过画面想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并揣摩内心。”  思考几分钟后,有学生起来说了自己的想像,我及时给予了肯定。尤其是张秋说的更是动情:
实施课改后,许多老师上计算课,一味地创设教学情景,不分课型采用游戏导入,跟风似地采用故事引导。其实,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适合当节课的也是最好的。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在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师与学生的思维碰撞产生火花,课堂教学才能不断生成。    解密一:复习中的智慧    上课伊始,徐斌老师采用儿童喜欢的谈话法导入新课。“小朋友,大家好!你们喜欢小动物吗?看——小猴今天和我们一起学习数学呢!”
王生英,女,河南林州市衡水镇卸甲平村小学教师。汉族,共产党员,48岁,教龄30年。当选为2004年全国模范教师候选人。简要事迹如下:山村女教师,30年教学生涯中,20年以校为家,10年以家为校。1978年雨季因学校校舍破旧,无法使用,她就挨家挨户给学生上课。1986年她放弃改行多挣钱的机会,自愿调到最偏僻的学校,将破旧仓库修补成教室。1993年,学校被暴风雨摧毁,为方便本村学生读书,她就把学生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