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网络教学优化了语文课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in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实现了语文教学环境的信息化,教材内容的信息化,学习过程的信息化,从而优化了学习环境,完善了教学结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如何将整合的目标、思想、方式落实到具体教学中?作者作了探索,并对多媒体网络教学对于语文课的优化进行了一定的探究,突出了整合的科学性、实效性、操作性,为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供了一条探索的途径。
  关键词: 语文课 多媒体网络教学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语文是重要交际工具,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形成其基本特点,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基础,成为每个人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养成必修课。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新课标提出更高的要求:“……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信息素养是语文课的重要组成。这个整合正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语文课由于创新性和实践性的本质特征,成为素质教育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大新亮点。
  一、多媒体网络教学优化了学习资源,激发了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增长智慧的动力,是激发学生不断创新的源泉。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思想,我们在语文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化环境,注重对具体的语文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优化学习资源,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引导学生向预定教学目标前进,保持注意心向、认识倾向、探索的心理,进而形成学习动机。如教学《荷塘月色》一课时,首先,我用多媒体展示了月光下柔美的荷塘的景象,在优美的韵乐中,出现在同学眼前的有青翠欲滴的碧荷、碧水悠悠的水波、明媚皎洁的月光、薄雾笼罩的荷塘……这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冲击着学生的视觉,再加上柔美的音乐,使学生身心愉悦,兴趣高涨,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一个个争着发言,把枯燥的课堂变得活跃而轻松。其次,我用超文本链接技术,将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作者介绍、学生练习等设计出来,将他们要掌握的知识制作成动画,同学们观看动画,有如身临其境,印象深刻。
  二、多媒体网络教学创新了教学结构,激励了学习的自主性。
  现在中小学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建构“主导—主体”教学结构。信息技术进入语文课教学,我们充分发挥多媒体认知功能作用、自主探究、交流协作、创新工具等功能,创新教学结构,运用“主导—主体”理念,采用“情境—探究”、“资源利用—主题探究—合作学习”的基本模式,再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演绎出灵活多样的方式,如讲—演示—讨论—试作—交流,观察思考—范例激趣—自主探究—创新实践,设疑—练习—演示—总结—创新;加上按兴趣重组学习小组,多向反馈,培养合作精神,人机对话,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发挥创造性等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我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支撑,把语文搬进网络教室,采用“资源利用—主题探究—合作学习”的基本模式,创新了课堂教学结构:(1)网页展示,以境激情。通过网络,播放《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的画面,以及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一下子把学生带到了遥远的赤壁,带到了刀剑争锋英雄辈出的古战场,让学生如临其境,目睹英雄的业绩,感受英雄的伟大。(2)主题探究,合作学习。再用网络展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的过程,以及苏轼在黄州赤壁躬耕垄亩的生活,让学生探讨词人坎坷的仕途、仰慕英雄希望建功立业的思想和虽遭坎坷却仍然旷达的情怀。这样学生很好地理解了主题,并走近了苏轼。(3)利用网络资源,自主探究。引导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分题研究,同学各自通过网络收集有关信息。如“我心中的苏轼”、“再读《念奴娇·赤壁怀古》”、永远的旷达、面临挫折……学生自选题目探究学习,分小组交上作业,拓展了视野,激发了创新热情。(4)人机对话,实践创新。在分主题探究后,应用网络,创新思维得到训练,同学们乐于参与,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多媒体网络教学扩大了知识领域,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创造型人才,其基本特征是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语文课以“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为特质,其目标指向也是现代交际和人文素养。因此它能及时吸纳现代科技,特别是以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环境,这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题进行的语文课程的改革。它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有利于创设情境,使学生获取大量的知识;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行协商会话;按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信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行自主研究,发展创新思维,大大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如《林黛玉进贾府》一课的教学,我依托多媒体及网络环境,展现了《红楼梦》中的这一片断。王熙凤伶牙俐齿的表演、贾宝玉直言不讳的痴情、林妹妹步步小心时时在意的举动,让学生通过画面与语言神态的结合,全面把握了人物形象,透彻地理解了小说的主旨。我还创设情境,激活思维,展现“黛玉几次让座”的细节,引发同学思考:“这几次让座表现黛玉怎样的心理及封建社会怎样的等级制度?”这样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深刻了解了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为深刻理解林黛玉这一人物形象铺设了背景。又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用网络展现林冲虽多次被逼,但因对统治阶级抱有幻想而缺少反抗的片段,让同学以此了解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历史背景,以及林冲最终走上反抗道路的无奈。网络丰富的资源扩大了知识领域,培养了学生的道德情感,学生明白了事物的是非曲直,激发了创新思维。在学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后,很多学生写了读后感,阐明自己的观点,为林冲讨个说法。如《林冲:我想对你说》、《那个风雪交加的夜》、《你也有今日——与高俅对簿公堂》……每个独特的见解,都展示着同学们创新思维的一个新境界。
  四、多媒体网络教学创设了学习情境,提高了学习质量。
  李克东教授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由于多媒体与网络环境的运用,语文课教学发生了质的飞跃,从单纯语文知识讲授进入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信息素养的广阔境界。
  《故都的秋》一课,教学重点是理解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难点是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创新思维的火花。我采用以“像”创境,成像译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通过课件创设出生动、形象、感人的画面和音乐情境,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如“清晨静观图”“秋槐落蕊图”“秋虫残鸣图”“秋雨秋果图”……这一幅幅画面或清静或悲凉,再配以舒缓的乐曲,引导同学用眼睛观察,用心灵体会,观察它的外形,体会它的神韵,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向往、喜爱),学习“秋槐落蕊图”时,学生在自学感悟了这一画面的悲凉之后,对“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地觉得有点儿落寞”理解困难。我通过课件展示“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让学生观察、体验,不但理解了“落寞”这一词语,而且了解了作者悲凉的身世和当时悲凉的内心世界。在学习“秋果图”时,让学生运用网络找出许多的秋果,如像灯笼一样挂满枝头的柿子,像玛瑙一样闪烁叶间的红枣,并思考:“这些色彩艳丽的图片为什么没有成为作者笔下的景观,却写了枣树浅黄的小花和鹅黄的果实?”让这些问题成为学生探索的对象,学生很好地理解了课文的主旨,并走进了作者的心灵,提高了教学效率。
  在创设情境的同时,我还注意训练表达。如展示课文的图片,如《赤壁赋》,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赤壁泛舟的月夜情景;通过播放一段乐曲,让学生仿照《琵琶行》中音乐的描写来描述他听到的音乐;启发学生运用联想,放飞心灵,把心里想的说出来。由于把静止的画面变活了,学生各抒己见,其乐融融。学生的语言组织好了,想说的内容得到了表达,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启迪。
  通过多次实验,我发现多媒体网络教学确实优化了语文课。它通过优化学习资源,创设了学习环境,创新了教学结构,扩大了知识面;通过让学生开展学法探究,改进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使教师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我的教育信条.杜威教育论著选.
  [2]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上、下)[J].电化教育研究,2001,(8-9).
其他文献
摘 要: 奥斯汀是公认的“牛津日常语言学派”的领袖人物,是当代英国著名哲学家,在英美哲学界有很大影响。概念和言语行为理论是他对哲学和语言学的原创性、永久性的贡献。他勇于对传统的哲学观点提出质疑,以其精细的语言现象学方法观察日常语言,区分了施为句和表述句,提出了言语行为三分说,认为说话就是做事,从而改变了人们对语言、世界和心智之间关系的看法。  关键词: 奥斯汀 言语行为理论 施为句 表述句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原地下党省工委书记周里今年七月在会见双峰县大村乡建国前入党的二十多名老同志时说:“过去我们是在白色恐怖下干革命,危险得很! 可说是提着脑袋走。当时象你王立全、王隆
本文深入剖析了在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状况,并对几种主要的技术方法和施工中常见问题作了简单介绍,最后又根据这些问题给出了几点能提高预应力施工质量的方法,希望能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第23条规定:“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必将引起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那么,学生的学习方式会有哪些变化呢?  一、学习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的地位。虽然老师也会在教学中设计一些开放性的讨论题,但往往害怕学生过于发散,使自己的主动权削弱或处于尴尬境地,一般还是根据自
当今的语文课堂是沉闷的,是高耗低效的,诸如有些老师用沿用几十年的标准去要求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学生;教学常用一种一劳永逸的方法来解决;在课堂上没有重点地信马由缰;教单调枯燥导致学沉闷厌烦;课堂阅读效率低下,学生收获甚微。这些弊端造成整个社会的语文能力下降。语文教学的弊端那么多,确实需要一套新的教学思路,那么在课堂上应该如何体现呢?我想,语文课要想取得高效,实现转变,首先取决于语文老师有新的教学理念,有
摘 要: 国学经典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的结晶,蕴涵丰富的内容。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国学经典,对于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 国学经典 诚信 心理健康 文明行为习惯 感恩    2010年暑假至今,我潜心学习了《国学经典与教育》这门课,反复研究领悟四个教学视频,充分感受到“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所载为至理常道,透射着人文的光芒,其价值历久而弥新,而且这
目的探讨子宫黏膜下大肌瘤经宫腔镜、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子宫黏膜下大肌瘤患者,随机分成宫腔镜组和腹腔镜组,各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
本文以《我的空中楼阁》为例,说明散文教学必须通过抓文字之眼、作者之眼、读者之眼,来品味散文的结构美、音乐美、意境美。
语文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也是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已成为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主题和方向,为此而进行的课堂教学方面的讨论和实践开展得如火如荼且卓有成效。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语文作业的设计却未受到相应的关注。如果只有课堂教学的热闹作秀,作业没跟上,那语文学习只能是苍白无力的。  一、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