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卡夫卡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以自己独特的观察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揭示了当时人们的生存境况,在全世界拥有众多读者。在卡夫卡创作的众多作品中,孤独与反抗是反复出现和被强化的两个重要主题,这使得卡夫卡的作品总是能引起当时人们的共鸣,也使得《美国》一书充满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和众多解读的可能,对同样身处困境的现当代人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卡夫卡 《美国》 孤独 反抗
一、放逐中个体的孤獨
小说主人公卡尔的孤独感在小说的最开始就已经产生了:卡尔由于在女仆的诱惑下生下孩子,让父母感到非常耻辱,颜面扫地,因此被父母无情地赶出了家门,被迫开启一段前往美国的未知旅程。面对父母的这个决定,卡尔没有进行太多的反抗,也没有表现出十分绝望和伤心,他简单整理了自己的日常生活用品就只身前往遥远而又几乎毫无所知的美国。在前往美国的船上,卡尔的生活非常孤独,除了和司炉的偶尔几次交谈还算称心,他几乎找不到有什么人可以敞开心扉进行交流。但就在这时卡尔意想不到地遇到了自己的舅舅,在众人的关注下,这位中年长者公开了卡尔因犯了错误被迫前往美国的原因:“我亲爱的外甥如今简直是被他的父母——让我们只用这个也确实说明事情本质的词儿吧——抛弃了,就像人们把一只惹人生气的猫扔到门外那样。我根本不想美化我外甥所干的事,不想掩饰他受到这样的惩罚,但是他的过错是这样一种性质的,只要把它一说出来,他就足以获得别人的谅解了。”“原来,他是被一个女仆,约翰娜·布鲁默尔,一个约莫三十五岁的女人引诱了。我丝毫也不想用‘引诱’这个词来伤害我的外甥,但是确实很难找到另外一个同样恰当的词儿。”所有人在倾听的过程中并没有嘲笑卡尔,反而都显出严肃的神情。人们对卡尔受到惩罚并不感到奇怪,如果是他们自己的孩子做出此事他们或许也会做出驱逐的决定,人们觉得因原罪而被驱逐是理所当然的。卡尔的经历不禁让人想到《圣经》中的故事:亚当和夏娃因偷吃禁果被耶和华逐出了伊甸园,被迫常年耕种土地。而卡尔又何尝不是就这样被“上帝权威式”的父母无情放逐,从而陷入了不可言说却又无法摆脱的孤独中。
卡尔一个人在广阔的美国大地漂泊闯荡,在不受约束享受前所未有的自由时,也意味着他必须忍受无尽的孤独。世界何其之大,而卡夫卡恰恰把美国作为主人公卡尔前往的目的地,可以说其中有着卡夫卡的良苦用心。长期以来, 在许多欧洲人心目中, 美国既是被放逐者的流亡之地,同时也是让人卸下包袱的自由乐土。这样看来,选择“美国”绝非是偶然,而是蕴含着卡夫卡精心的设计。一个16岁的少年,在拥有渴望的自由的同时也必须承担无法预测的彻底放逐,这是一个实现自我的绝佳机会,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有些可惜的是卡尔在美国似乎始终没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尽管在美国有着他亲爱的舅舅,有关心他的同是德意志人的厨师长太太,但他们同样未能给卡尔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卡尔继续孤独前行。在与他们的交往中,卡尔丝毫不能按自己的意志行事,而是只能按照他们的安排被迫接受。例如舅舅给卡尔提供了一个优越的生活环境,但同时他也要求卡尔必须学好英语,去学骑马,并且时不时要求卡尔和他一同去陪商业合伙人吃饭。卡尔对于舅舅来说就是一个必须接受命令、不得有自己主观意志的玩偶,一旦这个玩偶违背了自己的想法,那么便可以把它随手抛弃。卡尔因不顺从舅舅的想法,前往波伦德尔先生的庄园,最终被舅舅无情地抛弃,从而开启了下一段的孤独之旅。随后,卡尔在毫无期待中来到了西方饭店,却意外碰到了自己的同乡:女厨师长太太。起初,女厨师长太太或许因在美国很少遇到德国人,发现卡尔是自己的同乡有点兴奋,“那我们就是同乡了,我叫格蕾特·米策尔巴赫,是维也纳人,布拉格我熟悉极了,我曾在文策尔广场的金鹅饭店里干过半年。你想想这有多巧。”她对他给予了格外的关注,并帮助他谋得了电梯工的职务。但当卡尔惨遭他人诬陷的时候,厨师长太太虽最初不相信这个事情,但最终还是动摇了,默认了卡尔的罪行,放弃对他的保护。可见,表面上给予卡尔帮助的人,实际上都以自己的意志在左右卡尔的生活和选择。他无法向这些人真正吐露自己的心声,这意味着他们永远无法实现思想精神上的契合,从而使他陷入持久的孤独状态中。
另外,卡尔在美国遇到的那一群“令人痛苦与使人难堪的人”,更是使他产生了强烈的思乡之情,这进一步加深了他的孤独感。在《美国》里,除了舅舅和厨师长太太,卡尔还遇到了很多糟糕的人:蛮横霸道、自食其言的克拉拉小姐,冷酷无情的门房总管,不分青红皂白的警察和两个毫无羞耻心的流氓无赖——罗宾逊和德拉马什……在美国与这些人相处接连发生了一系列糟心的事情后,卡尔的思乡之情是与日俱增。例如在罗宾逊和德拉马什私自砸开他的箱子,并侮辱他的民族后,他很快想到的是箱子里父母的照片,当发现父母的照片不在时,他瞬间紧张了,“照片本来放在上面的,现在照片不见了。你们别拿我的箱子寻开心呀。”而当他从失而复得的箱子看到父母的那张照片时,顿时激动不已,声称“这是无价之宝”。再如,卡尔在被德拉马什要求当他的仆人,失去人身自由的时候,看到隔壁阳台上学习的大学生,就不禁回想起在家乡与父母相处的静谧夜晚,父亲看报、记账或者处理信件,母亲缝补衣服,自己则看书学习。在卡尔的世界里,浓厚的家乡记忆使家总是和温馨、宁静、和谐这些词紧密联系在一起,而目前自己却处在陌生的异乡中,踽踽前行却看不到光明的道路,不禁感受到被放逐的深深的孤独感和无助感。
二、个体对放逐的反抗
16岁的卡尔被父母亲驱逐出家庭后,选择孤身前往美国,这对一个没有太多社会经历的少年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这种挑战一方面是来自对前路的未知,不知在这段旅程会遇到怎样的荆棘险阻;另一方面则是来自对自身的未知,不知自己是否有能力克服战胜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尽管卡尔在中途经历了被叔叔驱赶出门,遭遇诬陷无奈离职等一系列不如意的事情,但他始终没有屈服,听任他人的摆布,而是在这个浑浊的世界中努力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进行反抗,寻找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生活之路。 初来美国,舅舅给卡尔提供了舒适的生活住所,这样一来卡尔衣食无忧,过上了富家公子的生活,但其实这样的生活并不是卡尔所期待的,他并不希望每天待在家里,白白享受他人的成果。更糟糕的是他的一切日常生活像学英语、学骑马、和商人交往等,舅舅都已经替他安排好了,他根本毫无自主选择的权利。尽管他很想弹钢琴,并且舅舅表示并不完全反对,但他明顯感受到了舅舅对弹钢琴的排斥。从这里可以看出,舅舅已经完全被长期的商人身份同化了,眼中只有金钱和利益,失去了生活中最本真的乐趣。舅舅要求卡尔做的所有事情都只是为了让他尽快掌握商场上必备的职业技能,从而使他也尽快加入这个行业,却丝毫没有考虑卡尔本人的意愿和感受。最终卡尔因执意外出拜访,使舅舅感到自身的权威和原则被挑战,被撵出了家门。面对舅舅的决定,卡尔坦然接受,没有妥协,没有乞求怜悯,独自迈上了寻找工作的道路。因此,舅舅对卡尔的驱逐,不如说是卡尔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不惧孤独和失败,勇于闯荡的表现。
此外,卡尔在整个旅途中一直渴望能找到真正的朋友,两个人能尽情交谈,可以互相分享开心愉悦的经历,也可以倾诉心中的痛苦和烦恼,以此摆脱孤独的处境。他以真诚之心对待身边所有的人,比如做事时总是为女厨师长太太考虑,帮助特蕾丝办理公务,为罗宾逊和德拉马什买单,甚至照顾背叛过自己的罗宾逊。然而这些人却并没有以真挚之心对待卡尔,尤其是罗宾逊和德拉马什,他们利用卡尔的善良,贪图小利,为自己谋私利。虽然非常需要陪同的伙伴,但当卡尔发现他们两个人自私、虚伪、欺诈、毫无道德心的真实面目后,立即决定和他们分手。他明白一个人的路注定是孤单、艰难的,但他并不惧怕独自前行和生活。
三、孤独与反抗中隐喻了西方现代人的生存境况
在旁人看来卡尔惨遭父母的驱逐是一件不幸的事情,但对他来说未必如此,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解放,是一种获得自由的途径。所以刚到美国时他毫无畏惧感,甚至有一点小兴奋,“我现在想干什么行当,可以自己做主了,父母完全管不着了。”但渐渐地他却发现生活中的自由和他想象中的自由完全不一样。刚来时他认为自由是不受约束,可以让人感到轻松、给人带来快感的,但现实却是当他真正开始自由的生活时,随之而来的是苦难和艰辛。舅舅以自己的意志要求他,被诬陷失去电梯工的职务,被迫给两个流浪汉当仆人等。面对这些苦难和艰辛,他都顽强地进行了反抗,宁愿走孤独之路也绝不屈从,从而为自己争取到了自由。这当然不是卡尔最初所幻想的那种美好的“自由”,却是本质的、属于人的生活的自由,也是卡夫卡所想表述的真正的自由。
在最后一章,卡尔在俄克拉荷马露天剧场参加面试,他主动放弃了自己的名字和过去,为自己起了一个新的名字——勒格洛。这意味着卡尔将忘掉自己的故乡、亲人和所有的过去,开启一段崭新的未来,他真正拥有了自由,尽管前途未知,但至少又有了新的希望。在20世纪初,西方世界发生了信仰危机,人们对自己原有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强烈的怀疑,不断进行反抗,试图构建新的价值观和寻找新的精神寄托。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人们主动进行反抗的一次尝试,尽管这是一次不太成功的尝试,但它让人们进一步反思自己:“我们来自何方?我们是谁?我们去向何方。”这是历史发展进步中必然要经过的一个环节。卡夫卡用一个微不足道的卡尔在美国平凡的生活经历, 极其生动地概括了一战爆发之际西方人对自我生存境况的普遍困惑,也指明了破除困惑的途径:即使身处困境、孤独,也要勇于进行反抗。
四、结语
卡夫卡是一位极具艺术表现力的作家,他用自己的神奇的文字深触人们的内心世界,使人们的心灵感到极大的震撼,一个个独特的艺术形象既是卡夫卡对现实世界人类处境探索的结果,又是作家真实的情感结晶。现在卡夫卡已经离开我们近一百年,但他的经典著作之一《美国》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无法预测的现实命运和必须承受的精神孤独面前,我们该何去何从?卡夫卡给出了最积极的回答,反抗本身就是人生的意义,这是对当代人最大的激励,也是卡夫卡文学创作中的永恒魅力。
参考文献:
[1](奥)弗朗茨·卡夫卡.美国[M].米尚志,等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
[2]曾艳兵.闭上眼睛的图像——论卡夫卡的《美国》[J].外国文学评论,2000(04).
[3]胡志明.自由与放逐:《美国》对西方现代人生存境况的文化批判[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0(02).
(作者简介:陈博,男,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关键词:卡夫卡 《美国》 孤独 反抗
一、放逐中个体的孤獨
小说主人公卡尔的孤独感在小说的最开始就已经产生了:卡尔由于在女仆的诱惑下生下孩子,让父母感到非常耻辱,颜面扫地,因此被父母无情地赶出了家门,被迫开启一段前往美国的未知旅程。面对父母的这个决定,卡尔没有进行太多的反抗,也没有表现出十分绝望和伤心,他简单整理了自己的日常生活用品就只身前往遥远而又几乎毫无所知的美国。在前往美国的船上,卡尔的生活非常孤独,除了和司炉的偶尔几次交谈还算称心,他几乎找不到有什么人可以敞开心扉进行交流。但就在这时卡尔意想不到地遇到了自己的舅舅,在众人的关注下,这位中年长者公开了卡尔因犯了错误被迫前往美国的原因:“我亲爱的外甥如今简直是被他的父母——让我们只用这个也确实说明事情本质的词儿吧——抛弃了,就像人们把一只惹人生气的猫扔到门外那样。我根本不想美化我外甥所干的事,不想掩饰他受到这样的惩罚,但是他的过错是这样一种性质的,只要把它一说出来,他就足以获得别人的谅解了。”“原来,他是被一个女仆,约翰娜·布鲁默尔,一个约莫三十五岁的女人引诱了。我丝毫也不想用‘引诱’这个词来伤害我的外甥,但是确实很难找到另外一个同样恰当的词儿。”所有人在倾听的过程中并没有嘲笑卡尔,反而都显出严肃的神情。人们对卡尔受到惩罚并不感到奇怪,如果是他们自己的孩子做出此事他们或许也会做出驱逐的决定,人们觉得因原罪而被驱逐是理所当然的。卡尔的经历不禁让人想到《圣经》中的故事:亚当和夏娃因偷吃禁果被耶和华逐出了伊甸园,被迫常年耕种土地。而卡尔又何尝不是就这样被“上帝权威式”的父母无情放逐,从而陷入了不可言说却又无法摆脱的孤独中。
卡尔一个人在广阔的美国大地漂泊闯荡,在不受约束享受前所未有的自由时,也意味着他必须忍受无尽的孤独。世界何其之大,而卡夫卡恰恰把美国作为主人公卡尔前往的目的地,可以说其中有着卡夫卡的良苦用心。长期以来, 在许多欧洲人心目中, 美国既是被放逐者的流亡之地,同时也是让人卸下包袱的自由乐土。这样看来,选择“美国”绝非是偶然,而是蕴含着卡夫卡精心的设计。一个16岁的少年,在拥有渴望的自由的同时也必须承担无法预测的彻底放逐,这是一个实现自我的绝佳机会,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有些可惜的是卡尔在美国似乎始终没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尽管在美国有着他亲爱的舅舅,有关心他的同是德意志人的厨师长太太,但他们同样未能给卡尔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卡尔继续孤独前行。在与他们的交往中,卡尔丝毫不能按自己的意志行事,而是只能按照他们的安排被迫接受。例如舅舅给卡尔提供了一个优越的生活环境,但同时他也要求卡尔必须学好英语,去学骑马,并且时不时要求卡尔和他一同去陪商业合伙人吃饭。卡尔对于舅舅来说就是一个必须接受命令、不得有自己主观意志的玩偶,一旦这个玩偶违背了自己的想法,那么便可以把它随手抛弃。卡尔因不顺从舅舅的想法,前往波伦德尔先生的庄园,最终被舅舅无情地抛弃,从而开启了下一段的孤独之旅。随后,卡尔在毫无期待中来到了西方饭店,却意外碰到了自己的同乡:女厨师长太太。起初,女厨师长太太或许因在美国很少遇到德国人,发现卡尔是自己的同乡有点兴奋,“那我们就是同乡了,我叫格蕾特·米策尔巴赫,是维也纳人,布拉格我熟悉极了,我曾在文策尔广场的金鹅饭店里干过半年。你想想这有多巧。”她对他给予了格外的关注,并帮助他谋得了电梯工的职务。但当卡尔惨遭他人诬陷的时候,厨师长太太虽最初不相信这个事情,但最终还是动摇了,默认了卡尔的罪行,放弃对他的保护。可见,表面上给予卡尔帮助的人,实际上都以自己的意志在左右卡尔的生活和选择。他无法向这些人真正吐露自己的心声,这意味着他们永远无法实现思想精神上的契合,从而使他陷入持久的孤独状态中。
另外,卡尔在美国遇到的那一群“令人痛苦与使人难堪的人”,更是使他产生了强烈的思乡之情,这进一步加深了他的孤独感。在《美国》里,除了舅舅和厨师长太太,卡尔还遇到了很多糟糕的人:蛮横霸道、自食其言的克拉拉小姐,冷酷无情的门房总管,不分青红皂白的警察和两个毫无羞耻心的流氓无赖——罗宾逊和德拉马什……在美国与这些人相处接连发生了一系列糟心的事情后,卡尔的思乡之情是与日俱增。例如在罗宾逊和德拉马什私自砸开他的箱子,并侮辱他的民族后,他很快想到的是箱子里父母的照片,当发现父母的照片不在时,他瞬间紧张了,“照片本来放在上面的,现在照片不见了。你们别拿我的箱子寻开心呀。”而当他从失而复得的箱子看到父母的那张照片时,顿时激动不已,声称“这是无价之宝”。再如,卡尔在被德拉马什要求当他的仆人,失去人身自由的时候,看到隔壁阳台上学习的大学生,就不禁回想起在家乡与父母相处的静谧夜晚,父亲看报、记账或者处理信件,母亲缝补衣服,自己则看书学习。在卡尔的世界里,浓厚的家乡记忆使家总是和温馨、宁静、和谐这些词紧密联系在一起,而目前自己却处在陌生的异乡中,踽踽前行却看不到光明的道路,不禁感受到被放逐的深深的孤独感和无助感。
二、个体对放逐的反抗
16岁的卡尔被父母亲驱逐出家庭后,选择孤身前往美国,这对一个没有太多社会经历的少年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这种挑战一方面是来自对前路的未知,不知在这段旅程会遇到怎样的荆棘险阻;另一方面则是来自对自身的未知,不知自己是否有能力克服战胜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尽管卡尔在中途经历了被叔叔驱赶出门,遭遇诬陷无奈离职等一系列不如意的事情,但他始终没有屈服,听任他人的摆布,而是在这个浑浊的世界中努力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进行反抗,寻找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生活之路。 初来美国,舅舅给卡尔提供了舒适的生活住所,这样一来卡尔衣食无忧,过上了富家公子的生活,但其实这样的生活并不是卡尔所期待的,他并不希望每天待在家里,白白享受他人的成果。更糟糕的是他的一切日常生活像学英语、学骑马、和商人交往等,舅舅都已经替他安排好了,他根本毫无自主选择的权利。尽管他很想弹钢琴,并且舅舅表示并不完全反对,但他明顯感受到了舅舅对弹钢琴的排斥。从这里可以看出,舅舅已经完全被长期的商人身份同化了,眼中只有金钱和利益,失去了生活中最本真的乐趣。舅舅要求卡尔做的所有事情都只是为了让他尽快掌握商场上必备的职业技能,从而使他也尽快加入这个行业,却丝毫没有考虑卡尔本人的意愿和感受。最终卡尔因执意外出拜访,使舅舅感到自身的权威和原则被挑战,被撵出了家门。面对舅舅的决定,卡尔坦然接受,没有妥协,没有乞求怜悯,独自迈上了寻找工作的道路。因此,舅舅对卡尔的驱逐,不如说是卡尔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不惧孤独和失败,勇于闯荡的表现。
此外,卡尔在整个旅途中一直渴望能找到真正的朋友,两个人能尽情交谈,可以互相分享开心愉悦的经历,也可以倾诉心中的痛苦和烦恼,以此摆脱孤独的处境。他以真诚之心对待身边所有的人,比如做事时总是为女厨师长太太考虑,帮助特蕾丝办理公务,为罗宾逊和德拉马什买单,甚至照顾背叛过自己的罗宾逊。然而这些人却并没有以真挚之心对待卡尔,尤其是罗宾逊和德拉马什,他们利用卡尔的善良,贪图小利,为自己谋私利。虽然非常需要陪同的伙伴,但当卡尔发现他们两个人自私、虚伪、欺诈、毫无道德心的真实面目后,立即决定和他们分手。他明白一个人的路注定是孤单、艰难的,但他并不惧怕独自前行和生活。
三、孤独与反抗中隐喻了西方现代人的生存境况
在旁人看来卡尔惨遭父母的驱逐是一件不幸的事情,但对他来说未必如此,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解放,是一种获得自由的途径。所以刚到美国时他毫无畏惧感,甚至有一点小兴奋,“我现在想干什么行当,可以自己做主了,父母完全管不着了。”但渐渐地他却发现生活中的自由和他想象中的自由完全不一样。刚来时他认为自由是不受约束,可以让人感到轻松、给人带来快感的,但现实却是当他真正开始自由的生活时,随之而来的是苦难和艰辛。舅舅以自己的意志要求他,被诬陷失去电梯工的职务,被迫给两个流浪汉当仆人等。面对这些苦难和艰辛,他都顽强地进行了反抗,宁愿走孤独之路也绝不屈从,从而为自己争取到了自由。这当然不是卡尔最初所幻想的那种美好的“自由”,却是本质的、属于人的生活的自由,也是卡夫卡所想表述的真正的自由。
在最后一章,卡尔在俄克拉荷马露天剧场参加面试,他主动放弃了自己的名字和过去,为自己起了一个新的名字——勒格洛。这意味着卡尔将忘掉自己的故乡、亲人和所有的过去,开启一段崭新的未来,他真正拥有了自由,尽管前途未知,但至少又有了新的希望。在20世纪初,西方世界发生了信仰危机,人们对自己原有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强烈的怀疑,不断进行反抗,试图构建新的价值观和寻找新的精神寄托。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人们主动进行反抗的一次尝试,尽管这是一次不太成功的尝试,但它让人们进一步反思自己:“我们来自何方?我们是谁?我们去向何方。”这是历史发展进步中必然要经过的一个环节。卡夫卡用一个微不足道的卡尔在美国平凡的生活经历, 极其生动地概括了一战爆发之际西方人对自我生存境况的普遍困惑,也指明了破除困惑的途径:即使身处困境、孤独,也要勇于进行反抗。
四、结语
卡夫卡是一位极具艺术表现力的作家,他用自己的神奇的文字深触人们的内心世界,使人们的心灵感到极大的震撼,一个个独特的艺术形象既是卡夫卡对现实世界人类处境探索的结果,又是作家真实的情感结晶。现在卡夫卡已经离开我们近一百年,但他的经典著作之一《美国》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无法预测的现实命运和必须承受的精神孤独面前,我们该何去何从?卡夫卡给出了最积极的回答,反抗本身就是人生的意义,这是对当代人最大的激励,也是卡夫卡文学创作中的永恒魅力。
参考文献:
[1](奥)弗朗茨·卡夫卡.美国[M].米尚志,等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
[2]曾艳兵.闭上眼睛的图像——论卡夫卡的《美国》[J].外国文学评论,2000(04).
[3]胡志明.自由与放逐:《美国》对西方现代人生存境况的文化批判[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0(02).
(作者简介:陈博,男,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