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歌传承,任重道远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o_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广西崇左山歌种类繁多,形式多样,韵律独特,曲调丰富优美,语言形象生动,风格多变。多年以前,这里的村村屯屯都有自己的歌坡,那时的歌坡,老人教歌,青年人唱歌,以歌会友,谈情说爱。如今,受时代的变迁与现代文化艺术的冲击,传统歌坡逐渐衰弱,歌种也逐渐减少,有些歌种已经开始失传,为拯救濒临失传的山歌种类,只有通过举办培训班让歌师传承山歌,学校教学、搜集整理改编等多种方式进行传承与发展,崇左山歌才能世代传承。
  关键词:崇左 山歌 传承 发展 改编
  一、广西崇左原生态山歌概况
  广西崇左人民爱唱山歌,平时可以不分时间,不分地点,即兴编唱。三月三的歌坡是山歌满天飞的时候,那段时间广西崇左的歌坡从农历三月初到农历四月底,几乎有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每天都有村屯过歌坡。这些歌坡是历史沿袭固定下来的时间,今天这村,明天那屯,有时候一天就有几个村屯是歌坡。而现在,歌坡已经变样,很多村屯的歌坡已经消失,剩下一部分村屯的歌坡已然成了亲戚朋友聚会的喝酒节,唱山歌的人越来越少,唱山歌的人越来越老龄化。
  现在,只有在农历四月十六崇左最大歌坡的那一天人们才会感受到真正的歌坡,才会听到种类繁多的原生态山歌充满整个歌坡的每一个角落。那一天,爱唱山歌的人们穿着盛装从各村屯集中到歌坡,他们在那里一群一群地对山歌,大街小巷也随时可以听到爷爷奶奶们在唱。他们带着录音机,既唱给别人听也录别人唱的,过后再细听回味,整个歌坡持续三天左右。
  目前,在崇左传唱比较广泛的山歌方言叫唱“嘎”,有“娇连韵”“娇荣韵”“娇楼韵”等韵,还有唱“西”,有“西侬”“西伦”“西央”等韵,“嘎”和“西”各有自己的几十种韵。如何让山歌“嘎”和“西”生生不息、代代繁盛让我们深思,为了这一山歌传承,我们开始寻因,是山歌不好听还是山歌难唱,或是原生态山歌已经适应不了新时代人们的视听审美?这些年文化部门也作出了很多努力,在每年三月三期间,举办各种内容的山歌比赛,如在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消费者权益日、扫黑除恶时给爱唱山歌的人搭建平台,平时的文艺晚会也编排山歌对唱的节目。但是收效甚微,唱山歌的依然是中老年人这个群体,年轻人寥寥无几,为了繁盛崇左歌坡,为了传承山歌“嘎”和“西”,我们只有通过不同的传承和保护措施才能拯救歌坡,拯救山歌“嘎”和“西”。
  二、举办山歌培训班,广泛开展山歌教学
  为了使山歌传承后继有人,我们必须不余遗力地为山歌的传承和发展做些工作。首先,除了经常举办山歌比赛,文化部门每年至少要举办两到三期的山歌培训,请各路歌种的歌師来教唱,培训对象是各乡镇文广站工作人员、各业余文艺队、城区以及村屯年轻的山歌爱好者、各中小学音乐老师、幼儿园老师,把这些对象培养成山歌爱好者,让他们走向社会,走向学校,去影响更多对山歌感兴趣的人,由点及面,多向辐射,不断传唱山歌。
  其次,请山歌传承人定时到幼儿园进行山歌教唱,让山歌传承从幼儿抓起,然后再通过中小学广泛开展山歌教学工作,在音乐课堂以及一些音乐活动中进行山歌传唱,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山歌、爱上山歌,让山歌传承成为学校特色教育。
  往年的三月三山歌比赛都是成人,近几年崇左市三月三山歌比赛特别分为成人组、青少年组两个组别,各中小学老师也纷纷组队参赛,青少年组选手最小的3岁,最大的17岁,看着台上学生们动情、纯净的歌声,我们心里感到莫大的欣慰,学生们已经慢慢接受和喜欢山歌,山歌传承后继有人。
  三、搜集整理改编,让山歌长盛不衰
  受到外来文化入侵的影响,原生态山歌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文化创作者必须把责任扛在肩上,搜集整理本地区的原生态山歌,将山歌“嘎”或是“西”原貌与现代音乐元素相结合改编成曲,用这一类改编的山歌去培训学生,学生就很容易接受。去年我们去一个民族中学教唱山歌,学生一听是山歌,都不愿意学,说平时听见爷爷奶奶唱的山歌不好听,但是当我们把改编过的山歌唱给他们听的时候,他们说原来山歌可以唱得这么好听啊。所以,不一定原生态,只要原味还在就可以,改编过的山歌有现代气息,学生就会慢慢接受并喜欢本民族的山歌“嘎”和“西”。
  这几年的广西基层群众文艺会演声乐比赛,我们都是唱“嘎”或者“西”,以小组唱形式参加比赛,并取得三等奖的好成绩。我们把单声部的“嘎”或“西”改编成了三声部,原生态曲调做为主旋律再配上两个和声声部,一首既有本民族语言特点,又有现代气息旋律的“嘎”或“西”就这样新鲜出炉。这些改编的“嘎”或“西”经过多次文艺晚会的演唱以及爱好者的不断传唱,慢慢植入人们的心里,唱“嘎”唱“西”的人又渐渐多了起来。
  2017年、2018年广西“壮族三月三 文化丝路行”泰国站、越南站,崇左山歌“嘎”和“西”跟随民族民俗文化交流项目组一起,分别去了泰国曼谷、越南凉山与外国友人共同欢庆“三月三”。山歌“嘎”和“西”生动的语言和独特的韵律让他们赞叹,中国的山歌如此动听美妙。我们坚信,通过不同的传承保护措施,广西崇左的山歌“嘎”和“西”一定能世代传承。
  (作者简介:农华梅,女,大专,广西省崇左市江州区文化馆,馆员,研究方向:声乐、群众文化)(责任编辑 徐参文)
其他文献
摘要:八板体作为我国传统音乐中一个重要的曲式结构,一方面有着十分严格的规定,将板数定为六十八板,另一方面却有着极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带有很强的即兴性,给曲式结构增加了较大的弹性,存在很多的变形。潮州音乐是为数不多的将即兴传统完整保存下来的古老乐种。潮乐所独有的即兴变奏演奏方式,以其多变、随性的演奏特征使得潮州音乐极具即兴艺术性。八板体曲式结构给潮乐中的变奏催法带来了一个相对开放的曲式格局,这也给即兴
期刊
摘要:《撞死了一只羊》是由王家卫监制、万玛才旦编剧兼执导,藏族演员金巴、更登彭措领衔主演的一部剧情片。本片改编自次仁罗布短篇小说《杀手》和万玛才旦短篇小说《撞死了一只羊》,透过两位同样名为金巴的角色互相交织的命运,缓缓牵扯出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寓意深远的故事,讲述了因一宗复仇事件而引发的关于仁慈和复仇的故事。本文将从电影民俗化的角度出发,试分析中国民族电影中声音设计的特点及如何与民俗化相结合。  关键
期刊
摘要:电影《燃烧》是李沧东导演继《密阳》之后的又一部文学改编电影作品。原著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烧仓房》中“烧仓房”的设定与开放式的结局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而李沧东导演在此基础上,将自己对当今韩国政治与社会年轻群体的处境的思考代入电影当中。通过讲述小人物对自我的追寻,展现不同阶层的年轻社会群体对自我身份的界定和反思。本文将从审美的价值与需求层面对电影《燃烧》中人物行为动机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电影中
期刊
归自谣·寒窗几度迎红日  勤自律,不教灵台方向失,寒窗几度迎红日。  高懷莫道居陋室。甘泉滴,浇开朵朵奇葩茁。  归自谣·粗茶淡饭书城拥  明月宠,疏影横窗亲手种,幽香常惹诗心动。  粗茶淡饭书城拥。通宵捧,高楼独上摩天耸。  归自谣·平生爱与诗书处  消酷暑,绿豆冰糖文火煮,琼浆仙液金瓶贮。  平生爱与诗书处。英华咀,心猿意马须臾去。  归自谣·夜夜寒窗灯火烁  消寂寞,夜夜寒窗灯火烁,朝朝暮暮
期刊
自题像  我是一棵小草,  长在田边、野外、山坡道……  只愿赤脚行人,  踩上不要摔跤!  我是一棵小草,  幸得星辉、雨露、阳光照……  紧贴地球怀抱,  舒展不媚不妖!  我是一棵小草,  不慕牡丹、秋菊、美人蕉……  吮吸泥土养料,  植根大地牢牢!  我是一棵小草,  任凭风吹、雨打、霜煎熬……  偶伸点点枝叶,  带给人间欢笑!  家乡充满诗意  秦淮源头的清泉  滋润古老溧水大地  
期刊
摘要:21世纪以来,反腐小说创作在大热背后逐渐显示出创新力的不足和审美性的匮乏,本文将以湖南籍作家王跃文的创作为例,探讨其在反腐小说中的人物塑造和叙事策略上做出的积极探索,希冀当代反腐小说创作走出窠臼,提升到新的審美高度。  关键词:反腐小说 创新 王跃文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大,一批反映当代官场现实的小说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关注。21世纪以来,此类小说由于着力描绘权力的运作、
期刊
摘要:《唇典》作为一部带有史诗性的长篇小说,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因精神力量毁灭而带有的感伤情调与悲剧力量。本文将从现代化不断入侵带来的传统精神力量的逐渐消亡以及由此带来的感伤的情调入手,通过对精神力量的不断消失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思考,揭示《唇典》并不是一部描写“鬼神”之书,而是一部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心灵史。  关键词:《唇典》 精神力量 复归意识  在《唇典》中,作者力图用细腻的笔触与生动
期刊
寒冬——梅花盛开  也许领略了  春的烂漫夏的炎热秋的成熟  看着窗外的飘雪  一片静谧的这个世界  有些孤寂  我不知道  这片银色  是否是你心目中的圣洁  看着寒风中你的矗立  好想自己是一枝青翠的松叶  倾听你的诉说  感受你的思愫  成为彼此风景中的那道亮丽  然而 我发现我无法跟上  跟上你的追逐  只留下思念两行  这个冬天  好想念  二〇一一年二月九日  郑州的那场雪  心跳的声
期刊
摘要:当代艺术发展到现在出现了无数种艺术形式,几乎所有艺术创作的手段方法都被侵蚀,新的社会生产形式不出现就难以改变当下的创作方式,就算个人创作观念超前,生产力也要跟上观念才能创造出新的艺术。很多相似的艺术作品不完全是抄袭,很多作品的创作理念都是相近的,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作品的相似性。  关键词:当代艺术 相似性 创作手段 观念  在如今的社会中,人们的知识来源看似很多,但渠道却大同小异,而且在知识
期刊
序:我与孙老师交往,了解到他在补课过程中有很多让我感动的故事。我选了几个写出来,希望能给学生和家长们一些感悟。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文中人物采用化名。  (一)是艄公,更是牧羊人  一条暴露在春光里的小路,那是春光小学门前的道路,像一条暴发凌汛的河流,各式车辆像河中的大小冰块,在拥挤中缓缓漂移。这种现象总会发生在每一个上学的早晨,在晨雾里,也在晓风里……车上不知载着多少眼珠,像黑葡萄,被焦急挤压得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