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目前正处在由旧的教学模式向新的教学模式转变的过渡阶段,如何吸取旧的教学模式中的合理因素,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进行课堂教学,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新课程 人文性 学习环境 评价
新课程的实施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转变思想,在原来授课方式上改善我们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要树立现代的教学理念,主要出发点有:
1.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从文化角度上来讲,语言既是一种交际工具,又是一门生活艺术。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得以传播的载体。以往人们对小学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的认识和把握有失偏颇,只强调工具性与教育性,没有把语言文字看作是学生求得生存、实现发展的工具,即交际的工具。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脱节,多为单纯抄写生字,机械背诵课文,没有把教育性看作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内在功能,教育内容多为空洞乏味的说教,与学生实际的思想、认识水平相去甚远。而语文过程的人文性只有在工具性中才能体现。人类文化的传承以语言载体,人们的交流以语言为媒介,无论是歌颂真善美,还是批判假恶丑,都要依靠语言文字来表达。通过语文的学习和阅读,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语言文字中切切实实地去体验真情,感悟真理,而不是空洞的说教。所以,离开了工具性,人文性也无从谈起,二者应该做到有机结合,互相统一。
2.拓展语文教学的学习环境。教师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语言交流、表达看法上无处不用到语言。所以语文教学不应该只限制在课堂上,应该树立走出去的教学理念,迈开步伐,在不同的环境下利用各种有效资源进行教学工作,增加各种语言实践机会。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想做好语文教学,就必须重视和充分利用语文课以外的语文教学的广阔空间,这是学生进行语言学习和语言实践的大课堂。这就要求我们彻底改变语文教学的封闭局面,创建一个开放的、多维的大语文教学环境,努力实现四个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相结合,语文教学同学校的其它教育相结合,语文教学同学生的生活相结合。
3.重视语文对学生的熏陶感染。重视熏陶感染,就是在实际教学中重视潜移默化,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学。真情实感,做人的道理,处事的方法,都要通过语文的阅读去亲自体验。崇尚美德是人之本性,课文所传达出来的人文情感可以自然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引起学生的共鸣,让他们自觉向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看齐。学生每有所感,必要有相似境遇的激发,有感于此,更抒发于彼。学生会调动自己个性化的生活积累和情感积累,再现或再造作者的生活原型;也会加以想象,构建自己认可的生活图景或事物形象,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产生独特的体验,受到感染,引起共鸣,从而观照自身,引发认知冲突,潜移默化地向作者的人格靠近,向作者文章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靠近。
其次,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的方法。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要想引导学生学会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就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扩展。合理规划课程的安排,教给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做好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展开民主开放的讨论氛围,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共享信息,互相交流。在课后做好总结工作,积累知识,展开习作练习。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要突破教科书的局限性。在学习材料上,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技术的进步,学生的学习内容是丰富的,学习材料是多元化的,它不仅仅包括教材,还包括媒体及来自教师、同学、家长的各种课内外信息。教师要坚持整体优化和综合训练的原则,将教学内容有机地组织安排起来,使它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更加突出。
2.教学方法上多种形式相结合。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口、眼、耳等多种感官,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是优化教学的重要方式。教师给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式,学生可根据自身特点自主地选择唱、读、说、画等学习形式。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是互动的,彼此吸取,彼此欣赏,从中学会聆听,学会尊重,学会合作。
3教学评价以学生评价为主。评价不再是教师的专利,学生可以自我评价,互相评价。评价也不仅仅是学习总结阶段的一个环节,而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这种教学方式中,“评价”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学生的学而言,它使学生始终处于对己学内容、方法的回顾和对后续学习的展望、探究之中。掌握了学习的趋势,便学得积极、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就教师的教而言,学生的自我评价及相互评价,便于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正确把握每个学生学习的起点,调整教学的内容和节奏,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状况,而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自己的思维能力、问题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惠正聪.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师的新观念[N].延安日报. 2011.07.08.
[2]张影.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有效回归探析[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01).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新课程 人文性 学习环境 评价
新课程的实施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转变思想,在原来授课方式上改善我们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要树立现代的教学理念,主要出发点有:
1.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从文化角度上来讲,语言既是一种交际工具,又是一门生活艺术。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得以传播的载体。以往人们对小学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的认识和把握有失偏颇,只强调工具性与教育性,没有把语言文字看作是学生求得生存、实现发展的工具,即交际的工具。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脱节,多为单纯抄写生字,机械背诵课文,没有把教育性看作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内在功能,教育内容多为空洞乏味的说教,与学生实际的思想、认识水平相去甚远。而语文过程的人文性只有在工具性中才能体现。人类文化的传承以语言载体,人们的交流以语言为媒介,无论是歌颂真善美,还是批判假恶丑,都要依靠语言文字来表达。通过语文的学习和阅读,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语言文字中切切实实地去体验真情,感悟真理,而不是空洞的说教。所以,离开了工具性,人文性也无从谈起,二者应该做到有机结合,互相统一。
2.拓展语文教学的学习环境。教师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语言交流、表达看法上无处不用到语言。所以语文教学不应该只限制在课堂上,应该树立走出去的教学理念,迈开步伐,在不同的环境下利用各种有效资源进行教学工作,增加各种语言实践机会。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想做好语文教学,就必须重视和充分利用语文课以外的语文教学的广阔空间,这是学生进行语言学习和语言实践的大课堂。这就要求我们彻底改变语文教学的封闭局面,创建一个开放的、多维的大语文教学环境,努力实现四个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相结合,语文教学同学校的其它教育相结合,语文教学同学生的生活相结合。
3.重视语文对学生的熏陶感染。重视熏陶感染,就是在实际教学中重视潜移默化,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学。真情实感,做人的道理,处事的方法,都要通过语文的阅读去亲自体验。崇尚美德是人之本性,课文所传达出来的人文情感可以自然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引起学生的共鸣,让他们自觉向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看齐。学生每有所感,必要有相似境遇的激发,有感于此,更抒发于彼。学生会调动自己个性化的生活积累和情感积累,再现或再造作者的生活原型;也会加以想象,构建自己认可的生活图景或事物形象,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产生独特的体验,受到感染,引起共鸣,从而观照自身,引发认知冲突,潜移默化地向作者的人格靠近,向作者文章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靠近。
其次,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的方法。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要想引导学生学会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就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扩展。合理规划课程的安排,教给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做好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展开民主开放的讨论氛围,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共享信息,互相交流。在课后做好总结工作,积累知识,展开习作练习。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要突破教科书的局限性。在学习材料上,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技术的进步,学生的学习内容是丰富的,学习材料是多元化的,它不仅仅包括教材,还包括媒体及来自教师、同学、家长的各种课内外信息。教师要坚持整体优化和综合训练的原则,将教学内容有机地组织安排起来,使它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更加突出。
2.教学方法上多种形式相结合。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口、眼、耳等多种感官,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是优化教学的重要方式。教师给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式,学生可根据自身特点自主地选择唱、读、说、画等学习形式。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是互动的,彼此吸取,彼此欣赏,从中学会聆听,学会尊重,学会合作。
3教学评价以学生评价为主。评价不再是教师的专利,学生可以自我评价,互相评价。评价也不仅仅是学习总结阶段的一个环节,而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这种教学方式中,“评价”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学生的学而言,它使学生始终处于对己学内容、方法的回顾和对后续学习的展望、探究之中。掌握了学习的趋势,便学得积极、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就教师的教而言,学生的自我评价及相互评价,便于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正确把握每个学生学习的起点,调整教学的内容和节奏,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状况,而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自己的思维能力、问题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惠正聪.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师的新观念[N].延安日报. 2011.07.08.
[2]张影.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有效回归探析[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