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人文素质是通过学习人文社会学科知识而形成的内在素养和品质,是人的诸素质中的首要素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教育因素;在教学中挖掘化学美,体现化学美的育人功能;在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
关键词: 高中化学 人文素质 教育 渗透
现代社会是人性化的社会,强调以人为本,特别重视人的个性发展。这种以人为本位的人文主义社会发展观,越来越明显地改变着我们的价值意识和社会行为模式。因此,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一、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和由这些知识所反映的人文精神在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气质、修养,主要指一个人的思想品位、道德水准、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情感、人生观、价值观等个性品格。它往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而高中生的人文素质,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对于人的关注的思想。主要是指追求人生真谛的理性态度,即关怀人生价值的实现,人的自由与平等,以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等。高中生在年龄、知识、阅历、思维能力,特别是在辨证思维能力方面还不够成熟,在心理特征上也保留有较多的“自我中心”的特征。他们常常爱从自己的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在自我控制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方面也比较弱。当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障碍或挫折时,容易冲动或悲观消沉,严重的甚至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二、人文素质教育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就是育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致力于用人类在漫长社会活动中所积累的智慧精神陶冶学生,强调人的道德精神价值,注重对善与美的理解,引导学生求真、从善、爱美,能够洞察人生的目的与意义。人文素质教育对于人的社会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在某种意义上,人文素质教育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合理体现,是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就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教育学生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必须以人文素质为基础。人文素质教育首先是人文科学的教育。因为人文科学体系既是一种知识体系,也是一种价值观体系。关系到一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和人文导向,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应当作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手段。
三、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提到: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必须构建新的高中化学课程体系。人文素质教育和学科教育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学科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就失去了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缺乏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对知识的追求将失去动力。教师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视角观察自然界、生产、生活和社会中的各类有关问题,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进取意识,有利于学生在关注国家、人类和世界的前途命运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是十分有益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教育因素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课程体系,要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化学学科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素材。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适时进行渗透,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化学学科本身蕴含着许多人文知识,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其中的内涵,就会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高中化学教材较好地反映了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教育性,其中有显现的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内容,也有许多内容隐含在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内部。因而,我们需要充分挖掘高中化学教材中的人文因素,要尽可能地结合教学内容开展艺术、审美教育,注意教给学生学习中华民族文化,汲取民族精神的方法。与此同时,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要让学生去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性,教育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意识。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素材,有机地渗透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学到坚定的科学信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与严谨、严肃的科学态度和作风。这对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人文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在教学中挖掘化学美,体现化学美的育人功能
美育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化学美是一种科学美,化学在揭示物质内部丰富多彩的运动形式及其规律时,显现了化学领域中蕴含的丰富的美育素材,因此具有特殊的美学价值。例如金刚石的璀璨夺目、水晶的玲珑剔透、金属晶体的天然光泽等,这些外在美无不与它的内在结构美相统一,而其内在的天然结构正是一种“真”与“美”的统一;再如焰火的五彩缤纷无不与其化学反应的“真”相联系。因此,科学的“真”与“美”自有其辩证统一的道理。所以,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化学科学美的事物和现象,并利用这些事物和现象来熏陶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审美观,同时引导学生利用化学美的特征与规律来分析和理解化学问题,使学生的感性和理性协调发展。这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之一。
3.在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
教师要加强课外实践活动的指导,让学生走向社会,接触大自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现人文素质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自然整合。例如在介绍水资源时,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环境调查、水样分析、参观自来水厂等社会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收集环保小资料、讨论并撰写小论文,阅读有关环保书籍资料,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把学到的课本知识和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水污染问题,并激发他们保护水资源的热情与信心。
总之,科学和人文的结合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潮流,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趋势。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好时代脉搏,以化学教学内容为载体,自觉推进化学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 高中化学 人文素质 教育 渗透
现代社会是人性化的社会,强调以人为本,特别重视人的个性发展。这种以人为本位的人文主义社会发展观,越来越明显地改变着我们的价值意识和社会行为模式。因此,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一、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和由这些知识所反映的人文精神在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气质、修养,主要指一个人的思想品位、道德水准、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情感、人生观、价值观等个性品格。它往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而高中生的人文素质,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对于人的关注的思想。主要是指追求人生真谛的理性态度,即关怀人生价值的实现,人的自由与平等,以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等。高中生在年龄、知识、阅历、思维能力,特别是在辨证思维能力方面还不够成熟,在心理特征上也保留有较多的“自我中心”的特征。他们常常爱从自己的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在自我控制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方面也比较弱。当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障碍或挫折时,容易冲动或悲观消沉,严重的甚至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二、人文素质教育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就是育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致力于用人类在漫长社会活动中所积累的智慧精神陶冶学生,强调人的道德精神价值,注重对善与美的理解,引导学生求真、从善、爱美,能够洞察人生的目的与意义。人文素质教育对于人的社会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在某种意义上,人文素质教育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合理体现,是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就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教育学生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必须以人文素质为基础。人文素质教育首先是人文科学的教育。因为人文科学体系既是一种知识体系,也是一种价值观体系。关系到一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和人文导向,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应当作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手段。
三、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提到: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必须构建新的高中化学课程体系。人文素质教育和学科教育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学科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就失去了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缺乏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对知识的追求将失去动力。教师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视角观察自然界、生产、生活和社会中的各类有关问题,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进取意识,有利于学生在关注国家、人类和世界的前途命运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是十分有益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教育因素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课程体系,要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化学学科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素材。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适时进行渗透,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化学学科本身蕴含着许多人文知识,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其中的内涵,就会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高中化学教材较好地反映了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教育性,其中有显现的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内容,也有许多内容隐含在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内部。因而,我们需要充分挖掘高中化学教材中的人文因素,要尽可能地结合教学内容开展艺术、审美教育,注意教给学生学习中华民族文化,汲取民族精神的方法。与此同时,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要让学生去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性,教育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意识。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素材,有机地渗透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学到坚定的科学信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与严谨、严肃的科学态度和作风。这对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人文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在教学中挖掘化学美,体现化学美的育人功能
美育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化学美是一种科学美,化学在揭示物质内部丰富多彩的运动形式及其规律时,显现了化学领域中蕴含的丰富的美育素材,因此具有特殊的美学价值。例如金刚石的璀璨夺目、水晶的玲珑剔透、金属晶体的天然光泽等,这些外在美无不与它的内在结构美相统一,而其内在的天然结构正是一种“真”与“美”的统一;再如焰火的五彩缤纷无不与其化学反应的“真”相联系。因此,科学的“真”与“美”自有其辩证统一的道理。所以,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化学科学美的事物和现象,并利用这些事物和现象来熏陶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审美观,同时引导学生利用化学美的特征与规律来分析和理解化学问题,使学生的感性和理性协调发展。这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之一。
3.在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
教师要加强课外实践活动的指导,让学生走向社会,接触大自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现人文素质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自然整合。例如在介绍水资源时,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环境调查、水样分析、参观自来水厂等社会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收集环保小资料、讨论并撰写小论文,阅读有关环保书籍资料,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把学到的课本知识和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水污染问题,并激发他们保护水资源的热情与信心。
总之,科学和人文的结合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潮流,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趋势。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好时代脉搏,以化学教学内容为载体,自觉推进化学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