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与“柔”的完美统一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vv9vv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代戏剧家关汉卿的杰出剧作《窦娥冤》在中国戏剧舞台上树立了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女主人公窦娥三岁丧母,七岁被父亲以身抵债到蔡婆家当童养媳。这种悲惨的境遇是封建道统所致,她默默恪守,却也造就了倔强、勤劳、善良、孝顺的品格。这种生活境遇为她的性格增加了坚韧的特质,为其反抗性格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由于蔡婆对流氓张驴儿父子的屈从而引狼入室,在窦娥生活的航道上掀起轩然大波。流氓张驴儿逼婚,窦娥不允。窦娥拒婚后,张驴儿心生毒计买来毒药企图毒死蔡婆以迫使窦娥就范,不料被其父误吃致命。张驴儿并未就此罢手,反而变本加厉地将灾祸强加到窦娥身上。由于窦娥还没有认识官府的腐败,只当它“明如镜,清如水”,能把清浊分辨,为民洗雪冤屈,因此坚决选择“官休”。
  如果说窦娥反抗流氓的逼婚还只停留在保护自己的贞操,还只是对社会邪恶势力的抗争,那么,此时的她已经是对官府的怀疑和反抗了,不过“人心不可欺,冤枉事天地知”,她还对天命抱有一丝幻想。到了法场上,窦娥的反抗性格得到了高度的升华,请听她发出的呼天抢地的控告和诅咒吧:“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涂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这时的窦娥已不是一个柔弱可怜的寡妇,而是一个浑身芒刺的斗士。她对整个封建社会乃至命运、鬼神、天地进行了全盘的否定,这是中国劳动妇女第一次向封建统治者喊出的反抗之声和对命运呼出的不平之怨。在这场严峻的斗争中窦娥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她虽然死得很悲惨,但死得尤为壮烈。她青春年华的丧失无疑是个悲剧,但作者没有把她写成一个失败者,而是作为一个胜利者的形象耸立在人们面前。由于她的“争到头,竞到底”的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终于感动天地,实现了她临死前的三桩誓愿,这难道不是一个最伟大的胜利吗?最后的鬼魂伸冤,则表现了该剧女主人公反抗性格的执拗的延续。窦娥变做鬼也要申冤,反抗是多么坚决,多么彻底,这就为其倔强的反抗性格的最后完成浓墨重彩地补写了一笔。
  窦娥性格的另一面就是善良。她的善良主要表现在安守本分尽孝守节上,特别是表现在对她的婆婆竭尽孝道上。在描写窦娥与社会恶势力正面冲突之前,作者竭力渲染了窦娥对婆婆的孝顺,对窦娥的善良性格做了很好的铺写。公堂上酷刑并没有使她屈服,但为了年迈的婆婆免遭荼毒,她违心地承担了药死人命的罪名。窦娥唱的《黄钟尾》这支曲子很是感人:“婆婆也我若是不死呵,如何救得你!”这催人落泪的曲词简直使人会喊出“窦娥,你不要招”的话来,然而,窦娥屈招了。
  这种血与泪、生与死的矛盾尖口上所做的选择使窦娥的善良性格放出美丽的光华。赴刑途中,窦娥还一心惦记着婆婆,她向刽子手请求走后街不走前街,免得让婆婆见了伤心,为了婆婆她尽其所能以至将生命献上。她给予人的可谓多矣,然而她要求于婆婆的只是死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十五有蹇不了浆水饭,蹇半碗儿与我吃;烧不了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一個从小作童养媳,倍受煎熬,过着小心翼翼寄人篱下的艰苦生活的小媳妇形象呼之即出。最后,窦娥的鬼魂还反复叮咛自己为官的父亲要把蔡婆接到家中供养,这是塑造窦娥的善良性格最后的一笔,令人为之动情。
  反抗,是窦娥性格中“刚”的一面;善良,是其“柔”的一面。整出戏柔刚兼济,互相映衬,相得益彰,活脱脱表现了窦娥这一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难怪在戏剧舞台上长演不衰。
  (作者单位:大冶市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先学后教的基本意蕴在于通过改变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成为指导者和辅助者,教学顺序变为学生“先学”而教师“后教”,以保证教学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更具针对性。  某种意义上讲,先学后教既解放了学生,也解放了教师。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所彰显的学习观和教学观,必将带来课堂教学的革命性变化。  一、“先学”不足的实然之状  各地先学后教实验校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先学”环节课本阅读落
这里所说的“因材施教”中的“材”主要指教材,涉及到编者意图和文本特点两个方面。教师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确定教学内容时,只有准确地把握这两方面的内容并兼顾学情,所选择的教学内容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一、编者意图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编者的意图对于把握解读方向、确定教学内容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中,编者通过“写在前面”“单元导读”“课
选入部编教材的文章多为名家之作,每篇都包含着多种可以学习、借鉴的写作技巧,但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不必也不能面面俱到,而应选择最突出的或是学生最容易学到的一点进行指导,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学习写作技巧。  一、依据单元选文特点,落实一课一得  教材每个单元安排有2—3篇教读课文。教读课文主要担负着两方面的任务:一是浸润着人文主题,承载着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的使命;二是包含着语文要素(语文知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今天,落实“四基”、发展“四能”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我国传统的中小学数学教学过于重视让学生解答已经提出的问题,并反复强化训练,形成了一定的解题模式,而忽视了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导致学生问题意识薄弱,进而影响学生创新意识和核心素养的提升。笔者试以《三角形的稳定性》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增强应用意识,从而促进课堂的深度学习。
用平板电脑学习带来了教学上的新体验:丰富的内容,有趣的实验,充满挑战的交互活动,随时随地的学习,在线作业反馈等。但这一学习方式的前提是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开发,下面结合移动学习理论论述平板教学所需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发的策略。  一、移动学习理论基础  各种学习理论都为基于平板的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撑,简要汇总如下表:  [学习流派\
基于文本解读的教学设计涉及到很多方面,如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与整合,以形成合理的教学板块;精心设计高屋建瓴、统领全文、“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通过对教学环节的合并、重组、增删等,让教学结构达到最优化;打破常规思维,让教学设计具有创新性,等等。  这些问题看似千头万绪,但归根结底受制于三个方面——课程、文本和学生。教师要将确定的教学内容放到课程与教学的层面加以审视,并基于学生的视角,从学生语文素养
小说文本的理解,难度最大的当属对主题的理解。理解小说主题至少需要两个步骤:一是利用“小说阅读金字塔法”理清主题外围的环境、人物、情节等基本要素及其关系;二是寻找和梳理文章环境、情节、人物、语言等方面潜在的与主题相连的“引线”,并认真分析,让其与主题互相连通。下面以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的短篇小说《故乡》为例,谈谈具体的操作方法。  第一步,运用“小说阅读金字塔法”理清环境、人物、情节等基本要素及
摘要: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以食品环境学课程为例,结合实际教学,利用超星学习通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探索。教学实践表明,混合式教学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老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达到教学目标。  关键词:教学改革;超星学习通;食品环境学;混合式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新时期背景下,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改变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
文章的表达无非“言”“意”二字,“言”指言语的外在形式,“意”指文本的内容、思想和情感。好的阅读教学既要引导学生关注“言”,又要引导学生关注“意”。笔者结合鄂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吆喝》,谈谈教学中实现“言意兼得”目标的具体做法。  一、深入解读“言”与“意”  要让学生达到“言意兼得”的目标,教师必须较为全面、准确地解读出在具体文本中“言”的特征和“意”的表现,并有选择地确定教学内容
《詹天佑》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詹天佑主持修筑完全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的故事。文章层次清晰,内容生动,字里行间流露着对中国人民智慧和力量的赞颂,是进行责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  一、课前预习,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课前引导学生收集、整理、交流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既是课堂教学正常开展的基础,又能培养学生对自己、对学习负责的态度以及相互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