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乡一体化发展与城镇化是国家发展趋势,为此,需要对城乡一体化与城镇化进程进行分析。为此,在文中主要就城镇化发展现状特征与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城镇化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资源
1、写作背景与目的概述
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规划设计、审批和规划管理工作,对城市空间发展格局以及城镇建设进行宏观管理。工作中对土地、建设、环保、农业等各行业的情况都有一定的了解,对影响城市发展、决定经济增速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也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比如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土地瓶颈问题、土地增减挂钩需要满足的条件以及新型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逐渐深入的理解,我想就海城的发展现状谈谈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与城镇化进程的一点看法。
2、城镇化发展现状特征与存在问题分析
目前,海城市域总人口为13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69%,城镇化水平在辽宁省县级市排名首位。海城提出“三城一镇”的城乡发展格局,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新型城镇化为主攻方向,分清主次,突出重点,现在看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也是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共性问题,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
2.1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
小农经济所具有特性使然,让地区发展难以应对的市场瞬息万变所带来的日益严重自然条件变动、人为风险的所带来的未知风险;这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从而导致农业现代化进程发展迟缓,农民增收速度缓慢,城乡差距日趋扩大。
2.2各个镇的发展状况不平衡
各个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这是导致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的直接原因。所以不能以简单的幻式的标准化、模块化、工程化的方式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而需要结合各个区域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根据各个区域的资源条件和社会环境,充分调研论证,因地制宜,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和选择发展模式。
3、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分析
3.1优化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根据城市及各镇的人口、用地规模和经济发展情况划分为三个规模等级结构:(1)中心城区:根据大力推进海城市区建设的战略方针,今后城镇化发展将坚持效益优先的原则,突出市区“做强、做大、做优、做美”的指导思想。(2)重点镇:海城市发展速度较为缓慢,但已具备了良好的小城市基础。根据城市建设规模研究,一般中等城市的建设成本最低,因此各镇城镇发展趋势应向中等城市发展,其发展速度在海城市的带动下,也将有较大幅度提高,对城镇化的贡献率也会加大。(3)一般镇:今后,小城镇中将会有少部分升级,原非农业人口低于2000人的镇应分别进行撤并,使小城镇无序发展的现象得到遏制。
3.2优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从我国当前的国情出发,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接收农村劳动力转移应以城市为主导和重点,其次才是城镇。城市相较城镇而言,接纳农村劳动力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城市有资金雄厚;公用设施齐全;基础设施与环境建设容量大、投入多;有更好的集聚效应,便利于配套和生产协作;交通便利,往来方便;有利于发展现代服务业;有丰富的教育资源等等。所以说城镇化中接纳农村劳动力应以城市为主,但同時也要完善城市内部功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城市内容量,积极开辟就业渠道,给农民进城就业创造有利条件;海城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各重点发展地区的有力带动,更需要各城镇分工合作,相互协调,从而提升区域竞争力和吸引力。为此,我们确定重点发展地区,强化各中心镇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等方面协调合作,以海城市区为中心、纵横两条轴线为纽带共同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3.3突出产业优势,分清主次,抓大放小
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与城镇化进程必须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统筹规划,突出发展优势,分清主次,抓大放小。根据城镇的资源优势、用地和人口规模大小、对具有一定资源条件和发展规模的城镇进行重点推动和发展,集中优势产业、打造功能完备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立新兴的商品集散地、企业集中地和农产品加工基地。在此情况下才能让进城农民发挥自身的“造血”功能,能够自主地创造财富,而不是简单的“归大堆”。同时要放下那些规模较小、资源匮乏的镇,实行严格控制和有计划的消减,腾出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用地指标补充到城市和重点发展的镇区。海城将工业化与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作为推进城镇化建设的突破口,制订了“三城一镇”发展规划,确立了腾鳌新城,依靠钢铁深加工、精细化工为主导产业,支撑腾鳌新城建设;确立了析木新城,依靠牌楼菱镁初加工、滑石深加工为主导产业,支撑析木新城建设;确立了南台新城,依靠箱包加工、销售为主导产业,支撑南台新城建设。
3.4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
城市和乡村两者共同构成了社会的有机体,它们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要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进行统筹规划,促进二者协调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海城应逐步建设新型城乡聚居体系,将现有规模小、用地大、基础设施落后的自然村居民迁入择点而建的农村新型社区或集镇,并将原住宅基地还耕。通过迁村并点,解决现有自然村过多过小的问题,提高土地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解决耕地严重浪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成本过高的问题。精简农村的管理机构,形成合理的村镇网络结构,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流动以推动城市化进程。
城乡一体化是目前城乡发展问题研究的难点和重点,针对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探索,要立足于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特殊国情,结合地区实际情况,依靠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城镇化又促进工业化,相辅相成,互为依赖,才能快速、高效的推动城镇化建设,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安虎森,薄文广.经济新常态下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问题、瓶颈与突破路径[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6,(08):26-34.
[2]李亮.基层城乡一体化发展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6.
【关键词】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资源
1、写作背景与目的概述
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规划设计、审批和规划管理工作,对城市空间发展格局以及城镇建设进行宏观管理。工作中对土地、建设、环保、农业等各行业的情况都有一定的了解,对影响城市发展、决定经济增速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也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比如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土地瓶颈问题、土地增减挂钩需要满足的条件以及新型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逐渐深入的理解,我想就海城的发展现状谈谈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与城镇化进程的一点看法。
2、城镇化发展现状特征与存在问题分析
目前,海城市域总人口为13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69%,城镇化水平在辽宁省县级市排名首位。海城提出“三城一镇”的城乡发展格局,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新型城镇化为主攻方向,分清主次,突出重点,现在看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也是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共性问题,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
2.1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
小农经济所具有特性使然,让地区发展难以应对的市场瞬息万变所带来的日益严重自然条件变动、人为风险的所带来的未知风险;这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从而导致农业现代化进程发展迟缓,农民增收速度缓慢,城乡差距日趋扩大。
2.2各个镇的发展状况不平衡
各个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这是导致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的直接原因。所以不能以简单的幻式的标准化、模块化、工程化的方式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而需要结合各个区域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根据各个区域的资源条件和社会环境,充分调研论证,因地制宜,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和选择发展模式。
3、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分析
3.1优化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根据城市及各镇的人口、用地规模和经济发展情况划分为三个规模等级结构:(1)中心城区:根据大力推进海城市区建设的战略方针,今后城镇化发展将坚持效益优先的原则,突出市区“做强、做大、做优、做美”的指导思想。(2)重点镇:海城市发展速度较为缓慢,但已具备了良好的小城市基础。根据城市建设规模研究,一般中等城市的建设成本最低,因此各镇城镇发展趋势应向中等城市发展,其发展速度在海城市的带动下,也将有较大幅度提高,对城镇化的贡献率也会加大。(3)一般镇:今后,小城镇中将会有少部分升级,原非农业人口低于2000人的镇应分别进行撤并,使小城镇无序发展的现象得到遏制。
3.2优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从我国当前的国情出发,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接收农村劳动力转移应以城市为主导和重点,其次才是城镇。城市相较城镇而言,接纳农村劳动力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城市有资金雄厚;公用设施齐全;基础设施与环境建设容量大、投入多;有更好的集聚效应,便利于配套和生产协作;交通便利,往来方便;有利于发展现代服务业;有丰富的教育资源等等。所以说城镇化中接纳农村劳动力应以城市为主,但同時也要完善城市内部功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城市内容量,积极开辟就业渠道,给农民进城就业创造有利条件;海城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各重点发展地区的有力带动,更需要各城镇分工合作,相互协调,从而提升区域竞争力和吸引力。为此,我们确定重点发展地区,强化各中心镇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等方面协调合作,以海城市区为中心、纵横两条轴线为纽带共同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3.3突出产业优势,分清主次,抓大放小
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与城镇化进程必须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统筹规划,突出发展优势,分清主次,抓大放小。根据城镇的资源优势、用地和人口规模大小、对具有一定资源条件和发展规模的城镇进行重点推动和发展,集中优势产业、打造功能完备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立新兴的商品集散地、企业集中地和农产品加工基地。在此情况下才能让进城农民发挥自身的“造血”功能,能够自主地创造财富,而不是简单的“归大堆”。同时要放下那些规模较小、资源匮乏的镇,实行严格控制和有计划的消减,腾出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用地指标补充到城市和重点发展的镇区。海城将工业化与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作为推进城镇化建设的突破口,制订了“三城一镇”发展规划,确立了腾鳌新城,依靠钢铁深加工、精细化工为主导产业,支撑腾鳌新城建设;确立了析木新城,依靠牌楼菱镁初加工、滑石深加工为主导产业,支撑析木新城建设;确立了南台新城,依靠箱包加工、销售为主导产业,支撑南台新城建设。
3.4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
城市和乡村两者共同构成了社会的有机体,它们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要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进行统筹规划,促进二者协调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海城应逐步建设新型城乡聚居体系,将现有规模小、用地大、基础设施落后的自然村居民迁入择点而建的农村新型社区或集镇,并将原住宅基地还耕。通过迁村并点,解决现有自然村过多过小的问题,提高土地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解决耕地严重浪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成本过高的问题。精简农村的管理机构,形成合理的村镇网络结构,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流动以推动城市化进程。
城乡一体化是目前城乡发展问题研究的难点和重点,针对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探索,要立足于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特殊国情,结合地区实际情况,依靠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城镇化又促进工业化,相辅相成,互为依赖,才能快速、高效的推动城镇化建设,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安虎森,薄文广.经济新常态下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问题、瓶颈与突破路径[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6,(08):26-34.
[2]李亮.基层城乡一体化发展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