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移动学习要求知识内容短小精练、自包含以匹配终端特性;同时要求学习者能够形成隐性连续的知识结构。笔者以“中国法制史”为例,在细化理论指导下对课程内容进行横向与纵向排列,揭示了课程的结构性关系,应用LMA软件开发出适合移动终端的课程资源。
关键词:移动学习;细化理论;LMA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0)03-0071-03
移动学习是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以及无线移动通信设备获取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1]移动通信设备(如手机、PDA、MP3等)与固定终端相比在存储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屏幕尺寸等方面均受到一定限制,因此移动课程设计要求将内容以知识点为单位分解成许多微小的模块,以保证内容在移动设备上的清晰呈现。教育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表明,有组织的学习材料将有助于学习者的识记、理解和应用。移动学习不是零散的知识传递,设计者必须对呈现的内容加以精细组织,以隐含的知识结构指导学习过程。随着3G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可以实现语音、视频、动画等形式内容的传输,LMA不仅能够将以上媒体内容进行整合,而且能够提供所见即所得的移动课程的结构化形式。Hot Lava公司在对LMA软件的简介中明确表示,应用LMA进行开发的前提是对移动课程进行结构设计。
一、细化理论指导下的课程结构设计
1.细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教学组织策略通常可以分成“宏策略”和“微策略”两类,其中宏策略组织教学的原则是要揭示学科知识内容中的结构性关系,用来指导对学科知识内容的组织和对知识点顺序的排列。瑞格鲁斯的细化理论便是“宏策略”的一种,该理论认为学习过程应该先有整体概念蓝图再逐一细化内容知识。按照这种方式组织教学内容,人们习得知识的顺序将和大脑认知结构中的组织层次、存储方式完全吻合,并且付出的认知加工量是最小的,因而有利于知识意义的习得与保持。
细化理论包括两个过程,一是“概要”设计过程,二是一系列细化等级设计过程。概要设计要求从学科内容中选出最基础的概念或者概括程度较高的知识作为初始概要,形成一个高度整合的知识结构;细化等级设计要求对选出的初始概要不断进行细化,每一级细化都是前一级呈现内容的深入与扩展,通过每次细化,使教学信息越来越具体、深入、细致,直至达到教学目标所要求的学科内容的复杂程度。[2] 细化过程中需要注意到知识点之间的纵向联系与横向联系。纵向联系是对同一内容在相继的等级中不断细化,表征了不同的概括抽象水平及知识之间的类属关系,而横向联系是在同一等级上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复杂程度相同的细化,便于学习者对相似概念之间的差异进行区分,对新旧内容有清晰的把握,有利于学习的迁移。这两种联系使学习者能够比较清晰、全面、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的整体结构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2.“中国法制史”课程结构设计
3.基于LMA的移动课程导航
细化理论考虑到了知识点之间的结构性联系,而超媒体则允许我们建立并实现这种联系;细化理论提供了关于如何建立知识结构模型的理论框架,而超媒体则提供了把这种理论框架付诸实践的环境和手段。
LMA提供了链接(Link)元素项,可以实现LMA文件内部与外部的链接功能,便于课程的页面间跳转和学习资源的扩充。由于采用了这种超媒体信息组织形式,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的访问有了更大的伸缩性。由于移动终端屏幕的限制,学习者很难对课程内容进行全局把握,为了对学习者进行有效的引导,开发了一系列导航结构。
(1)树形结构结合模块导航
模块导航是指由标志性短语建立的超链接,将一系列这样的超链接排列于每页的固定位置,便于随时进入各个子模块。鉴于课程结构中对章、节、知识点的划分,终端显示亦采用层级清晰的树形结构,从目录页面(如图3所示)开始便采用模块导航设计,每个短语既显示课程结构又链接相应的下级模块。以第一章“夏商法制”为例,第一章栏目页面(如图4所示)包含了与本章相关的所有的链接栏目。学习内容页面中以“【】”来表示节标题,以带下划线的文字表示每节下具体的内容(如图5所示),这里选择“刑事法律”,完成终端知识点的显示(如图6所示)。
(2)线索导航设计
为使学习者了解当前学习内容在课程结构中所处的位置,方便学习路径的确认,采用了线索导航设计。LMA中提供了“前进”、“后退”等默认链接项,设计者也可以根据需要自主设定导航及其在终端屏幕中的显示位置。笔者在开发过程中设置了如第一章>>学习内容>>刑事法律这样的线索导航,提供到不同级别的跳转功能。因为移动设备屏幕尺寸限制,主流终端每屏显示300字左右,超出这部分的内容将在下一屏显示,所以设计中提供了“上一页”、“下一页”的翻页功能(如图6所示)以完成同级页面的跳转。
(3)终端设备固有导航
一般移动设备都提供“选项(Options)”菜单与“返回(Back)”操作,有些设备“选项”菜单中包含电子书签功能,可以记录学习者在课程系统中的位置,方便学习者从断点继续学习。移动终端系统能够在学习者浏览访问课程的链和节点时将学习路径记录下来,可以执行“返回”操作沿原访问路径返回,为避免返回层次过多导致学习者产生厌烦情绪,“中国法制史”终端显示设计中采用了线索导航(如图6所示),学习者可以根据导航的提示,直接退出所在页面,转入目标页面。
参考文献:
[1]叶成林,徐福荫,许骏.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2-13.
[2]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
[3]董坤坤,戴心来.基于 LMA 软件的移动学习资源设[J].现代教育技术,2009(6):76-78.
(编辑:金冉)
关键词:移动学习;细化理论;LMA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0)03-0071-03
移动学习是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以及无线移动通信设备获取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1]移动通信设备(如手机、PDA、MP3等)与固定终端相比在存储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屏幕尺寸等方面均受到一定限制,因此移动课程设计要求将内容以知识点为单位分解成许多微小的模块,以保证内容在移动设备上的清晰呈现。教育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表明,有组织的学习材料将有助于学习者的识记、理解和应用。移动学习不是零散的知识传递,设计者必须对呈现的内容加以精细组织,以隐含的知识结构指导学习过程。随着3G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可以实现语音、视频、动画等形式内容的传输,LMA不仅能够将以上媒体内容进行整合,而且能够提供所见即所得的移动课程的结构化形式。Hot Lava公司在对LMA软件的简介中明确表示,应用LMA进行开发的前提是对移动课程进行结构设计。
一、细化理论指导下的课程结构设计
1.细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教学组织策略通常可以分成“宏策略”和“微策略”两类,其中宏策略组织教学的原则是要揭示学科知识内容中的结构性关系,用来指导对学科知识内容的组织和对知识点顺序的排列。瑞格鲁斯的细化理论便是“宏策略”的一种,该理论认为学习过程应该先有整体概念蓝图再逐一细化内容知识。按照这种方式组织教学内容,人们习得知识的顺序将和大脑认知结构中的组织层次、存储方式完全吻合,并且付出的认知加工量是最小的,因而有利于知识意义的习得与保持。
细化理论包括两个过程,一是“概要”设计过程,二是一系列细化等级设计过程。概要设计要求从学科内容中选出最基础的概念或者概括程度较高的知识作为初始概要,形成一个高度整合的知识结构;细化等级设计要求对选出的初始概要不断进行细化,每一级细化都是前一级呈现内容的深入与扩展,通过每次细化,使教学信息越来越具体、深入、细致,直至达到教学目标所要求的学科内容的复杂程度。[2] 细化过程中需要注意到知识点之间的纵向联系与横向联系。纵向联系是对同一内容在相继的等级中不断细化,表征了不同的概括抽象水平及知识之间的类属关系,而横向联系是在同一等级上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复杂程度相同的细化,便于学习者对相似概念之间的差异进行区分,对新旧内容有清晰的把握,有利于学习的迁移。这两种联系使学习者能够比较清晰、全面、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的整体结构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2.“中国法制史”课程结构设计
3.基于LMA的移动课程导航
细化理论考虑到了知识点之间的结构性联系,而超媒体则允许我们建立并实现这种联系;细化理论提供了关于如何建立知识结构模型的理论框架,而超媒体则提供了把这种理论框架付诸实践的环境和手段。
LMA提供了链接(Link)元素项,可以实现LMA文件内部与外部的链接功能,便于课程的页面间跳转和学习资源的扩充。由于采用了这种超媒体信息组织形式,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的访问有了更大的伸缩性。由于移动终端屏幕的限制,学习者很难对课程内容进行全局把握,为了对学习者进行有效的引导,开发了一系列导航结构。
(1)树形结构结合模块导航
模块导航是指由标志性短语建立的超链接,将一系列这样的超链接排列于每页的固定位置,便于随时进入各个子模块。鉴于课程结构中对章、节、知识点的划分,终端显示亦采用层级清晰的树形结构,从目录页面(如图3所示)开始便采用模块导航设计,每个短语既显示课程结构又链接相应的下级模块。以第一章“夏商法制”为例,第一章栏目页面(如图4所示)包含了与本章相关的所有的链接栏目。学习内容页面中以“【】”来表示节标题,以带下划线的文字表示每节下具体的内容(如图5所示),这里选择“刑事法律”,完成终端知识点的显示(如图6所示)。
(2)线索导航设计
为使学习者了解当前学习内容在课程结构中所处的位置,方便学习路径的确认,采用了线索导航设计。LMA中提供了“前进”、“后退”等默认链接项,设计者也可以根据需要自主设定导航及其在终端屏幕中的显示位置。笔者在开发过程中设置了如第一章>>学习内容>>刑事法律这样的线索导航,提供到不同级别的跳转功能。因为移动设备屏幕尺寸限制,主流终端每屏显示300字左右,超出这部分的内容将在下一屏显示,所以设计中提供了“上一页”、“下一页”的翻页功能(如图6所示)以完成同级页面的跳转。
(3)终端设备固有导航
一般移动设备都提供“选项(Options)”菜单与“返回(Back)”操作,有些设备“选项”菜单中包含电子书签功能,可以记录学习者在课程系统中的位置,方便学习者从断点继续学习。移动终端系统能够在学习者浏览访问课程的链和节点时将学习路径记录下来,可以执行“返回”操作沿原访问路径返回,为避免返回层次过多导致学习者产生厌烦情绪,“中国法制史”终端显示设计中采用了线索导航(如图6所示),学习者可以根据导航的提示,直接退出所在页面,转入目标页面。
参考文献:
[1]叶成林,徐福荫,许骏.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2-13.
[2]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
[3]董坤坤,戴心来.基于 LMA 软件的移动学习资源设[J].现代教育技术,2009(6):76-78.
(编辑:金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