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仿写是学生在阅读与写作中筑起的减缓坡度的阶梯,它是小学生作文入门的“敲门砖”,也是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在阅读教学的时候紧密联系课文进行仿写,这是最主要的一个训练方式,也可以结合课外阅读进行有效的补充。
【关键词】小学作文;仿写;模仿;重要地位;重要途径
仿写,就是模仿别人作文的遣词造句、结构章法等进行写作。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作从模仿范文开始。模仿是人们学习或从事某项工作必不可少的途径和方法。作为学习起步阶段的小学生,写作文一般都是由模仿、借鉴开始的。著名作家茅盾曾说:“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仿写是学生在阅读与写作搭建的支架,它是通往自由创作的、必经的、重要的途径。
一、管中窥豹,见微知著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而笔者认为,仿写就是教学生如何表达的容易、有效且重要的途径。仿写就像小孩学步那样,先扶他一把或借助某些工具,让他先站稳脚跟,然后让孩子迈开脚步慢慢走。在这个过程中,教授者还要时不时给他一些提醒、鼓励、帮助,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少摔跤,有信心、有勇气地学会真正独立行走。从宏观上看,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学习的起步阶段,作文也是一个起步阶段。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相互模仿。”他在著作《诗学》里多次提到“模仿”,他认为写作和艺术一样,都是始于模仿。由此可见,模仿是人们最基本的学习方法。
纵观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学习园地”中的“字词段运用”的“仿写练习”常有出现。实际上,这样的练习是让学生模仿例子进行仿说或仿写。笔者认为,它是各年段的训练重点、难点。统编教材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还特地安排了“习作单元”,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写文章的方法,并设置了一系列训练,促使学生在某项习作能力上形成突破,获得提升。这不就是让学生学习或模仿名家的习作例文,指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吗?教材编者编排的目的显而易见。可见,仿写在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性。
二、有法可依 ,渐入佳境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仿写?笔者在此浅谈几点做法。
(一)循序渐进
笔者认为,仿写练习应该遵循:句子——段落——篇章,这样一个从“易——难”的上升梯度。有了这个循序渐进的梯度练习,仿写整篇文章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通过仿写的训练,化难为易,大大降低了作文的难度,又消除了小学生“作文难,怕作文”的心理。更重要的是,仿写让学生习得方法、掌握方法,最终能独立创作。所以,循序渐进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二)美文引路
模仿别人的作文,这些作文要优秀的美文、典型的范文。许多美文、范文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些文章在选材立意、语言表达、行文结构上都值得初写者在写作上借鉴。仿写就是借鉴优秀文章在用词、表达、修辞、立意、结构等方面特点。在此,明确强调仿写不是抄袭,抄袭是不假思索地照搬。仿写是在阅读别人文章,发现可以学习的地方,从而能给自己在写作上或是在语言运用、选材立意等方面给自己一个写作的思路、范本。
笔者曾经教一年级的一个学生仿写一个描写“春天来了”的句子。句子是这样的:“春天来了,春风吹绿了小草,吹红了桃花,吹来了温暖的阳光。”句子具体形象、色彩鲜明,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笔者先让该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上面的句子,然后鼓励其用“三吹”法写一写其它季节的特点。这位学生又读了一遍,想了想,写道:“夏天来了,夏风吹热了知了,吹红了荷花,吹来了猛烈的阳光。”“秋天来了,秋风吹蓝了天空,吹黄了叶子,吹红了果子。”“冬天来了,北风吹断了枯枝,吹来了雪花,吹来了过年的气息。”难道这是抄袭吗?答案是否定的。从“吹来了过年的气息。”就可以发现,这位学生不仅学到了原句的精髓,还能举一反三,有自己的体会和创作。所以,笔者认为,美文(美句)就像一块“敲门砖”,能帮学生敲开写作的大门。具体做法如下:
1.联系课内,就地取材
新课改要求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多读课文,把课文读懂、读熟,也就是读出意境、读出韵味。叶圣陶说:“文章就是例子。”教材中的范文都是佳作,有的立意好,有的角度新,有的描写精彩,有的文笔优美,有的技法新颖,有的议论深刻,有的感情真挚等。所以,笔者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思考文章是怎样选材、怎样运用材料叙述的,让学生取长补短。“有思必有所悟”,把自己所感悟的仿写出来。在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指导写作;在写作教学时,教师要联系阅读,形成一种双边活动。
如,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就是一篇可以作为范例的写景的文章。它语言优美,以“总——分——总”来构段,中间以季节变换(时间)的顺序描写景物,非常适合学生通过仿写,以積累、掌握这样的写景方法。
一位上公开课的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是这样依托文本让学生进行仿写的:她揭示题目后让学生审题,使学生明确小兴安岭的特点是“美丽的”。细读文章之后,学生很快发现文章结构很完整,是按总—分—总来构段的,且前后照应。其中,第二至五自然段都是以描写树木开头,照应了第一自然段中的“绿色的海洋”。教师让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甚至让学生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接着再让他们马上拿出课堂仿写本,仿照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进行仿写。由于有依可循,学生们兴致勃勃,很快就写出了一两段话。例如,有的学生写道:“春天,公园的柳树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像刀片似的叶子。小草也冒出了小脑袋,在感受春天温暖的阳光。溪里涨满了春水。小鱼、小虾在溪里嬉戏,它们有的在捉迷藏,有的在赛跑。”“夏天,我们校园里的大榕树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像一把巨大的伞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来,整个校园‘浸’在金黄色的阳光里。阳光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足球场的草地上。草地上有的同学在玩‘老鹰抓小鸡’,有的同学在踢足球,还有的在丢沙包。”你看,这些文字虽然有很大的模仿痕迹,但谁又能说这不精彩、不可爱呢? 又如,在教学小学五年级下册《景阳冈》这一课时,笔者以第六自然段为范例重点分析了课文描写人物的方法: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表现人物的品质特点。笔者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六自然段,边读边想象,体会武松打虎时的机智勇敢、武艺超群;接着,笔者让学生在小组内演一演;最后,启发学生模仿这种写法,介绍一个人。学生会用“机智勇敢的小李”“拾金不昧的同桌”“爱喝酒的爷爷”等为题,相互启发,拓宽思路,说一段话介绍某个人。当学生学完了《草船借箭》《猴王出世》《红楼春趣》等一组描写人物的课文之后,笔者就让学生把学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通过形象的表达——课本剧表演,加以巩固。这样的做法就是学生作文梯度训练的一种有效方法,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当学生看完表演还是兴趣盎然时候,笔者就鼓励他们运用所学到的描写人的方法练习写一篇完整的写人文章。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不难发现,作文其实就在自己的语文学习中,作文可以由“仿”开始,别人的好词句、好的表达方法、好结构都可以模仿。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仿写时,要紧密联系课内的精彩文章,这样学生就有依可循,容易掌握。
2.局部整体,无缝对接
研究表明,心理因素会严重影响一个人的水平发挥。训练学生的仿写可以从一句话、一个段落、一个开头、一个结尾开始,再到整篇文章。这样也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如,小学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课文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的乡间画卷,遣词造句、段落结构富有明显的特点,可以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可以从局部——整体进行练习。
《乡下人家》课文第一段是这样的:“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通过抓关键词、边读边想,学生掌握了本段的描写方法。之后,笔者让学生仿写第一自然段。有学生写到:“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种果树,或种黄皮,或种龙眼,或种杨桃。当花儿落了的时候,树上便结出了青的、黄的、红的果,它们一串串挂在枝上,衬着那或曲或直的枝,绿绿的叶。青、黄、红的果,碧绿的叶或曲或直的枝,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大象或是竖着几根大旗杆,可爱多了。”学生没有生搬硬套,而是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文段进行改造。
在这样有梯度的训练中,学生消除了“怕”作文的心理,尝试到成功写好一两段话的甜头。在此基础上,笔者继续帮学生分析其它文段的结构方式(分—总),与他们一起总结写作的方法(抓住事物特点写具体)。学完课文之后,笔者鼓励他们大胆仿写。于是,他们也写出了《农村人家》《我家的园子》《我爱田园生活》……完整的作文。虽然学生们的文字很稚嫩,但也写得很有特色,这不是比只是背诵课文要强多了吗?背诵就是让学生学会积累,而积累就是为了能够灵活运用。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仿写时,要从局部到整体、从容易到复杂,自然过渡,无缝对接。
3.多读多仿,日积月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两句话生动地写出了读书与写作之间的关系。“读”在模仿训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要指导学生广泛读课外书,拓展学生视野,增加间接的生活积累。笔者认为,作为语文教师应为学生推荐一些适合该学段阅读的课外读物。必要时,可要求他们做些读书笔记。对于书中的好词佳句、优美文段应像课内文章那样读熟并积累。日积月累,学生的词汇丰富了,积累广泛了,写起作文来就会得心应手、滔滔不绝。“多读心中有本,勤写笔下生花。”学生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时常进行仿写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一次,笔者推荐学生读《他要感谢那只手》。读完之后,笔者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笔者问学生:“假如给你一个同样的主题——我想要感谢的东西,你会画什么呢?为什么要这样画呢?”学生们马上七嘴八舌说开了。等学生说完之后,笔者就让他们马上把自己想到的、说到的记录下来。有的学生写道:“有一双手又大又粗,长满了茧子,却非常温暖。这就是我爸爸的手。我要感谢爸爸的一双手……”有学生写道:“我要感谢黄老师的眼睛。这是一双不大不小的却非常有神的眼睛。有时候这眼睛会笑,有时这眼睛会生气,有时这眼睛会说话……”就这样,学生又自然而然地进行了一次仿写的练习。又如,笔者推荐学生阅读《偉大的小白鼠》。读完之后,学生被文中小白鼠那惊人的母爱深深震撼了。在沉思良久之后,他们写出了《伟大的小黑》《舍己为儿的母鸡》《伟大的母爱》等一篇篇关于表现动物母爱的文章。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仿写时,让学生广泛阅读,开阔视野,增加积累,锦上添花。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仿写这种作文训练模式,既符合小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也体现了作文教学的特点。它虽然不是作文教学的唯一途径,但它却是小学生开始作文的敲门砖,也是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一段时间有规划的、形式多样的仿写训练,相信无论处在哪个学段的小学生都能很快掌握写作的方法、技巧,最终能自己创作优秀的文章。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2]李景隆.基础写作[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3.
[3]亚里士多德.诗学[M].陈中梅,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96.
责任编辑
【关键词】小学作文;仿写;模仿;重要地位;重要途径
仿写,就是模仿别人作文的遣词造句、结构章法等进行写作。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作从模仿范文开始。模仿是人们学习或从事某项工作必不可少的途径和方法。作为学习起步阶段的小学生,写作文一般都是由模仿、借鉴开始的。著名作家茅盾曾说:“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仿写是学生在阅读与写作搭建的支架,它是通往自由创作的、必经的、重要的途径。
一、管中窥豹,见微知著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而笔者认为,仿写就是教学生如何表达的容易、有效且重要的途径。仿写就像小孩学步那样,先扶他一把或借助某些工具,让他先站稳脚跟,然后让孩子迈开脚步慢慢走。在这个过程中,教授者还要时不时给他一些提醒、鼓励、帮助,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少摔跤,有信心、有勇气地学会真正独立行走。从宏观上看,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学习的起步阶段,作文也是一个起步阶段。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相互模仿。”他在著作《诗学》里多次提到“模仿”,他认为写作和艺术一样,都是始于模仿。由此可见,模仿是人们最基本的学习方法。
纵观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学习园地”中的“字词段运用”的“仿写练习”常有出现。实际上,这样的练习是让学生模仿例子进行仿说或仿写。笔者认为,它是各年段的训练重点、难点。统编教材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还特地安排了“习作单元”,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写文章的方法,并设置了一系列训练,促使学生在某项习作能力上形成突破,获得提升。这不就是让学生学习或模仿名家的习作例文,指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吗?教材编者编排的目的显而易见。可见,仿写在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性。
二、有法可依 ,渐入佳境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仿写?笔者在此浅谈几点做法。
(一)循序渐进
笔者认为,仿写练习应该遵循:句子——段落——篇章,这样一个从“易——难”的上升梯度。有了这个循序渐进的梯度练习,仿写整篇文章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通过仿写的训练,化难为易,大大降低了作文的难度,又消除了小学生“作文难,怕作文”的心理。更重要的是,仿写让学生习得方法、掌握方法,最终能独立创作。所以,循序渐进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二)美文引路
模仿别人的作文,这些作文要优秀的美文、典型的范文。许多美文、范文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些文章在选材立意、语言表达、行文结构上都值得初写者在写作上借鉴。仿写就是借鉴优秀文章在用词、表达、修辞、立意、结构等方面特点。在此,明确强调仿写不是抄袭,抄袭是不假思索地照搬。仿写是在阅读别人文章,发现可以学习的地方,从而能给自己在写作上或是在语言运用、选材立意等方面给自己一个写作的思路、范本。
笔者曾经教一年级的一个学生仿写一个描写“春天来了”的句子。句子是这样的:“春天来了,春风吹绿了小草,吹红了桃花,吹来了温暖的阳光。”句子具体形象、色彩鲜明,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笔者先让该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上面的句子,然后鼓励其用“三吹”法写一写其它季节的特点。这位学生又读了一遍,想了想,写道:“夏天来了,夏风吹热了知了,吹红了荷花,吹来了猛烈的阳光。”“秋天来了,秋风吹蓝了天空,吹黄了叶子,吹红了果子。”“冬天来了,北风吹断了枯枝,吹来了雪花,吹来了过年的气息。”难道这是抄袭吗?答案是否定的。从“吹来了过年的气息。”就可以发现,这位学生不仅学到了原句的精髓,还能举一反三,有自己的体会和创作。所以,笔者认为,美文(美句)就像一块“敲门砖”,能帮学生敲开写作的大门。具体做法如下:
1.联系课内,就地取材
新课改要求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多读课文,把课文读懂、读熟,也就是读出意境、读出韵味。叶圣陶说:“文章就是例子。”教材中的范文都是佳作,有的立意好,有的角度新,有的描写精彩,有的文笔优美,有的技法新颖,有的议论深刻,有的感情真挚等。所以,笔者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思考文章是怎样选材、怎样运用材料叙述的,让学生取长补短。“有思必有所悟”,把自己所感悟的仿写出来。在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指导写作;在写作教学时,教师要联系阅读,形成一种双边活动。
如,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就是一篇可以作为范例的写景的文章。它语言优美,以“总——分——总”来构段,中间以季节变换(时间)的顺序描写景物,非常适合学生通过仿写,以積累、掌握这样的写景方法。
一位上公开课的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是这样依托文本让学生进行仿写的:她揭示题目后让学生审题,使学生明确小兴安岭的特点是“美丽的”。细读文章之后,学生很快发现文章结构很完整,是按总—分—总来构段的,且前后照应。其中,第二至五自然段都是以描写树木开头,照应了第一自然段中的“绿色的海洋”。教师让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甚至让学生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接着再让他们马上拿出课堂仿写本,仿照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进行仿写。由于有依可循,学生们兴致勃勃,很快就写出了一两段话。例如,有的学生写道:“春天,公园的柳树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像刀片似的叶子。小草也冒出了小脑袋,在感受春天温暖的阳光。溪里涨满了春水。小鱼、小虾在溪里嬉戏,它们有的在捉迷藏,有的在赛跑。”“夏天,我们校园里的大榕树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像一把巨大的伞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来,整个校园‘浸’在金黄色的阳光里。阳光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足球场的草地上。草地上有的同学在玩‘老鹰抓小鸡’,有的同学在踢足球,还有的在丢沙包。”你看,这些文字虽然有很大的模仿痕迹,但谁又能说这不精彩、不可爱呢? 又如,在教学小学五年级下册《景阳冈》这一课时,笔者以第六自然段为范例重点分析了课文描写人物的方法: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表现人物的品质特点。笔者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六自然段,边读边想象,体会武松打虎时的机智勇敢、武艺超群;接着,笔者让学生在小组内演一演;最后,启发学生模仿这种写法,介绍一个人。学生会用“机智勇敢的小李”“拾金不昧的同桌”“爱喝酒的爷爷”等为题,相互启发,拓宽思路,说一段话介绍某个人。当学生学完了《草船借箭》《猴王出世》《红楼春趣》等一组描写人物的课文之后,笔者就让学生把学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通过形象的表达——课本剧表演,加以巩固。这样的做法就是学生作文梯度训练的一种有效方法,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当学生看完表演还是兴趣盎然时候,笔者就鼓励他们运用所学到的描写人的方法练习写一篇完整的写人文章。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不难发现,作文其实就在自己的语文学习中,作文可以由“仿”开始,别人的好词句、好的表达方法、好结构都可以模仿。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仿写时,要紧密联系课内的精彩文章,这样学生就有依可循,容易掌握。
2.局部整体,无缝对接
研究表明,心理因素会严重影响一个人的水平发挥。训练学生的仿写可以从一句话、一个段落、一个开头、一个结尾开始,再到整篇文章。这样也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如,小学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课文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的乡间画卷,遣词造句、段落结构富有明显的特点,可以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可以从局部——整体进行练习。
《乡下人家》课文第一段是这样的:“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通过抓关键词、边读边想,学生掌握了本段的描写方法。之后,笔者让学生仿写第一自然段。有学生写到:“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种果树,或种黄皮,或种龙眼,或种杨桃。当花儿落了的时候,树上便结出了青的、黄的、红的果,它们一串串挂在枝上,衬着那或曲或直的枝,绿绿的叶。青、黄、红的果,碧绿的叶或曲或直的枝,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大象或是竖着几根大旗杆,可爱多了。”学生没有生搬硬套,而是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文段进行改造。
在这样有梯度的训练中,学生消除了“怕”作文的心理,尝试到成功写好一两段话的甜头。在此基础上,笔者继续帮学生分析其它文段的结构方式(分—总),与他们一起总结写作的方法(抓住事物特点写具体)。学完课文之后,笔者鼓励他们大胆仿写。于是,他们也写出了《农村人家》《我家的园子》《我爱田园生活》……完整的作文。虽然学生们的文字很稚嫩,但也写得很有特色,这不是比只是背诵课文要强多了吗?背诵就是让学生学会积累,而积累就是为了能够灵活运用。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仿写时,要从局部到整体、从容易到复杂,自然过渡,无缝对接。
3.多读多仿,日积月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两句话生动地写出了读书与写作之间的关系。“读”在模仿训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要指导学生广泛读课外书,拓展学生视野,增加间接的生活积累。笔者认为,作为语文教师应为学生推荐一些适合该学段阅读的课外读物。必要时,可要求他们做些读书笔记。对于书中的好词佳句、优美文段应像课内文章那样读熟并积累。日积月累,学生的词汇丰富了,积累广泛了,写起作文来就会得心应手、滔滔不绝。“多读心中有本,勤写笔下生花。”学生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时常进行仿写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一次,笔者推荐学生读《他要感谢那只手》。读完之后,笔者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笔者问学生:“假如给你一个同样的主题——我想要感谢的东西,你会画什么呢?为什么要这样画呢?”学生们马上七嘴八舌说开了。等学生说完之后,笔者就让他们马上把自己想到的、说到的记录下来。有的学生写道:“有一双手又大又粗,长满了茧子,却非常温暖。这就是我爸爸的手。我要感谢爸爸的一双手……”有学生写道:“我要感谢黄老师的眼睛。这是一双不大不小的却非常有神的眼睛。有时候这眼睛会笑,有时这眼睛会生气,有时这眼睛会说话……”就这样,学生又自然而然地进行了一次仿写的练习。又如,笔者推荐学生阅读《偉大的小白鼠》。读完之后,学生被文中小白鼠那惊人的母爱深深震撼了。在沉思良久之后,他们写出了《伟大的小黑》《舍己为儿的母鸡》《伟大的母爱》等一篇篇关于表现动物母爱的文章。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仿写时,让学生广泛阅读,开阔视野,增加积累,锦上添花。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仿写这种作文训练模式,既符合小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也体现了作文教学的特点。它虽然不是作文教学的唯一途径,但它却是小学生开始作文的敲门砖,也是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一段时间有规划的、形式多样的仿写训练,相信无论处在哪个学段的小学生都能很快掌握写作的方法、技巧,最终能自己创作优秀的文章。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2]李景隆.基础写作[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3.
[3]亚里士多德.诗学[M].陈中梅,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96.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