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广义上理解,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和方法,适用于学生对所有知识的学习,从狭义看,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造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环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有以下几种特征:(1)自主性;(2)广泛性和选择性;(3)探究性和综合性;(4)实践性和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是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可以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材料、分析资料、归纳推理、表达和交流能力、发布信息的能力),培养独立探索和合作学习能力,培养科学态度、科学道德和科学方法,使学生获得参与研究探索和情感的体验。通过课题研究让学生了解社会,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对社会和未来的人文关怀。课题研究是一种集体活动,单打独斗的工作方式已经很难胜任;教师和学生必须走协作、合作化道路。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时,必须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就化学学科而言,我认为应采取如下步骤:
一、选择并确定课题
这是课题研究的重要环节,也是课题研究过程中最难的一步。选择什么课题,从哪一方面选择?这里,化学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学生进行指导,我认为,要紧扣教材,挖掘研究性内容,如在《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的教学中,为了了解“酸雨”的形成及危害,我们提出“酸雨的危害”研究课题。在学习《有机合成材料》的教学中,我们提出“浅谈白色污染及其治理”的研究性课题,《爱护水资源》中,提出“水体污染原因及防治”的研究课题,等等,这些研究性学习内容都是紧扣教材,从课本中挖掘出来的,这样使学生既掌握了课本知识,又引导学生探求与知识相关的课外知识。
二、制订课题研究的详细计划
化学研究课题一经确定,就应该制订该研究的实施计划,从而使整个研究过程自始至终有序、有控。确定研究各阶段时间,确保时间分布的合理及有序。课题组成员应分工明确,做到人人有事做,分工和合作有机结合。例如:“水体染原因及防治”的污研究课题:
研究建议:(1)访谈:向经销商了解农药、化肥的销售情况,向农民了解农药、化肥的使用情况;(2)计算;(3)收集资料:收集有关农药、化肥的说明书,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农药、化肥的成分、毒性,可能造成的危害等;(4)提出减少或消除污染的合理化建议。
准备工作:(1)调查、访谈所用表格;(2)小组分工及安全措施。
成果:(1)调查报告;(2)小论文。
三、研究信息的获取,加工与分析
任何课题的研究首先都需要了解他人对该课题的研究程度,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通过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可以了解前人和他人做过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就,存在哪些问题,问题的关键是什么,以及本领域的发展动向,从而使自己的课题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通过相关信息收集,以及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思路,初步形成自己的新的研究思路。
中学生通过调查、观察、访谈、问卷调查、测量、实验等方法,可以获得信息。面对大量的资料和数据,必须首先确定其真实性和对本课题的适应性,以及需要补充的相关信息。
四、提出科学的假说(或论点)
在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有了清晰的认识,以及对新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概括的基础上,必须提出论点,一篇化学论文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提出课题的论点有无创新与突破,就化学学科来说,好的科学假说绝不是毫无事实依据的推断和主观臆断,应该具有可检验性或者说应该通过科学的实验得出结论和检验结论。
五、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撰写研究报告是研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课题研究报告是研究者根据对课题的研究和分析而逐步形成的一份有理有据的课题研究总结。研究报告作为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可以是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或学术报告,而对中学生来说,主要是调查报告和实验报告,一般来说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在科学性的基础上有所创新;(2)观念和材料的一致性;(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4)语言文字精炼简洁,表达准确完整。
六、课题研究的总结
课题研究的探究性很強,所以对成果必须进行鉴定和评价,通过评价可促进课题研究的发展,提高研究者的水平,也可使研究成果得到社会的承认和采用,有助于课题的研究向纵深推进,在最后的论文答辩过程中,使学生交流彼此观点,思维互相碰撞,创造潜能得到开发。论文答辩不仅可锻炼学生的表达和组织能力,而且是学生自我展示的过程,有利于完善人格、完善自我。
例如:千百年来,我国农业生产一直处于缓慢发展之中,直到近代,出现了农药和化肥,农业生产才迅猛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其中对水资源的污染尤为突出。同学们对此问题做进一步的研究。
访谈:向经销商了解农药、化肥的销售情况,向农民了解农药、化肥的使用情况。
收集资料:收集有关农药、化肥的说明书,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农药、化肥的成分、毒性,可能造成的危害等。
提出减少或消除污染的合理化建议,最后总结。
总之,化学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发展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力,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进而掌握基本科学学习的方法,同时提高学生主动沟通并综合应用各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关心身边事物,关心社会,关心环境,增强对他人、家庭、社会的责任感。
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是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可以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材料、分析资料、归纳推理、表达和交流能力、发布信息的能力),培养独立探索和合作学习能力,培养科学态度、科学道德和科学方法,使学生获得参与研究探索和情感的体验。通过课题研究让学生了解社会,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对社会和未来的人文关怀。课题研究是一种集体活动,单打独斗的工作方式已经很难胜任;教师和学生必须走协作、合作化道路。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时,必须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就化学学科而言,我认为应采取如下步骤:
一、选择并确定课题
这是课题研究的重要环节,也是课题研究过程中最难的一步。选择什么课题,从哪一方面选择?这里,化学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学生进行指导,我认为,要紧扣教材,挖掘研究性内容,如在《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的教学中,为了了解“酸雨”的形成及危害,我们提出“酸雨的危害”研究课题。在学习《有机合成材料》的教学中,我们提出“浅谈白色污染及其治理”的研究性课题,《爱护水资源》中,提出“水体污染原因及防治”的研究课题,等等,这些研究性学习内容都是紧扣教材,从课本中挖掘出来的,这样使学生既掌握了课本知识,又引导学生探求与知识相关的课外知识。
二、制订课题研究的详细计划
化学研究课题一经确定,就应该制订该研究的实施计划,从而使整个研究过程自始至终有序、有控。确定研究各阶段时间,确保时间分布的合理及有序。课题组成员应分工明确,做到人人有事做,分工和合作有机结合。例如:“水体染原因及防治”的污研究课题:
研究建议:(1)访谈:向经销商了解农药、化肥的销售情况,向农民了解农药、化肥的使用情况;(2)计算;(3)收集资料:收集有关农药、化肥的说明书,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农药、化肥的成分、毒性,可能造成的危害等;(4)提出减少或消除污染的合理化建议。
准备工作:(1)调查、访谈所用表格;(2)小组分工及安全措施。
成果:(1)调查报告;(2)小论文。
三、研究信息的获取,加工与分析
任何课题的研究首先都需要了解他人对该课题的研究程度,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通过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可以了解前人和他人做过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就,存在哪些问题,问题的关键是什么,以及本领域的发展动向,从而使自己的课题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通过相关信息收集,以及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思路,初步形成自己的新的研究思路。
中学生通过调查、观察、访谈、问卷调查、测量、实验等方法,可以获得信息。面对大量的资料和数据,必须首先确定其真实性和对本课题的适应性,以及需要补充的相关信息。
四、提出科学的假说(或论点)
在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有了清晰的认识,以及对新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概括的基础上,必须提出论点,一篇化学论文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提出课题的论点有无创新与突破,就化学学科来说,好的科学假说绝不是毫无事实依据的推断和主观臆断,应该具有可检验性或者说应该通过科学的实验得出结论和检验结论。
五、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撰写研究报告是研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课题研究报告是研究者根据对课题的研究和分析而逐步形成的一份有理有据的课题研究总结。研究报告作为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可以是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或学术报告,而对中学生来说,主要是调查报告和实验报告,一般来说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在科学性的基础上有所创新;(2)观念和材料的一致性;(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4)语言文字精炼简洁,表达准确完整。
六、课题研究的总结
课题研究的探究性很強,所以对成果必须进行鉴定和评价,通过评价可促进课题研究的发展,提高研究者的水平,也可使研究成果得到社会的承认和采用,有助于课题的研究向纵深推进,在最后的论文答辩过程中,使学生交流彼此观点,思维互相碰撞,创造潜能得到开发。论文答辩不仅可锻炼学生的表达和组织能力,而且是学生自我展示的过程,有利于完善人格、完善自我。
例如:千百年来,我国农业生产一直处于缓慢发展之中,直到近代,出现了农药和化肥,农业生产才迅猛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其中对水资源的污染尤为突出。同学们对此问题做进一步的研究。
访谈:向经销商了解农药、化肥的销售情况,向农民了解农药、化肥的使用情况。
收集资料:收集有关农药、化肥的说明书,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农药、化肥的成分、毒性,可能造成的危害等。
提出减少或消除污染的合理化建议,最后总结。
总之,化学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发展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力,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进而掌握基本科学学习的方法,同时提高学生主动沟通并综合应用各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关心身边事物,关心社会,关心环境,增强对他人、家庭、社会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