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等沿海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吸纳了大量外地人口,而近几年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建设更是提高了广东省的人口吸引力,大量人口持续涌入湾区所在地。常住人口连年增长,现有教育资源有限,给教育带来了空前的挑战,整合教育资源,实行寄宿制集中办学势在必行。在寄宿制小学,从小学一年级就开设住宿班,寄宿生年龄一般在6到13岁,他们在校时间长,学习上和生活上都缺少来自家庭的支持,加之生活环境的变化和学习压力的影响,他们产生了较重的心理压力。
一、寄宿制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成因
(一)缺乏安全感,情绪焦虑
在寄宿制学校有好多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寄宿,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环境到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学习任务、人际关系、环境适应、生活自理多重压力,部分学生出现了严重分离焦虑和适应障碍等心理问题。这个时期的心理问题大多表现在缺乏安全感、焦虑、哭泣、频繁尿床等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自我调节,逐渐适应寄宿生活,少数学生可能会持续整个学期,但也会有个别学生一直无法适应,甚至引发其它症状。
(二)不善于交流,性格孤僻
在家庭交往中,孩子往往是家长呵护和迁就的对象,他们生活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氛围中,心理上有优越感。一进入学校,他们就失去了家庭中众人瞩目的优越感,地位下降,很容易产生一种自卑感,行为上也表现为孤独、羞怯。有些学生渴望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却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往往引起他人的反感。有些学生害怕主动与人交流,在交流中遇到问题不知道如何去解决,甚至与其他人发生摩擦,产生不愉快的体验,长此以往,就会失去人际交往的自信心,出现恐惧感和过强的防范心理,封闭自己。
(三)自控能力差,意志薄弱
寄宿生缺失家庭教育,家长更多的是从生活方面满足孩子们的需要,很少去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忽略了孩子的性格塑造。不少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不强,意志薄弱,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够集中、缺少毅力、过分依赖、承受挫折能力弱等。他们遇到困难就想逃避,缺乏行动的目的性和一致性,做事容易半途而废,不能经受学校生活带来的正常竞争,不能正确地面对挫折。面对老师的教育和批评,表现为撒谎、攻击、逃避、自暴自弃等。这种消极的方式一旦形成习惯,就容易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问题。
(四)学习动机不强,学习习惯不好
生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随着学习压力增加,走读生的家长可以给学生开“小灶”,每天晚上给学生一对一辅导,在学生的学习行为塑造方面有足够的精力,保证学生能消化和巩固白天课堂所学的知识。而寄宿生面临的情况是多对一,一个老师面对那么多学生,难以充分地注意到每个学生的问题、分析每个学生的想法。在学习方面,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强有力的补充,当走读生的家庭教育成为日常的时候,寄宿生却很少获得家庭系统的支持,即使在周末,寄宿生家长觉得对学生有亏欠,又好不容易見到学生,就在物质方面补偿学生,几乎不参与学生的学习管理。
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寄宿生缺少学习成就感,对学习缺乏兴趣。寄宿生学习比较吃力,长期跟不上进度,又缺乏赶上去的勇气和毅力,教师也没能及时地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给予鼓励,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他们或者在课堂上东张西望,神不守舍;或者在下面偷偷看动画书或玩玩具;要么就在课堂上打瞌睡;或者干脆逃学、旷课,到处游玩。家长教育方法不当,教育思想简单,一般不过问学生的学习情况,一旦学生有了学习上的问题,他们的态度粗暴,轻则谩骂,重责打、罚,从而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
(五)性早熟问题
寄宿生缺少父母的关爱,内心孤独,渴望来自他人的温暖,再加上学习的不如意,有些学生把目标投向异性同学,出现早熟行为,主要表现为早恋、性冲动等。个别学生出现写情书的举动,与异性交往超出合理范围,搂抱异性等。
二、寄宿制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由于寄宿制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比走读生的心理问题更为严重、更为突出。因此,笔者认为,应加大对寄宿制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高出非寄宿制小学。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学校的政策引导,学校要深刻认识到寄宿制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从学校层面进行统筹规划,细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工作方案,落实到人,执行到学校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
(一)引导学生适应寄宿生活
当学生开始寄宿生活时,学校教育工作者就要让他们在学校里建立新的依恋关系,立即组织新生熟悉学校环境,帮助他们建立同伴和师生间的亲密关系,获得归属感。教师还应联合后勤人员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提高他们生活自理能力。
(二)抓好日常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领导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把心理健康放在学校安全工作的首位,聘任专职的心理老师。心理老师通过心理健康课堂对学生进行环境适应、认识自我、人际交往、自信心理、学习心理、情绪调试等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习得良好的心理品质,学会自我调整,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全校教职工合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渗透到学科教育中,以便全面发展学生的心理能力。
(三)优化学校寄宿生活环境
寄宿制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在于寄宿生活环境质量不高。因此,从硬件上,我们要优化学校的物质资源,如,干净舒适的宿舍、便捷有利的生活条件、优美的校园环境等。从管理上,学校对学生生活实行人性化管理,努力营造宿舍内部的和谐氛围,让每个学生既有个性的发展,又能适应集体生活。
(四)积极探索家校合作新途径
家庭教育和家庭温暖的缺失,是寄宿制学校管理面临的两大难题,学校要努力探索寄宿学校和家庭共育的新方法、新途径,在体谅家长的基础上维护学生的权益,尽可能地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教育中来,让学生享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
参考文献:
[1]余强基.当代青少年学生心理障碍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郑希付,罗品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一、寄宿制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成因
(一)缺乏安全感,情绪焦虑
在寄宿制学校有好多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寄宿,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环境到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学习任务、人际关系、环境适应、生活自理多重压力,部分学生出现了严重分离焦虑和适应障碍等心理问题。这个时期的心理问题大多表现在缺乏安全感、焦虑、哭泣、频繁尿床等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自我调节,逐渐适应寄宿生活,少数学生可能会持续整个学期,但也会有个别学生一直无法适应,甚至引发其它症状。
(二)不善于交流,性格孤僻
在家庭交往中,孩子往往是家长呵护和迁就的对象,他们生活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氛围中,心理上有优越感。一进入学校,他们就失去了家庭中众人瞩目的优越感,地位下降,很容易产生一种自卑感,行为上也表现为孤独、羞怯。有些学生渴望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却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往往引起他人的反感。有些学生害怕主动与人交流,在交流中遇到问题不知道如何去解决,甚至与其他人发生摩擦,产生不愉快的体验,长此以往,就会失去人际交往的自信心,出现恐惧感和过强的防范心理,封闭自己。
(三)自控能力差,意志薄弱
寄宿生缺失家庭教育,家长更多的是从生活方面满足孩子们的需要,很少去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忽略了孩子的性格塑造。不少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不强,意志薄弱,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够集中、缺少毅力、过分依赖、承受挫折能力弱等。他们遇到困难就想逃避,缺乏行动的目的性和一致性,做事容易半途而废,不能经受学校生活带来的正常竞争,不能正确地面对挫折。面对老师的教育和批评,表现为撒谎、攻击、逃避、自暴自弃等。这种消极的方式一旦形成习惯,就容易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问题。
(四)学习动机不强,学习习惯不好
生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随着学习压力增加,走读生的家长可以给学生开“小灶”,每天晚上给学生一对一辅导,在学生的学习行为塑造方面有足够的精力,保证学生能消化和巩固白天课堂所学的知识。而寄宿生面临的情况是多对一,一个老师面对那么多学生,难以充分地注意到每个学生的问题、分析每个学生的想法。在学习方面,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强有力的补充,当走读生的家庭教育成为日常的时候,寄宿生却很少获得家庭系统的支持,即使在周末,寄宿生家长觉得对学生有亏欠,又好不容易見到学生,就在物质方面补偿学生,几乎不参与学生的学习管理。
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寄宿生缺少学习成就感,对学习缺乏兴趣。寄宿生学习比较吃力,长期跟不上进度,又缺乏赶上去的勇气和毅力,教师也没能及时地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给予鼓励,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他们或者在课堂上东张西望,神不守舍;或者在下面偷偷看动画书或玩玩具;要么就在课堂上打瞌睡;或者干脆逃学、旷课,到处游玩。家长教育方法不当,教育思想简单,一般不过问学生的学习情况,一旦学生有了学习上的问题,他们的态度粗暴,轻则谩骂,重责打、罚,从而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
(五)性早熟问题
寄宿生缺少父母的关爱,内心孤独,渴望来自他人的温暖,再加上学习的不如意,有些学生把目标投向异性同学,出现早熟行为,主要表现为早恋、性冲动等。个别学生出现写情书的举动,与异性交往超出合理范围,搂抱异性等。
二、寄宿制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由于寄宿制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比走读生的心理问题更为严重、更为突出。因此,笔者认为,应加大对寄宿制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高出非寄宿制小学。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学校的政策引导,学校要深刻认识到寄宿制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从学校层面进行统筹规划,细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工作方案,落实到人,执行到学校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
(一)引导学生适应寄宿生活
当学生开始寄宿生活时,学校教育工作者就要让他们在学校里建立新的依恋关系,立即组织新生熟悉学校环境,帮助他们建立同伴和师生间的亲密关系,获得归属感。教师还应联合后勤人员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提高他们生活自理能力。
(二)抓好日常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领导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把心理健康放在学校安全工作的首位,聘任专职的心理老师。心理老师通过心理健康课堂对学生进行环境适应、认识自我、人际交往、自信心理、学习心理、情绪调试等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习得良好的心理品质,学会自我调整,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全校教职工合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渗透到学科教育中,以便全面发展学生的心理能力。
(三)优化学校寄宿生活环境
寄宿制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在于寄宿生活环境质量不高。因此,从硬件上,我们要优化学校的物质资源,如,干净舒适的宿舍、便捷有利的生活条件、优美的校园环境等。从管理上,学校对学生生活实行人性化管理,努力营造宿舍内部的和谐氛围,让每个学生既有个性的发展,又能适应集体生活。
(四)积极探索家校合作新途径
家庭教育和家庭温暖的缺失,是寄宿制学校管理面临的两大难题,学校要努力探索寄宿学校和家庭共育的新方法、新途径,在体谅家长的基础上维护学生的权益,尽可能地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教育中来,让学生享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
参考文献:
[1]余强基.当代青少年学生心理障碍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郑希付,罗品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