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广大小学生来说,五年级是其理论知识积淀与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其从中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各科教学工作的开展,关系到学生的发展状况及前景。特别是语文这一学科教学工作的开展状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他学科教学工作的开展,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与提升。本文以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为切入点,就如何应用情境教学这一方法,实现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不断提升,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可以有助于广大学生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小学五年级;语文;情境教学法;实施策略
作为小学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对于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能力、表达能力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而伴随着情境教学法的提出、完善以及广泛应用,其价值也得到了愈来愈多主体的实践与认可,为不同类型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创设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所以,研究该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有着较高的现实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实物的有效应用
人们常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许多学生之所以不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未能感知到真实、客观的事物,所以缺乏主动探索和积极思考的兴趣。基于小学生这一特有的心理与思维特点,教师应当全面探寻同课堂内容联系密切的实物,并以此为基础,创设出客观、真实且可以与学生产生共鸣的情境,使学生不再是天马行空般的乱想。我们以《白杨》这一课的教学为例,许多同学可能从未见过白杨树,或者是不能正确辨认这一树种,所以也就不能充分感受作者所要传达的内容及情感。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借助校园已有的自然资源,或者是多媒体平台,向同学们直观展示白杨树挺拔、秀美的身姿,从而使学生可以结合文本内容,更加深入的剖析作者的内心情感变化,实现对本堂课内容的全面理解和深入记忆。除此之外,针对许多学生本不了解的事物,教师应当充分整合校内及社会资源,让学生可以基于一定的实物,来发散思维、展开想象,更加快速的进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以及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氛围中来。
二、情境的合理创设
语文这一学科,并不是高高在上的纯理论式教学,而应当是来源于生活,并且服务于生活的一门艺术。所以教师必须全面、深入发掘生活中同其教学内容相关的要素,对其加以全面的收集、有效地整合、合理的分析、高效的应用。如此一来,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之中,逐渐具备了生活处处皆语文的意识,自然也就可以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处处留心、全面探索、深入思考、大胆实践,语文学科的教学价值就此得以实现。我们以《藏戏》这一课的教学为例,一般情况下,班上的同学普遍是汉族同学,所以对于藏族的文化习俗、社会习惯知之甚少,如果不对其进行相应的讲解与引导,那么学生很难明白文章所表达的内容及传递的情感。教师可以从其所在地区流行的社会风俗以及活动入手,让学生明白藏戏之于藏族人民的意义及内涵。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有效融合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要素,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活动的气氛,从而对文本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三、表演的科学运用
小学生正处于认识世界、探寻世界的阶段,他们对于新鲜、有趣的事物往往保有较高的积极性与参与度,集中表现在学习语文这一学科的过程中,就是对童话故事这一形式的偏爱。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学习以童话故事、对话为展现形式的文本内容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较为亢奋的状态,并且可以时刻与教师进行良好的互动,对于教师实际教学质量的提升大有助益。虽然语文文本并不只以童话的形式展示,但是教师也可以借助于表演的方式,将相应的文本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为学生营造积极、愉快、欢乐的学习氛围。我们以《晏子使楚》这一课的教学为例,小学生受其年龄的限制,往往对文言文缺乏全面的认识与深刻的记忆,所以,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广大语文教师十分头疼的一个部分。除去最基础的字音、字形,许多学生很难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及其想要传达的情感,针对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文本中不同的角色,然后以课本剧表演的形式,进行文言文的改编与表演。同学们可以在文言文本意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加工与发散。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与活动参与度得到了充分的激发,他们可以更加全面的收集文章相关资料、深入的研究不同人物的心理状态,最终实现其语文基础知识积淀的不断加深,以及写作、语言能力的有效提升,可谓是一举两得。
四、音乐的适时渲染
对于广大小学生来说,音乐是一种神奇的语言,可以将他们带入预设的情境之中,使其更好地理解相关的文本、图像内容。 特别是针对小学教材体系中的一些古诗词,往往缺乏鲜明的故事性,但却具备独特的美感与意境。针对这一部分内容,教师应当有效应用音乐这一工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与诗人或者作者的情感渗透产生共鸣。我们以《长相思》这一首词的教学为例,在这堂课中,如何激发学生理解词人所传达的离别之情,是教师教学工作开展的重点所在。教师应当提前准备好一些悲伤、忧愁的曲调,借助于教室内部的多媒体设施,在课堂上播放出来。在此基础上,可以展开配乐词朗诵活动,让同学们在离愁别绪的氛围之中,更加深入的感受词人的心理变化情况,实现对这首词的全面理解和深入记忆。
五、游戏的合理设置
小学生受其年龄、阅历的限制,往往很难对直接、深入的理论讲解保有较大的积极性和较高的参与度,这就意味着传统的理论式教学,很难满足其学习、成长、发展的实际需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基于该年龄段学生的思维、活动特点,为其设置特殊的教学活动,游戏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特别是针对一些故事性、趣味性较强的文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角色扮演的游戏中来。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们掌握某篇文章的基本内容、写作脉络、框架结构等要素,然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让不同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再借助于多媒体教学平台,辅以合适的背景音乐,让学生们在营造的阅读氛围之中,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某一文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课堂参与度得到了充分的激发,他们不仅实现了课外学习与课内学习的有效结合,同时还可以更加深入的理解文本内容,实现自身语文素养的有效提升。
六、结束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状况,深刻影响着学生理论知识的积淀以及思维能力的提升。相关主体应当重视这一工作的开展,充分整合内外部资源,有效融合实物、情境、表演、音乐、游戏等要素,实现情景教学法应用有效性的不断提升。相信相关主体从以上几点入手,不断转变、创新工作理念与模式,就一定可以提升其语文教学的实际价值,助力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麻建芬.浅谈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9):159-159
[2]李英.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的运用[J].时代教育,2013(14):221-221
[3]王春芳.让课堂活起来――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情景教学的实践[J].新课程:小学,2013(8):10-10
【关键词】小学五年级;语文;情境教学法;实施策略
作为小学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对于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能力、表达能力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而伴随着情境教学法的提出、完善以及广泛应用,其价值也得到了愈来愈多主体的实践与认可,为不同类型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创设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所以,研究该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有着较高的现实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实物的有效应用
人们常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许多学生之所以不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未能感知到真实、客观的事物,所以缺乏主动探索和积极思考的兴趣。基于小学生这一特有的心理与思维特点,教师应当全面探寻同课堂内容联系密切的实物,并以此为基础,创设出客观、真实且可以与学生产生共鸣的情境,使学生不再是天马行空般的乱想。我们以《白杨》这一课的教学为例,许多同学可能从未见过白杨树,或者是不能正确辨认这一树种,所以也就不能充分感受作者所要传达的内容及情感。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借助校园已有的自然资源,或者是多媒体平台,向同学们直观展示白杨树挺拔、秀美的身姿,从而使学生可以结合文本内容,更加深入的剖析作者的内心情感变化,实现对本堂课内容的全面理解和深入记忆。除此之外,针对许多学生本不了解的事物,教师应当充分整合校内及社会资源,让学生可以基于一定的实物,来发散思维、展开想象,更加快速的进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以及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氛围中来。
二、情境的合理创设
语文这一学科,并不是高高在上的纯理论式教学,而应当是来源于生活,并且服务于生活的一门艺术。所以教师必须全面、深入发掘生活中同其教学内容相关的要素,对其加以全面的收集、有效地整合、合理的分析、高效的应用。如此一来,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之中,逐渐具备了生活处处皆语文的意识,自然也就可以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处处留心、全面探索、深入思考、大胆实践,语文学科的教学价值就此得以实现。我们以《藏戏》这一课的教学为例,一般情况下,班上的同学普遍是汉族同学,所以对于藏族的文化习俗、社会习惯知之甚少,如果不对其进行相应的讲解与引导,那么学生很难明白文章所表达的内容及传递的情感。教师可以从其所在地区流行的社会风俗以及活动入手,让学生明白藏戏之于藏族人民的意义及内涵。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有效融合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要素,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活动的气氛,从而对文本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三、表演的科学运用
小学生正处于认识世界、探寻世界的阶段,他们对于新鲜、有趣的事物往往保有较高的积极性与参与度,集中表现在学习语文这一学科的过程中,就是对童话故事这一形式的偏爱。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学习以童话故事、对话为展现形式的文本内容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较为亢奋的状态,并且可以时刻与教师进行良好的互动,对于教师实际教学质量的提升大有助益。虽然语文文本并不只以童话的形式展示,但是教师也可以借助于表演的方式,将相应的文本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为学生营造积极、愉快、欢乐的学习氛围。我们以《晏子使楚》这一课的教学为例,小学生受其年龄的限制,往往对文言文缺乏全面的认识与深刻的记忆,所以,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广大语文教师十分头疼的一个部分。除去最基础的字音、字形,许多学生很难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及其想要传达的情感,针对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文本中不同的角色,然后以课本剧表演的形式,进行文言文的改编与表演。同学们可以在文言文本意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加工与发散。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与活动参与度得到了充分的激发,他们可以更加全面的收集文章相关资料、深入的研究不同人物的心理状态,最终实现其语文基础知识积淀的不断加深,以及写作、语言能力的有效提升,可谓是一举两得。
四、音乐的适时渲染
对于广大小学生来说,音乐是一种神奇的语言,可以将他们带入预设的情境之中,使其更好地理解相关的文本、图像内容。 特别是针对小学教材体系中的一些古诗词,往往缺乏鲜明的故事性,但却具备独特的美感与意境。针对这一部分内容,教师应当有效应用音乐这一工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与诗人或者作者的情感渗透产生共鸣。我们以《长相思》这一首词的教学为例,在这堂课中,如何激发学生理解词人所传达的离别之情,是教师教学工作开展的重点所在。教师应当提前准备好一些悲伤、忧愁的曲调,借助于教室内部的多媒体设施,在课堂上播放出来。在此基础上,可以展开配乐词朗诵活动,让同学们在离愁别绪的氛围之中,更加深入的感受词人的心理变化情况,实现对这首词的全面理解和深入记忆。
五、游戏的合理设置
小学生受其年龄、阅历的限制,往往很难对直接、深入的理论讲解保有较大的积极性和较高的参与度,这就意味着传统的理论式教学,很难满足其学习、成长、发展的实际需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基于该年龄段学生的思维、活动特点,为其设置特殊的教学活动,游戏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特别是针对一些故事性、趣味性较强的文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角色扮演的游戏中来。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们掌握某篇文章的基本内容、写作脉络、框架结构等要素,然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让不同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再借助于多媒体教学平台,辅以合适的背景音乐,让学生们在营造的阅读氛围之中,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某一文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课堂参与度得到了充分的激发,他们不仅实现了课外学习与课内学习的有效结合,同时还可以更加深入的理解文本内容,实现自身语文素养的有效提升。
六、结束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状况,深刻影响着学生理论知识的积淀以及思维能力的提升。相关主体应当重视这一工作的开展,充分整合内外部资源,有效融合实物、情境、表演、音乐、游戏等要素,实现情景教学法应用有效性的不断提升。相信相关主体从以上几点入手,不断转变、创新工作理念与模式,就一定可以提升其语文教学的实际价值,助力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麻建芬.浅谈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9):159-159
[2]李英.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的运用[J].时代教育,2013(14):221-221
[3]王春芳.让课堂活起来――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情景教学的实践[J].新课程:小学,2013(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