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福尔摩斯老妈

来源 :作文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ta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有精明的老妈不稀奇,可怕的是家里有个福尔摩斯般的老妈。白此,我那悲催的日子就在“福尔摩斯”的目光下艰难进行着。
  “终于挨到放假了!”我如释重负地把书包往床上一扔,有气无力地窝在电脑椅里,慵懒地打开电脑,瞟了一眼显示器右下角,嗯,才三点多,老妈六点回来,不急……我心里打着小九九:到时候我提前把电脑一关,再用电风扇一吹……嘿嘿,瞒天过海,完美极了!我不禁为自己的聪明喝彩。我咧嘴一笑,“猥琐”地搓搓手,抓起鼠标进入了游戏世界。轻松的时间总是短暂的,不知不觉两个多小时过去了……我伸了个懒腰,哇,快六点了!我吓出了一身冷汗,赶紧关了电脑,搬来电风扇对着显示器一阵猛吹,然后收拾东西,搬椅子,打开作业本……动作娴熟,一气呵成!
  这时,门外传来摩托车的喇叭声,老妈回来了!
  我稳定了一下情绪,“从容不迫”地跑去开门。摩托车稳稳地驶入院中,老妈摘下头盔,我赶忙殷勤地接过来,笑嘻嘻地说:“老妈辛苦啦!来来来,我帮您!”老妈满脸狐疑地盯着我,似乎要把我看穿。我心驚肉跳地摸了摸鼻梁。老妈一挑眉毛,说:“今天玩电脑没?”这句话虽波澜不惊却让我更加心乱如麻。我不敢面对老妈那咄咄逼人的目光,偷偷把视线移向地面,又摸了摸鼻梁,声若蚊蝇:“没……没有!”
  “是吗?”老妈平缓的语气似微风拂过,却在我心里变成了一股龙卷风。
  这时,我心底的两个小人儿争吵起来。一个说:“还不快认错,要不然让你好看!”另一个说:“认什么错?放假玩玩电脑放松放松有什么错?”正在我内心挣扎时,老妈已大步流星地走进房间,我急忙跟上她的脚步。
  如我所料,老妈摸了摸电脑显示器,瞅了我一眼,我感受到那“福尔摩斯”的目光,吞了吞口水,故作镇定地一撩刘海儿:“不要迷恋吾,吾只是个传说!”
  老妈忍不住笑出声:“我们家怎么就出了你这么个逗猴?”
  我得意地龇着牙:“有种东西叫遗传呗!”
  老妈哼了一声,坐在椅子上,刚要说话,脸上就浮现出异样的阴霾,仿佛福尔摩斯一般,目光如炬,紧盯着我。我被吓得直冒冷汗,全身颤抖,快要撑不住了……
  “你还说没玩电脑?这椅子都是热的!我就发现你一直在摸鼻梁,你呀你,一心虚就摸鼻梁!”老妈坐在椅子上,双手抱胸,阴沉着脸,不像我想象的那样恼羞成怒,“我知道你读书辛苦,偶尔玩玩电脑放松一下没问题。但时间不能太长!你现在视力下降快,还要天天用眼……长点儿心,知道不!”我呆呆地看着老妈,这要换作以前,铁定铺天盖地一顿臭骂,今天这是怎么了?
  “还看什么,以为我还要骂你呀?”老妈微笑着看着我呆若木鸡的模样,“唉,你现在长大了,翅膀硬了,不能总骂了!”
  听到这话,我失神地望着坐在椅子上的老妈,我那精明睿智的老妈眼眶早已红了。不知何时起,老妈那乌黑亮丽的头发已被时间染出点点白花,那红润紧致的脸颊已被岁月溅出了星星的黑斑,那总是眯着的眼角已被生活磨出了鱼尾巴。
  我哽咽着,一把抱住老妈:“那就剪了翅膀!”
  老妈没有再说话,只用她那被时光刻出痕迹的双手摸着我的头。
  许久,熟悉的声音再次传来:“等养肥了再剪吧!”
  这就是我家的福尔摩斯老妈,一位平凡却睿智的母亲1
  佳作点评
  作者以“家有福尔摩斯老妈”为题并展开故事,别具新意。文章描写了“我”偷玩电脑并想方设法来掩盖痕迹,最终还是被老妈识破的故事,一位精明细致又关心女儿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作者通过一连串的细节描写,将母女对话与沟通前后一系列心理活动生动地刻画了出来。文章情节环环相扣,语言幽默风趣,感情真切自然。
  (何文魁)
其他文献
师大教授  它发生在你的世界——素材A 清华大学93岁退休教授仍坚守三尺讲台  2018年7月,一段清华大学退休老教授站着讲课的视频感动了无数网友。视频里的主人公叫张礼,他是一名理论物理学家,是清华大学退休教授。他曾在列宁格勒大学物理技术研究所、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加州理工学院进行研究,在物理学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虽然已经是93岁高龄,他依然精神抖擞坚持授课。张礼教授至今从教71年,他也成为清
关于互联网时代,马云无疑是具有发言权的,他借用作家韩寒作品中的话表明了这个时代的特征:这是一个有风猪都可以飞起来的时代。  记得2012年的“末日论”,还有某某的多次“被去世”吗?网络给予了人们广阔全新的信息平台,想要彰显自我只需轻轻点击“发布”瞬间便可以实现,个人感受、“真知灼见”铺天盖地。当表达变得轻而易举,求真求实的态度则显得更加可贵。  谣言的始作俑者何尝不知谣言的荒谬,然而为了点击量,为
其实,火锅最像人生,依很难在另外一种饮食中,找到爱恨情仇的全部交织。懂得了火锅,就懂得这不只是一顿美食,而是一种情感、一种治愈。  一人食的冬夜,眼泪在眼眶里打着转儿。嗯,一定是底料太辣了。  一个人端坐桌前,搅动着一个小火锅。鍋周围摆了白菜、土豆、豆皮、菠菜,还有半盘肥牛。嗬,一盘对我来说太奢侈了。一股脑儿将菜都倒进去,心里愤怒地喊着:都进去吧,都进去吧,所有的不如意都放马过来吧,既然逃不掉,就
你有多久只是在“读”书了?  与其自以为读书甚广,最后却不知不觉成了书海迷航者,不如研读经典,建构自我格局,用醇熟的智慧度量世界。  初入书海,泥沙惑人。如何做到面对海量泥沙而不无所适从,如何让自己的思考更有逻辑、更有深度,经典可以帮助我们。  求量不求质的阅读是“掩耳盗铃”式的阅读——用图片代替文字,用感官刺激代替主旨内涵,而且读完了即刻忘记,绝对不会往金贵的大脑里再保存什么重要资料。碎片化阅读
匍匐于被人遗忘的阴暗角落,等待一阵清风吹过,那微小的尘埃在阳光下,也发出璀璨光芒。  袁枚既没有李白的显赫声名,亦少了陆游似的一段风流事,他留给我的印象不过是个贪食的老饕,偶尔吟诵“牧童骑黄牛”的诗句罢了。也正因为他的一生平淡无奇,当一首《苔》映人我眼帘时,我心底才漾起不同寻常的涟漪,就像看到一粒尘埃忽然发了光。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几百年前,落魄的诗人写下积
每个人的生活都由许许多多的琐事组合而成。对于热爱琐事的人,哪怕是云的光彩、竹的摇曳、雀群的鸣声、行人的面孔都令他感到幸福。同样,也总有人为琐事而烦恼,正如一杯茶亦苦亦甜,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人们能从琐碎中体味出什么,取决于人的心境和情怀。  古语云“见微知著”“睹物伤神”,“微”即琐事,“神”即内心。晚年的欧阳修闻秋风而惊起,发:“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的感慨,写出不朽的《秋声赋》
重庆一中、重庆南开中学、巴蜀中学的高一学生最近有点兒兴奋,原来,在老师的寒假推荐书目上出现了武侠小说《天龙八部》。看到这份推荐书目,一些“70后”“80后”家长感到震惊。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武侠小说之所以成为经典,不只是因为作者塑造了个性鲜明的角色、构想了几门绝世武功、设计了曲折离奇的情节,更在于他构建了一个宏大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读者可以了解侠义精神,感受浸润于字里行间
“如果内心的蝴蝶从未苏醒,枯叶蝶的一生,也只不过是一片无言的枯叶。”林清玄的这句话极有味道。于人类而言:内心的蝴蝶”即为思想。有了思想,人才能真正存在于天地间。  读王小波的文字,有一种畅快感。他是呐喊自由的囚徒,是挑战风车的骑士,他的《黄金时代》散发着浓郁的生命气息。当世人蒙上眼睛,捂住耳朵,张牙舞爪地批判他的“疯狂放纵”时,他的精神早已自由翱翔于天际。人的思想使人即便处于黑暗中,也能发出耀眼的
南京师大附中是一所百年老校,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百余年来,先后有穆济波、舒新城、柳诒徵、常任侠等名师在此执教;校友中有巴金等知名文学家,以及严济慈等一批杰出的科学家。这些,是前辈们为学校创造的荣耀。如何继承和发扬附中传统,令学校人才辈出,是几代教师不断思考的问题。  树人文学社成立于1980年,取名“树人”有双重含义:一为“教育立人”之意:二是学校现在的校址是鲁迅当年在南京求学时就读的江南陆师学堂
患糖尿病的梁实秋先生吃饭时坚决舍弃前面几道美味佳肴,只对八宝饭情有独钟。梁老的做法对我们的人生很有启迪:行走在人世间,理应减轻不必要的负重,时时“把‘配额’留给最爱”,也就是要将时间、精力等放在自己最感兴趣、最值得自己关注以及努力的人、事、物上。(开头概括梁实秋的生活事例,与材料更贴合。论点增添“把‘配额’留给最爱”并加以解释,很有必要。)  将“配额”留给最爱,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容易做到。(分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