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从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角度,提出引进“ 双元制”,采用“PBL”和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融合相关课程,调整和构建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验的教学内容。在加强学生认知和验证性实验,升华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关键词]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验课 双元制 PBL教学模式 开放式教学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是水产养殖的核心课程,涉及水产动物的营养及配合饲料两方面内容,其理论基础包含水产动物的营养、生理、生化和各种物质的营养需求,饲料学部分涉及配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包括饲料原料的选择和开发、配方设计、饲料加工工艺、加工机械的选用等。而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验课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锻炼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根据已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重要课堂和实践环节。然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较侧重于该课程的理论教学,虽然也探索了许多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但对该课程实验内容的教学改革研究不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应对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实验教学进行改革。
l、引进“ 双元制”实验教学体系,注重能力培养
水产养殖专业应面向社会,培养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岗位应用型人才),既要符合《高等教育法》规定的本科毕业生的学业标准,又体现应用型本科学业的特色和国家对特色专业建设的要求。但目前水产动物营养实验课安排不适于现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要的“智能型”人才的培养。因此, 必须加强和深化实验课教学以及其他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双元制”是最早源于德国的一种教育模式,所谓双元,一元是指专业知识的理论教育,其主要职能是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以实验、实践为中心,强调教学服从于生产实践,从生产实践中确定教学内容。因此,实验课应在理论学习基础上适应饲料企业生产需要,强调就业和直接通向生产岗位为未来而工作的一种学习。这种课程模式从总体上讲旨在培养学生将来在社会上的竞争和发展的能力,和在工作中具体的发现、分析、解决和总结问题的能力及其操作、应用、维护和维修能力,以及独立、协作、交往、自学等—系列关键能力的培养。例如,实验课水产动物饲料加工工艺(原料除杂、粉碎、混合、调质、制粒等)的学习,可将学生安排到饲料企业实习,学习饲料加工工艺机械工作原理、操作方法、维修和生产各个环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采用“双元制”教学模式,使学生毕业后走出校园,到了相关岗位可以很快上手,为单位发挥出专业人才的作用。
2、采用“PBL”的教学模式,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技能的培养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教学模式,它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核心,采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旨在使学生构建起扎实、全面而又灵活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技能。
PBL教学模式应用于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验课教学中,教师在进行实验课时,首先将学生进行分组,之后公布需解决的问题,并将实习相关内容、要求等告知学生。教师只简略讲解实习课程相关的教学内容,明确实习的重点、难点及实习中应注意的有关事项,为保证学习进程顺利进行,实习课件中还将提供解决问题时需要考虑的一些提示问题、一些基本思路、使用的软件及数据库等信息。学生将以拟解决的问题和线索资料为基础,查询相关资料,通过自我学习,与同组学习伙伴共同讨论,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例如在做饲料配方设计实验时,教师要求学生应用多种方法设计草鱼饲料配方,学生需要查找饲料配方设计方法、草鱼营养需要并测定饲料原料营养成分。配方完成后,学生要按小组讨论,通过讨论和交流,学生对自己学习中的问题及时反思,进而提出较为完善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PBL教学模式还极大地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文献检索及查阅资料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逻辑推理的能力,综合分析的能力,口头表达的能力以及交流的能力等等。
3、实施“ 开放式” 教学模式,强化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 全开放式” 教学模式即由实验指导教师提供几种实验实施方案和必备的实验物品,学生自行选择设计与实施实验教学。围绕水产动物营养学原理及饲料学知识,提出一些富有创新的课题,让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去思考,尽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如环境因子对水产动物生长机能及代谢效率的研究型实验;不同饵料基础对水产动物生长及消化能力的影响;营养因素和非营养因素对水产动物的生长及饲料利用率的影响;不同水产动物的添加剂预混料及饲料配方的优化设计等。结合部分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行结合,自行选择,确定题目,做好研究设计方案 和实施方案。启发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假设,并根据客 观事实辩证地分析问题,进而提出自己的见解,有所发现和创造。教师还可利用学生对有关实验现象产生的好奇心,启发和引导他们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综合。在提高学生基本技能的同时强化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4、充分统筹安排实验课,优化组合实验,节省实验时间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验课的主要特点是专业性强、实验周期长,实验方法和仪器各不相同,如饲料的水分测定,需要恒定重量,最短用时4小时;粗脂肪除了恒重之外,乙醚浸提时间也需要5~6小时;粗蛋白测定采用半微量凯氏定氮法,消化和蒸馏过程需要4小时,而粗灰分和钙磷测定是一个连续测定过程,持续时间长,而且国家标准测定方法钙的测定需要过夜,至少需要8小时。而每星期一次实验课(2学时)不可能做完一个实验;因此,为了节省时间,把实验课安排在周六和周日,将学生分为几组,穿插进行实验,做水分测定的同时可以同时做粗蛋白测定、灰分和钙磷测定,这样就可以组合实验方案,节约时间,同时完成多个实验。
5、注重实验课程大纲、计划和教材的研究
在总结实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改变以前那种仅仅将实验课程作为学好本门课程的一个次要部分,在较多的时候随意压缩、更改实验内容,且所开实验内容仅涉及单门课程,还又严重重复的现象,逐年积累教学资料,将有重叠内容的相近学科拉通综合考虑,逐步完善实验课程大纲、实验教学计划、使实验教材同教学内容配套。考虑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实验大纲及实验教材时,我们可将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饲料分析与饲料质量检测、饲料添加剂学等相近、相关课程通盘考虑,在认知和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体现学科的综合性和创新设计性,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和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 孙弼,付菊. 德国“ 双元制”模式的高职教育的特点[J].世界职业技术教育,2004 ( 6 ):1-4.
[2]闫晓红,王宁, 滕晓. 生物信息学实验课教学改革与实践[J].华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9,7(5):99-101.
[3]周亦武,马祥涛,朱少华,等.PBL教学法在《法医毒理学》实验课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第 4(6):89-90
[4]冯文驹,何雅琳.开放式教学初探[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05(3):50-51 .
[5] 王子康.论新型的实验教学模式-开放性实验教学[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0( 3 ):106-107.
[6]向 枭,何利君,沈忠明,等.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4(3):256-258.
[关键词]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验课 双元制 PBL教学模式 开放式教学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是水产养殖的核心课程,涉及水产动物的营养及配合饲料两方面内容,其理论基础包含水产动物的营养、生理、生化和各种物质的营养需求,饲料学部分涉及配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包括饲料原料的选择和开发、配方设计、饲料加工工艺、加工机械的选用等。而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验课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锻炼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根据已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重要课堂和实践环节。然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较侧重于该课程的理论教学,虽然也探索了许多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但对该课程实验内容的教学改革研究不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应对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实验教学进行改革。
l、引进“ 双元制”实验教学体系,注重能力培养
水产养殖专业应面向社会,培养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岗位应用型人才),既要符合《高等教育法》规定的本科毕业生的学业标准,又体现应用型本科学业的特色和国家对特色专业建设的要求。但目前水产动物营养实验课安排不适于现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要的“智能型”人才的培养。因此, 必须加强和深化实验课教学以及其他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双元制”是最早源于德国的一种教育模式,所谓双元,一元是指专业知识的理论教育,其主要职能是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以实验、实践为中心,强调教学服从于生产实践,从生产实践中确定教学内容。因此,实验课应在理论学习基础上适应饲料企业生产需要,强调就业和直接通向生产岗位为未来而工作的一种学习。这种课程模式从总体上讲旨在培养学生将来在社会上的竞争和发展的能力,和在工作中具体的发现、分析、解决和总结问题的能力及其操作、应用、维护和维修能力,以及独立、协作、交往、自学等—系列关键能力的培养。例如,实验课水产动物饲料加工工艺(原料除杂、粉碎、混合、调质、制粒等)的学习,可将学生安排到饲料企业实习,学习饲料加工工艺机械工作原理、操作方法、维修和生产各个环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采用“双元制”教学模式,使学生毕业后走出校园,到了相关岗位可以很快上手,为单位发挥出专业人才的作用。
2、采用“PBL”的教学模式,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技能的培养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教学模式,它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核心,采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旨在使学生构建起扎实、全面而又灵活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技能。
PBL教学模式应用于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验课教学中,教师在进行实验课时,首先将学生进行分组,之后公布需解决的问题,并将实习相关内容、要求等告知学生。教师只简略讲解实习课程相关的教学内容,明确实习的重点、难点及实习中应注意的有关事项,为保证学习进程顺利进行,实习课件中还将提供解决问题时需要考虑的一些提示问题、一些基本思路、使用的软件及数据库等信息。学生将以拟解决的问题和线索资料为基础,查询相关资料,通过自我学习,与同组学习伙伴共同讨论,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例如在做饲料配方设计实验时,教师要求学生应用多种方法设计草鱼饲料配方,学生需要查找饲料配方设计方法、草鱼营养需要并测定饲料原料营养成分。配方完成后,学生要按小组讨论,通过讨论和交流,学生对自己学习中的问题及时反思,进而提出较为完善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PBL教学模式还极大地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文献检索及查阅资料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逻辑推理的能力,综合分析的能力,口头表达的能力以及交流的能力等等。
3、实施“ 开放式” 教学模式,强化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 全开放式” 教学模式即由实验指导教师提供几种实验实施方案和必备的实验物品,学生自行选择设计与实施实验教学。围绕水产动物营养学原理及饲料学知识,提出一些富有创新的课题,让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去思考,尽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如环境因子对水产动物生长机能及代谢效率的研究型实验;不同饵料基础对水产动物生长及消化能力的影响;营养因素和非营养因素对水产动物的生长及饲料利用率的影响;不同水产动物的添加剂预混料及饲料配方的优化设计等。结合部分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行结合,自行选择,确定题目,做好研究设计方案 和实施方案。启发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假设,并根据客 观事实辩证地分析问题,进而提出自己的见解,有所发现和创造。教师还可利用学生对有关实验现象产生的好奇心,启发和引导他们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综合。在提高学生基本技能的同时强化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4、充分统筹安排实验课,优化组合实验,节省实验时间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验课的主要特点是专业性强、实验周期长,实验方法和仪器各不相同,如饲料的水分测定,需要恒定重量,最短用时4小时;粗脂肪除了恒重之外,乙醚浸提时间也需要5~6小时;粗蛋白测定采用半微量凯氏定氮法,消化和蒸馏过程需要4小时,而粗灰分和钙磷测定是一个连续测定过程,持续时间长,而且国家标准测定方法钙的测定需要过夜,至少需要8小时。而每星期一次实验课(2学时)不可能做完一个实验;因此,为了节省时间,把实验课安排在周六和周日,将学生分为几组,穿插进行实验,做水分测定的同时可以同时做粗蛋白测定、灰分和钙磷测定,这样就可以组合实验方案,节约时间,同时完成多个实验。
5、注重实验课程大纲、计划和教材的研究
在总结实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改变以前那种仅仅将实验课程作为学好本门课程的一个次要部分,在较多的时候随意压缩、更改实验内容,且所开实验内容仅涉及单门课程,还又严重重复的现象,逐年积累教学资料,将有重叠内容的相近学科拉通综合考虑,逐步完善实验课程大纲、实验教学计划、使实验教材同教学内容配套。考虑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实验大纲及实验教材时,我们可将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饲料分析与饲料质量检测、饲料添加剂学等相近、相关课程通盘考虑,在认知和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体现学科的综合性和创新设计性,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和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 孙弼,付菊. 德国“ 双元制”模式的高职教育的特点[J].世界职业技术教育,2004 ( 6 ):1-4.
[2]闫晓红,王宁, 滕晓. 生物信息学实验课教学改革与实践[J].华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9,7(5):99-101.
[3]周亦武,马祥涛,朱少华,等.PBL教学法在《法医毒理学》实验课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第 4(6):89-90
[4]冯文驹,何雅琳.开放式教学初探[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05(3):50-51 .
[5] 王子康.论新型的实验教学模式-开放性实验教学[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0( 3 ):106-107.
[6]向 枭,何利君,沈忠明,等.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4(3):256-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