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民意识的核心表现是权利意识、责任意识以及科学理性意识。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形势下,培育公民意识已成正当务之急。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充分关注公民意识的培养,并建构行之有效的培育方法和途径,是当代教育面临的又一重要课题。
一、什么是公民意识
要给公民意识下个定义,似乎不太容易,在笔者看来,公民意识的核心表现是公民的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和科学理性意识,它与社会的平等、自由、法治和人格独立互为因果。它更具体的表现为:法治意识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参政意识、道德意识,生态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健康的心理意识以及与时俱进的能力和世界公民意识等。它是在现代宪政体制下形成的普遍性的民众意识。它的基本要义在于:将自己和他人视为拥有自由权力的人;有尊严,有价值并且勇于维护自己和他人的自由权利、尊严和价值;自尊和希望得到尊重。公民意识挑战的是:奴隶意识、贵族意识、小农意识以及臣民意识和等级观念。到这里我们可以作出一个基本判断:公民意识是法治社会的必要元素,是社会文明的基本价值。
二、为什么要培养公民意识
公民教育,公民意识培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作用为学校理应把其作为教育的终极价值加以把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今天,公民意识培育,在学校教育中被充分关注,似乎更具有独特的意义。
1、公民意识培育是精神文明建设设的基础环节
公民意识淡薄,容易导致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崩溃。由于公民意识的缺乏,从而导致模糊的思想和道德观念;权利、责任意识的淡薄直接导致纪律教育、法制教育的失败,而缺乏科学理性精神,会从根本上影响科学、文化的建设,科学之花一旦离开理性的土壤,将无法开放。再进一步,公民意识的淡薄,极易使人产生消极的世界观、人生观,理想教育也将无从谈起。由此可见,精神文明的建设必须建立在公民意识培育的基础之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决定了公民意识培育在教育中的特殊地位。
2、公民意识培育是社会转型期的客观要求
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重要的特点,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过程中,我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巨变, “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公民的主人翁意识和独立人格意识显得尤为重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事业,要求全体公民在各自的角色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主动参与解决在改革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创新意识、磷、立意识作为公民意识的表现,应当而且必须在改革和开放格局中加以推广。特别是在价值观层面引发一系列冲撞的情况下,公民意识的不断强化是必然选择。
3、公民意识培育是依法治国,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基本方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完善民主与法制,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已成为我国现阶段的当务之急。公民权利、义务观念的建立、法制观念、法制精神的不断增强,在依法治国的进程中,起着最基础,最直接的作用。充分唤醒公民的法制意识和法制精神,才能不断把依法治国推向前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才有前途。
4、公民意识培育,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意识、科学理性精神,是公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在进一步推动工业化,加速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人口过多过快增长、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的重大问题。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如何正确处理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这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国家倡导可持续发展战略,公民作为直接的建设者,是不是具备环保意识,能不能科学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显得很重要了。因此公民意识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公民意识培育不能不说是必要而且重要的。
5、公民意识培育,是追赶世界先进科技潮流,让中国融入世界的需要
宽阔的胸怀,世界公民意识是公民意识的又一表现,面对以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激烈的国际竞争,关注世界先进科技的潮流,关注人类共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寻求更广阔的合作空间,是当代公民的基本胸怀。能不能以更开放的姿态迎接机遇和挑战,能不能以更智慧的头脑追赶世界先进的潮流,立志为人类的共同事业而奋斗,这是影响中国融入世界的重要因素。
三、培育公民意识
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加强公民教育,提高公民意识,如何在学校教育中落实公民意识培育,下文将阐述几点看法:
1、在思想上确立现代公民意识培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公民,学校教育是公民意识培育主渠道的基本观念。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认识指导实践,因此强化对公民意识培育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形成科学的公民意识培育观念,是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作为教育者,‘在多大程度上认清公民意识培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决定着公民意识培育能否有效落实。在素质教育刚刚起步,应试教育仍然不愿低头的今天,充分注视公民意识培育,是困难的。在“考试第一,“成绩第一”的现实情况下,改变、革新教育管理决策层的教育观念显得更为迫切,由此可见,在培育公民意识的问题上,首先必须唤醒教育管理者和教育者的“公民意识”。
2、建立和完善学校公民意识培育體系,推进学校公民意识培育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重新审视学校教育体制,改革德育的内容与形式,充分重视公民意识培育的核心价值,在教育的基本方向,基本内容和基本价值取向上体现公民意识培育的重要地位。重组学校教育的基本架构,建立和完善公民意识培育体系。在教育管理和教育实施等不同层面使公民意识培育制度化、规范化。科学、系统地构建公民意识培育体系,完善从硬件到软件的系统建设,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有意识、指向性地有效实现公民意识教育。
3、加强学校公民文化建设,营造学校公民文化氛围,从物质、制度和心理层面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把对象仅仅定义成学生,显然,学生,首先应该是社会公民,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我们往往注视的是学生角色,体现的是作为学生的价值取向。忽视学生的公民角色,容易抹杀其公民意识的成长。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关注学生的公民角,色,体现学生的公民价值,对培养社会主义公民,形成学生正确的公民意识极为重要。学校应该在物质上,制度上为学生的“公民体验”提供保障。比如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建立相关的激励和评价机制等。把学生的有效“公民体验”和“公民行为”作为成长的重要指标,从心理和行为上引导学生公民意识的充实和壮大,营造良好的公民文化氛围,抑“恶”扬“善"。
4、发挥学校教育的多种载体和途径,整合教育资源,有效实现公民意识的培育。
把公民意识培育融入各学科的教学和学校教育的其它环节,如德育、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等,让公民意识在常规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成长、充实。让公民意识培育在长期、稳定的教育过程中得以实现,让公民意识在潜移默化的“自然过程”中壮大。关注和挖掘一切可能的教育资源,实现公民意识培育效果的最大化。
5、创新教育形式,将公民意识培育进行到底,实现学校教育的“多赢”。
我们习惯把事物对立起来看待,认为学校教育重视了非智力教育,就必然导致学生成绩下降,教学质量滑坡,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不科学的,教育是一个整体,各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教学质量(特指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往往依赖于其它环节。因此正确处理教育各环节之间的关系,科学把握教育规律,创新教育形式,改革教育模式,切实做好“大教育”这篇文章,就一定能实现“多赢”局面。公民意识培育只有这种前提之下,才会有希望。
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开大步伐的时候,社会主义公民也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作为教育者,让我们在培育公民意识,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工作中继续努力。
一、什么是公民意识
要给公民意识下个定义,似乎不太容易,在笔者看来,公民意识的核心表现是公民的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和科学理性意识,它与社会的平等、自由、法治和人格独立互为因果。它更具体的表现为:法治意识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参政意识、道德意识,生态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健康的心理意识以及与时俱进的能力和世界公民意识等。它是在现代宪政体制下形成的普遍性的民众意识。它的基本要义在于:将自己和他人视为拥有自由权力的人;有尊严,有价值并且勇于维护自己和他人的自由权利、尊严和价值;自尊和希望得到尊重。公民意识挑战的是:奴隶意识、贵族意识、小农意识以及臣民意识和等级观念。到这里我们可以作出一个基本判断:公民意识是法治社会的必要元素,是社会文明的基本价值。
二、为什么要培养公民意识
公民教育,公民意识培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作用为学校理应把其作为教育的终极价值加以把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今天,公民意识培育,在学校教育中被充分关注,似乎更具有独特的意义。
1、公民意识培育是精神文明建设设的基础环节
公民意识淡薄,容易导致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崩溃。由于公民意识的缺乏,从而导致模糊的思想和道德观念;权利、责任意识的淡薄直接导致纪律教育、法制教育的失败,而缺乏科学理性精神,会从根本上影响科学、文化的建设,科学之花一旦离开理性的土壤,将无法开放。再进一步,公民意识的淡薄,极易使人产生消极的世界观、人生观,理想教育也将无从谈起。由此可见,精神文明的建设必须建立在公民意识培育的基础之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决定了公民意识培育在教育中的特殊地位。
2、公民意识培育是社会转型期的客观要求
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重要的特点,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过程中,我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巨变, “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公民的主人翁意识和独立人格意识显得尤为重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事业,要求全体公民在各自的角色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主动参与解决在改革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创新意识、磷、立意识作为公民意识的表现,应当而且必须在改革和开放格局中加以推广。特别是在价值观层面引发一系列冲撞的情况下,公民意识的不断强化是必然选择。
3、公民意识培育是依法治国,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基本方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完善民主与法制,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已成为我国现阶段的当务之急。公民权利、义务观念的建立、法制观念、法制精神的不断增强,在依法治国的进程中,起着最基础,最直接的作用。充分唤醒公民的法制意识和法制精神,才能不断把依法治国推向前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才有前途。
4、公民意识培育,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意识、科学理性精神,是公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在进一步推动工业化,加速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人口过多过快增长、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的重大问题。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如何正确处理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这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国家倡导可持续发展战略,公民作为直接的建设者,是不是具备环保意识,能不能科学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显得很重要了。因此公民意识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公民意识培育不能不说是必要而且重要的。
5、公民意识培育,是追赶世界先进科技潮流,让中国融入世界的需要
宽阔的胸怀,世界公民意识是公民意识的又一表现,面对以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激烈的国际竞争,关注世界先进科技的潮流,关注人类共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寻求更广阔的合作空间,是当代公民的基本胸怀。能不能以更开放的姿态迎接机遇和挑战,能不能以更智慧的头脑追赶世界先进的潮流,立志为人类的共同事业而奋斗,这是影响中国融入世界的重要因素。
三、培育公民意识
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加强公民教育,提高公民意识,如何在学校教育中落实公民意识培育,下文将阐述几点看法:
1、在思想上确立现代公民意识培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公民,学校教育是公民意识培育主渠道的基本观念。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认识指导实践,因此强化对公民意识培育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形成科学的公民意识培育观念,是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作为教育者,‘在多大程度上认清公民意识培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决定着公民意识培育能否有效落实。在素质教育刚刚起步,应试教育仍然不愿低头的今天,充分注视公民意识培育,是困难的。在“考试第一,“成绩第一”的现实情况下,改变、革新教育管理决策层的教育观念显得更为迫切,由此可见,在培育公民意识的问题上,首先必须唤醒教育管理者和教育者的“公民意识”。
2、建立和完善学校公民意识培育體系,推进学校公民意识培育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重新审视学校教育体制,改革德育的内容与形式,充分重视公民意识培育的核心价值,在教育的基本方向,基本内容和基本价值取向上体现公民意识培育的重要地位。重组学校教育的基本架构,建立和完善公民意识培育体系。在教育管理和教育实施等不同层面使公民意识培育制度化、规范化。科学、系统地构建公民意识培育体系,完善从硬件到软件的系统建设,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有意识、指向性地有效实现公民意识教育。
3、加强学校公民文化建设,营造学校公民文化氛围,从物质、制度和心理层面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把对象仅仅定义成学生,显然,学生,首先应该是社会公民,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我们往往注视的是学生角色,体现的是作为学生的价值取向。忽视学生的公民角色,容易抹杀其公民意识的成长。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关注学生的公民角,色,体现学生的公民价值,对培养社会主义公民,形成学生正确的公民意识极为重要。学校应该在物质上,制度上为学生的“公民体验”提供保障。比如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建立相关的激励和评价机制等。把学生的有效“公民体验”和“公民行为”作为成长的重要指标,从心理和行为上引导学生公民意识的充实和壮大,营造良好的公民文化氛围,抑“恶”扬“善"。
4、发挥学校教育的多种载体和途径,整合教育资源,有效实现公民意识的培育。
把公民意识培育融入各学科的教学和学校教育的其它环节,如德育、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等,让公民意识在常规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成长、充实。让公民意识培育在长期、稳定的教育过程中得以实现,让公民意识在潜移默化的“自然过程”中壮大。关注和挖掘一切可能的教育资源,实现公民意识培育效果的最大化。
5、创新教育形式,将公民意识培育进行到底,实现学校教育的“多赢”。
我们习惯把事物对立起来看待,认为学校教育重视了非智力教育,就必然导致学生成绩下降,教学质量滑坡,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不科学的,教育是一个整体,各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教学质量(特指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往往依赖于其它环节。因此正确处理教育各环节之间的关系,科学把握教育规律,创新教育形式,改革教育模式,切实做好“大教育”这篇文章,就一定能实现“多赢”局面。公民意识培育只有这种前提之下,才会有希望。
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开大步伐的时候,社会主义公民也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作为教育者,让我们在培育公民意识,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工作中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