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eo551218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化学的教学也倡导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得学生
  能够自主探索。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本文主要根据笔者的实际经验以及相关的文献对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创新的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的分析。
  关键词:初中化学;创新;思维;教学
  
  独立、合作和探究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重要学习方法。而实际的小组学习模式强调学生学习的创新思维,以小组学生为主体,在实验的过程中进行独立探究,交流思想,交换意见,体验探究过程。实现知识的快速提升,也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协作意识。并且这种方式更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积极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实践将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较为积极的意义,但是当前我国的小组创新思维徒有其形。本文对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与学习的方式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一、 创新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除了深刻理解创新理念外,我们教师必须在教学活动之前富有创造性。特别是在提倡教育质量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案例分析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更注重解决问题的思路,并根据问题类型的常规和分类来模仿传统的解决方案。它主要依靠非思维和记忆来解决问题。很容易限制思维,把教学与问题解决分开。针对这种情况,应注重传统的解题思维,运用非常规思维进行有效地分析,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爱因斯坦说:“所有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想象力开始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密切相关。它是人类创造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创造力需要想象力,想象力是创造的前提。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以多种方式创造机会,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初中化学教学中采用创新思维的实施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现状。比如学习课程中的《溶解度》讲的是物质的溶解情况的具体操作和各种物质的溶解度。学生可以通过相关的实验学习相关知识。新课程的化学教学理念侧重于科学探究和合作意识。化学教学作为教学中的一部分,因其直观、生动、实用的特点,在进行实际的教学的过程中将会更加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化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 教师需具备创新意识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自身首先要具备创新意识,只有教师具备一定的创造性才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需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要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对学生的培养以传授课本知识为主要内容,过于强调课程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在目前的教学理念中,教师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对化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应该时刻具备创新意识,在学生对解决问题有了新的角度、新的看法时,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思考,教师的创造意识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二) 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良好的创新氛围是不可缺少的。要让学生具备创新能力,离不开教师耐心的倾听、观察和鼓励,在学生内心中,老师的鼓励是对他们最好的礼物。教师对学生的鼓励,会让学生乐于在學习过程中去表达自己的想法,愿意主动思考,从而向往创新。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的创新意识潜能将会被激发,在良好的氛围下,学生更轻松地学习知识、参加活动,在轻松的氛围中更好地培养创新能力。
  要营造良好的创新能力,教师还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积极沟通,教师尽量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的想法,在师生之间建立一座平等沟通的桥梁,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化学教学课堂中建立起良好的氛围,教师才能够将创新意识更好地传达给学生。在这种良好的创新氛围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更好地培养。
  (三) 通过合作的化学实验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根据笔者的实际经验,在化学实验中,某小组的一名成员在整个实验中包揽了绝大部分的工作,从开始到结束,个别学生很活跃,而其他成员只是
  袖手旁观,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学的失败,并且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不到培养。
  要实现全体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真正实现化学学科的整体性,让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到化学学习中,积极发挥优生的榜样和领导作用,并且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在讲解《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这一课的时候,向学生讲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原理,老师就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现场的实验。让他们可以独立思考,积极思考,充分沟通和激烈讨论怎么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该原理,然后让他们根据思考和讨论的结果,自由选择酸碱试剂,分组去完成中和实验。这一学习模式真正成为所有学生参与的探究和交流过程,可以真正成为所有学生的共同的学习,实现真正的合作,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且这样的模式不是部分优生得到锻炼创新思维,而是使探究活动多样化,认知多样化,更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
  (四) 根据化学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接受程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当前实行的创新思维培养模式是学生在新课程改革下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但并不是培养的唯一途径。有必要掌握合理的教学模式的应用时机,使创新思维的教学成为教学的一个亮点,用更少的努力取得更好的成果。我们必须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不同接受程度来确定教学难点,使得实际的创新思维培养主要针对那些复杂的难点进行探究,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发挥课堂的优势。在小范围内,通过深入沟通和讨论来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相反,如果忽略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的情况,无论使用什么内容进行创新思维,都会使学生失去新鲜感,它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动机,也使学生感到创新思维只是一种形式。   四、 目前化学教学在初中教学中面临的困难
  (一) 老师的知识碎片化,系统化程度不高
  目前,化学教学相对来说还不是特别的成熟,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去实践和优化。化学教学在化学教育中存在的最为主要的问题就是教育者的知识点比较零散、系统化程度不够。化学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教师教育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但是教师的教育知识不系统,过于零散,不利于建立一个完整而又系统的多维教育的知识体系。
  同时,在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化学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一些初中学校缺乏化学教师,很多化学教师要带多个班级,繁重的教学任务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此,学校应该建立强大的师资力量,对教师积极开展培训活动,及时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
  (二) 在课堂上老师对于学生的关注度不高
  无论哪个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他们总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认可。因此,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应该重视课堂评价的程度,从发展的角度看待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自身的亮点,鼓励学生进行评价。例如,当一个学生的答案完全错误或者没有实用价值时,他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得到鼓励,比如他的声音、发音、站立姿势等等。如果我们讨论更复杂的化学问题,那么学生就不敢说话,不敢举手。
  教师的鼓励能让学生建立起信心,从而逐渐完善自己的答案。提出问题,理解化学问题与生活的关系,总结和反思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只有当我们对相关知识有了透彻的理解,我们才能形成一个完美的解决化学问题的思路,才能使化学的创新思维教学更加合理和有效。
  (三) 学生对化学学习没有浓厚的兴趣
  在目前的化学学习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差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于化学学习没有兴趣,再好的老师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化学创新能力。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主动去思考问题,这样就会使学习效率严重下降,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学好化学。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作为教師,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化学学习能力。
  (四) 缺乏教学实验设施
  对于初中化学的学习,实验设备是必不可少的。实验课是初中化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大部分学生都对实验课充满兴趣,因此,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但是,很多学校缺乏实验器材,缺乏实验药品,这增大了学生学习化学的难度。实验课程是理论课程的补充,有很多在理论课上学到的知识要经过实验课才能更好地理解,同时还能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因此,学校应该加大实验设备器材的投资力度,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购买实验器材,确保实验课程的开设,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
  五、 结束语
  总之,化学教学过程中实行创新式教学,要求教师教学时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在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在创新思维中强化科学探究意识,培养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真正地学会化学探究。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实践中升华自己的思想感悟,保证自身科学知识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琼.基于高中生高阶思维发展的概要写作教学研究——以《牛津英语(上海版)》中议论文为例[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6(12).
  [2]王小红.打造高效课堂之我见[J].甘肃教育,2016(16).
  [3]高宪霖.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J].当代教研论丛,2016(11).
  作者简介:
  张钻顺,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增城区永宁街永新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了解历史是走向未来的前提,知道过往发生的文明兴衰、王朝更替和前人所做事迹等历史常识,才能带着对先人的敬佩和对落后思想的反省,创造发散自己的思维,让后人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高中学生是传递历史交接棒的重要力量,在倡导学校进行素质文明教育的今天,从历史学科着手,培养进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强调在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引导作用的基础上,分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试图探析对于
摘 要:初中地理是一门应用性与实践性并重的学科,需要学生记忆大量的地理知识,结合经典案例展开分析与推导。在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教学中,使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能大幅度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加强地理实践力。  关键词:初中地理;核心素养;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教师在教授初中地理时,可以尝试加入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一方面根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地理中考必考乡土地理,另一方面因为
该文对多路光纤电视传输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并用预延时校正法校正系统的互调特性和噪声特性。实验表明预延时校正法对校正DFB激光器的失真特性是有效的。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新课改是潮流,提问设计也成为改革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从能力目标和学生实情两方面着手,论述如何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进行高中历史课堂的有
针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对科学推理能力的要求,结合归纳推理、演绎推理以及证据推理三个因素,依托“动能和动能定理”,从回顾旧知、提出猜想、实验探究和证据评估四个方面展开
摘 要:新课标将“探究性学习”列为三大学习方式之首,其根本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科学素养。生物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及运用探究性教学,本文就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花的结构的观察研究展开阐述。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花的结构;观察;研究     “观察花的结构”是七年级下册第1章第4节“植物的一生”的活动
摘 要:生本理念要求在教育活动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然而,传统的教学无法实现这一点,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无形中阻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微课教学逐渐应用到了教学中。它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并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此,我们应积极进行探索。  关键词:生本理念;微课;初中物理  一、 引言  传统的教学中会更多地注重在教学中的教师水平情
该文对光波-无线系统中的光链路进行了深入地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 完成了1.8GHz频段光波链路的传输实验,其主要指标能够满足GSM系统CNR>28dB,IM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