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沐浴着轰轰烈烈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春风,课改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我们也取得了一些课改的成果,导学案就是这场课改运动中的产物,随着它的大力普及使用,教师和学生已经在教学中离不开它了,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导学案的弊端也开始逐渐暴露。下面将自己在使用导学案过程中的一些感受同大家分享交流。
“导学案”就是过去我们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目标、要求和内容的具体体现,是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导学案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使用导学案让学生对学习目标一目了然,重点难点一清二楚,导学案在开头把本课的学习目标、重难点直接展现给学生,使学生的学习变成一种有明确目标的行为,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有针对性,不盲目,提高了师生的课堂效率。在导学案中,教师事先把一些练习题、图表等都印好,省去了上课中的板书、准备实物投影、制作简易课件的时间。在每学完一个知识点后,导学案上可以直接附加一些专项练习,保证了学生的练习量,提高了课堂效率,简化了老师的教,也方便了学生的学。第三,教师容易进行教学反馈。每个导学案的最后都附有当堂检测,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进行集体订正,还可以把学案收齐后进行批阅,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一、使用导学案的优势
1.导学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进行有目的的预习。主要是初读课文、扫清障碍、掌握基础知识,为上课做必要预习准备,在发现疑难问题时做好标识,以便课堂上能重点把握,减轻课堂压力。学生经过预习,往往能解决新课中一半的问题,当他们带着对新知识的初步认知与感悟走进课堂时,能够主动提问、踊跃发言,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课堂也“活”了。这种教学活动,突出学生自学能力,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2.导学案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在导学案上学生首先看到的就是本课时的学习目标、重难点,一目了然,在学习时随时可以回顾目标,学习的指向性更加明晰,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演员而是导演,课堂上更多的是让学生去展示,教师只起到点拨的作用。教师把“教”的重点放在学生学法指导上,把“教”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分层要求、分类提高上,把“导”的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上。启发、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开拓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等。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平等交流、教学相长、教学合一的课堂,也将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导学案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以导促学”的“导学案”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的要求。有了导学案之后,学生课前预习、上课都用这一张导学案,听课时需要记录的东西就在“导学案”的订正笔记栏处补记。课后学生复习的还是这张纸,没有其它作业本或资料。过一段时间,学生把“导学案”装订起来,就是精选的复习资料,考前也不再专门出备考题。导学案上的作业都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特点来编的,只有这样的作业才能做到举一反三,以一代十,才能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
作为一线教师,我总认为,导学案重在一个“导”字,要突出“以学定教”。导学案的编写要以学科特点来设置,按照由易到难编写,做到提优扶弱。因此,在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使用导学案的弊端
1.教师编写水平参差不齐
教师在编写导学案的过程中由于时间较紧,个人专业水平有限,每个人编写导学案的模块不同、设计环节不同,甚至于有些知识出现漏编,有些知识重复编,与市场上出售的专业教辅资料在某些方面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一本好的导学案的编写不是一个教师的工作。整个学科组备课中要步调一致,统一模式,既要有分工负责,又要有协同作战。在平时要建立“知识超市”储备知识,以备将来编写所用。对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每个老师都要及时总结,及时修改,及时反馈,为下一任老师的使用提供借鉴。
2.预习的真实性与实效性欠缺
第一,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学生预习只是从课本查找答案,没有思考的读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预习,读书代替思考,导致读书和思考都浅尝辄止。第二,容易造成“假知”,使教学失去针对性。教材的预习使人产生一种错觉,似乎学生只要认真阅读和查找就可径直地获得知识,把学生在独立思考中所必然要碰到和解决的各种疑问、障碍和困难隐蔽起来,这样的教学就失去了针对性,找不到它的着力点。学生在课堂的展示也因此带有“泡沫”和“虚假”成份。
3.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影响
用导学案进行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却限制了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师极具个性的激情讲解在传统教学中是最吸引学生的地方,而使用导学案后,由于过分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这种讲解是被限制了,课堂虽不缺乏热闹却总让人感觉缺少一种激情,一种学生毕生都难以忘记的激情。特别是千篇一律的导学案扼杀了教师的个性,使得一些“天才型”的教师受制于导学案的框框,教师个人的自主性、独创性及个人的教学风格会大打折扣。导学案该如何二次生成?每个班的学生有差异,教师之间也有教学风格差异,极少数教师在导学案使用的过程中,没有根据上述特征进行二次生成,有的课,教师被导学案牵着走,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独特教学风格的展示和个性的发挥。
“路漫漫其修远兮”,针对以上种种问题,有待于在以后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加以改进,使导学案更贴近学生实际,大面积的提高教学成绩。我相信,课改的道路虽然艰难,但未来光明,只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我们就要不懈努力,这是课改的目标,也是我们的使命!
“导学案”就是过去我们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目标、要求和内容的具体体现,是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导学案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使用导学案让学生对学习目标一目了然,重点难点一清二楚,导学案在开头把本课的学习目标、重难点直接展现给学生,使学生的学习变成一种有明确目标的行为,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有针对性,不盲目,提高了师生的课堂效率。在导学案中,教师事先把一些练习题、图表等都印好,省去了上课中的板书、准备实物投影、制作简易课件的时间。在每学完一个知识点后,导学案上可以直接附加一些专项练习,保证了学生的练习量,提高了课堂效率,简化了老师的教,也方便了学生的学。第三,教师容易进行教学反馈。每个导学案的最后都附有当堂检测,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进行集体订正,还可以把学案收齐后进行批阅,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一、使用导学案的优势
1.导学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进行有目的的预习。主要是初读课文、扫清障碍、掌握基础知识,为上课做必要预习准备,在发现疑难问题时做好标识,以便课堂上能重点把握,减轻课堂压力。学生经过预习,往往能解决新课中一半的问题,当他们带着对新知识的初步认知与感悟走进课堂时,能够主动提问、踊跃发言,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课堂也“活”了。这种教学活动,突出学生自学能力,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2.导学案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在导学案上学生首先看到的就是本课时的学习目标、重难点,一目了然,在学习时随时可以回顾目标,学习的指向性更加明晰,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演员而是导演,课堂上更多的是让学生去展示,教师只起到点拨的作用。教师把“教”的重点放在学生学法指导上,把“教”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分层要求、分类提高上,把“导”的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上。启发、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开拓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等。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平等交流、教学相长、教学合一的课堂,也将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导学案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以导促学”的“导学案”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的要求。有了导学案之后,学生课前预习、上课都用这一张导学案,听课时需要记录的东西就在“导学案”的订正笔记栏处补记。课后学生复习的还是这张纸,没有其它作业本或资料。过一段时间,学生把“导学案”装订起来,就是精选的复习资料,考前也不再专门出备考题。导学案上的作业都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特点来编的,只有这样的作业才能做到举一反三,以一代十,才能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
作为一线教师,我总认为,导学案重在一个“导”字,要突出“以学定教”。导学案的编写要以学科特点来设置,按照由易到难编写,做到提优扶弱。因此,在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使用导学案的弊端
1.教师编写水平参差不齐
教师在编写导学案的过程中由于时间较紧,个人专业水平有限,每个人编写导学案的模块不同、设计环节不同,甚至于有些知识出现漏编,有些知识重复编,与市场上出售的专业教辅资料在某些方面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一本好的导学案的编写不是一个教师的工作。整个学科组备课中要步调一致,统一模式,既要有分工负责,又要有协同作战。在平时要建立“知识超市”储备知识,以备将来编写所用。对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每个老师都要及时总结,及时修改,及时反馈,为下一任老师的使用提供借鉴。
2.预习的真实性与实效性欠缺
第一,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学生预习只是从课本查找答案,没有思考的读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预习,读书代替思考,导致读书和思考都浅尝辄止。第二,容易造成“假知”,使教学失去针对性。教材的预习使人产生一种错觉,似乎学生只要认真阅读和查找就可径直地获得知识,把学生在独立思考中所必然要碰到和解决的各种疑问、障碍和困难隐蔽起来,这样的教学就失去了针对性,找不到它的着力点。学生在课堂的展示也因此带有“泡沫”和“虚假”成份。
3.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影响
用导学案进行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却限制了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师极具个性的激情讲解在传统教学中是最吸引学生的地方,而使用导学案后,由于过分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这种讲解是被限制了,课堂虽不缺乏热闹却总让人感觉缺少一种激情,一种学生毕生都难以忘记的激情。特别是千篇一律的导学案扼杀了教师的个性,使得一些“天才型”的教师受制于导学案的框框,教师个人的自主性、独创性及个人的教学风格会大打折扣。导学案该如何二次生成?每个班的学生有差异,教师之间也有教学风格差异,极少数教师在导学案使用的过程中,没有根据上述特征进行二次生成,有的课,教师被导学案牵着走,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独特教学风格的展示和个性的发挥。
“路漫漫其修远兮”,针对以上种种问题,有待于在以后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加以改进,使导学案更贴近学生实际,大面积的提高教学成绩。我相信,课改的道路虽然艰难,但未来光明,只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我们就要不懈努力,这是课改的目标,也是我们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