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人曾把拟题比作点睛,画龙既毕,点睛尤为重要,它能使龙活而腾飞。本文从近3年的江苏高考作文中获得了一些启 示——对比式、借用物象、化用诗句歌词、巧设悬念、并列法、修辞法、观点法,让作文的标题别致,引人瞩目。
【关键词】题目;别致;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郑板桥在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 矮,不可不慎也。”以此来说明标题的重要作用。我们也常说“题好一半文”,尤其是在高考作文中,由于阅卷时间的限制,对题目的要求就更高了。精彩、富有个性的题目不仅能扣住阅卷老师的心弦,使阅卷老师眼前一亮,而且也能使文章中心突出,顾盼生姿,起到眉眼传神的作用,无形中增加了分值。但是,考场作文的写作时间总是那么仓促,如何在短时间里让考场作文的标题光彩夺目,个性张扬,表现自我,吸引阅卷老师的目光呢?下面我们就从近3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中找一些启示吧!
一、对比式、四四型
比如:《那时的明月,今时的风》(2016)、《周遭缄默,独自歌唱》(2016)、《青春逝去,青春不朽》(2014)。这种对比式的标题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而且采用这种四四结构的优点是表达典雅整齐,颇有文采。
二、借用物象,营造意境
比如:《朽叶的栀子花》(2014)、《薄暮依旧炒米香》(2014)、《智慧从麦香里飘出》(2015)、《小巷面条香》(2015)、《皱纹中的智慧》(2015)、《烟火蓝边碗》(2016)、《啤酒红烧肉》(2016)、《白龙湖畔》(2016)。
借用物象,营造一种优美的意境,或景中藏情,或情中见景,或情景并茂,既有诗情,又有画意,韵味无穷,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且能加深阅卷老师对文章内容的印象和体会。
三、并列法
作文题中的材料,往往包含多重关系,要在作文题目中体现对主旨的表达,以并列词语或短语做标题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它突出文章所涉及的几个因素或蕴涵作品的主旨,增强读者的阅读期待。比如《左手粪叉,右手笔杆》(2015)、《智慧与传承》(2015)就拓宽了文章的内容。
四、化用诗句、歌词
比如:《一点青春气,千里快哉风》(2014)、《一事能狂使青春》(2014)、《青春的那些事》(2014)、《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2014)、《我言秋日胜今朝》(2016)、《亮剑无声处》(2016)、《于无声处听惊雷》(2016)、《大音希声,大智涌泉》(2016)、《问世间智为何物》(2015)、《弹起个性的琵琶》(2016)。
这些题目给我们的启示是:古诗文是我们拟题的一座丰富的矿藏。引用或者化用大家所熟悉的诗词、歌词、名言、俗语成语、书名、影视剧名等作为文章的题目,可以使题目鲜活别致,温文典雅,言简意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比如2014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一点青春气,千里快哉风》就化用了苏轼的诗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一事能狂使青春》便是化用了王国维的诗句“一事能狂便少年”。当我们着手拟题时,不妨在自己学过的熟悉的诗文中寻找“相似”的“对句”。一旦找准了对象,我们就可以对其进行“润色”或直接借用。
这就要求同学们平时要注重文化积累,在内心深处形成比较丰厚的文化积淀,多读一些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文学作品,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有些名言名句就可直接借来做题目,或者将名言名句稍微转化一下,就可成为醒人耳目的题目,让人过目不忘。有些流行歌曲、影视广告等暗含旨趣、妙化无痕、点石成金。旧语改造,翻陈出新,题目自然亮丽。
五、巧设悬念,引人思考
巧设悬念的效果就是产生一种勾魂摄魄、欲罢不能的感染力和悬念美。比如:《就说一句》(2016)、《是谁偷走了我们的个性》(2016)、《逝去的永恒》(2014)、《什么是智慧》(2015)、《大智若愚》(2015)。所以,我们在拟题上设置一个诱人的悬念,或表明一个异乎寻常的结局,就能紧紧抓住读者的心,从而激起读者急于探求内容的强烈愿望,引导读者去追寻。
六、巧用修辞
我们知道,化妆师能够化腐朽为神奇,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善于“涂脂抹粉”。在化妆师的巧手“点缀”下,一张张生动形象的面孔向观众叙说着另样的“故事”与“情懷”。文章的题目,同样也需要我们去“装扮”,而最好的“脂粉”,就是修辞手法。比如:《布拉格不说话》(2015)、《晚晴中智慧的灵蝶》(2015)、《智慧是一间寂寞的空屋》(2015)、《书中自有颜如玉》(2014)、《言多岂就必失》(2016)。
这些标题分别运用拟人、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拟题,使题目生动,鲜明,美妙,贴切。《书中自有颜如玉》用比喻生动形象地通过读书让自己的青春不朽。《言多岂就必失》 就用反问的修辞告诉读者自己的观点。
七、观点型
有的标题直接表明作者的态度见解,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这种标题的方法常常用在议论文中。比如:《不朽的青春》(2014)、《青春万岁》(2014)、《青春永不褪色》(2014)、《在网络上说话的长短艺术》(2016)。
当然,作文的拟题方法还有很多,不可能一一列举。从以上列举的拟题方法可以看出,它们有的是一个词,有的是一个词组,有的甚至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生动、新颖、有意蕴、有文采、富有吸引力。古人曾把拟题比作“点睛”,画龙既毕,点睛尤为重要,它能使龙活而腾飞。要想作文拟题时得心应手,就必须多读书,多看报,从中品味借鉴,汲取营养。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题目;别致;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郑板桥在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 矮,不可不慎也。”以此来说明标题的重要作用。我们也常说“题好一半文”,尤其是在高考作文中,由于阅卷时间的限制,对题目的要求就更高了。精彩、富有个性的题目不仅能扣住阅卷老师的心弦,使阅卷老师眼前一亮,而且也能使文章中心突出,顾盼生姿,起到眉眼传神的作用,无形中增加了分值。但是,考场作文的写作时间总是那么仓促,如何在短时间里让考场作文的标题光彩夺目,个性张扬,表现自我,吸引阅卷老师的目光呢?下面我们就从近3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中找一些启示吧!
一、对比式、四四型
比如:《那时的明月,今时的风》(2016)、《周遭缄默,独自歌唱》(2016)、《青春逝去,青春不朽》(2014)。这种对比式的标题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而且采用这种四四结构的优点是表达典雅整齐,颇有文采。
二、借用物象,营造意境
比如:《朽叶的栀子花》(2014)、《薄暮依旧炒米香》(2014)、《智慧从麦香里飘出》(2015)、《小巷面条香》(2015)、《皱纹中的智慧》(2015)、《烟火蓝边碗》(2016)、《啤酒红烧肉》(2016)、《白龙湖畔》(2016)。
借用物象,营造一种优美的意境,或景中藏情,或情中见景,或情景并茂,既有诗情,又有画意,韵味无穷,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且能加深阅卷老师对文章内容的印象和体会。
三、并列法
作文题中的材料,往往包含多重关系,要在作文题目中体现对主旨的表达,以并列词语或短语做标题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它突出文章所涉及的几个因素或蕴涵作品的主旨,增强读者的阅读期待。比如《左手粪叉,右手笔杆》(2015)、《智慧与传承》(2015)就拓宽了文章的内容。
四、化用诗句、歌词
比如:《一点青春气,千里快哉风》(2014)、《一事能狂使青春》(2014)、《青春的那些事》(2014)、《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2014)、《我言秋日胜今朝》(2016)、《亮剑无声处》(2016)、《于无声处听惊雷》(2016)、《大音希声,大智涌泉》(2016)、《问世间智为何物》(2015)、《弹起个性的琵琶》(2016)。
这些题目给我们的启示是:古诗文是我们拟题的一座丰富的矿藏。引用或者化用大家所熟悉的诗词、歌词、名言、俗语成语、书名、影视剧名等作为文章的题目,可以使题目鲜活别致,温文典雅,言简意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比如2014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一点青春气,千里快哉风》就化用了苏轼的诗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一事能狂使青春》便是化用了王国维的诗句“一事能狂便少年”。当我们着手拟题时,不妨在自己学过的熟悉的诗文中寻找“相似”的“对句”。一旦找准了对象,我们就可以对其进行“润色”或直接借用。
这就要求同学们平时要注重文化积累,在内心深处形成比较丰厚的文化积淀,多读一些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文学作品,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有些名言名句就可直接借来做题目,或者将名言名句稍微转化一下,就可成为醒人耳目的题目,让人过目不忘。有些流行歌曲、影视广告等暗含旨趣、妙化无痕、点石成金。旧语改造,翻陈出新,题目自然亮丽。
五、巧设悬念,引人思考
巧设悬念的效果就是产生一种勾魂摄魄、欲罢不能的感染力和悬念美。比如:《就说一句》(2016)、《是谁偷走了我们的个性》(2016)、《逝去的永恒》(2014)、《什么是智慧》(2015)、《大智若愚》(2015)。所以,我们在拟题上设置一个诱人的悬念,或表明一个异乎寻常的结局,就能紧紧抓住读者的心,从而激起读者急于探求内容的强烈愿望,引导读者去追寻。
六、巧用修辞
我们知道,化妆师能够化腐朽为神奇,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善于“涂脂抹粉”。在化妆师的巧手“点缀”下,一张张生动形象的面孔向观众叙说着另样的“故事”与“情懷”。文章的题目,同样也需要我们去“装扮”,而最好的“脂粉”,就是修辞手法。比如:《布拉格不说话》(2015)、《晚晴中智慧的灵蝶》(2015)、《智慧是一间寂寞的空屋》(2015)、《书中自有颜如玉》(2014)、《言多岂就必失》(2016)。
这些标题分别运用拟人、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拟题,使题目生动,鲜明,美妙,贴切。《书中自有颜如玉》用比喻生动形象地通过读书让自己的青春不朽。《言多岂就必失》 就用反问的修辞告诉读者自己的观点。
七、观点型
有的标题直接表明作者的态度见解,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这种标题的方法常常用在议论文中。比如:《不朽的青春》(2014)、《青春万岁》(2014)、《青春永不褪色》(2014)、《在网络上说话的长短艺术》(2016)。
当然,作文的拟题方法还有很多,不可能一一列举。从以上列举的拟题方法可以看出,它们有的是一个词,有的是一个词组,有的甚至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生动、新颖、有意蕴、有文采、富有吸引力。古人曾把拟题比作“点睛”,画龙既毕,点睛尤为重要,它能使龙活而腾飞。要想作文拟题时得心应手,就必须多读书,多看报,从中品味借鉴,汲取营养。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