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编者按 -
2021年是北京市及各区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回顾和梳理“十三五”时期北京市各区在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的同时,我们更关注的是——站在新起点,面对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各区教育描绘了怎样的发展蓝图?又将在哪些方面重点发力?本期,我们走进平谷区,看一看平谷区教育如何立足实际、科学谋划、守正创新,确保“十四五”时期教育开好局、起好步。
“十三五”期间,平谷区教育两委坚持以全国、市、区教育大会精神为引领,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服务“三区一口岸”功能定位和“四个建设”发展目标,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1.坚持党建引领,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加强党组织制度建设,实施党员精细化管理。出台教育系统“党员积分评价办法”,先后进行2次修订。依托教育党校基地校,加强党员教育管理。2018年,成立了18个教育党校基地校。在专家讲座基础上,教育党校自主开发了6门近代史课程,实施基地校“点单”形式,开展“菜单式”送党课进校园,累计培训112次,6400余人次党员(团员)干部教师参与。加强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明确组织管理。2019年,建立联合正式党组织8个,联合流动党组织10个,实现了民办组织党组织100%覆盖。
2.坚持立德树人,提升各学段教育质量
坚持以生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通过文化育人、实践育人、课程育人等变革育人方式,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统筹构建义务教育阶段德育体系。开展专项课题研究,系统梳理德育工作,探索构建德育体系。
促规范、提质量,提升各类幼儿园办园质量。从2018年1月起,将普惠性民办园全部纳入区教委统一管理范畴之内,统一标准、统一要求,建立健全各项制度。采取分类、分层和分岗培训,提升幼儿园干部教师管理、保教和师德水平,共1641名幼儿园教师参训。建立“区级-学区级-园级”三级教研体系,将全区民办园、乡镇园100%纳入教研体系中,形成“联动教研、协同创新、资源共享”的教研共同体。以5所示范园为龙头,通过结对互助、专题教研、观摩学习、跟岗交流等形式,促进区域内学前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小切口、微改革,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以翱翔计划和创新人才培养为引领,开展科学考察、时政教育、英语夏令营、读书游学等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按照高学段带低学段、优质带薄弱、城区带农村的原则,将全区中小学划分为10个教育集团,实现资源共享,抱团发展。
3.“五育”并举,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设立“绿谷红娃少年先锋岗”,开展“绿谷红娃讲党史”“绿谷红娃祭英烈”等一系列红色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全区2983名少先队员走进红色教育基地,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加强体育卫生教育。积极落实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1小时,打造足球、冰雪、棒垒球等体育特色校,开展全员运动会。48所中小学全部开展校园足球运动,100%的学校开设足球课程,100%的学生参与足球活动。
艺术教育特色发展。2019年,启动戏曲进校园活动,确保每年每名中小学生在校内都有一次近距离接触中国戏曲传统文化的机会。每年举办一届读书节,开展书香评选表彰活动,交流展示读书成果。结合学校实际,因校施策,重视各类别特色校建设,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现有市级特色校48所、区级特色项目校50所,涉及艺术、体育、科技三类课程共计268项。
劳动教育不断加强。采取家庭、社会和学校三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尊重劳动、崇尚劳动。
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制定《“家校进博”活动实施方案》。自2018年9月实施以来,平谷区48所中小学组织家长22000余人次,走进30多家博物馆,参与率达到92%。组织开设“妈妈讲堂”14次,走进村镇、学校,让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形成独具特色的品牌效应。
4.关注主体发展,提升干部教师专业素养
重视干部管理,加强培养使用。成立校长、园长、书记工作室。坚持寒暑假封闭式专题培训,累计开展8期中小学校长培训,累计培训4989人次。实施校长职级制评选,评出特级校长1人、高级校长22人、中级校长24人、初级校长3人。依托刘永胜名校长工作室,提升校长管理水平。五年来,工作室围绕教育热点焦点问题,开展专题培训20余次;走进学校20余所,对学校管理问诊把脉。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化“双积分”管理。坚持党员队伍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2017年,启动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建立党员积分和师德积分相融合的“双积分”机制,以师德建设为目标,以积分量化为手段,通过及时、公开、准确的评价,规范党员干部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落实乡村教师岗位补助,稳定乡村教师队伍。全方位设计与规划乡村教师发展,促进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
2019年,刘家河中学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有2名教师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和“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5.开展各类培训,推进“学习型平谷”建设
职业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搭建师生成长平台。分别与6所高职院校开办3 2中高职衔接专业,升学就业两手抓,高职考试升学率一直保持在100%左右,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7%左右。开展支教帮扶,先后接待新疆、河北、内蒙古、湖北四地干部教师500余人次,支教27人次,捐赠机械加工、服装加工设备共计29台,总价值124.643万元。推进“学习型平谷”建设,倡导终身学习理念。五年累计创建学习型机关、社区、学校等学习型组织61个,创建学习型示范家庭105户。
6.强化教育督导管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坚持“五位一体”,完成素质教育综合评价。完成对全区所有学校(园)教育教学(保教)及管理工作实地督導评价。整合“五位一体”评价数据,形成督评回复意见,帮助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021年是北京市及各区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回顾和梳理“十三五”时期北京市各区在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的同时,我们更关注的是——站在新起点,面对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各区教育描绘了怎样的发展蓝图?又将在哪些方面重点发力?本期,我们走进平谷区,看一看平谷区教育如何立足实际、科学谋划、守正创新,确保“十四五”时期教育开好局、起好步。
“十三五”期间,平谷区教育两委坚持以全国、市、区教育大会精神为引领,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服务“三区一口岸”功能定位和“四个建设”发展目标,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1.坚持党建引领,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加强党组织制度建设,实施党员精细化管理。出台教育系统“党员积分评价办法”,先后进行2次修订。依托教育党校基地校,加强党员教育管理。2018年,成立了18个教育党校基地校。在专家讲座基础上,教育党校自主开发了6门近代史课程,实施基地校“点单”形式,开展“菜单式”送党课进校园,累计培训112次,6400余人次党员(团员)干部教师参与。加强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明确组织管理。2019年,建立联合正式党组织8个,联合流动党组织10个,实现了民办组织党组织100%覆盖。
2.坚持立德树人,提升各学段教育质量
坚持以生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通过文化育人、实践育人、课程育人等变革育人方式,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统筹构建义务教育阶段德育体系。开展专项课题研究,系统梳理德育工作,探索构建德育体系。
促规范、提质量,提升各类幼儿园办园质量。从2018年1月起,将普惠性民办园全部纳入区教委统一管理范畴之内,统一标准、统一要求,建立健全各项制度。采取分类、分层和分岗培训,提升幼儿园干部教师管理、保教和师德水平,共1641名幼儿园教师参训。建立“区级-学区级-园级”三级教研体系,将全区民办园、乡镇园100%纳入教研体系中,形成“联动教研、协同创新、资源共享”的教研共同体。以5所示范园为龙头,通过结对互助、专题教研、观摩学习、跟岗交流等形式,促进区域内学前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小切口、微改革,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以翱翔计划和创新人才培养为引领,开展科学考察、时政教育、英语夏令营、读书游学等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按照高学段带低学段、优质带薄弱、城区带农村的原则,将全区中小学划分为10个教育集团,实现资源共享,抱团发展。
3.“五育”并举,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设立“绿谷红娃少年先锋岗”,开展“绿谷红娃讲党史”“绿谷红娃祭英烈”等一系列红色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全区2983名少先队员走进红色教育基地,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加强体育卫生教育。积极落实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1小时,打造足球、冰雪、棒垒球等体育特色校,开展全员运动会。48所中小学全部开展校园足球运动,100%的学校开设足球课程,100%的学生参与足球活动。
艺术教育特色发展。2019年,启动戏曲进校园活动,确保每年每名中小学生在校内都有一次近距离接触中国戏曲传统文化的机会。每年举办一届读书节,开展书香评选表彰活动,交流展示读书成果。结合学校实际,因校施策,重视各类别特色校建设,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现有市级特色校48所、区级特色项目校50所,涉及艺术、体育、科技三类课程共计268项。
劳动教育不断加强。采取家庭、社会和学校三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尊重劳动、崇尚劳动。
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制定《“家校进博”活动实施方案》。自2018年9月实施以来,平谷区48所中小学组织家长22000余人次,走进30多家博物馆,参与率达到92%。组织开设“妈妈讲堂”14次,走进村镇、学校,让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形成独具特色的品牌效应。
4.关注主体发展,提升干部教师专业素养
重视干部管理,加强培养使用。成立校长、园长、书记工作室。坚持寒暑假封闭式专题培训,累计开展8期中小学校长培训,累计培训4989人次。实施校长职级制评选,评出特级校长1人、高级校长22人、中级校长24人、初级校长3人。依托刘永胜名校长工作室,提升校长管理水平。五年来,工作室围绕教育热点焦点问题,开展专题培训20余次;走进学校20余所,对学校管理问诊把脉。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化“双积分”管理。坚持党员队伍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2017年,启动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建立党员积分和师德积分相融合的“双积分”机制,以师德建设为目标,以积分量化为手段,通过及时、公开、准确的评价,规范党员干部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落实乡村教师岗位补助,稳定乡村教师队伍。全方位设计与规划乡村教师发展,促进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
2019年,刘家河中学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有2名教师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和“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5.开展各类培训,推进“学习型平谷”建设
职业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搭建师生成长平台。分别与6所高职院校开办3 2中高职衔接专业,升学就业两手抓,高职考试升学率一直保持在100%左右,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7%左右。开展支教帮扶,先后接待新疆、河北、内蒙古、湖北四地干部教师500余人次,支教27人次,捐赠机械加工、服装加工设备共计29台,总价值124.643万元。推进“学习型平谷”建设,倡导终身学习理念。五年累计创建学习型机关、社区、学校等学习型组织61个,创建学习型示范家庭105户。
6.强化教育督导管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坚持“五位一体”,完成素质教育综合评价。完成对全区所有学校(园)教育教学(保教)及管理工作实地督導评价。整合“五位一体”评价数据,形成督评回复意见,帮助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