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城山记》语言赏析方法

来源 :语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wuma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阶段唐宋山水游记散文教学很容易流于形式。如何从语言赏析上引起学生学习山水游记散文的兴趣,笔者想重点探讨如何引领学生去体悟其中语言的美,喜欢上山水游记散文所创设的意境。在游记散文的教学中,重点应该突出的是什么?是语言,是情感,是一体,也是景物欣赏的美与欢喜。作者的景物如何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要以语言为抓手,引导、引领学生喜欢山水游记散文,从而体会作者情感的内蕴以及情感的变化,引领学生在其中领略美与欢喜。
  一、找准关键字词,厘清文段语势语脉
  《小石城山记》作为游记散文,有明显的游览关键词,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圈出,以便把握游览过程。尤其在第一段,有作者明显的游览线路踪迹,可以让学生进入作者描绘的情境中,厘清文段语势、语脉。关键字词切入,在朗读时去重读这些关键字词,能让学生理解古人游记的写法。由文中“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少北而东”“其旁出堡坞”“环之可上”,可以找出其中的游览关键字词“自”“径”“逾”“下”“少北而东”“环”“上”,表明作者的游览历程:从西山的路口出发,一直往北,越过黄茅岭往下,有两条路,选择偏北折东的这条,就可以很快找到小石城山,从而体味文段语言脉络。“类智者所施也。”“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智者所施”“造物者”这些词又很好地把第一段的写景与第二段的抒情联系在一起,使语意、语势、语脉连贯。
  把握了文章游览关键字词,学生就可以体验到文章语势、语脉的凝练,喜欢上其中的语言文字。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语言文字画面的美,用一种更直观化的,或者是VR虚拟现实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我们自己在平常游山玩水中很少去思考其中深刻的哲理,而只是看到美,无法真正描摹;那么在学习游记散文中,可以学到用语言表达特别的语势、语脉,理解游记中如何精炼地去表达哲理。
  二、理解写作手法,品味语言情感内蕴
  山水自然的美最直观的是图片与感受,而如何从文字去领略,需要对语言文字把握的基本功底与教师的引领。散文不同于诗词中的山水,它没有那么凝练,没有一语中的,而是散文化的。从对散文无感,如何到有感,这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山水游记散文的关键。
  《小石城山记》第一段写景,运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景物背后是作者的情感,“睥睨、梁欐之形”“嘉树美箭”,如此美丽的景色,用这种景色的渲染,把平凡之地写得不平凡,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感,有才华的人被贬谪蛮荒之地。“睥睨、梁丽之形”也可以理解为自己对人生前途的觊觎,希望能再次被起用。
  《小石城山记》第二段抒情,主要运用了“象征”的手法。从怀疑造物者有无到认为有造物主,但奇怪的是造物主不应把如此美景放在如此蛮荒之地,又觉得没有造物主。但作者通过两种人的解释,来阐释了自己的观点:其一,这些美景于此,是为了安慰被贬在这的贤能之人;其二,这里山水的灵气,不造就伟人,只造就美景,此地少人才而多奇石。但作者最后又自我否定了,“是二者,余未信之”。当然,可以理解为幽景奇石象征柳宗元高洁的人格,蛮荒之地的奇景象征柳宗元被贬谪的不遇。但我们从这些语言的背后去挖掘更多的情感内蕴,作者最后其实也是在留白,引起阅读者思考,这里的造物神是谁呢?当朝的最高统治者?造物神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呢?
  再者,语言背后的情感是力透纸背的。作者情感虽然主要体现在第二段,但在第一段我们可以根据写景明暗的变化来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比如从黑灰色调到白亮一点的色调,情感由稍微低沉到逐渐明丽;又如:景物由闭塞的山谷到更开阔的山岭。而第二段中,情感是我们重点分析的,在语言背后体现自己的贬谪之情。这是《永州八记》的最后一篇,贬谪的消沉之情是在逐渐淡化的。这其中的内蕴可以引导学生逐步分析。
  三、激疑生趣,体悟语言创造力生命力
  游记是大自然与人相默契的生命赞歌,只有山水与贬谪文人的融合,才会成为最美的风景。诗人不得意,开始去挖掘内心,由内而外而生向自然之心,向内而外生的花,为自然而生,它是大自然与人生命体的统一。景物亦是生命,更应该把与文人墨客相结合的山水当做生命体。山水长随赤子心,山水亦知音;山水游记散文语言具有独特的创造力与生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细致入微地观察,激起学生的疑惑点,激发学生学习游记散文的兴趣。只有如此把握与理解山水游记中的语言文字,才能真正体悟其创造力与生命力。
  我們很容易会记住“绿肥红瘦”,但很难记住“嘉树美箭”,为什么?这是值得思考的。教师可以提示:“绿肥红瘦”是带着情感的载体,它是直接附着情感的景物词,它是在“词”的形式中出现,精炼而朗朗上口,而“嘉树美箭”是在散文中出现,它更多的是直接的景物描写,它的情感不是直接附着,散文中的景物很难做到直接附着情感。有情感附着,语言才有生命力和创造力,才能真正引起共鸣。教师在教学中要引领学生在激疑生趣中将语言背后的情感附着于游记散文的语言上。
  《小石城山记》描绘的是石头之景,教师如何从最开始就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可以引导学生自己从观摩一座假山为出发点,想象自己会遇到什么。而后对照文中的作者语言思路,这其中将涉及到园林美学,如何从园林美学引导学生学习《小石城山记》,比如作者的景物描绘是否符合园林美学的设计?柳宗元是否有园林美学的相关知识背景?等等。在激疑生趣中体悟其语言的创造力与生命力。还有,柳宗元笔下的自然状态下的山水与人造山水相比,如何体现它独特的美?它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浑然天成,而不是巧夺天工。自然之景的美,作者又是如何体现在其语言上的?这也是值得我们分析的。柳宗元笔下的《小石城山记》没有半点矫揉造作的痕迹,娓娓道来,文中流露的是他随性自然游览的痕迹,这一切源自于他虽被贬于永州,但对于山水的热爱使他把山水视作自己的生命,与自己的生命融为一体,这也正体现了其语言的创造力与蕴含的生命力。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2020年度教育信息化应用融合创新重点课题“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文本解读中的应用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20JX07123)阶段性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常言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环境描写的价值正在于此,在文人墨客笔下,环境与情感紧密相连,在惜字如金的诗词作品中,环境勾勒尽显作者胸怀,一草一木皆有深意,这样也让诗词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文学意境。辛弃疾作为南宋最为重要的词人、文學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其作品中的环境描写十分丰富,或是刻画军旅诗歌的豪迈之景,抑或尽显燕赵奇士的侠气之景,都带给读者明显的冲击力。本文以《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期刊
散文《项脊轩志》是明代著名的散文家归有光所写,通过对生活琐事的描写和对庭院、屋宇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内心对家道衰落的惋惜之情。而人物的刻画,又抒发出作者对死去的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之情。文中的悲情犹然可见,可是作者的“可喜”之情,也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表达了对家族没落、失去亲人之悲,对兴旺家族满怀憧憬而喜。  一、借景抒情  归有光初写这篇《项脊轩志》时才16岁,一个少年以一间百年的旧屋作为抒
期刊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词作,也是豪放词中最具英雄气概的代表作品之一,被宋朝的文学评论家胡仔誉为“古今绝唱”。词分为上下两阙,上阙重在写景,描写了赤壁的壮美的景色风光,下阙重在议论和抒情,表达了苏轼对于周瑜的追念與敬佩,以此来抒发他的多重人生感慨。整首词气势磅礴,格调高昂,情感饱满,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一、对秀丽河山的赞美喜爱  苏轼一生跌宕起伏,多次遭遇贬谪,他一生的足迹可以说
期刊
《长恨歌》是很有名很有份量的作品。但面对这样的作品,我自己在初读的时候会有这样的阅读感受:不清楚白居易想表达的究竟是什么,很难读出它好在哪里。所以,我想学生会不会也有同样的疑惑呢?于是,在上课前叫学生写下他们读作品的直观感受和疑惑,这既是一个预习的过程,又能把握学生的阅读情况。   结果表明,学生对人物和主题的理解有很多分歧和困惑。有人觉得杨贵妃长得美有贪念,有人却看到了她在爱情中的伟大和纯粹;有
期刊
期刊
近年来,教育界提倡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开口表达,看似学生“说”的技能得到了训练,实际上更训练了学生倾听的能力。教师的引导更多时候起到了对学生思维的指引、纠偏和拓展,而学生表达、同伴倾听分析的方式也易于令學生接受,更易于获得认可,深入对文本的思考。笔者为理解难度较高的课文设计专门的导入情境,吸引学生“听”的注意力;为长文本划分层次,交由学生分组自行分析、自行讨论,促进“听”能力的生成;对故事
《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文学家宋濂赠予后生以示劝学之意的一篇文章。作者对于同乡后生,以亲身求学经历示之,勉励其要刻苦读书。将道理寓于具体事例中,将真情实感融于说理中,质朴真切、发人深省。文章中,作者并不直接阐述自己的观点,而是层层递进,采用躬行说理、对比说理、情理交融等表达技巧,动情于中,寓理于事,将叙事与说理融合,结构紧凑严谨,要点明确突出,砥砺年青人奋起读书,有理有情,显示出高超的表达艺术。  
期刊
《赤壁赋》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作于贬谪黄州时的一篇赋作。此时的苏轼,正处于人生的低谷,赋中所述,为与友人月下泛舟时的所见所感,既有遭受贬谪的苦闷无奈,又有拨云见月的欣喜达观。这首赋作不仅用语优美、情韵深致,其丰富的哲理内蕴也历来为人称道。千百年来,关于《赤壁赋》哲理性的讨论从未停止过,熔铸于赋中的放达情思是作者对于人生变幻、世事无常的形象诠释。  一、个体生命——“无意义”到“有意义”  “西望夏
期刊
《促织》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的名篇,有着“史诗”的美誉(毕飞宇语),也入选了部编版教材。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虽然老师们都非常重视,但大多沿用一贯的教学思路,“旧瓶装旧酒”,他们或重于文言,字词落实,语段翻译;或在“人物、情节、环境和主题”上,反复纠缠,亦步亦趋,不仅没有进一步发掘小说的深刻意义、审美价值,而且未能有效激發学生的阅读热情,提高学生阅读素养,达到语文课程改革的预期。  笔者以为,教师应当在
期刊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入情。”写诗必动情,读诗总关情,这似乎已成为铁规定律,但诗歌教学如果只是关注情就会显得太单薄。我认为诗歌教学一定要有厚度,所谓厚度,就是语文教师站位要高远,要立足关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关注学生终身可持续的发展。学习目标的设立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体会到诗人所抒之情、所言之志,还要探究产生这样的感情或志趣背后的文化沃土,也要关注这首诗对于教材、对于学生有哪些独特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