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浓缩地经历当初人们探究知识的历程。而在这些探究历程中,学生会生成一些意想不到的偏差,可能偏离教学目标的轨道,这时教师要适时肯定,合理建议,帮助学生走出学习误区;关注本质,有效引导,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耐心等待,候机出击,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及时追问、刨根问底,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巧用误导,虚张声势,让学生的理解更深刻。
【关键词】小学 数学 课堂引导 有效性 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引导”体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是教学思想与观念更新的外在表现。以往,教师习惯于直接“给”知识,这已经成为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但“给”永远只能给死的知识,而“引导”却能激活学生思维的源泉。教师有效地引导讲究合适的策略,理想的课堂是一个在教师有价值地引导下学生自主构建的过程,而教师引导的“不作为”直接导致了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低下。
适时肯定,合理建议,帮助学生走出学习误区
当学生的回答与学习主题不相关或相关不大,而其内容本身又是正确的,应肯定其合理部分,并适时、巧妙地引导学生的思维转换角度。在一位老师教学《认识立体图形》一课中,“请大家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圆柱体,看看你有什么发现?”话音刚落,学生就开始活动了,观察的、滚动的(更多一些)……几分钟后我让学生汇报:“说说你们都有哪些发现?”
生1:我发现圆柱体会滚动的。
生2:圆柱体能直直地滚好远,除非你用东西挡住它。老师,圆柱体沿着坡下滚得好快,如果那边也有个坡,它还能在上面滚一滚呢!
师:还有不同的发现吗?
生3:圆柱体侧放在桌子上会滚,如果把它立起来就不会滚了。……
我看到几个学生的回答跟自己预设的“圆柱体上下底面是两个圆,两个圆大小一样,中间粗细一样”的特征无关,显得有点急,只好自己往下引:“请看,这圆柱的两头是什么形状的?大小一样吗?中间粗细一样怎么样?”
以上教学中学生的回答都是围绕着滚动,我认为在上课时能及时换一种角度去看学生的发现,并加以利用,教学效果就不太一样了。假设当第二个学生又用滚的特性来说明圆柱的特征时,必须及时出手加以引导。“除了滚,还有用不同方法发现圆柱的其它特征吗?”当第四个学生说“圆柱体侧放在桌上就会滚,如果把它立起来就不会滚了”时,教师可以接着问:“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就不难得出:圆柱的两端是平面,中间是曲面,这样平面与曲面的区别就显现出来了,圆柱的特征就慢慢浮现出来。这样不仅能节约时间,提高教学时效,而且开发了学生的潜能。适时肯定,合理建议,这样的引导既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又能把学生的思路引导到需要探讨的问题上来。
二、关注本质,有效引导,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新课标提倡“尊重学生,允许学生张扬个性”。面对学生五花八门的回答,老师不能只把课堂引导得“热闹、快乐”,而是要剥开热闹的外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数学现象,提炼出这些现象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本质,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向更高层次发展。
例如曾听到一位教师在教学《认识人民币》后,有这样一道习题:一盏台灯52元,买这盏台灯可以怎样付钱?在学生明白题意后组织反馈,展开了以下教学:
师:请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一想,你准备怎么付这52元钱?你有几种不同的付钱方法?想好后在小组内说一说,看看谁想的方法多!
生1:我付1张50元和1张2元。 生2:我付5张10元和1张2元。
生3:我付1张50元和2张1元。 生4:我付5张10元和2张1元。
生5:我付5张10元和4张5角。 生6:我付10张5元和2张1元。
生7:我付10张5元和1张2元。 生8:我付50张1元和4张5角。
生9:我付10张5元和4张5角。 ……
在学生交流时,教师即时板书并以“还有什么不同的方法吗?”来组织学生进一步交流,同时对有新方法的同学加以表扬。在教师的表扬和鼓励下,整个交流过程相当热闹,学生想出很多方法。
为了促进学生之间真正的交流,在交流中理解、修正和完善,教师可以用这样的问话来引导:“你对这些方法有什么看法?你的方法与他的方法有什么不同”等。面对多种方法,通过多角度的思考,让学生找到方法的本质。“哪些方法更合理,更适用呢?”从而引导学生判断方法的合理性、简约性,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三、耐心等待,候机出击,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自我评价
尊重学生,宽容地对待学生的自主选择,要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我们在教学时不能只考虑教学进程而忽视学生的存在。课堂引导不要急于揭示教学重难点,做一些留白处理,给他们足够的反思空间,等待他们精彩的回答、惊奇的发现。例如某老师教学《平移与旋转》一课时,引导学生找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以加深对这两种运动现象的理解。
师:“在现实生活你们还看到哪些物体的运动也是平移和旋转?”
生:“移动的窗门是平移”、“电风扇转动是旋转” ……
学生纷纷作答,非常激动。正当老师准备下一个环节时,一个学生又跃跃欲试,表现得非答不可的样子:“老师,我家的门把手可以转动,也是旋转。”一下子引来众多的声讨:“错了、错了,又不能转一圈的。”、“这不是旋转。”……此时老师并没有急着进入后一个环节而是放任让学生互相争辩着,直至安静为止。
师:“认为是旋转的举手。”大部分学生把手举得高高的。紧接着教师利用现成材料对平移和旋转再作了一次比较。底下又有几个学生在发表高见:“还有我爸爸汽车前面的雨刮器刮水的时候也是旋转。”、“走路时手臂前后摆动也是旋转。”创新的火花再次迸发。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延迟评价,耐心等待,候机出击,其目的在于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反思,并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纠正。
四、及时追问、刨根问底,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当学生的思维局限或偏差时,要引导思维回归正轨。设计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是师生互动交流与实现教学反馈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将思维活动直接指向问题解决,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在一次数学练习上,我组织学生练习这样一道题: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如下图)
图1 图2
大多数同学的算式是:8×12-8×4÷2或8×8 8×4÷2
X同学:“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不知道对不对?就是在这个图形的中间划一条线,就变成两个相等的梯形……”
师:“如果我们这个点是中点的话你的设想就可以了。如果这个不是中点呢?”很多学生表示疑惑与不解,同学们展开讨论。
X同学深思片刻后,又跃跃欲试,并跑到黑板前,过三角形的顶点划了一条辅助线,在线上去了一点,又划了两条线(如图二)。
X同学:“如果这个点不在中点,我也可以利用:‘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的知识把它变到中点的地方。所以,不管这个点在哪里,我都可以把它看成在中点这个位置。在这个图形的中间划一条线,变成两个相等的梯形后,就可以用(8 12)×(8÷2)÷2×2这个算式来做了。”
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他们具有很强的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尤其是当他们的答案“离奇古怪”的时候,不应急于主观猜测,简单评价或不了了之,而应真诚地多问几个“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或许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火花就会随之迸发而出,在师生间的一次次争锋相对间激情迸发,神思飞扬,产生奇思妙想,发展思辨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五、巧用误导,虚张声势,让学生的理解更深刻
在教学过程中,偶尔教师裝傻、故意出错,会引起学生更多的注意,开始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并大胆地、毫不客气地指正。
在三年级《乘法估算》的新课教学中,教师出示这样一道例题:小红去科技馆商店买纪念章,每个8元,买了23个,带多少元比较合适?A、150元 B、160元 C、200元
师:“如果我是小红,打算带150去买。”此话一出便引来学生强烈反驳。“23看成20个的话,8×20=160(元),150元肯定不够的”……在唇枪舌战中,学生意见一致地选择了“C、200元”。
教师又将“23”这个条件改为“19”,说说选择哪个答案?
众生:19≈20,8×20=160(元)选B、160元。
师:怎么回事?都被弄糊涂了。都是8×20=160(元),为什么一个选200,一个还是选160元?
经过一番讨论,学生对“估大”、“估小”其估计结果与实际结果的比较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充分认识了估算的价值与现实意义。
著名教育家杜威曾对课堂教学做过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教师,一个引导者,他撑着船,学生用力用浆把船划向前。”在数学课堂引导时策略并不是单一的,教师的课堂引导往往是多种策略融合贯通、有机结合使用的。当然在教学时还需要注意引导时机的把握问题,不光要解决“怎么出手”问题,还要解决“何时出手”的问题。只有这样教师的引导才会更积极、更有效,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化“腐朽”为“神奇”。只有我们当好“引导者”,师生齐力,学生的数学之旅才会魅力无穷,风光无限。
参考文献:
[1]肖伟《巧设追问 让数学课堂提问更有效》
[2]刘兼等《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3]张丹《谈教师的有效引导》
[4]夏方平《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引导”策略》
【关键词】小学 数学 课堂引导 有效性 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引导”体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是教学思想与观念更新的外在表现。以往,教师习惯于直接“给”知识,这已经成为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但“给”永远只能给死的知识,而“引导”却能激活学生思维的源泉。教师有效地引导讲究合适的策略,理想的课堂是一个在教师有价值地引导下学生自主构建的过程,而教师引导的“不作为”直接导致了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低下。
适时肯定,合理建议,帮助学生走出学习误区
当学生的回答与学习主题不相关或相关不大,而其内容本身又是正确的,应肯定其合理部分,并适时、巧妙地引导学生的思维转换角度。在一位老师教学《认识立体图形》一课中,“请大家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圆柱体,看看你有什么发现?”话音刚落,学生就开始活动了,观察的、滚动的(更多一些)……几分钟后我让学生汇报:“说说你们都有哪些发现?”
生1:我发现圆柱体会滚动的。
生2:圆柱体能直直地滚好远,除非你用东西挡住它。老师,圆柱体沿着坡下滚得好快,如果那边也有个坡,它还能在上面滚一滚呢!
师:还有不同的发现吗?
生3:圆柱体侧放在桌子上会滚,如果把它立起来就不会滚了。……
我看到几个学生的回答跟自己预设的“圆柱体上下底面是两个圆,两个圆大小一样,中间粗细一样”的特征无关,显得有点急,只好自己往下引:“请看,这圆柱的两头是什么形状的?大小一样吗?中间粗细一样怎么样?”
以上教学中学生的回答都是围绕着滚动,我认为在上课时能及时换一种角度去看学生的发现,并加以利用,教学效果就不太一样了。假设当第二个学生又用滚的特性来说明圆柱的特征时,必须及时出手加以引导。“除了滚,还有用不同方法发现圆柱的其它特征吗?”当第四个学生说“圆柱体侧放在桌上就会滚,如果把它立起来就不会滚了”时,教师可以接着问:“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就不难得出:圆柱的两端是平面,中间是曲面,这样平面与曲面的区别就显现出来了,圆柱的特征就慢慢浮现出来。这样不仅能节约时间,提高教学时效,而且开发了学生的潜能。适时肯定,合理建议,这样的引导既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又能把学生的思路引导到需要探讨的问题上来。
二、关注本质,有效引导,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新课标提倡“尊重学生,允许学生张扬个性”。面对学生五花八门的回答,老师不能只把课堂引导得“热闹、快乐”,而是要剥开热闹的外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数学现象,提炼出这些现象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本质,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向更高层次发展。
例如曾听到一位教师在教学《认识人民币》后,有这样一道习题:一盏台灯52元,买这盏台灯可以怎样付钱?在学生明白题意后组织反馈,展开了以下教学:
师:请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一想,你准备怎么付这52元钱?你有几种不同的付钱方法?想好后在小组内说一说,看看谁想的方法多!
生1:我付1张50元和1张2元。 生2:我付5张10元和1张2元。
生3:我付1张50元和2张1元。 生4:我付5张10元和2张1元。
生5:我付5张10元和4张5角。 生6:我付10张5元和2张1元。
生7:我付10张5元和1张2元。 生8:我付50张1元和4张5角。
生9:我付10张5元和4张5角。 ……
在学生交流时,教师即时板书并以“还有什么不同的方法吗?”来组织学生进一步交流,同时对有新方法的同学加以表扬。在教师的表扬和鼓励下,整个交流过程相当热闹,学生想出很多方法。
为了促进学生之间真正的交流,在交流中理解、修正和完善,教师可以用这样的问话来引导:“你对这些方法有什么看法?你的方法与他的方法有什么不同”等。面对多种方法,通过多角度的思考,让学生找到方法的本质。“哪些方法更合理,更适用呢?”从而引导学生判断方法的合理性、简约性,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三、耐心等待,候机出击,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自我评价
尊重学生,宽容地对待学生的自主选择,要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我们在教学时不能只考虑教学进程而忽视学生的存在。课堂引导不要急于揭示教学重难点,做一些留白处理,给他们足够的反思空间,等待他们精彩的回答、惊奇的发现。例如某老师教学《平移与旋转》一课时,引导学生找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以加深对这两种运动现象的理解。
师:“在现实生活你们还看到哪些物体的运动也是平移和旋转?”
生:“移动的窗门是平移”、“电风扇转动是旋转” ……
学生纷纷作答,非常激动。正当老师准备下一个环节时,一个学生又跃跃欲试,表现得非答不可的样子:“老师,我家的门把手可以转动,也是旋转。”一下子引来众多的声讨:“错了、错了,又不能转一圈的。”、“这不是旋转。”……此时老师并没有急着进入后一个环节而是放任让学生互相争辩着,直至安静为止。
师:“认为是旋转的举手。”大部分学生把手举得高高的。紧接着教师利用现成材料对平移和旋转再作了一次比较。底下又有几个学生在发表高见:“还有我爸爸汽车前面的雨刮器刮水的时候也是旋转。”、“走路时手臂前后摆动也是旋转。”创新的火花再次迸发。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延迟评价,耐心等待,候机出击,其目的在于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反思,并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纠正。
四、及时追问、刨根问底,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当学生的思维局限或偏差时,要引导思维回归正轨。设计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是师生互动交流与实现教学反馈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将思维活动直接指向问题解决,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在一次数学练习上,我组织学生练习这样一道题: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如下图)
图1 图2
大多数同学的算式是:8×12-8×4÷2或8×8 8×4÷2
X同学:“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不知道对不对?就是在这个图形的中间划一条线,就变成两个相等的梯形……”
师:“如果我们这个点是中点的话你的设想就可以了。如果这个不是中点呢?”很多学生表示疑惑与不解,同学们展开讨论。
X同学深思片刻后,又跃跃欲试,并跑到黑板前,过三角形的顶点划了一条辅助线,在线上去了一点,又划了两条线(如图二)。
X同学:“如果这个点不在中点,我也可以利用:‘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的知识把它变到中点的地方。所以,不管这个点在哪里,我都可以把它看成在中点这个位置。在这个图形的中间划一条线,变成两个相等的梯形后,就可以用(8 12)×(8÷2)÷2×2这个算式来做了。”
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他们具有很强的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尤其是当他们的答案“离奇古怪”的时候,不应急于主观猜测,简单评价或不了了之,而应真诚地多问几个“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或许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火花就会随之迸发而出,在师生间的一次次争锋相对间激情迸发,神思飞扬,产生奇思妙想,发展思辨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五、巧用误导,虚张声势,让学生的理解更深刻
在教学过程中,偶尔教师裝傻、故意出错,会引起学生更多的注意,开始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并大胆地、毫不客气地指正。
在三年级《乘法估算》的新课教学中,教师出示这样一道例题:小红去科技馆商店买纪念章,每个8元,买了23个,带多少元比较合适?A、150元 B、160元 C、200元
师:“如果我是小红,打算带150去买。”此话一出便引来学生强烈反驳。“23看成20个的话,8×20=160(元),150元肯定不够的”……在唇枪舌战中,学生意见一致地选择了“C、200元”。
教师又将“23”这个条件改为“19”,说说选择哪个答案?
众生:19≈20,8×20=160(元)选B、160元。
师:怎么回事?都被弄糊涂了。都是8×20=160(元),为什么一个选200,一个还是选160元?
经过一番讨论,学生对“估大”、“估小”其估计结果与实际结果的比较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充分认识了估算的价值与现实意义。
著名教育家杜威曾对课堂教学做过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教师,一个引导者,他撑着船,学生用力用浆把船划向前。”在数学课堂引导时策略并不是单一的,教师的课堂引导往往是多种策略融合贯通、有机结合使用的。当然在教学时还需要注意引导时机的把握问题,不光要解决“怎么出手”问题,还要解决“何时出手”的问题。只有这样教师的引导才会更积极、更有效,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化“腐朽”为“神奇”。只有我们当好“引导者”,师生齐力,学生的数学之旅才会魅力无穷,风光无限。
参考文献:
[1]肖伟《巧设追问 让数学课堂提问更有效》
[2]刘兼等《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3]张丹《谈教师的有效引导》
[4]夏方平《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引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