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相声、小品等演员常利用“包袱”理论制造幽默的言语。本文在分析“包袱”和预设关系的基础上发现,预设相悖其实就是“包袱”技法背后的语言学规律。在具体分析小沈阳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幽默言语的基础上,初步总结出预设相悖生成言语幽默的三个具体方式,从而更充分地证明了言语幽默的生成机制其实是预设相悖。
关键词: 预设相悖 言语幽默 “包袱”
一、引言
小沈阳凭借性别错位的装扮、惊人的模仿能力和幽默的言语这三大法宝成为了2009年人气最旺的笑星。笑星制造笑料的方式很多,如:自嘲、搞怪的装束、夸张的表情、奇怪的语调和动作等,但是无论是相声演员还是小品演员都是靠嘴巴吃饭的,所以用脱口而出的幽默言语逗乐观众才是制造笑料的主要方式。言语幽默是语言在具体使用中所达到的效果,我们可以尝试从语用的角度考察言语幽默产生的共同规律及其生成机制。
二、“包袱”、预设与幽默
“包袱”是相声界的术语,指的是经过细密组织、铺垫,达到的喜剧效果,抖“包袱”是相声演员制造笑料的一种方法。其实,“包袱”不仅仅存在于相声之中,只要是具有幽默性的话语,我们都可以从中找到“包袱”。使用“包袱”须经历系“包袱”、解包袱、抖包袱的过程,“包袱”的内容来源于社会生活中可笑的人和事。将现实中可笑的事物激活,真正达到引人发笑的目的,这要经过一个“垫”(为揭示事物先作铺垫,把“包袱”系好)、“支”(将听众注意力引到相反方向,把“包袱”系紧)、“刨”(出人意料地解开“包袱”,刨开事物的实底,引人发笑)、“抖”(抖落“包袱”,进一步阐发事物的可笑性)的过程,由于笑料是在观众不知不觉中装在里面的,因此当“包袱”抖落时,观众一定会出乎意料而不禁大笑。“包袱”理论是相声演员在表演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制造笑料的技法,一种生成幽默言语的规律。至于这一规律能够起作用的深层次原因,我们可以从语用层面,利用预设理论进行解释,因为说话人说出的任何言语都存在着预设,幽默性的言语也不例外。
邵敬敏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对“预设”下的定义是:“预设,是指言语交际双方都已经知道的常识,或者听到话语之后根据语境可以推理出来的信息;它并不在话语的表面显示出来,而仅仅包含在话语之中。”根据该定义可得出预设的两个特点:①跟语境密切相关;②交际双方共知的信息。语境是随着言语的表达进程而发生改变的,所以预设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的。那么“包袱”为什么能产生幽默的效果,幽默和预设有什么关系?我们先看一下叔本华对幽默的解释:“在每一个事例中,笑的原因不过是突然感觉到一个概念和借助这一概念表现的现实事物之间的不和谐,而笑本身正是这一不和谐的表现。”另外,关于幽默产生原因的乖讹论也有类似看法:乖讹最初指的是某一物体、事件、思想或社会现象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如果这种关系与常规相悖、出乎意料、不合场景、不合逻辑,我们就认为它是不和谐的,即是乖讹的(incongru-ous)。很多哲学家,如康德、柏格森等认为,乖讹是一切幽默制笑的基础。总之,幽默来自于不和谐。当一个男人的行为动作很女性化的时候,会引人发笑,那是因为男人与女性化的动作之间是不和谐的。言语幽默产生的笑来自于言语的不和谐。在通常情况下,有效的言语交际应该是和谐的,当语言的某些因素使正常的交际意愿和语言产生的实际效果不和谐的时候,那么幽默的产生就是这个不和谐现象的直接结果。产生不和谐原因就是预设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出现了前后不一致的现象。具体说来就是:说话人在话未说完之前,听众会根据说话人当前言语所提供的语境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初始预设;事实上,当说话人的言语表达进程真正结束之后,听众最终所获得的预设正好与初始预设是相悖的、不和谐的,于是笑声应运而生。
从语境的变化到形成预设相悖再到幽默的生成,这一过程正好与“包袱”的使用过程相吻合。表演者悉心揣摩观众的心理状况,适时地耐心巧妙地用语言一层层系好“包袱”,这就是在营造语境将听众注意力引到相反方向,把“包袱”系紧,然后出人意料地解开“包袱”,刨开事物的实底,一系一解就形成了预设相悖,引人发笑,取得了蓦然抖开、满堂皆响的效果。预设相悖就是“包袱”技法背后的语言学规律,它们的对应关系如下图:
具有幽默效果的言语交际:
说话人营造语境让听众根据此语境推理出一个初始预设,而当话语表达结束之后,听众最终得到的预设却与心理期待正好相反与初始预设相悖,这就是言语幽默的生成机制。“包袱”技法的使用正是这种规律的体现。
三、预设相悖生成言语幽默的具体方式
言语幽默产生于言语交际过程中的不和谐,具体表现为预设相悖。预设相悖的形成要求听众在接受话语信息的过程中形成前后两个正好相反的预设。下面,我们看看说话人的言语是如何让听众形成预设相悖的。
1.说话人的言语与事实不符产生预设相悖
在言语交际未进行之前,面对现实现象,听众们都已经有了一个共同的认识或是心理期待,这也是一种初始预设。如小沈阳打扮得花枝招展,穿着花裙子、抹着口红出现在台上,面对这个事实,听众不需要说话人开口,根据视觉形象在心里就形成了一个预设:这人有点变态、女性化、娘娘腔等。然而,小沈阳一句“人家可是纯爷们”就会让人笑翻天。“纯爷们”给人提供的预设是:阳刚、很有男子气,这句话与人们看到的事实严重不符,话语提供的预设与听众之前在心中形成的预设相悖,故而生成了幽默。还有如:“阿姨、阿姨夫你们好。”实际生活中阿姨是与叔叔相对的,没有阿姨夫的叫法,也形成了预设相悖,也会让人一笑。
2.说话人的言语与常识不符产生预设相悖
根据预设的定义,预设可以是言语交际双方都已经知道的常识。名人名言作为常识的一种,经常被说话人用来制造笑料,具体表现为窜改名人名言。很多名人名言都是大家所熟知的,所以只要说话人说出某个名言的一小部分,听话人自然就会在心中形成一个与该名言有关的预设。但是,通常说话人都会对名言的后半部分进行窜改,让听众的心理期待落空,最终得到的预设与初始预设相悖,生成幽默,如小沈阳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当小沈阳说到“走自己的路”时,人们很自然会想到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就是他们心中的初始预设,然而后半句却是“让别人无路可走”,听众实际得到的预设与初始预设相悖,小沈阳的这句话也产生了幽默的效果。
3.说话人改变话语语境产生预设相悖
预设是可以改变的,说话人可以主动地运用一些手段使话语的语境发生改变,进而使初始预设发生改变,并且使它和听众最终获得的预设相悖,进而生成幽默。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在句末点名预设。在违背事实与违背常识这两种情况下,往往只需一句很简短的话就能达到幽默的效果,因为在这两种情况下不需要用过多的言语去营造语境。如果用句末点名预设的方法去创造幽默,说话人需要用相对比较多的言语去营造语境,使听众的思维朝着相反的方向走,听众所形成的初始预设并不是说话人想提供的真正预设,这就是“系包袱”的过程。前面的一堆话只是起铺垫的作用,最后一句话才是点睛之笔,它使整个语境发生了转折,最终的预设也在此点明,与初始预设相悖。试看这一方法在小沈阳言语中的体现:
——哎呀嘛哥,你是不是唱二人转那小子,你叫小沈阳啊?
——是怎么地?
——哎呀妈呀,你瞅你长得哈,有一种大海的感觉呢?
——小妹儿你是不是喜欢我呢,是不是爱上我了呢?
——哥,你别误会,我晕船,我一看到大海吧,我就想吐。
根据前三句所提供的语境,听众会形成这样一个初始预设:这人的长相既然给人一种大海的感觉,那肯定长得不错。而实际情况却在最后一句点明,听众最终获得的预设是:这人居然让人看着就想吐,也太丑了吧。美丑相对,初始预设与最终预设相悖,幽默也就生成了。另外,如:
(1)看看我穿的这身衣服,啥,你说我这大红配大绿不好看,别瞧不起人,我的衣服都是从专卖店买的。寿衣专卖店!
(2)——我看你长得好年轻哦!这化妆品好厉害哦!眼瞅着都六十的人了,谁能看出来了?
——谁六十啊?人家一朵花没开呢!
——是啊!仙人掌嘛,六十年一开花。
这些段子用的都是句末点明预设的方法。
四、结语
很多学者都用过预设理论对言语幽默进行阐释,大多是从预设的性质出发,如预设的单向性、可撤销性、主观性、共时性等,再去一一寻找对应的例子;或是把预设分为存在预设、行为预设、状态预设等种类,再说明某个幽默言语中用了某个预设种类。我们认为这些解释方法过于繁琐,没有抓住问题的要害,问题的关键在于:说话人的言语中产生了预设相悖的现象,就这么简单。另外,我们发现小沈阳的节目缺乏创新,很多段子都雷同,一旦观众熟悉了言语的内容,就不会产生预设相悖了,幽默效果也就消失了。我们建议小沈阳运用预设理论多创造一些新段子,为观众带来更多的欢笑。
参考文献:
[1]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294.
[2]王勇.言语幽默的制笑机制[J].南京社会科学,2002,(2).
[3]周艳丽.语用预设与喜剧小品[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3).
[4]蒋冰倩.预设理论与言语幽默的生成机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3).
关键词: 预设相悖 言语幽默 “包袱”
一、引言
小沈阳凭借性别错位的装扮、惊人的模仿能力和幽默的言语这三大法宝成为了2009年人气最旺的笑星。笑星制造笑料的方式很多,如:自嘲、搞怪的装束、夸张的表情、奇怪的语调和动作等,但是无论是相声演员还是小品演员都是靠嘴巴吃饭的,所以用脱口而出的幽默言语逗乐观众才是制造笑料的主要方式。言语幽默是语言在具体使用中所达到的效果,我们可以尝试从语用的角度考察言语幽默产生的共同规律及其生成机制。
二、“包袱”、预设与幽默
“包袱”是相声界的术语,指的是经过细密组织、铺垫,达到的喜剧效果,抖“包袱”是相声演员制造笑料的一种方法。其实,“包袱”不仅仅存在于相声之中,只要是具有幽默性的话语,我们都可以从中找到“包袱”。使用“包袱”须经历系“包袱”、解包袱、抖包袱的过程,“包袱”的内容来源于社会生活中可笑的人和事。将现实中可笑的事物激活,真正达到引人发笑的目的,这要经过一个“垫”(为揭示事物先作铺垫,把“包袱”系好)、“支”(将听众注意力引到相反方向,把“包袱”系紧)、“刨”(出人意料地解开“包袱”,刨开事物的实底,引人发笑)、“抖”(抖落“包袱”,进一步阐发事物的可笑性)的过程,由于笑料是在观众不知不觉中装在里面的,因此当“包袱”抖落时,观众一定会出乎意料而不禁大笑。“包袱”理论是相声演员在表演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制造笑料的技法,一种生成幽默言语的规律。至于这一规律能够起作用的深层次原因,我们可以从语用层面,利用预设理论进行解释,因为说话人说出的任何言语都存在着预设,幽默性的言语也不例外。
邵敬敏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对“预设”下的定义是:“预设,是指言语交际双方都已经知道的常识,或者听到话语之后根据语境可以推理出来的信息;它并不在话语的表面显示出来,而仅仅包含在话语之中。”根据该定义可得出预设的两个特点:①跟语境密切相关;②交际双方共知的信息。语境是随着言语的表达进程而发生改变的,所以预设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的。那么“包袱”为什么能产生幽默的效果,幽默和预设有什么关系?我们先看一下叔本华对幽默的解释:“在每一个事例中,笑的原因不过是突然感觉到一个概念和借助这一概念表现的现实事物之间的不和谐,而笑本身正是这一不和谐的表现。”另外,关于幽默产生原因的乖讹论也有类似看法:乖讹最初指的是某一物体、事件、思想或社会现象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如果这种关系与常规相悖、出乎意料、不合场景、不合逻辑,我们就认为它是不和谐的,即是乖讹的(incongru-ous)。很多哲学家,如康德、柏格森等认为,乖讹是一切幽默制笑的基础。总之,幽默来自于不和谐。当一个男人的行为动作很女性化的时候,会引人发笑,那是因为男人与女性化的动作之间是不和谐的。言语幽默产生的笑来自于言语的不和谐。在通常情况下,有效的言语交际应该是和谐的,当语言的某些因素使正常的交际意愿和语言产生的实际效果不和谐的时候,那么幽默的产生就是这个不和谐现象的直接结果。产生不和谐原因就是预设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出现了前后不一致的现象。具体说来就是:说话人在话未说完之前,听众会根据说话人当前言语所提供的语境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初始预设;事实上,当说话人的言语表达进程真正结束之后,听众最终所获得的预设正好与初始预设是相悖的、不和谐的,于是笑声应运而生。
从语境的变化到形成预设相悖再到幽默的生成,这一过程正好与“包袱”的使用过程相吻合。表演者悉心揣摩观众的心理状况,适时地耐心巧妙地用语言一层层系好“包袱”,这就是在营造语境将听众注意力引到相反方向,把“包袱”系紧,然后出人意料地解开“包袱”,刨开事物的实底,一系一解就形成了预设相悖,引人发笑,取得了蓦然抖开、满堂皆响的效果。预设相悖就是“包袱”技法背后的语言学规律,它们的对应关系如下图:
具有幽默效果的言语交际:
说话人营造语境让听众根据此语境推理出一个初始预设,而当话语表达结束之后,听众最终得到的预设却与心理期待正好相反与初始预设相悖,这就是言语幽默的生成机制。“包袱”技法的使用正是这种规律的体现。
三、预设相悖生成言语幽默的具体方式
言语幽默产生于言语交际过程中的不和谐,具体表现为预设相悖。预设相悖的形成要求听众在接受话语信息的过程中形成前后两个正好相反的预设。下面,我们看看说话人的言语是如何让听众形成预设相悖的。
1.说话人的言语与事实不符产生预设相悖
在言语交际未进行之前,面对现实现象,听众们都已经有了一个共同的认识或是心理期待,这也是一种初始预设。如小沈阳打扮得花枝招展,穿着花裙子、抹着口红出现在台上,面对这个事实,听众不需要说话人开口,根据视觉形象在心里就形成了一个预设:这人有点变态、女性化、娘娘腔等。然而,小沈阳一句“人家可是纯爷们”就会让人笑翻天。“纯爷们”给人提供的预设是:阳刚、很有男子气,这句话与人们看到的事实严重不符,话语提供的预设与听众之前在心中形成的预设相悖,故而生成了幽默。还有如:“阿姨、阿姨夫你们好。”实际生活中阿姨是与叔叔相对的,没有阿姨夫的叫法,也形成了预设相悖,也会让人一笑。
2.说话人的言语与常识不符产生预设相悖
根据预设的定义,预设可以是言语交际双方都已经知道的常识。名人名言作为常识的一种,经常被说话人用来制造笑料,具体表现为窜改名人名言。很多名人名言都是大家所熟知的,所以只要说话人说出某个名言的一小部分,听话人自然就会在心中形成一个与该名言有关的预设。但是,通常说话人都会对名言的后半部分进行窜改,让听众的心理期待落空,最终得到的预设与初始预设相悖,生成幽默,如小沈阳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当小沈阳说到“走自己的路”时,人们很自然会想到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就是他们心中的初始预设,然而后半句却是“让别人无路可走”,听众实际得到的预设与初始预设相悖,小沈阳的这句话也产生了幽默的效果。
3.说话人改变话语语境产生预设相悖
预设是可以改变的,说话人可以主动地运用一些手段使话语的语境发生改变,进而使初始预设发生改变,并且使它和听众最终获得的预设相悖,进而生成幽默。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在句末点名预设。在违背事实与违背常识这两种情况下,往往只需一句很简短的话就能达到幽默的效果,因为在这两种情况下不需要用过多的言语去营造语境。如果用句末点名预设的方法去创造幽默,说话人需要用相对比较多的言语去营造语境,使听众的思维朝着相反的方向走,听众所形成的初始预设并不是说话人想提供的真正预设,这就是“系包袱”的过程。前面的一堆话只是起铺垫的作用,最后一句话才是点睛之笔,它使整个语境发生了转折,最终的预设也在此点明,与初始预设相悖。试看这一方法在小沈阳言语中的体现:
——哎呀嘛哥,你是不是唱二人转那小子,你叫小沈阳啊?
——是怎么地?
——哎呀妈呀,你瞅你长得哈,有一种大海的感觉呢?
——小妹儿你是不是喜欢我呢,是不是爱上我了呢?
——哥,你别误会,我晕船,我一看到大海吧,我就想吐。
根据前三句所提供的语境,听众会形成这样一个初始预设:这人的长相既然给人一种大海的感觉,那肯定长得不错。而实际情况却在最后一句点明,听众最终获得的预设是:这人居然让人看着就想吐,也太丑了吧。美丑相对,初始预设与最终预设相悖,幽默也就生成了。另外,如:
(1)看看我穿的这身衣服,啥,你说我这大红配大绿不好看,别瞧不起人,我的衣服都是从专卖店买的。寿衣专卖店!
(2)——我看你长得好年轻哦!这化妆品好厉害哦!眼瞅着都六十的人了,谁能看出来了?
——谁六十啊?人家一朵花没开呢!
——是啊!仙人掌嘛,六十年一开花。
这些段子用的都是句末点明预设的方法。
四、结语
很多学者都用过预设理论对言语幽默进行阐释,大多是从预设的性质出发,如预设的单向性、可撤销性、主观性、共时性等,再去一一寻找对应的例子;或是把预设分为存在预设、行为预设、状态预设等种类,再说明某个幽默言语中用了某个预设种类。我们认为这些解释方法过于繁琐,没有抓住问题的要害,问题的关键在于:说话人的言语中产生了预设相悖的现象,就这么简单。另外,我们发现小沈阳的节目缺乏创新,很多段子都雷同,一旦观众熟悉了言语的内容,就不会产生预设相悖了,幽默效果也就消失了。我们建议小沈阳运用预设理论多创造一些新段子,为观众带来更多的欢笑。
参考文献:
[1]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294.
[2]王勇.言语幽默的制笑机制[J].南京社会科学,2002,(2).
[3]周艳丽.语用预设与喜剧小品[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3).
[4]蒋冰倩.预设理论与言语幽默的生成机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