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高中体育课地位的改变,人们已经意识到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因此如何进行高中体育教育也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话题。本文结合我校的体育课浅谈了体育课改的进行模式。
关键词:教师;高中体育;课改
课改,这一新的理念,是社会变革的产物。是教师实践经验的升华,是教师课堂生活的新感悟,是教学反思的新变化。21世纪,是讲究健康与长寿的社会主义新时期,人们基本摆脱了吃不饱、穿不暖的社会主义旧时期,大家追求小康生活和健康身体的社会风气逐渐形成。高中的体育教育不再是单纯的追求绩效的片面性教育、应试教育,而是要把追求健康作为第一目标的终身体育教育。现在社会进步了,人们的思想觉悟高了,高中的体育教学也难搞了,教师的压力也增加了,面对这些我们要进行有效的实际改革,在改革中改变老的教学方式,更新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加喜欢体育课,最终把学到的东西发展成为终身体育。2006年我校对体育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进行了一种新的尝试,这种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优势,对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具有显著的作用。
一、 改变上课的方式
高中阶段学生一般是在16岁~19岁之间,这期间是他们身体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体育锻炼决定了他们以后的身体姿态形状、终身体育锻炼的方式等。如果我们要使学生喜欢上体育课,那么就要改变上课的方式。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研究掌握学生的学习心态,尽量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心态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支配调节作用,它包括对所学内容的情感倾向、个人兴趣、注意程度、求知欲望,以及动机信念、毅力等。学生的心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学效果的差异性,而另一方面也为教师改进方法提供了依据。因此,教师在备课中要以学生的实际为基础,理解学生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关心什么,反对什么,哪些是他们的锻炼所需,哪些是他们的模糊认识,以确定灵活的教材内容、步骤和手段。当然灵活的选择教材,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绝不是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心理。
其次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我校在课改时改变了上课的方式,首先把同年级的七个班级安排在同节课上,再根据我校的现状把体育教师分类,各负其责。其中由两个教师担任篮球教学、一个教师担任足球教学、一个教师担任排球教学、一个教师担任乒乓球教学、一个教师担任羽毛球教学、一个教师担任武术与体操教学。在第一、第二节课,由教师宣布学生选择的上课内容及上课教师,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地选择上什么课,采取自由式报名,报名后不得更改。从第三节课开始分到所报的教师处上课,一般素质练习由各自教师根据所教科目进行安排,但素质考试项目不能更改。上课内容由所选科目的教师了解学生的基础之后制定,一般为由浅到深。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选择,又能使他们的个性特点也得以发展。
二、 改变考试制度
体育考试是测量学生身体素质的一种方法,体育成绩是对体育教师成果的有效评价。我们的高中学生也很重视考试,因为体育不同其他科目,体育成绩体现出一个人的自身素质。为了解除学生的心理负担,我们把考试分为了三大部分:(1)身体素质部分,占总分的60%。身体素质分为100米、立定跳远、800米(女)、1 000米(男),评分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考试不设单独考试,全部采用统一考试,考试名单由班主任提供按学号顺序进行,考试全部由教师统一计算成绩,成绩不合格者可在第二学期补考。(2)术科部分,占总分的30%。术科是指学生自选科目的考试内容。这一部分内容由术科教师自己统一测试进行打分。(3)出勤,占总分的10%。这一部分由学生干部记录打分。在这次课改中我们改变了以前的打分方式,这样能使学生更加清楚地看清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并能及时地改正。这种方法可以全面地体现一个学生的素质水平,让学生拿到科学的分数,从而更加投入到统一锻炼与学习中去。
三、 增加教师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生学到什么、得到什么是任何教学都必须要追问和考虑的。教学就是要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课堂教学表面的热闹,学生随心所欲,可能损害教学内在的功能,所展现的学生的主体性是假的,失却的是教师价值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的神圣职责。要解决课堂有效性的问题,关键在于既要真正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努力发挥教师引领的作用。
课改后,教师在教学中起辅导与帮助学生的作用,学生成为了教学的主体。学生的成绩主要取决于学生本身,教师在其中只为提高学生成绩作一些铺垫,可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帮助完成教学。如:(1)进行教学比赛、表演比赛,教师可在上课时把要教的内容,让学生分组比赛,使学生知道自己的缺点,并对优胜者加以奖赏。同时也可以与其他班级进行表演比赛,使学生展现自我,感受自己所学科目的优越性。(2)进行教师之间的互相替换。教师在一定的时候可相互客串指点学生,改变学生的练习的常规,使他们在不同的条件下、不同的人的面前练习、学习。(3)多进行教师之间的分工合作。在进行某些难点教学时,可聘请某教师进行合作教学,加强学生的理解性。
四、 尊重学生的需要,满足学生的兴趣
满足学生的需要是体育教学人文性的重要体现,但不能片面强调满足学生需要就是满足每个学生的个体需要。学生作为一个特定的群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发展的需要是不尽相同的。如果在体育课中,一个学生要玩这个,另外一个同学要玩那个,教师都要一一去满足,那就不是上课了,那是哄着学生玩。因此我们在制订教学计划和选择教学内容时,当然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但却不全是考虑学生的兴趣。比如有些项目和练习内容,学生可能不太感兴趣或者是不感兴趣,但这些内容的锻炼价值和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好处,我们仍然要选用,并通过教法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
总之,体育课改的目的是使学生回到体育课堂,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锻炼身体,增进身心健康,提高身体技能和身体素质,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教师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只能为达到这个目标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解毅飞.体育科研方法与论文撰写[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2.
[2]朱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王德平.体育新课程教学设计[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4]马振海.素质教育观念与实践[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河南师大附中)
关键词:教师;高中体育;课改
课改,这一新的理念,是社会变革的产物。是教师实践经验的升华,是教师课堂生活的新感悟,是教学反思的新变化。21世纪,是讲究健康与长寿的社会主义新时期,人们基本摆脱了吃不饱、穿不暖的社会主义旧时期,大家追求小康生活和健康身体的社会风气逐渐形成。高中的体育教育不再是单纯的追求绩效的片面性教育、应试教育,而是要把追求健康作为第一目标的终身体育教育。现在社会进步了,人们的思想觉悟高了,高中的体育教学也难搞了,教师的压力也增加了,面对这些我们要进行有效的实际改革,在改革中改变老的教学方式,更新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加喜欢体育课,最终把学到的东西发展成为终身体育。2006年我校对体育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进行了一种新的尝试,这种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优势,对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具有显著的作用。
一、 改变上课的方式
高中阶段学生一般是在16岁~19岁之间,这期间是他们身体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体育锻炼决定了他们以后的身体姿态形状、终身体育锻炼的方式等。如果我们要使学生喜欢上体育课,那么就要改变上课的方式。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研究掌握学生的学习心态,尽量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心态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支配调节作用,它包括对所学内容的情感倾向、个人兴趣、注意程度、求知欲望,以及动机信念、毅力等。学生的心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学效果的差异性,而另一方面也为教师改进方法提供了依据。因此,教师在备课中要以学生的实际为基础,理解学生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关心什么,反对什么,哪些是他们的锻炼所需,哪些是他们的模糊认识,以确定灵活的教材内容、步骤和手段。当然灵活的选择教材,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绝不是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心理。
其次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我校在课改时改变了上课的方式,首先把同年级的七个班级安排在同节课上,再根据我校的现状把体育教师分类,各负其责。其中由两个教师担任篮球教学、一个教师担任足球教学、一个教师担任排球教学、一个教师担任乒乓球教学、一个教师担任羽毛球教学、一个教师担任武术与体操教学。在第一、第二节课,由教师宣布学生选择的上课内容及上课教师,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地选择上什么课,采取自由式报名,报名后不得更改。从第三节课开始分到所报的教师处上课,一般素质练习由各自教师根据所教科目进行安排,但素质考试项目不能更改。上课内容由所选科目的教师了解学生的基础之后制定,一般为由浅到深。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选择,又能使他们的个性特点也得以发展。
二、 改变考试制度
体育考试是测量学生身体素质的一种方法,体育成绩是对体育教师成果的有效评价。我们的高中学生也很重视考试,因为体育不同其他科目,体育成绩体现出一个人的自身素质。为了解除学生的心理负担,我们把考试分为了三大部分:(1)身体素质部分,占总分的60%。身体素质分为100米、立定跳远、800米(女)、1 000米(男),评分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考试不设单独考试,全部采用统一考试,考试名单由班主任提供按学号顺序进行,考试全部由教师统一计算成绩,成绩不合格者可在第二学期补考。(2)术科部分,占总分的30%。术科是指学生自选科目的考试内容。这一部分内容由术科教师自己统一测试进行打分。(3)出勤,占总分的10%。这一部分由学生干部记录打分。在这次课改中我们改变了以前的打分方式,这样能使学生更加清楚地看清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并能及时地改正。这种方法可以全面地体现一个学生的素质水平,让学生拿到科学的分数,从而更加投入到统一锻炼与学习中去。
三、 增加教师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生学到什么、得到什么是任何教学都必须要追问和考虑的。教学就是要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课堂教学表面的热闹,学生随心所欲,可能损害教学内在的功能,所展现的学生的主体性是假的,失却的是教师价值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的神圣职责。要解决课堂有效性的问题,关键在于既要真正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努力发挥教师引领的作用。
课改后,教师在教学中起辅导与帮助学生的作用,学生成为了教学的主体。学生的成绩主要取决于学生本身,教师在其中只为提高学生成绩作一些铺垫,可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帮助完成教学。如:(1)进行教学比赛、表演比赛,教师可在上课时把要教的内容,让学生分组比赛,使学生知道自己的缺点,并对优胜者加以奖赏。同时也可以与其他班级进行表演比赛,使学生展现自我,感受自己所学科目的优越性。(2)进行教师之间的互相替换。教师在一定的时候可相互客串指点学生,改变学生的练习的常规,使他们在不同的条件下、不同的人的面前练习、学习。(3)多进行教师之间的分工合作。在进行某些难点教学时,可聘请某教师进行合作教学,加强学生的理解性。
四、 尊重学生的需要,满足学生的兴趣
满足学生的需要是体育教学人文性的重要体现,但不能片面强调满足学生需要就是满足每个学生的个体需要。学生作为一个特定的群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发展的需要是不尽相同的。如果在体育课中,一个学生要玩这个,另外一个同学要玩那个,教师都要一一去满足,那就不是上课了,那是哄着学生玩。因此我们在制订教学计划和选择教学内容时,当然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但却不全是考虑学生的兴趣。比如有些项目和练习内容,学生可能不太感兴趣或者是不感兴趣,但这些内容的锻炼价值和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好处,我们仍然要选用,并通过教法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
总之,体育课改的目的是使学生回到体育课堂,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锻炼身体,增进身心健康,提高身体技能和身体素质,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教师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只能为达到这个目标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解毅飞.体育科研方法与论文撰写[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2.
[2]朱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王德平.体育新课程教学设计[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4]马振海.素质教育观念与实践[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河南师大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