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14日至5月24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自治区多家媒体总计24名记者,赴浙江省深入四市五县(区)进行调研式采访,撰写采制了一批有质量、有影响力的报道。从6月3日至10日,在全区范围内所有媒体所有传播平台重磅推出,形成新媒体先行、纸媒深度推出、广电鲜活亮相、全区各级媒体同步转发全面覆盖的传播态势,为浙江经验在内蒙古大地开花结果,提供了强势舆论引领。从新闻阅评角度看,有以下经验值得总结。
抓住浙江经验的核心,在内蒙古唱响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宏大主题
各媒体的这组报道,在谋篇布局上始终突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题,开掘浙江经验、探寻内蒙古路径。浙江怎么践行“两山”理论、怎么打造特色小镇、怎么开展“五水共治”、怎么优化营商环境、怎么发展民营经济、怎么建设美丽乡村。浙江经验的核心是什么?《内蒙古日报》在首篇通讯《一拳打得百拳开》中通过多个层面不同形式的采访,阐明了浙江各项事业取得累累丰硕成果的关键在于16年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八战略”。
2014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也为内蒙古量身定制了行动纲领。《内蒙古日报》在《特色小镇何以铸魂》《“弄潮儿”向涛头立》《让“乡愁”更加美丽》等后续报道中,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的亲身实践深入挖掘浙江经验,并时时反观内蒙古,通过对比、分析、闡释,让广大受众感悟到把习近平总书记为内蒙古量身定制的行动纲领落实落细就是内蒙古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法宝。
巧妙设置话题,让内蒙古的发展从浙江经验中找到答案
这组报道注重问题导向,紧紧围绕“支撑浙江发展的力量是什么?内蒙古应该学什么、怎么干”这一核心问题有序展开,并将这一核心问题分解成若干具体问题逐一解答。
比如,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共同设置7个问题,用7集系列报道加以回应。其中,对照内蒙古生态建设的短板,《咬定“青山”不放松》,找出“两山”理论在浙江成功实践的答案;带着内蒙古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数字经济拉着浙江跑》,从浙江现实发展的典型中,读出了数字化、云计算科学有序高效引领发展的真经;带着内蒙古在体制机制改革中的困惑,《德清为什么能“无中生有”》,通过典型经验一一解读,悟见了浙江抓难点、治痛点、疏堵点,深化改革,实现“最多跑一次” 的营商环境。
通过这些报道,内蒙古改革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在浙江找到了可借鉴、可复制的答案,发挥了新闻媒体推动实际工作、促进问题解决的作用。
创新表现方式,为首次跨区域大型采访积累经验
成规模的主题策划报道,对于从整体上提升地区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和提升新闻队伍“四力”水平来讲,是最好的实战训练。这次集中采访,均由社台领导带队,从事先策划、熟悉采访区域的基本情况,到深入实地、步步为营式的采访,再到精心编排完美呈现,都为今后的主题宣传提供了借鉴。
一是精心制作标题。如《内蒙古日报》几篇通讯的题目新颖独到。《特色小镇以何铸魂?》《“弄潮儿”向潮头立》,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的《零起点上建高地》、电视新闻的《浦阳江水为什么这样清?》《城乡齐步走》等,这些标题都是精心打造而成,有的一语中的,有的画龙点睛,有的文采飞扬,真正起到了引领受众思维、强化主题呈现的作用。
二是编排设计创意新颖。《内蒙古日报》的7篇通讯,每篇开头用编者按导读,文尾加记者手记进一步点明主题,以各自独特的视角观察解读浙江每一条经验的思想内涵,加上“两微一端”的精彩提炼和简洁明了的表述,让浙江经验得到了生动的传播。
三是叙事鲜明生动,说理富有思辨性。比如,《内蒙古日报》刊发的《“攥指成拳”唤回梦里水乡》,一开头就以优美的文字描述了今天浙江山水的美丽风光,而后以简明的文字介绍浙江在“五水共治”上的艰难经历,笔锋一转,又引申到内蒙古发展遇到的“成长的烦恼”,将浙江治水的经验极其自然地联系到内蒙古江河流域的治理,让浙江经验一一对应内蒙古发展的每个节点上。
四是言论引导很给力,使浙江经验落地生根的理论依据和思想引领有了遵循。比如,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连续7天的系列报道,每条均配发评论对典型经验和先进理念进行延伸解读。
作者简介:宋复泉,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闻阅评小组阅评员
编辑:徐 峰
抓住浙江经验的核心,在内蒙古唱响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宏大主题
各媒体的这组报道,在谋篇布局上始终突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题,开掘浙江经验、探寻内蒙古路径。浙江怎么践行“两山”理论、怎么打造特色小镇、怎么开展“五水共治”、怎么优化营商环境、怎么发展民营经济、怎么建设美丽乡村。浙江经验的核心是什么?《内蒙古日报》在首篇通讯《一拳打得百拳开》中通过多个层面不同形式的采访,阐明了浙江各项事业取得累累丰硕成果的关键在于16年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八战略”。
2014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也为内蒙古量身定制了行动纲领。《内蒙古日报》在《特色小镇何以铸魂》《“弄潮儿”向涛头立》《让“乡愁”更加美丽》等后续报道中,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的亲身实践深入挖掘浙江经验,并时时反观内蒙古,通过对比、分析、闡释,让广大受众感悟到把习近平总书记为内蒙古量身定制的行动纲领落实落细就是内蒙古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法宝。
巧妙设置话题,让内蒙古的发展从浙江经验中找到答案
这组报道注重问题导向,紧紧围绕“支撑浙江发展的力量是什么?内蒙古应该学什么、怎么干”这一核心问题有序展开,并将这一核心问题分解成若干具体问题逐一解答。
比如,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共同设置7个问题,用7集系列报道加以回应。其中,对照内蒙古生态建设的短板,《咬定“青山”不放松》,找出“两山”理论在浙江成功实践的答案;带着内蒙古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数字经济拉着浙江跑》,从浙江现实发展的典型中,读出了数字化、云计算科学有序高效引领发展的真经;带着内蒙古在体制机制改革中的困惑,《德清为什么能“无中生有”》,通过典型经验一一解读,悟见了浙江抓难点、治痛点、疏堵点,深化改革,实现“最多跑一次” 的营商环境。
通过这些报道,内蒙古改革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在浙江找到了可借鉴、可复制的答案,发挥了新闻媒体推动实际工作、促进问题解决的作用。
创新表现方式,为首次跨区域大型采访积累经验
成规模的主题策划报道,对于从整体上提升地区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和提升新闻队伍“四力”水平来讲,是最好的实战训练。这次集中采访,均由社台领导带队,从事先策划、熟悉采访区域的基本情况,到深入实地、步步为营式的采访,再到精心编排完美呈现,都为今后的主题宣传提供了借鉴。
一是精心制作标题。如《内蒙古日报》几篇通讯的题目新颖独到。《特色小镇以何铸魂?》《“弄潮儿”向潮头立》,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的《零起点上建高地》、电视新闻的《浦阳江水为什么这样清?》《城乡齐步走》等,这些标题都是精心打造而成,有的一语中的,有的画龙点睛,有的文采飞扬,真正起到了引领受众思维、强化主题呈现的作用。
二是编排设计创意新颖。《内蒙古日报》的7篇通讯,每篇开头用编者按导读,文尾加记者手记进一步点明主题,以各自独特的视角观察解读浙江每一条经验的思想内涵,加上“两微一端”的精彩提炼和简洁明了的表述,让浙江经验得到了生动的传播。
三是叙事鲜明生动,说理富有思辨性。比如,《内蒙古日报》刊发的《“攥指成拳”唤回梦里水乡》,一开头就以优美的文字描述了今天浙江山水的美丽风光,而后以简明的文字介绍浙江在“五水共治”上的艰难经历,笔锋一转,又引申到内蒙古发展遇到的“成长的烦恼”,将浙江治水的经验极其自然地联系到内蒙古江河流域的治理,让浙江经验一一对应内蒙古发展的每个节点上。
四是言论引导很给力,使浙江经验落地生根的理论依据和思想引领有了遵循。比如,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连续7天的系列报道,每条均配发评论对典型经验和先进理念进行延伸解读。
作者简介:宋复泉,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闻阅评小组阅评员
编辑:徐 峰